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聖經——僅是人的話語嗎?
    守望台1986年 | 10月1日
    • 聖經——僅是人的話語嗎?

      丁道爾(William Tyndale)窮其一生努力使人人都可以讀到聖經。馬丁·路德則費了許多精神把聖經譯成德文。在喀爾文(John Calvin)的跟從者看來,聖經是「一切真理的規範和經典」。不錯,有一段時期很少人對聖經是否上帝的道一事產生懷疑。這也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信條之一。

      然而,今日的情形卻截然不同了。很少人研讀聖經——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跟從它的教訓的人更是少而又少。作家巴爾(James Barr)表達出許多人的感覺說:「我認為聖經傳統的形成乃是一部人的作品。這是人的一項信仰聲明。……聖經的適當名稱應當是以色列的話語,是某些早期基督徒領導人的話語。」——《聖經在現代世界中》,詹姆斯·巴爾著。

      何以會有這種改變?聖經究竟是上帝的道抑或是某些人的話語?在這個世俗化的20世紀,這件事是否已無關重要?

      這件事關係重大嗎?

      讓我們首先考慮最後的問題。不錯,這件事的確關係重大。為什麼?因為聖經將本身描述為『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篇119:105)今日,我們的確亟需這樣的光。我們這顆美麗的行星正受到破壞。千百萬人正捱飢抵餓、食不果腹。很少人對未來懷有信心。甚至人類的繼續生存也受到威脅。然而,聖經卻提出一項穩確的指南,可以引領我們渡過目前險惡的時代,進入一個安全、快樂的未來。聖經若真的是上帝的道,這無疑正是我們所亟需的。

      既然如此,人何以對這本書產生懷疑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幫助我們決定聖經究竟是否上帝的道。

      信仰變成怎樣了?

      在第17和18世紀期間,以前人們對聖經差不多普遍懷有的信仰隨著時代思潮的轉變而淪為犧牲品。一股懷疑和世俗化的精神開始在歐洲形成。人們對政府、經濟、自然和宗教制度——對任何一種事物——均表示懷疑。聖經也難逃劫運。

      在第17世紀,前天主教徒貝爾(Pierre Bayle)公開表示對聖經存有懷疑。他懷疑聖經在歷史和年代方面的正確性。其他的人也步他的後塵。到第19世紀,懷疑主義達到全盛時期而產生了許多聖經批評家。這些批評家堅稱聖經其實名不副實。據他們說,摩西並沒有寫《摩西五經》。反之,這部書是有人在猶太歷史相當後期的時候把若干部在摩西死後多個世紀才寫下來的記載輯集而成的。任何獲得應驗的預言均必然是在事情發生後才寫下來的。因此,他們認為以賽亞書是由好幾個人經過數百年的時間寫成的。但以理書則大約在公元前165年才寫成。

      我們可以從德國聖經學者斯特勞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身上見到聖經批評所生的影響:「我們仍然是基督徒嗎?斯特勞斯說『不!』最低限度我們當中那些接受了聖經批評的人已不再是基督徒了,因為我們已無法再承認聖經是上帝的道。」——《宗教與懷疑主義的興起》,鮑默(Franklin L. Baumer)著。

      這個新的世俗化時代也產生了科學上的許多新發現。其中有些支持聖經,其他的則看來與聖經互相衝突。因此許多人相信聖經已經過時了。在第19世紀中期開始流行的進化論更加強了人們的這種感覺,因為進化的理論是與聖經中創世記一書的創造記載直接衝突的。大部分科學家和聖經批評家均熱切地接受這個理論。今日,許多教士也接受了這個理論;在學校裡,進化論則被人當作事實來鼓吹。

      這一切意味到科學已把聖經推翻了嗎?或者聖經批評已證明聖經並非上帝的道嗎?

  • 聖經的確是上帝的道
    守望台1986年 | 10月1日
    • 聖經的確是上帝的道

      科學和聖經批評真的已合力把聖經從較早時候被人視為上帝的道的地位推翻嗎?人也許會很容易這麼想。甚至宗教領袖們也願意公言聖經並不符合科學。聖經批評學則大受尊重,以致神學院也將其列為課程之一。但事實表明什麼呢?

      聖經與聖經批評學

      關於聖經批評學,事實的真相是:它所提倡的主張尚未有任何真憑實據加以支持。人從沒有發現任何所謂《摩西五經》或以賽亞書的資料來源。反之,已發現了的但以理書的零星古卷顯示,該書在聖經批評家聲稱它寫成的年代僅數年之後已受人推崇備至!

      一位神學教授指出:「我們沒有在任何事例上證明聖經的各書好像聖經批評家所描述一般是欺詐的產品。聖經批評家作出聲稱是一回事,但要證實他們的聲稱卻是另一回事。」(布魯馬爾[Wick Broomall]《聖經批評》)一位考古學家補充說:「我們在古代的近東沒有找到任何有關聖經在文件或文字方面的偽造證據,這是我們要大力強調的。」(《從石器時代到基督教》,奧爾布賴特[W. F. Albright]著)誠然,聖經批評學繼續大行其道。但這僅是由於它與今日的世俗化思想吻合而非由於它具有真憑實據的緣故。

      聖經與科學

      科學有在某方面證明聖經的記載不確嗎?有時情形的確看來如此。例如,在第18世紀人對地球結構所獲得的較深了解顯示我們的行星存在了已很久。但當時許多宗教人士堅稱,根據聖經所載,地球僅存在了6000年。看來科學的發現已把一項聖經主張推翻了。但事實是,聖經從沒有在任何地方清楚表明地球的歷史有多久。難題僅是由於許多宗教人士誤解了聖經而已。

      聖經開宗明義地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1:1)經文表明地球是有開始的,這與時下的科學觀點完全一致。據聖經所載,地球有一段時期是「空虛混沌」的,無人居住,也不宜於人類居住。(創世記1:2)試圖設想地球早期歷史的地質學家認為地球有一段時期確是如此。聖經接著描述海洋和陸地如何形成。植物開始出現,然後水裡的百物、雀鳥和地上的走獸相繼出現。最後才有人出現。以一般而言,這與科學家發掘地球的古老地層時所發現的情形十分相似。甚至在各種生物出現的一般先後次序方面,兩者也相當吻合。——創世記1:1-28。

      這並不是說聖經與科學教科書的資料全然一致。但由於有這麼多相同之處,我們不禁納罕:『聖經的早期執筆者何以曉得這許多事?』在當時的遠古日子,人的科學知識尚留在原始階段,因此這些資料必然是有人告訴聖經執筆者的——這有力地表明聖經的確是上帝的道。當科學理論與聖經的記載有出入時,我們應當一面倒地認為聖經必然錯了,而科學家則永遠是對的嗎?有許多先例表明科學有時是可以犯錯誤的。

      當然,進化的理論是科學與聖經發生衝突的一個主要事例。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達爾文所著的《物種起源》出版之後,進化論多麼迅速地受到一般科學家所接納。在尚未有時間證明該書的假設的確屬實或在化石記錄中尋得充分證據之前許久,科學家已接納了這個理論。何以故呢?進化論者迪弗思(Hoimar v. Ditfurth)坦白承認說:「科學的定義是試圖盡力對人和自然界的事物提出解釋而不借助於奇跡。」(《生命之源》,迪弗思[H. v. Ditfurth]著)既然如此,科學家們對進化論趨之若鶩,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務求證明進化論是真的,但卻很少試圖看看這個理論是否不確,那又何足怪呢?在這方面,唯一的其他選擇是創造論。創造乃是奇跡——對科學家來說,這是無法想像的。

      雖然如此,人若對奇跡不懷有偏見,創造論其實對各事提出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這些事有許多是科學家所無法解釋的,諸如生命、知覺、智慧和人的道德本性的根源等。

      一部深具力量的書

      聖經本身提出警告,聖經的主張會與俗世的智慧發生衝突。(哥林多前書1:22,23;3:19)既然以人的研究和理論為基礎的知識是如此變幻不定,我們對於聖經與科學之間的衝突自不應感到奇怪。某些流行的理論若與聖經有所抵觸,我們也不應感到不安。聖經本身指引我們轉向其他方面尋求證據以證明它真的是上帝的道。

      例如,聖經是一部預言性的書。(彼得後書1:19-21)聖經批評家聲稱這些預言是在事件發生之後才被人記錄下來的。然而,在許多事例上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許多關於耶穌的預言在他出生之前幾個世紀已被記錄下來,在後來一一獲得準確的應驗。(例如,可參閱以賽亞書53:1-12;但以理書9:24-27。)耶穌自己所說有關耶路撒冷遭受毀滅的預言也獲得準確的應驗。閱讀耶穌與使徒保羅論及末世的預言有如閱讀今晨早報所載的新聞一般。(馬太福音第24章;馬可福音第13章;路加福音第21章;提摩太後書3:1-5)人雖時常試圖預測未來,但卻往往謬之千里,這件事實也有力地證明聖經的預言是來自一個高於人的力量。

      另一項有力的證據見於聖經所說的這句話:「上帝的道是活的,是有力量的。」(希伯來書4:12,《新世》)歷史上有許多人會為了要讀聖經或與別人分享聖經的真理而飽受逼迫、殺身成仁,由此可見聖經具有多麼強大的感人力量。人若懷著謙卑、明理的態度研讀聖經,沒有任何其他刊物能像聖經一樣產生如此有力的導人向善的作用。聖經把好勇鬥狠的人轉變為和平柔順的人,甚至能夠使人的品格完全改變。(彌迦書4:3,4;以弗所書4:24)例如,請考慮一下聖經對盧斯所生的影響。

      盧斯曾在巴西一座監獄裡服刑。他在獄中被視為極度危險的人物。一名耶和華見證人向數名與盧斯同囚的監犯傳道時有機會向盧斯作見證。聖經的教訓對盧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致不久之後他已變成前後判若兩人。(歌羅西書3:9,10)以前,沒有人敢向盧斯反唇相譏,但現今他對待每一個人都和藹可親,甚至對監獄內的官員也表現適當的尊重。聖經開始在盧斯身上發揮作用之後五年,他開始把自己所獲悉的真理與其他囚犯分享。監獄當局甚至批准他在監獄之外傳道。

      然後請考慮一下韋恩的例子。韋恩在美國過著一種自我放縱的生活,時常犯不道德和濫用麻醉劑。後來他結了婚。他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導致他的妻子也踏上不道德的途徑。他們的家庭生活弄得一團糟。當他們打算離婚時,一位耶和華見證人有機會向韋恩指出聖經論及家庭責任和愛心的教訓。(以弗所書4:22-24;5:22-28)見證人幫助韋恩找出他的若干難題的癥結。(可參看哥林多前書15:33。)韋恩終於能夠洗心革面。這種轉變也幫助他的妻子作出改變。現今,這對年輕夫婦的家庭十分美滿幸福——全憑聖經的幫助。

      最後,請考慮埃琳娜的事例。她是個患抑鬱症的阿根廷少女。她向一名精神病醫生求助,後者聲稱她需要以性雜交來解決難題。結果埃琳娜陷於性不道德、通靈術和很深的煙癮中。她曾兩度墮胎。後來耶和華見證人遇到她,幫助她把聖經的教訓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上。聖經的話語逐漸促使她戒除各種惡習,她得以認識造物主耶和華上帝和耶穌基督。現在,埃琳娜論及上帝和基督說:「我實在不配得他們給我的許多好處。由於這緣故,我越來越喜歡向人談及上帝和基督向我們表現的憐憫和愛心。」

      正如以上幾個例子表明,聖經能夠把一股對人大有造益的力量引進我們的生活上。耶和華見證人帶領盧斯、韋恩和埃琳娜認識聖經,向他們表明如何把聖經的教訓付諸實行,從而使這些人獲得所需的幫助。今日世上有超過三百萬見證人。他們當中有許多在過去也有類似的經歷,但這些人容許聖經感動他們在生活上作出徹底的改變。結果如何呢?

      這三百萬個基督徒形成了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裡,現今威脅著人類前途的各大難題已獲得解決。這些人不再被國家或部落所分裂。反之,藉著聖經的幫助,他們正努力克服種族和經濟方面的偏見。他們學會和平共處;這件事本身便是聖經裡一些傑出預言的初步應驗。——以賽亞書11:6-9。

      這群人的存在是證明聖經真正是上帝的道的一項有力證據。我們邀請你來認識這些基督徒以親自查考一下證據。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幫助你如此行。

      [第5頁的精選語句]

      聖經批評家的聲稱絕沒有任何真憑實據

      [第6頁的精選語句]

      聖經無須倚賴現代科學或哲學去證明自己是上帝的道

      [第7頁的圖片]

      聖經能夠使人改弦易轍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