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腦是怎樣運作的?警醒!1999年 | 5月8日
-
-
腦子與記憶
理查德·湯普森教授說:「[記憶]也許是自然界當中最異乎尋常的一種現象。」記憶牽涉到腦部幾種不同的功能。研究腦部的人一般把記憶分為兩類——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陳述性記憶跟儲存事實有關,而程序性記憶則涉及技能和習慣。另外,一本叫做《人腦——神經學入門》的書,也按照各種記憶在腦海中停留的時間,把記憶分為四類。這四類記憶分別是(1)極短暫記憶:維持約十分之一秒;(2)短暫記憶:持續數秒的記憶;(3)近期記憶:對近日經歷事件內容的記憶和(4)長期記憶:經口頭反覆記誦的資料和練習而得的運動技巧的記憶。
長期記憶的形成,也許跟它始於腦部前方的活動有關。信息一經選擇歸入長期記憶一類,就會轉化為電衝動,傳送到腦部稱為海馬的部位去。在這兒,神經元會經歷一個稱為加強記憶的過程,使其傳遞信息的能力得以提高。——請參看附欄「傳遞信息的過程」。
不過,對於記憶的形成,一些研究員卻有另一番解釋。他們認為,腦電波在記憶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聲稱腦部電氣活動的規律擺動,就像有節奏地擊鼓一樣,使記憶連接起來,同時還控制著個別的腦細胞被激活的時刻。
研究員認為,人腦將記憶分散存放在不同的區域裡,而不同的概念都跟專司有關方面的腦區連繫起來。因此,腦部有些區域顯然是專司記憶的。在腦幹附近,有團大小像杏仁一般的神經細胞稱為扁桃體,專門處理跟恐懼有關的記憶。另一個呈灰色叫做基底神經節的區域,以記憶習慣和下意識的運動技巧為主。小腦位於大腦後方的底部,掌管經學習和隨鍛鍊而變得純熟的技巧和身體的反射作用。一般研究者相信,小腦是儲存像騎自行車一類所需保持身體平衡技巧的地方。
-
-
人腦是怎樣運作的?警醒!1999年 | 5月8日
-
-
當神經元不斷受刺激,釋出更多橫越突觸的神經遞質時,稱為加強記憶的現象就發生了。有些研究員相信,這個過程使神經元靠得更攏。有些則聲稱,有證據顯示接收信息的神經元對傳遞信息的神經元有回饋,從而促使進一步的化學改變,產生更多蛋白質充當神經遞質,因而鞏固了神經元之間的連繫。
腦子不停地改變聯繫,而且極富彈性,令人不禁想起以下這句諺語:「業精於勤,荒於嬉。」因此,如果你想對某件事情有鮮明的記憶,就要不時加以回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