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照料主人的產業月報1998年 | 6月
-
-
8 與此同時,美國總部的印刷量卻不斷增加,印刷廠漸漸無法應付全球見證人的需求。於是,戰後社方在加拿大、丹麥、英國、希臘、南非、瑞士、西德,設立印刷廠或將原有的設施加以擴充。踏入70年代,澳洲、巴西、芬蘭、加納、日本、尼日利亞和菲律賓,也設立印刷廠投入生產。有些國家不但印刷雜誌,也印製精裝書。70年代早期,社方訓練基列畢業的海外傳道員學習印刷,然後派他們到其他國家幫助當地的弟兄從事印刷工作。
9 80年代,總共有51個國家a自行印製雜誌,這是歷來的最高紀錄。
-
-
好好照料主人的產業月報1998年 | 6月
-
-
重新編制
12 由於引進新技術和系統,耶和華見證人在全球的印刷工作必須加以重整。卷筒紙平版印刷機比舊式的活版印刷速度更快,但成本也較高。電腦系統能夠配合出版的其他工序,例如寫作、翻譯、美術、製版等,比以往的系統有更大的靈活性,但費用也較高昂。社方不久就看出,分別在51個國家印製雜誌不划算,於是「忠信的管家」在90年代重新檢討情況。最後他們決定怎樣做呢?
13 研究顯示,如果把印刷工作合併起來,就能以更有效的方式運用見證人和他們的朋友捐出的「財物」。於是,管家階級逐步縮減印刷廠的數目。舉例說,德國分社集中為東西歐各國印刷書刊雜誌,其中有些國家原本是自行印製刊物的。非洲某些國家和歐洲東南部各國(包括希臘和阿爾巴尼亞)的書刊雜誌就集中由意大利分社印製。尼日利亞和南非專責印刷非洲各國的雜誌。此外,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合併安排。
考慮的因素
14 到1998年7月,以下各歐洲國家都不再印製雜誌,包括奧地利、丹麥、法國、希臘、荷蘭、瑞士。歐洲的印製工作將會由英國、芬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這幾個歐洲國家負責。這樣,社方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開支,以更佳的方式運用捐款推廣全球的傳道工作。管家階級到底怎樣決定哪些國家繼續生產,哪些國家停止印刷呢?為了忠於所託、好好照管主人的產業,「忠信的管家」仔細衡量在每個地方從事印刷是否切合實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