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現代的不信精神應該繼續尋求真神嗎?
    人類尋求真神
    • 「人已不再習以為常地想及上帝了。世人在日常生活上或要作決定時越來越少考慮到上帝。……上帝已被其他價值觀念——收入和生產——取而代之。他也許曾一度被視為人類一切活動的意義來源,但今日已被打進歷史的祕密土牢裡。……上帝已從人類的意識中消失了。」——《現代無神論的根源》。

  • 現代的不信精神應該繼續尋求真神嗎?
    人類尋求真神
    • 宗教改革的不利反應

      3.基督新教改革的結果之一是什麼?

      3 正如我們在第13章見到,16世紀的基督新教改革使一般人對權威、宗教或其他問題的看法發生顯著的改變。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言論自由取代了附和與順服。雖然大多數人仍留在傳統宗教的架構裡,有些人卻走上較為急進的路線,對國立教會的教條和基本主張提出質疑。還有些人則留意到在歷史上,古往今來宗教在戰爭、苦難和不平方面所擔任的角色,以致對一切宗教均表示懷疑。

      4.(甲)16和17世紀的記錄怎樣描述無神論在英國和法國流行的程度?(乙)由於宗教改革力圖擺脫教皇的束縛,結果導致什麼人公開表露自己的立場?

      4 早在1572年,一項題名為「論英國近況」的報告指出:「國內現時可劃分為三大派別:羅馬天主教徒、無神論者和基督新教徒。這三派受人一視同仁:第一和第二兩派由於人數眾多,我們不敢招惹他們。」另一項估計聲稱,1623年在巴黎的無神論者就有5萬之眾,雖然這個名詞用得頗為籠統。總之,顯而易見的是,宗教改革力圖推翻教皇權威的轄制,同時也導致許多人公開對國立宗教的地位提出挑戰。正如維爾和愛儷兒·杜蘭特在《文明的故事:第七部分——理性時代開始》一書中說:「歐洲的思想家——歐洲知識界的先鋒——已不再討論教皇的權威了;他們正在辯論上帝是否存在。」

  • 現代的不信精神應該繼續尋求真神嗎?
    人類尋求真神
    • 科學與哲學的攻擊

      5.什麼力量助長了人們對上帝的不信?

      5 基督教國除了本身分裂之外,還有其他力量進一步削弱它的地位。科學、哲學、現世主義、物質主義均令人對上帝和宗教產生疑問而助長懷疑的態度。

      6.(甲)科學知識的發達怎樣影響到教會的許多道理?(乙)有些自認趕上時代的人於是怎樣行?

      6 科學知識的發達使人對教會的許多主張提出質疑,而這些主張是由於對聖經解釋錯誤而形成的。例如,哥白尼和伽利略等人在天文學上的發現對教會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見解直接提出挑戰。此外,對支配物質世界運作的自然法則的了解使人不再把以前視為神祕的各種現象,例如雷電或某些星體和彗星的出現,看作出於上帝或上蒼之手。「奇跡」和「上帝干預」人類事務也同時受到懷疑。突然之間,在許多人看來,上帝和宗教似乎已經過時了,於是有些自以為趕上時代的人急忙捨棄上帝,蜂擁去崇拜那被奉為聖牛的科學。

      7.(甲)對宗教造成最猛烈打擊的無疑是什麼?(乙)各教會對達爾文的學說有什麼反應?

      7 對宗教造成最猛烈打擊的無過於進化學說。1859年,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82)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向聖經所主張的上帝創造之說直接提出挑戰。各教會有什麼反應呢?英國和其他地方的教士在起初對這個學說大加反對。但反對不久就沉寂下來了。看來達爾文的臆測正好是許多心裡暗生疑念的教士所要找尋的藉口。因此,正如《宗教百科全書》說,在達爾文有生之日,「大多數有思想和能言善辯的教士已設法作出結論,聲稱進化論與對聖經的開明了解是完全彼此相容的。」基督教國非但沒有挺身為聖經辯護,反倒屈服於科學見解的壓力之下而隨波逐流。這樣行大大削弱了人們對上帝的信仰。——提摩太後書4:3,4。

      8.(甲)19世紀的宗教批評家對什麼表示懷疑?(乙)宗教批評家提出哪些流行的理論?(丙)為什麼許多人迅速接納反宗教的主張?

      8 隨著19世紀逐漸過去,宗教批評家變得越來越明目張膽。他們覺得指出各教會的缺點尚且不足,於是開始對宗教的根基提出疑問。他們提出許多問題,諸如:上帝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有上帝?相信上帝對人類社會有什麼影響?費爾巴哈、馬克思、弗洛伊德和尼采等人根據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提出許多論據。各種理論,如『上帝不過是人類想像力的產品』、『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上帝死了』等,聽起來既新鮮又刺激。相形之下,各教會的教條和傳統顯得十分沉悶難明。看來許多人終於找到了口實,把藏在心底已久的懷疑與不信表達出來。他們立刻甘願接受這些主張,奉之為新的福音真理。

      重大妥協

      9.(甲)各教會在科學和哲學攻擊之下怎樣行?(乙)各教會的妥協招致什麼後果?

      9 在科學和哲學的攻擊和挑剔之下,各教會怎樣行呢?他們非但沒有採取堅定立場擁護聖經的教訓,反而向壓力屈膝,甚至在上帝創造萬物和聖經的真確性等基本信仰上也不惜妥協。結果如何?基督教國的各教會開始失去威信,許多人也開始喪失信心。各教會既無法為自己辯護,於是門戶洞開,大眾紛紛離去。在許多人看來,宗教變成了只是社會學的遺物,用來點綴一下出生、婚姻、死亡等人生大事而已。許多人差不多完全放棄了對真神的尋求。

  • 現代的不信精神應該繼續尋求真神嗎?
    人類尋求真神
    • 他們聲稱,對我們四周世界所作的科學研究已證明生命的存在不是靠睿智的創造,而是憑著盲目的機遇和雜亂無章的進化過程。因此他們辯稱,創造者既不存在,討論上帝的問題根本是多餘的。此外,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認為聖經既已過時,又不合邏輯,就自然不值得相信了。結果,在他們看來,相信上帝存在已不再有任何根據。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