-
密克羅尼西亞1997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1967年,基列學校畢業生阿莫斯和杰莉·丹尼爾斯給派到帕勞做海外傳道員。丹尼爾斯夫婦覺得自己彷彿給派到天涯海角去。阿莫斯回憶說:「飛機一抵達帕勞,就掉頭飛回關島了。看來沒有什麼地方比帕勞更遠。」
-
-
密克羅尼西亞1997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丹尼爾斯夫婦一面努力學習帕勞語,一面展開逐家逐戶的傳道工作。出乎意料的是,好奇的村民一直跟在他們後面,聽他們與鄰人交談。
他們最早的一個聖經學生是村長的兒子;這人住在恩吉瓦村,位於偏遠的外島。這人一有機會就到海外傳道員所在的科羅爾島來。他再三懇求海外傳道員去探訪他的鄉村,向村民傳道。丹尼爾斯夫婦卻不願動身。阿莫斯回憶說:「到那條村的惟一途徑是駛過一片有鱷魚出沒的水域。後來在環務監督探訪的時候,有一個聖經學生願意為我們駕駛船隻,我們終於成行。」他們逐家逐戶向村民作見證;結果,舉行公眾演講的時候,當地有114人出席。
-
-
密克羅尼西亞1997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阿莫斯和杰莉·丹尼爾斯想到鄰近的巴伯爾圖阿普島傳道,但由於島上沒有公路連接海濱的各鄉村,他們只能從水路抵達這些村落。當地一位弟兄予以援手,為他們造了一隻船,船上卻沒有發動機。這個時候,阿莫斯和杰莉到關島參加在當地舉行的大會。他們在會上碰見一位從美國來的弟兄,這位弟兄認識一間生產船上發動機的公司的董事長。不久,阿莫斯和杰莉就有了一台全新的舷外發動機。阿莫斯評論說:「耶和華總會給人開一條出路的。」
在密克羅尼西亞各地,乘船往外島作見證要花整天的海程。弟兄們必須作出周詳準備,事前算出潮汐漲退的時間。一位海外傳道員說:「我們總是在潮漲之前兩個鐘頭出發,等到在下次潮漲之後兩個鐘頭(前後大約14個鐘頭)才回來,以免損壞船的推進器或者陷入淺灘而進退兩難。」他們要預先打點糧食,帶備充足的書刊和替換的衣服,裝在塑料袋裡。有些海島沒有碼頭,海外傳道員必須涉水上船。他們就算沒有全身濕透,船行期間也準會給海濤灑臉、浪花濺身。他們出發前總是作個禱告。有時遇上大浪,船上的人就可能再三默禱。
過去多年,在密克羅尼西亞工作的海外傳道員學會了駕駛船隻,在各種天氣下在礁湖的水域穿梭往來。他們也學會了造船和修理舷外發動機。
安步當車,款待熱誠
有些鄉村是駕車或 乘船都無法抵達的。這樣,海外傳道員就得沿著景色宜人、椰樹環繞的森林小徑走許多個鐘頭的路,才能夠接觸到當地生活簡樸的村民。由於天氣炎熱潮濕,弟兄從事外勤服務的時候不結領帶,腳上所穿的常是橡膠涼鞋。
哈里·丹尼在貝勞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已有21年,他說:「我們總是能夠找到一些願意聆聽真理的人。有時,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很慷慨好客,親自爬上椰樹,摘下新鮮的椰子,用大砍刀劈去上端,即時給你奉上『土產』飲品。」
哈里和妻子蕾妮跟珍妮特·塞納斯和羅杰·康諾一起住在海外傳道員之家。珍妮特·塞納斯和羅杰·康諾兩人都是獨身的,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已有24年。這四名忠於職守的海外傳道員合力幫助貝勞的會眾增長,現在已有60名傳道員。會眾書籍研究班分別以帕勞語、他加祿語、英語等三種語言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