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聖經的指南過時了嗎?
    守望台2018年(公眾版) | 第1期
    • 一個宇航員,一架飛機,一位科學家,一個家庭,一個人在讀聖經

      聖經的指南過時了嗎?

      有些人說過時了。有人認為,用聖經指導生活,就像用上世紀20年代的科學教材來學習;對聖經持懷疑態度的人甚至可能會說,把聖經當作指南彷彿是按照過時的說明書來操作最新的電腦。確實,有一些人認為聖經早已過時了。

      在當今這個高科技時代,怎麼會有人參考這樣一本古老的指南呢?畢竟,網絡上有源源不斷的最新資料。市面上有五花八門、銷量火爆的自助書籍。電視裡有各種各樣的知名作家、心理學家和生活顧問給你出謀劃策。

      既然我們隨時都能掌握各類最新消息,為什麼還要看一本差不多兩千年前寫好的書呢?難道真的像有些人說的那樣,以聖經為指南就像用過時的科學教材和電腦說明書一樣嗎?其實那些人的觀點還有待考查。科技確實發展迅速,但人們的基本需要也隨之改變了嗎?從古至今,人們都想知道人生的意義,想過得幸福快樂,也努力尋求安全感、穩定的家庭和真正的友誼。

      聖經這本古書提到了人們的這些基本需要。聖經也表明,它本身是造物主所啟示的傑作,能為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指引,也能幫助我們應付各種各樣的難題。(提摩太後書3:16,17)不但這樣,聖經還說:「上帝的話語是活的」,意思是其中的指引永不 過時!(希伯來書4:12)

      聖經真的可信嗎?它已經過時了,還是像一位身邊的老師能給你最好、最實用的建議呢?本期《守望台》首次以專刊的形式討論這個話題,幫助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 聖經——永不過時的智慧
    守望台2018年(公眾版) | 第1期
    • 不同種族的人

      聖經——永不過時的智慧

      想像一下:你正在參觀一個博物館,裡面有各種各樣古老的石碑。大部分石碑都飽經風霜,破損褪色了。不過有一個石碑卻完好無損,雕刻的圖案仍清楚可辨。你不禁問導遊:「這個石碑的年代離我們很近嗎?」導遊說:「不是,這個石碑比大多數的都要古老,而且從沒有被修復過。」你又問:「那它是不是一直都得到很好的保護呢?」導遊說:「也不是,這個石碑經歷了日曬雨淋,還有人總是想要破壞它。」這時,你可能感到很驚訝,心想:「這個石碑到底有什麼不同尋常的來歷呢?」

      世上的古書就像博物館裡的石碑。許多古書都隨著時間流逝而破損褪色了:有些書的內容與現代科學相違背,還有些內容也很不符合現代的醫學常識;許多流傳至今的古老著作已經殘破不全,面目全非了。聖經就像那個特別的石碑,雖然比大部分的書都要古老,卻絲毫沒有破損褪色。

      聖經是3500多年前開始寫的。歷朝歷代以來,聖經雖飽受蔑視、被人禁止、遭遇焚燒,卻歷劫猶存。另外,聖經蘊含的知識非常超前,與最新的認知毫不矛盾,這一點令人讚嘆稱奇。——參看附欄文章《過時還是超前?》

      實用的準則

      你可能會問:「聖經中的智慧在當今社會真的實用嗎?」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先想一想:「人類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麼?哪些事情最令人擔憂?」你可能想到戰爭、污染、罪行和貪腐等問題。現在讓我們考慮一些聖經原則。請邊看邊想:「如果人們都按照這些原則生活,世界會不會更美好?」

      促進和睦

      「促進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稱為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5:9)「只要自己做得到,就要儘可能跟所有人和睦相處。」(羅馬書12:18)

      憐憫,寬恕

      「富於憐憫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得到憐憫的對待。」(馬太福音5:7)「無論誰有理由對人不滿,都要繼續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寬恕。耶和華a怎樣甘心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甘心寬恕人。」(歌羅西書3:13)

      種族和諧

      上帝「從一個人造出了萬國萬族,讓他們住在大地上,他定下時期和人們居住的疆界。」(使徒行傳17:26)「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做對的事,他都接納。」(使徒行傳10:34,35)

      善待地球

      「耶和華上帝把那個人安置在伊甸園,讓他在那裡耕種,照料園子。」(創世記2:15)「毀壞大地的人都要被毀滅。」(啟示錄11:18)

      遠避貪婪和不道德的性行為

      「要小心提防各種貪婪,因為人不管多麼富有,他擁有的東西也不能給他生命。」(路加福音12:15)「淫亂和各種不潔的事,或是貪心的事,在你們當中連提也不該提,才合聖民的體統。」(以弗所書5:3)

      誠實,勤奮

      「願意在所有事上都有誠實的行為。」(希伯來書13:18)「偷竊的,不要再偷,反而要勤勞。」(以弗所書4:28)

      樂於助人

      「安慰憂鬱的人,支持軟弱的人,對所有人都要有耐心。」(帖撒羅尼迦前書5:14)「關心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雅各書1:27)

      聖經不僅列出了上述實用原則,還幫助我們明白這些原則的重要性,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出來。如果有更多的人實踐這些原則,豈不是對社會有很大益處嗎?沒錯,聖經不僅沒有過時,而且非常實用!那麼,對你個人來說,實踐聖經原則有什麼幫助呢?

      聖經怎樣幫助你解決自己的難題

      一位有智慧的人曾經說過:「智慧藉著行為已經證實自己是對的了。」(馬太福音11:19,《環球聖經譯本》)你也認同嗎?某個建議是否可稱之為「智慧」是需要實踐來檢驗的。如果聖經真的實用,它就應該能改善你的生活,對嗎?如果你正面對難題,聖經能怎樣幫助你呢?我們不妨考慮以下的例子。

      德爾芬b本來過著忙碌又充實的生活,突然之間就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她婚姻破裂,十幾歲的女兒去世,還陷入了經濟困境。德爾芬說:「失去了女兒、丈夫,失去了家,我覺得整個世界都變了。我突然變得一無所有,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

      德爾芬經歷了這一切後,第一次感到詩篇90:10的話如此真切。經文說:「我們一生的年日不過七十歲,特別強壯的可能活到八十歲。勞碌終生,不過是煩惱痛苦;一生匆匆,我們就如飛而逝。」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聖經給了德爾芬很大的幫助。接下來的三篇文章還會介紹其他人的經歷,這些人都從聖經的建議獲益匪淺,深刻體會到聖經沒有過時。就像文章開頭描述的那個特別的石碑一樣,聖經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這會不會是因為聖經有什麼獨特的來歷呢?聖經的智慧到底來自普通人還是來自上帝呢?(帖撒羅尼迦前書2:13)

      也許你也覺得人生短暫,充滿艱辛和痛苦。當你快要被生活的重擔壓倒時,你能從哪裡得到安慰和幫助呢?又可以從哪裡得到可靠的指引呢?

      我們會從三個方面來討論聖經的實用智慧。分別是:

      1. 盡量避免可能發生的問題。

      2. 努力解決已經出現的難題。

      3. 積極面對無法改變的處境。

      接下來的文章會討論這三方面的內容。

  • 1 盡量避免可能發生的問題
    守望台2018年(公眾版) | 第1期
    • 一名女子酗酒後,考慮聖經的原則

      1 盡量避免可能發生的問題

      提摩太後書3:16說:「聖經全都是上帝用聖靈啟示的,對於教導、責備、糾正、按正義施行管教,盡都有益。」這真的可信嗎?不妨閱讀以下的內容,看看聖經如何提供幫助,避免難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縱酒

      前一篇文章提到的德爾芬,在焦慮之下特別想用酒精麻痺自己。聖經不反對人適當地喝酒,不過也提出勸告:「不要縱酒。」(箴言23:20)縱酒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破壞人際關係。每年有數百萬的人因縱酒而過早死亡。如果人們聽從聖經的這條明智勸告,就能避免很多麻煩。

      德爾芬聽從了聖經的勸告,她說:「酒精其實不能緩解我的焦慮。腓立比書4:6,7告訴我:『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把你們所請求的告訴上帝。』於是每當我晚上心煩意亂,焦慮不安時,就會向耶和華懇切祈求。當氣憤、傷心、絕望湧上心頭時,我就將這些情緒統統告訴上帝,祈求他幫助我振作起來。到了早上,我會繼續努力,保持思想積極。經常這樣做讓我把目光集中在自己所擁有 的,而不是總想著自己所失去 的。我決定不再喝酒。我已經找到了內心的平安,對我來說這非常寶貴,我絕不想失去。」

      性不道德

      性不道德是造成難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往往給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有一些因素會導致人跌入性不道德的陷阱,比如調情和看色情作品。聖經原則能幫助我們意識到這些危險,避免犯錯。一個叫塞繆爾的年輕人說:「我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跟人調情。即使我對一個女孩沒什麼感覺,但要是對方喜歡我,我就覺得跟她調情也挺有意思的。」有時塞繆爾不是主動跟女生調情,但他發現別人經常說自己愛調情,於是他就乾脆故意調情。這樣做其實一直令他很不安。現在塞繆爾回憶說:「調情真的很有害,因為它會讓人越來越自私。」

      塞繆爾在jw.org網站上讀到一篇寫給青年人的文章,他想起箴言20:11的內容,經文說:「孩子的行為是不是純潔正直,從他一向所做的事就能看出。」這對他有幫助嗎?塞繆爾意識到調情這種行為一點也不純潔正直。他說:「我學到,年輕人調情就是在助長一些不好的品格,會嚴重影響以後的婚姻幸福。我想像自己未來的妻子看到我在跟別的女人調情,她會多麼難過。我終於明白了調情真的很危險,雖然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很不好。」後來塞繆爾做出改變,這幫助他避免陷入性不道德的陷阱。

      安東尼奧曾處於一個更危險的狀態,他沉迷於看色情作品。雖然他很愛自己的妻子,但他卻一再向這個惡習妥協。沉思彼得前書5:8對他很有幫助,經文說:「你們要清醒守望。你們的仇敵魔鬼好像咆哮的獅子,走來走去,設法吞噬人。」安東尼奧說:「這個世界到處都有色情影像,這些內容會印在人的腦海裡揮之不去,經文幫助我明白這些引誘到底來自誰。我決心保持警惕,當無意中看到這些污穢的影像時,就要馬上想到隱藏的幕後黑手。我明白只有耶和華能給我幫助。他能讓我『清醒守望』,抵抗毒害內心思想的東西,保護我的婚姻。」後來,安東尼奧得到了一些幫助,終於克服了惡習,避免陷入性不道德的陷阱。

      聖經確實能夠給人實用的建議,避免可能發生的問題。不過生活中有些難題已經發生了,而且一直困擾著我們。那麼,上帝的話語聖經能夠幫助我們解決這些難題嗎?

      聖經的實用建議能幫助我們避免不少問題

      一名女子喝無酒精飲料
  • 2 努力解決已經出現的難題
    守望台2018年(公眾版) | 第1期
    • 一位女士過度憂慮;這位女士帶孩子散步

      2 努力解決已經出現的難題

      生活中有些煩惱總是揮之不去,有時甚至持續好幾年。這些煩惱可能悄悄地扎根,變得越來越嚴重。聖經能給我們一些實用的智慧,幫我們解決這些惱人的問題嗎?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過度憂慮

      一個叫羅茜的女孩說:「我總是會把事情想得很糟,總是往最壞的情況想。」聖經能幫助她嗎?馬太福音6:34說:「總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然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已經夠一天擔當了。」耶穌的這番話對羅茜很有幫助,她不再為明天擔憂了。她說:「一天的憂慮已經夠多了,再考慮那些還沒發生、甚至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就讓人吃不消了。」

      另一個叫亞斯明的女孩也被憂慮壓得喘不過氣。她說:「我常常流淚,晚上也睡不著覺。我覺得那些負面情緒快把我活活吞掉了。」彼得前書5:7對她很有幫助。經文說:「你們要把一切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關心你們。」亞斯明說:「我堅持向耶和華禱告,他也回應了我的祈求。我感覺自己卸下了肩上的重擔。有時負面想法還是會湧上心頭,但我已經學會了怎樣控制情緒。」

      做事拖拉

      一個叫伊莎貝拉的年輕女子說:「我覺得自己有拖延症是因為我爸爸做事也拖拖拉拉的。我把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什麼都不想做。我就只想看看電視,放鬆一下。這樣的習慣會讓人壓力越來越大,不能把工作做好。」提摩太後書2:15說:「你要盡力向上帝表明自己是蒙悅納的,是無愧的工人。」經文的原則幫助伊莎貝拉改變了很多。她說:「我不想因為自己拖拖拉拉給耶和華丟臉。」

      凱爾西也有同樣的毛病,她說:「我總是把事情拖到最後一秒才做,那時我就開始焦慮、失眠,也會擔心得哭起來。我覺得這樣很不好。」凱爾西從上帝的話語得到了幫助。箴言13:16說:「精明人都按知識行事,愚昧人張揚自己愚蠢。」沉思這節經文,凱爾西有很大的收穫。她說:「考慮實際情況、提前做好計劃才是明智之舉。現在我總是在桌上放一個記事本,用來安排自己的工作。這幫助我按計劃做事,而不是把事情都拖到最後才做。」

      孤獨

      一個叫柯爾斯滕的女子說:「我丈夫拋棄了我,丟下四個孩子不管就離開了。」哪條聖經原則能幫助柯爾斯滕走出逆境呢?箴言17:17說:「真朋友時刻顯出愛心,像兄弟為共患難而生。」柯爾斯滕主動在基督徒會眾裡尋找真朋友,後來怎麼樣呢?她說:「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朋友們給了我很大幫助!有些人在我家門口放上鮮花和食物,還有人幫助我找到了一份工作。我三次搬家都有不少朋友來幫忙。朋友們一直守在我身邊。」

      前面提到的德爾芬也同樣有孤獨的感覺。經歷挫折後她回憶說:「那時我感覺自己被關在門外,與整個世界隔離。我感到很孤獨。」詩篇68:6說:「上帝讓孤單的人有家可住。」德爾芬從這節經文得到安慰,她說:「我明白經文所說的『家』不僅僅指一個實際的住所,還包括一個屬靈的家園,一個真正的避風港。在屬靈的家園中,我們可以與愛耶和華的人建立真摯的友誼,彼此間有深厚的感情。我也明白,要想與別人更親近,首先要親近耶和華。詩篇37:4說的沒錯,經文說:『你還要因耶和華而滿心喜樂,他就把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

      德爾芬感嘆道:「我明白自己需要更加努力,緊緊依附耶和華。他才是世上最完美的依靠。我也列出一份清單,寫下我可以與別人一起做的事,這幫助我能夠與愛耶和華的人做朋友。我也學到要看別人的優點,盡量不去想他們做得不好的地方。」

      耶和華見證人都不完美,和所有人一樣,他們也需要應付許多難題。不過,他們從聖經中學到要盡己所能幫助別人。跟這樣的人做朋友的確很值得!另外,還有些問題也許一時無法解決,比如長期患病和重大的感情創傷。如果你正面對這樣的情況,聖經原則也能給你帶來安慰嗎?

      實踐聖經原則能讓你找到患難與共的真朋友

  • 3 積極面對無法改變的處境
    守望台2018年(公眾版) | 第1期
    • 一位女士在墓地悲痛;一位坐輪椅的女士聽她講聖經

      3 積極面對無法改變的處境

      生活中有些問題目前無法避免,也無法解決,例如痛失親友或長期患病。在這樣的處境中,你能做的也許就是想辦法積極面對。那麼,聖經能為你提供所需的扶持嗎?

      長期患病

      一個叫羅絲的女孩說:「我有一種遺傳病,經常感到持續劇烈的疼痛。發病後,我的生活就全變了。」對她來說,最大的困擾就是在研讀聖經、參與屬靈活動時無法集中注意力。馬太福音19:26中耶穌所說的一句話對她很有幫助。經文說:「在上帝,凡事都可能。」羅絲學到,研讀可以有很多種方式。當她身體疼痛,無法閱讀時,她就會聽聖經和聖經書刊的錄音。a羅絲說:「幸虧有這些錄音,我才能夠與耶和華保持親密的關係。」

      有時羅絲想到自己曾經能做的事現在卻不能做了,就感到很傷心。不過哥林多後書8:12的話給了她很大安慰。經文說:「因為人先有樂意的心,就必蒙悅納。人照自己所有的去做,不是照自己所沒有的去做,就更是這樣。」經文讓羅絲意識到,只要盡己所能,就一定能得到上帝的悅納。

      痛失親友

      前文提到的德爾芬回憶說:「女兒18歲就去世,當時我真的無法承受這樣的痛苦,感覺活不下去了。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了。」詩篇94:19給了她很大的安慰。經文記載了一個人心聲:「每當我心裡多憂多慮,你[上帝]都安慰我,使我安心。」德爾芬說:「我向耶和華禱告,求他幫助我知道可以做點什麼來緩解內心的傷痛。」

      後來,德爾芬全心投入到一項深具意義的志願工作中。她把自己比作一根蠟筆,即使折斷了,也能為畫作添上美麗的色彩。她說:「我忽然意識到,當我跟別人分享上帝的觀點,用聖經的原則安慰人時,自己也正在接受耶和華的安慰。」德爾芬把聖經中經歷嚴峻考驗的人物一一列出。她說:「這些人都經常禱告,無一例外。」她又補充道:「如果你不打開聖經看一看,怎麼能得到想要的幫助呢?」

      學習聖經幫助德爾芬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注視光明的未來。使徒行傳24:15給了她很大的希望。經文說:「義人和不義的人都要復活。」德爾芬有多確信耶和華的這個保證呢?讓我們來聽聽她的心聲:「我彷彿看見了自己的女兒。未來的重逢已經定好了日期,就像在天父的日曆上做好了標記一樣。女兒出生時的場景我記得清清楚楚,同樣,未來跟她攜手站在花園裡的畫面,我也看得真真切切。」

      a 你可以在jw.org網站找到很多錄音資料。

      即使你處在黑暗的深谷,聖經也能為你帶來光明

      上帝怎樣幫助我們?

      聖經中有明確的答案。詩篇145:18,19說:「凡呼求耶和華,凡真誠地呼求他的,上帝都親近他們。上帝必成全敬畏他的人的心願;他聽見他們求救,就拯救他們。」這是不是很令人安心?上帝怎樣回應那些向他真誠禱告、尋求指引的人呢?

      他給我們力量:

      難題可能會對我們的身體、心靈和屬靈方面造成影響,令我們灰心沮喪。(箴言24:10)但以賽亞書40:29說耶和華「加力量給疲倦的人,賜充足的能力給軟弱的人。」使徒保羅經歷了嚴峻的考驗後,感慨道:「我靠著那賜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應付。」(腓立比書4:13)保羅得到了聖靈,獲得了力量。同樣,你也可以祈求上帝賜給你聖靈。(路加福音11:13)

      他給我們智慧:

      如果你不太理解聖經原則,不知道如何運用出來,該怎麼辦呢?耶穌的門徒雅各寫道:「你們有誰缺乏智慧,都應該不斷祈求上帝,就可以得著所求的了。」(雅各書1:5)你禱告祈求智慧,然後認真閱讀聖經並且在生活中努力實踐。(雅各書1:23-25)這樣,你就能親自體會到聖經的誡命多麼明智。

      他給我們內心的平安:

      即使你感到極度的焦慮,耶和華也能使你內心平靜。他的話語保證:「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和懇切祈求,連同感謝,把你們所請求的告訴上帝。這樣,上帝就必賜你們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的。這種平安藉著基督耶穌,可以守護你們的內心和頭腦。」(腓立比書4:6,7)你何不試一試向耶和華祈求平安呢?

      如果你的難題沒有馬上解決,你會怎麼想呢?請不要認為上帝不關心你。即使你的難題會持續很長時間,上帝也會賜你勇氣和力量幫助你保持忍耐。(哥林多前書10:13)上帝也通過聖經給了我們一個可靠的保證,就是未來我們的難題將永遠消失!

  • 聖經與人生之路
    守望台2018年(公眾版) | 第1期
    • 車廂裡,一位女士在讀聖經

      聖經與人生之路

      請想像,你獨自一人走在一條小路上,太陽早已落山,四周一片漆黑。你卻不擔心迷路,因為你手裡握著一支手電筒。往下照,你就能清楚看見腳下的路;往前照,光線穿透了黑夜,你一眼就能看到遠方。

      上帝的話語聖經就像這支手電筒。正如前面幾篇文章所說,聖經能幫助人看清楚腳前的路——在這個變幻無常的世界裡應對生活上的難題。聖經也能幫助我們看清遠方,看清未來,給我們指明通往幸福快樂的道路。(詩篇119:105)為什麼這麼說呢?

      讓我們從兩方面來看看,聖經如何照亮你的人生之路:1 明白人生的意義 2 與創造主建立永恆的友誼。

      1 人生的意義

      關於我們生活中的難題,聖經中有很多實用又可靠的建議。然而,聖經不僅僅是一本生活指南,不只局限於解決我們的個人難題,還能讓我們學會以更高的視角看事情。這樣我們就能看清人生的真正意義了。

      不妨考慮以下聖經原則:「施與比接受更快樂。」(使徒行傳20:35)你曾經在物質上幫助過他人嗎?你曾經仔細聆聽朋友向你吐露心聲嗎?能為別人帶去一縷陽光,你是不是很欣慰呢?

      我們不求回報地施與時,確實能體會到最大的快樂。一位作家這樣寫道:「只要你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你所獲得的一定超過你所付出的。」當我們向他人施與,特別是向那些無力回報我們的人施與時,我們一定會 得到很大的收穫。因為這不僅牽涉到我們和對方,還關係到創造主。他非常珍視我們的善舉,覺得自己像欠了我們的債一樣,一定要回報我們。(箴言19:17)創造主承諾未來讓我們得到永遠的生命,住在美麗的地上樂園。這是一個多麼振奮人心的希望啊!(詩篇37:29;路加福音14:12-14)a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人生豈不是更有意義了嗎?

      聖經告訴我們,崇拜真神耶和華就能找到人生的真正意義。聖經提出我們應當服從、讚美和尊崇上帝。(傳道書12:13;啟示錄4:11)這樣做,我們就能成就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我們會令創造主高興。上帝勸勉我們:「你要有智慧,好叫我的心歡喜。」(箴言27:11)上帝關心我們,希望我們從他的教導中獲得益處。(以賽亞書48:17,18)因此,如果我們按照聖經原則做出明智的決定,就能令慈愛的天父滿心歡喜。確實,崇拜宇宙的至高主宰,努力使他高興,就是我們人生最大的意義了。

      2 與創造主建立友誼

      聖經也鼓勵我們與創造主做朋友。雅各書4:8說:「你們要親近上帝,上帝就會親近你們。」你也許懷疑,人真的能跟偉大的創造主做朋友嗎?請看看聖經的保證。使徒行傳17:27說:「他們尋求真神,只要探究就能找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都不遠。」與上帝建立友誼對我們的人生非常有益。為什麼呢?

      請想想:無論我們怎樣努力,都無法擺脫人類最大的仇敵——死亡。(哥林多前書15:26)但上帝是永恆的,不會死亡。他也希望跟他建立親密友誼的人永遠活下去。聖經用了簡單而優美的語句來表達耶和華上帝的願望:「願你們永遠活著!」(詩篇22:26,呂振中譯本)

      那麼我們怎樣與上帝建立永恆的友誼呢?首先要通過閱讀聖經了解他。(約翰福音17:3;提摩太後書3:16)聖經向我們保證,如果我們懷著真誠的態度「不斷祈求」,上帝就一定會賜給我們智慧,讓我們能明白聖經的內容。b(雅各書1:5)然後,還要盡力把學到的用出來。這樣,從現在起直到永遠,上帝的話語就會成為你「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篇119:105)

      a 關於上帝讓人在地上樂園享永生的承諾,你可以在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辨明聖經的真理》第3章找到更多資料。

      b 耶和華見證人為你提供免費的聖經課程,幫助你深入了解聖經。想要知道這個課程是怎樣的,請觀看短片《你可以怎樣學習聖經?》。你可以通過jw.org網站的搜索欄找到這個短片。

      上帝是永恆的,不會死亡,他也希望我們擺脫死亡,永遠做他的朋友

  • 過時還是超前?
    守望台2018年(公眾版) | 第1期
    • 數學計算

      過時還是超前?

      科學

      聖經雖然不是一本科學教科書,但它包含的知識卻比同時代的更超前。讓我們考慮幾個例子。

      宇宙有開始嗎?

      科學界的一些權威人士曾一度確信宇宙沒有開始,現在他們卻改變了看法。聖經很早以前就表明宇宙有開始。(創世記1:1)

      地球的形狀是怎樣的?

      古代,人們認為大地是平的。公元前5世紀,希臘科學家推測地球是個球體。然而早在公元前8世紀,聖經執筆者以賽亞提及「大地的圓圈」,他使用的「圓圈」一詞也可以譯作「球體」。(以賽亞書40:22)

      廣闊的天空有可能消亡嗎?

      公元前4世紀,希臘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廣闊的天空是穩定不變,不會消亡的,只有地上的事物才可能消亡。很多個世紀人們一直篤信這個觀點。直到19世紀,科學家們提出了熵的概念,表明天上地上的一切事物都趨向於消亡。著名科學家開爾文曾提及《聖經》詩篇102:25,26中的觀點,經文說「天地有如衣服,全部都要破爛」。不過,開爾文也相信上帝會保護世間萬物,可以阻止天地的消亡。(傳道書1:4)

      星體有沒有物體支撐?

      亞里士多德提出,宇宙是由一層層的水晶球體套在一起構成的。地球位於這些球體的中心,而其他的天體都由這些水晶球體承載。直到18世紀,科學家才接受天體可能沒有物體支撐這一理念。然而早在公元前15世紀,聖經的一卷書中就記載了創造主「把大地懸在虛空之上」。(約伯記26:7)

      醫學

      聖經雖然不是一本醫學書籍,卻包含了不少先進的健康理念。

      隔離病人

      聖經中的摩西律法規定,痲瘋病人要被隔離起來。直到中世紀瘟疫流行期間,醫生們才把摩西律法的規定實踐出來,對很多人起到了保護作用。(利未記13,14章)

      接觸屍體後要洗手

      19世紀末以前,醫生處理過屍體後不洗手就直接接觸其他病人,導致了很多人死亡。然而古老的摩西律法早就規定,一個人如果接觸了屍體,就在禮儀上算為不潔淨,也要用水清洗。毫無疑問,這些宗教禮儀方面的規定保護了人們的健康。(民數記19:11,19)

      處理排泄物

      每年有超過50萬兒童死於腹瀉,主要原因是有些人體排泄物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摩西律法規定人們要在住所以外的地方用土掩埋排泄物。(申命記23:13)

      割禮的時間

      上帝的律法規定男嬰出生第8天要受割禮。(利未記12:3)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新生兒的血液凝結能力會在出生一週後達到正常水平。聖經時代並沒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因此嬰兒出生一週後再受割禮是合理的做法。

      情緒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醫學方面的研究表明,快樂、希望、感恩等積極情緒以及樂意寬恕等良好心態,都會對人體健康有益。聖經早就這樣說:「喜樂的心是治病良藥,黯然神傷使骨頭枯乾。」(箴言17:22)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