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巴比倫陷落了!」
    以賽亞的預言光照全人類(上冊)
    • [第219頁的圖片]

      「吃吃喝喝吧!」

      [第220頁的圖片]

      守望人「像獅子吼叫」

      [第222頁的圖片]

      「我整天站在守望台上,徹夜守在崗位上」

  • 「巴比倫陷落了!」
    以賽亞的預言光照全人類(上冊)
    • 「巴比倫陷落了!」

      以賽亞書21:1-17

      1,2.(甲)貫串聖經全書的主題是什麼?在以賽亞書出現的另一個重要題目是什麼?(乙)聖經怎樣逐步發揮巴比倫將要陷落這個題目?

      聖經好比一首出色的樂曲,既有一個貫串全曲的主題,也有其他反覆出現的主要旋律,使全曲更具特色。聖經的主題就是:耶和華要用彌賽亞的王國政府昭雪他的至高統治權。可是聖經也有其他反覆出現的重要題目,其中一個就是巴比倫的陷落。

      2 這個重要題目在以賽亞書13,14章首先出現,然後在21,44,45章再次提到。一個世紀以後,耶利米闡述同一個題目,最後啟示錄描述氣勢磅礴的結局。(耶利米書51:60-64;啟示錄18:1-19:4)凡是認真研究上帝話語的人,都該注意聖經裡這個重要題目。在這方面,以賽亞書21章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這一章生動而仔細地預告這個世界強國怎樣陷落。稍後,我們會看見以賽亞書21章強調聖經另一個重要題目,有助於今天的基督徒衡量自己有沒有保持警醒。

      「嚴酷的異象」

      3.為什麼聖經把巴比倫叫做「海洋曠野」?這個名稱預示巴比倫的將來怎樣?

      3 以賽亞書21章一開始已經充滿凶兆:「以下是針對海洋曠野的信息:有如南方狂風的,正從曠野,從可畏之地刮來。」(以賽亞書21:1)巴比倫橫跨幼發拉底河,東邊的一半坐落在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條大河中間,離海洋很遠。既然這樣,聖經為什麼說巴比倫是「海洋曠野」?原來巴比倫地區年年泛濫,彷彿澤國,猶如「海洋」。巴比倫人建造了一個複雜的水利系統,用河堤、水閘、運河,治理這個恍如澤國的曠野。他們很聰明,利用這些水防衛巴比倫城。可是,不管人怎麼做,巴比倫也不能免受上帝判定的刑罰。巴比倫曾是荒蕪的曠野,終必變回曠野。巴比倫將要遭受的災禍,就像有時吹襲以色列的狂風。這種在南方可畏的曠野形成的暴風,快要吹到巴比倫了。——參看撒迦利亞書9:14。

      4.啟示錄有關「大巴比倫」的異象怎樣提到「水」和「曠野」?「水」代表什麼?

      4 本書14章告訴我們,現代有一個組織跟古巴比倫相似。這就是偽宗教世界帝國「大巴比倫」。啟示錄論述大巴比倫的時候,也提到「曠野」和「水」。使徒約翰被帶到曠野去看大巴比倫的下場。天使告訴他,大巴比倫「所坐的水」代表「各民族、群眾、國族、語言」。(啟示錄17:1-3,5,15)偽宗教向來靠大眾支持而生存,但最後這些「水」不能保護偽宗教。大巴比倫終必像古巴比倫一樣,空虛荒涼,無人理會。

      5.巴比倫怎樣行事「奸惡」,「搶奪」財物,臭名昭著?

      5 在以賽亞的日子,巴比倫還不是舉足輕重的世界強國。可是耶和華已經預見,巴比倫一朝得勢,就會暴虐不仁。以賽亞說:「我得了嚴酷的異象:奸惡的奸惡,搶奪的搶奪。」(以賽亞書21:2上)巴比倫會行事奸惡,搶奪戰敗國的財物,包括劫掠猶大。巴比倫人洗劫耶路撒冷,掠奪聖殿的珍寶,把居民俘擄到巴比倫去,用奸惡的手段對待無助的俘虜,嘲笑他們的信仰,也不讓他們有任何希望回鄉。——歷代志下36:17-21;詩篇137:1-4。

      6.(甲)耶和華使人不用再因什麼事而嘆息?(乙)預言說哪些國家會攻打巴比倫?預言怎樣應驗?

      6 這個「嚴酷的異象」預示巴比倫將要受嚴酷的刑罰。巴比倫的確罪有應得。以賽亞接著說:「埃蘭啊,上去吧!米底亞啊,圍城吧!我已使一切因那地而起的嘆息終止了。」(以賽亞書21:2下)這個奸惡的帝國所壓迫的人會擺脫苦難。他們終於不用再嘆息了!(詩篇79:11,12)被壓迫的人怎樣得以擺脫苦難呢?以賽亞指出兩個國家會攻打巴比倫:埃蘭和米底亞。兩個世紀以後,即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居魯士率領波斯和米底亞聯軍攻打巴比倫。公元前539年以前,波斯皇帝已經至少擁有埃蘭部分國土,因此波斯軍隊裡也有埃蘭人。a

      7.以賽亞看見的異象對他有什麼影響?這件事有什麼意義?

      7 請注意以賽亞說這個異象對他有什麼影響:「因此,我感到腰間痛苦萬分,渾身痙攣,像產婦一樣。我窘迫不安,什麼也聽不見;我驚惶失措,什麼也看不到。我心慌意亂,越顫慄越驚慌。我向來嚮往的黃昏反倒叫我顫抖。」(以賽亞書21:3,4)黃昏是靜思的好時光,看來先知很喜愛黃昏。可是現在傍晚非但不再迷人,反而叫人恐懼、痛苦、顫抖。他好像婦人分娩般「渾身痙攣」,而且「心慌意亂」。一位學者把這個詞組翻做「我的心突突亂跳」,指出原文的意思是「脈搏狂亂」。為什麼以賽亞這麼痛苦呢?他的感覺看來預示未來。公元前539年10月5/6日晚上,巴比倫人將有類似的恐慌。

      8.預言說,雖然巴比倫的敵人就在城外,城裡的人卻怎麼做?

      8 當晚是巴比倫的生死關頭,但黑夜降臨的時候,巴比倫人卻全不害怕。以賽亞在事發前約兩個世紀預言說:「你們擺桌設座,吃吃喝喝吧!」(以賽亞書21:5上)當時,狂傲的伯沙撒王正大排筵席,設座宴請一千個大臣,以及眾多的妃嬪和姬妾。(但以理書5:1,2)縱酒狂歡的人知道敵軍就在城外,但他們以為巴比倫城牢不可破,深溝高壘,固若金湯。況且巴比倫的眾多神祇怎可能讓這座城被人攻陷呢?只管「吃吃喝喝吧」!伯沙撒醉了,而且喝醉的也許不只他一人。以賽亞接著預告,人要喚醒巴比倫的大臣,看來他們都醉得糊糊塗塗了。

      9.為什麼經文說要「膏立盾牌」?

      9 「領袖們,起來!要膏立盾牌了。」(以賽亞書21:5下)宴會突然結束。領袖們都要醒來!年邁的先知但以理奉召到場,目睹耶和華怎樣使巴比倫王伯沙撒恐懼不已,恰如以賽亞所形容的一樣。那時米底亞、波斯、埃蘭聯軍突破巴比倫城的防線,巴比倫的大臣一片混亂。巴比倫在一瞬間就陷落了!但「膏立盾牌」是什麼意思呢?聖經有時說君王是國家的盾牌,因為君王保護國家。b(詩篇89:18)因此以賽亞這節經文可能預告要另立新王了。為什麼呢?因為伯沙撒「就在那天晚上」被殺,所以要「膏立盾牌」或另立新王。——但以理書5:1-9,30。

      10.以賽亞預告奸惡的巴比倫必受懲罰,崇拜耶和華的人看見預言應驗,得著什麼安慰?

      10 所有熱愛純真崇拜的人看了以上的經文,都非常欣慰。現代的巴比倫(大巴比倫)跟古巴比倫如出一轍,行事奸惡,搶奪成性。宗教領袖一直謀求禁制耶和華見證人,迫害他們,或向他們徵收懲罰的稅款。但正如這個預言提醒我們,耶和華看見這一切奸惡的事,決不讓大巴比倫不受懲罰。上帝必消滅所有歪曲他的旨意、虐待他子民的宗教。(啟示錄18:8)這樣的事真的會發生嗎?上帝早就預告古巴比倫和現代的巴比倫怎樣衰落,而且已經應驗了。我們只要看看預言怎樣應驗,就能加強我們的信心。

      「陷落了!」

      11.(甲)守望人的責任是什麼?今天誰一直做守望人的工作?(乙)毛驢和駱駝拉的戰車代表什麼?

      11 現在以賽亞轉述耶和華向他所說的話:「耶和華對我說:『你去,派人守望,吩咐他報告所看見的事。』」(以賽亞書21:6)這句話引出本章另一個重要題目——守望人。現代所有真正基督徒都關心這個問題,因為耶穌敦促他的門徒要「不斷守望」。「忠信睿智的奴隸」看見上帝執行判決的日子迫近,警覺到這個腐敗世界的危險,一直把看見的情況告訴人。(馬太福音24:42,45-47)以賽亞異象裡的守望人看見什麼呢?「他看見駢馬拉的戰車、毛驢拉的戰車、駱駝拉的戰車,就聚精會神,全神貫注。」(以賽亞書21:7)這一輛輛的戰車很可能代表一隊隊列陣前進的戰車,用駿馬的速度奔向戰場。毛驢和駱駝拉的戰車,貼切地代表兩個將來聯手出兵的強國,就是米底亞和波斯。歷史證實波斯軍隊的確用驢和駱駝打仗。

      12.以賽亞在異象裡看見的守望人顯出什麼特質?今天誰要有這些特質?

      12 守望人不得不報告形勢。「他像獅子吼叫說:『耶和華啊!我整天站在守望台上,徹夜守在崗位上。現在有些人正駕著駢馬戰車奔馳而來!』」(以賽亞書21:8,9上)異象裡的守望人勇氣十足,放聲高呼,就像「獅子吼叫」。要向巴比倫這樣的強國宣布審判的信息,實在要很有勇氣。他還要有另一種特質——忍耐。守望人晝夜緊守崗位,從不鬆懈。在末世期間,守望人階級也要有勇氣和忍耐。(啟示錄14:12)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要有這兩種特質。

      13,14.(甲)古巴比倫有什麼遭遇?它的偶像怎樣被打碎?(乙)大巴比倫在什麼時候同樣陷落?過程怎樣?

      13 以賽亞異象裡的守望人看見一輛戰車飛奔而來。有什麼消息呢?「他開口喊叫說:『陷落了!巴比倫陷落了!巴比倫所有雕刻的神像,都被打碎在地上了!』」(以賽亞書21:9下)這個消息叫人多麼振奮!這個欺壓上帝子民的奸惡國家終於陷落了!c可是,巴比倫的偶像怎樣被打碎呢?米底亞和波斯的軍隊會衝進巴比倫的廟宇,打碎無數的偶像嗎?不必。巴比倫的神像無力保護城池,就等於已被打碎。巴比倫不能再壓迫上帝的子民,顯示這個國家已經陷落,權勢也敗落了。

      14 大巴比倫又有什麼遭遇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巴比倫陰謀壓迫上帝的子民,彷彿把他們暫時俘擄一樣。上帝子民的傳道工作幾乎陷於停頓,守望台社社長和其他主要工作人員被人誣告入獄。1919年,情勢突然逆轉。守望台社的工作人員獲釋出獄,總部的辦事處重開,傳道工作得以恢復。大巴比倫不能再限制上帝子民的自由,可見它已經陷落,權勢也敗落了。d在啟示錄裡,天使用以賽亞書21:9的話,兩次宣布大巴比倫陷落了。——啟示錄14:8;18:2。

      15,16.以賽亞的同胞怎樣好像「脫穀場上被踩踏的莊稼」?我們從以賽亞對待同胞的態度學到什麼教訓?

      15 以賽亞用同情的口吻,向同胞總結這個預告未來的信息,說:「我的同胞啊,你們就像脫穀場上被踩踏的莊稼。我從以色列的上帝、萬軍之主耶和華那裡聽見的,都告訴你們了。」(以賽亞書21:10)在聖經裡,脫穀常常象徵上帝的子民被管教和精煉。跟上帝立約的子民會好像「脫穀場上」的莊稼。在場上,小麥的糠被踩脫,剩下有用的穀實。以賽亞沒有幸災樂禍,反而同情同胞的遭遇。這些人將要像「脫穀場上」的莊稼,有一些甚至要終生在異地做俘虜。

      16 以賽亞的話正好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在今天的基督徒會眾裡,有些人也許不大憐憫犯錯的人,被管教的也可能不願接受管教。但如果我們謹記,耶和華施行管教,目的是要精煉自己的子民,我們就不會看不起謙卑地接受管教的人,我們被管教的時候也不會不願接受。但願我們都看出,上帝出於愛心才管教人。——希伯來書12:6。

  • 「巴比倫陷落了!」
    以賽亞的預言光照全人類(上冊)
    • a 波斯王居魯士有時稱為「安申王」。安申是埃蘭的一個地區或城市。在以賽亞的日子(公元前8世紀),以色列人可能不大熟悉波斯,卻認識埃蘭。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以賽亞提到埃蘭,卻不提波斯。

      b 許多聖經評注家認為「用油抹盾牌」(和合本)指古代軍中的習慣。那時,士兵出戰前先在皮革造的盾牌上抹油,使敵人攻過來的兵刃滑開。這樣解釋不是不可能,但須知城破當夜,巴比倫人根本沒什麼時間迎戰,更不要說秣馬厲兵,給盾牌抹油了!

      c 以賽亞就巴比倫所說的預言非常準確,於是有些批評聖經的人創出一套理論,說預言是事後才寫的。可是,正如希伯來語學者F.德利奇指出,這些猜測根本是不必要的。只要我們接受上帝能啟示先知,在事前幾百年預告未來就不是不可能的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