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能夠相信聖經嗎?
    守望台1990年 | 3月1日
    • 你能夠相信聖經嗎?

      「你若遇到一個人自稱不信進化論,你說這人無知、愚昧或瘋狂就準沒錯了。」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說的這段話對你有什麼影響呢?如果你相信聖經,你就很可能相信創造而不相信進化。既然你相信聖經,這表示你是無知、愚昧或瘋狂嗎?

      也請想想這段話:「新約學者已經證實,早期基督教文獻裡的耶穌至若干程度是基督徒憑想像虛構出來的。這個結論是任何合理的人都不會懷疑的。」這段話見於《週末澳大利亞報》,是芬克(Robert W. Funk)博士所說的。他是大學的宗教研究教授,並且撰寫過很多解釋宗教的書籍。

      芬克博士發起了一個稱為耶穌研討會的計劃,其間有百多個聖經學者一同審查聖經記載耶穌所說的話。他們推斷主禱文不是耶穌作的;耶穌沒有說過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或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上帝的兒子;他也沒有說過:「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此外他們還作出其他好些推論。——約翰福音11:25,26;馬太福音5:5,9;6:9,10。

      儘管他們的推斷叫你吃驚,這種論調卻絕非罕見。這都是現代聖經考證學的結果。神學院鼓吹類似的思想已有一段相當時候。也許你已作了心理準備聽見科學家批評聖經。但如今既然連宗教領袖也懷疑聖經是否真實,你就可能納罕應否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了。既有這麼多知識分子顯然不相信聖經,我們繼續信賴聖經可說是合乎邏輯嗎?

  • 他們證明聖經錯了嗎?
    守望台1990年 | 3月1日
    • 可疑的臆測

      聖經考證學家的話看似權威,但往往言過其實,德賴弗(S. R. Driver)論及但以理書的話就是個好例子。傳統認為這本書是但以理在公元前第六世紀於巴比倫親筆寫成的。(但以理書12:8,9)德賴弗卻聲稱寫成這書的時間要後得多。為什麼呢?他所提出的「證據」之一是這本書含有若干希臘字詞,而德賴弗斷言:「我們可以肯定,但以理書若不是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亞洲,希臘語的影響遍及亞洲之後 才寫成的,執筆者就不可能運用這些字詞。」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0年左右征服亞洲。

      德賴弗的話可謂自信之極,但他只提出了三個希臘字詞去支持自己的看法,而這三個字詞全都是樂器名稱。(但以理書3:5)根據歷史記載,希臘人很早就已經和亞洲西部有緊密接觸。既然這樣,人又怎能言之鑿鑿,堅稱公元前第六世紀的巴比倫人不會使用有希臘名稱的樂器?這些懷疑但以理書成書年代和執筆者身分的論調,基礎何等薄弱!

      處理聖經頭五本書的手法是另一個例子。按照傳統的說法,這五本書大部分由摩西寫成,成書年代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可是,考證學家卻聲稱書中有不同的寫作風格。同時他們發覺執筆者稱呼上帝的時候,有時用他的名字耶和華,有時則用「上帝」的希伯來字詞。根據諸如此類的觀察,他們推斷聖經的這幾本書其實是由不同時間寫成的文獻湊合而成,而最後的版本則是在公元前537年之後很久才確立的。

      這個理論普遍受人接受,但卻沒有人解釋過摩西何以不能稱創造者為上帝,又稱他為耶和華。如果摩西處理不同的題目,在一生中不同的時期寫作,又或者他運用較早期的資料來源,他為什麼不能用不同的風格寫作呢?從沒有人證明過他不能夠這樣行。此外,正如羅默(John Romer)在他的著作《約——聖經與歷史》中說:「反對這種分析法的一個基本理由是:雖然現代學者如此酷愛這些據稱構成五經的不同文本,但直至今天他們仍找不到古代文本的片言隻字去證明這些理論上的文本確實存在。」

      麥克林托克與斯特朗合編的《百科全書》解釋聖經考證學家所作的一項基本假設,說:「研究者……自始就假設記載背後的歷史真相純粹是自然事實,和我們所知的其他事實本質相類……。一件事情若超乎我們所知的自然法則,但執筆者卻把它說成事實,那又如何?若然,……執筆者所宣稱的事情[就]沒有發生過。」

      因此,由於奇跡超乎人所知的自然法則,於是許多人就假定奇跡是不可能發生的。同樣,長程的預言也絕無可能,因為人不能預見長遠的未來。凡奇跡都必然是傳說或神話;若有預言顯然獲得了應驗,都必然是在應驗之後才寫成的。a因此,有些人認為,但以理書的預言既在公元前第二世紀應驗了,這本書就必定在這個日期之後才寫成。

      但這類臆測都基於一個信條:上帝是不存在的,或即使有上帝存在,他也從不干預人類的歷史。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