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埃蘭
    洞悉聖經(上冊)
    • 語言 一般參考書提到埃蘭時都聲稱,創世記的執筆者把埃蘭列為閃的後代,只是基於政治或地理因素,因為埃蘭人並不是閃族人。這個觀點的根據是,埃蘭人的語言不屬於閃語族。然而研究顯示,最早在稱為埃蘭的地區發現的銘文,「僅是一連串草草記在泥板上的圖像,每個圖像旁邊標示數字。這些數字是一套由筆畫、圓形和半圓形組成的簡單符號……銘文的內容純粹是關於經濟或行政的。」(《閃族文字》,G.R.德賴弗著,倫敦,1976,2-3頁)這些銘文被稱為「埃蘭語」的理由只有一個:銘文是在埃蘭境內 發現的。

      因此,主張埃蘭人不屬於閃族的論據,主要來自較後期的楔形文字銘文(人們認為這些銘文是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的文物),以及比索通紀念碑上幾篇內容相同,但分別以古波斯語、阿卡德語和「埃蘭語」寫成的銘文(公元前6世紀的文物)。人們認為,其中一些楔形文字銘文由埃蘭人寫成,用的是一種黏著型語言(把不同詞根組合起來形成複合詞的語言,有別於屈折語)。語文學家至今仍無法確定這種「埃蘭語」跟任何已知語言的關係。

      考慮上述資料時,我們不該忘記埃蘭的後代最終聚居的地區,很可能早就有其他民族住在那裡,甚至跟埃蘭人同時住在一起,就像早期非閃族的蘇美爾人住在巴比倫地區那樣。英語《不列顛百科全書》(1959,第8卷,118頁)說:「[稱為埃蘭的]整個地區住著許多不同的部落族群,當中大多數人說黏著型語言,但住在西部地區的是閃族人。」(楷體本書所排;見上冊329頁地圖和附表)

      單憑在埃蘭地區發現的楔形文字銘文並不能證明,真正的埃蘭人本來不是閃族人。從很多古代民族的事例可以看出這一點。由於受外族人統治或影響,這些民族採納了母語之外的語言。另外,古代有些民族在商業活動和國際往還方面同時使用母語和另一種語言,比如阿拉米語成為很多民族的通用語。卡拉泰佩的「赫梯人」所寫的銘文(看來寫於公元前8世紀)用了兩種語言,一種是「赫梯語」象形文字,另一種是古腓尼基語。在波斯的王城波斯波利斯,人們發現約三萬塊於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間寫成的泥板。雖然泥板上的銘文主要是用稱為「埃蘭語」的語言寫的,但沒有人把波斯波利斯稱為埃蘭人的城。

      還有其他證據表明,說創世記第10章列出的國族完全按地理位置而不按家系劃分,是不明智的。這些證據來自為埃蘭王製作的雕像。考古學家鑑定,這些雕像的年代可追溯至薩爾貢一世的日子(據估計他在位的時間是公元前第三個千年末葉)。雕像不僅反映出典型的阿卡德人(閃族 的亞述-巴比倫人)形象,而且還刻了阿卡德語的銘文。(《圖解聖經辭典》,J.D.道格拉斯編,1980,第1卷,433頁)

  • 埃蘭
    洞悉聖經(上冊)
    • 一個名叫庫杜·馬布克的埃蘭官員成功佔領重要城邑拉爾薩(位於吾珥北面,幼發拉底河岸邊),並任命兒子瓦拉德·西恩做當地的王。值得留意的是,瓦拉德·西恩和里姆·西恩(瓦拉德·西恩的兄弟,後來接續他作王)都是閃族名字,這進一步證實埃蘭跟閃族有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