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緬甸
    2013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伯特利的設施嚴重不足,姊妹只能在地上燙衣裳

      分部辦事處在此之前已從第39街搬到茵雅路的一幢兩層高的房子裡,整個分部佔地約2000平方米(半英畝),位於仰光市北面富人聚居的郊區。但到了1990年這幢房子已經不夠用了。當時探訪緬甸的海外特訪監督維夫·莫里特斯憶述:「伯特利家庭25個成員的工作環境很不理想。廚房欠缺炊事設備,負責做菜弄飯的那個姊妹只有一個電爐可用。洗衣房沒有洗衣機,姊妹只能用地上的小池子洗衣服。弟兄們想買爐具和洗衣機,但這些東西根本不許進口。」

      弟兄們顯然需要一個面積較大的分部辦事處。因此,中央長老團批准把原來兩層高的房子拆除,在原址建一幢四層高的大樓,有宿舍和辦公室。但是,在展開工程之前,弟兄們必須解決幾個重大的問題:一,工程要得到政府六個不同級別的部門批准;二,當地的建築商不知道怎樣建造鋼架結構的房屋,無法施工;三,國外的耶和華見證人志願人員不能入境;四,所需的建築材料緬甸沒有,又不能進口。不用說,計劃看來得擱置,但像以往一樣,弟兄們信賴耶和華,深信只要耶和華願意,新的分部辦事處一定能建成!(詩篇127:1)

      「不是倚靠能力,而是倚靠我的靈」

      在分部法律部工作的覺溫回憶事情的經過:「我們向政府六個不同級別的部門提出申請,順利通過了五個,包括宗教事務部。只有仰光市發展委員會說四層高的房子太高了,不批准我們的申請。我們再次申請,還是失敗。分部委員會鼓勵我堅持下去,我就熱切地向耶和華禱告,然後第三次呈交申請書,結果成功了!

      「接下來,我們去移民部。那裡的官員說,外國人只可以得到在緬甸逗留7天的旅遊簽證。我們說,外國來的志願人員都是技術人員,他們會向本地人傳授先進的建築技術,結果官員發給志願人員長達6個月的簽證!

      「下一步,我們去貿易部,發現政府禁止所有貨物進口,但我們告訴官員有關工程的性質,他們就發了一個許可證,容許我們輸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建築材料。進口稅怎麼辦?我們去財政部,結果獲准豁免所有進口稅!聖經說:『「不是倚靠軍隊,不是倚靠能力,而是倚靠我的靈,才能成事。」這是萬軍之主耶和華說的。』我們從這次和其他許多次經歷,體驗到上帝的這句話一點不假。」(撒迦利亞書4:6)

      外國和本地的弟兄並肩工作

      1997年,志願人員全都來到了工地。建築材料大部分由澳大利亞的弟兄捐贈,其餘的則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當時監督工程的布魯斯·皮克林憶述:「幾個澳大利亞弟兄預先造好了整個鋼架的組件,來到緬甸後再把組件逐一組合。所有組件竟能準確地裝配起來,真令人讚嘆不已!」德國、斐濟、美國、希臘、新西蘭和英國的志願人員都前來幫忙。

      當地的傳道員可以無拘無束地跟外國的弟兄姊妹交往,是過去30年來第一次。唐納德·迪尤爾憶述:「我們興奮得不得了,簡直就像做夢一樣。外國的志願人員愛耶和華,愛弟兄姊妹,甘心樂意獻出自己,大大激勵了我們。」另一個弟兄說:「我們也學會了一些很有用的建築技術。從前只會用蠟燭的,學會了安裝電燈電線;從前只會用扇子的,學會了安裝空調。我們還學會了怎樣使用電動工具呢!」

      緬甸伯特利

      外國來的志願人員呢?他們深受緬甸弟兄姊妹的信心和愛心感動。布魯斯·皮克林說:「緬甸的弟兄很貧窮,但十分慷慨。許多人請我們到他們家吃飯,用來招待我們的飯菜是他們家幾天的糧食。他們所做的,提醒了我們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家人、弟兄團體、對上帝的信心和上帝所賜的福分。」

      2000年1月22日,弟兄們在國家劇場舉行了一個特別聚會,把新的分部設施呈獻給上帝。呈獻禮演講由中央長老團成員約翰·巴爾發表,緬甸的弟兄都興奮不已。

  • 緬甸
    2013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緬甸
    2013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