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佛教——不靠真神而自求覺悟
    人類尋求真神
    • 最早的巴利語「經典」是公元前第一世紀艾卜哈耶王(Vattagamani Abhaya)在位期間記錄下來的。佛陀的生平事跡未見於其他經傳,直至公元第一或甚至第五世紀才有著作提及。這距離他的日子差不多有千年之久。

      6.有人對佛教的「經典」提出什麼批評?(可與提摩太後書3:16,17作一比較。)

      6 因此,《阿賓登流行宗教辭典》評論說:「各『傳記』不但起源甚晚,而且雜有許多傳奇和神話資料。再者,最古老的經典乃是長時期口頭相傳的產品,顯然含有若干修訂,也加插了許多補充資料。」一位學者甚至「辯稱記錄下來的教訓沒有一個字是可以完全肯定出於喬答摩本人的」。這樣的批評有根據嗎?

      佛陀的孕育與出生

      7.據佛經所載,佛陀的母親是怎樣受孕的?

      7 請想想以下引自《本生經》——巴利語經典的一部分——與公元第二世紀記錄佛陀生平的梵文《佛所行贊》的記載。首先讓我們看看記載如何敘述佛陀的母親摩訶摩耶王后在夢中受孕的經過。

      「四個守護天使來到,把她連床提起,帶到喜馬拉雅山。……然後這四個天使的妻子們前來,把她帶到阿諾達蒂湖,為她沐浴,以除去所有屬人的污垢。……不遠之處便是銀山,其中有一座金色的大宅。天使在宅內鋪好一張聖床,床頭向東,扶她躺在床上。當時,未來的佛陀已變成一頭壯碩的白象。……他爬上銀山,……繞著母親的床遊行三次,右邊向著那床,從她的右側碰她,看來進入了她的腹內。她於是在這個仲夏的節日懷了孕。」

      8.有什麼預言談到佛陀的未來?

      8 王后把這件事奏告她的國王丈夫。國王於是召集了64名顯赫的印度教僧侶,賜衣食給他們,叫他們解釋這夢。他們的回答是:

      「王上不必憂慮!……你將會有一個兒子。他如果繼續在家裡生活,就會成為普世的君主;但如果他厭世出家,就會成為佛陀,驅散罪孽的雲霧和這個世界的愚昧。」

      9.據稱在宣布過佛陀的未來之後,隨即有什麼奇事發生?

      9 此後,據說有32個奇跡接踵發生:

      「大千世界突然震動,顫抖,搖撼。……所有地獄的烈火都熄滅;……許多人的病霍然而愈;……所有樂器不奏自鳴;……浩瀚海洋的水變成甘甜;……整個大千世界頓時變成莊嚴華麗的花環。」

      10.佛經怎樣描述佛陀的誕生?

      10 後來佛陀在一處稱為蘭毗尼的娑羅樹園中降生。當時王后意欲攀住樹叢中一根最高的娑羅樹枝,那樹竟然彎低樹幹讓她攀到。她攀著樹枝站在那裡,就分娩了。

      「他從母腹出來,就像個說法者從講經座下來,或像人從梯子下來一般,伸開雙臂雙足,身上絕沒有沾染母腹內的雜質……。

      [未來的佛陀]一生下來,就在地上站立穩固,向北走了七大步,頭上有白色天篷隨著。他觀察世界的每個方向,以無比莊嚴的口吻宣告: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這是我最後一次降生,從此永不再降世了。」

      11.關於聖書所載佛陀的生平事跡,有些學者作出什麼結論?

      11 關於他的童年、他邂逅仰慕他的少女、他的流浪和生平的大小事跡均有同樣詳盡的故事。難怪大多數學者都把這些記載視為傳奇和神話。英國一間博物館的職員甚至聲稱,由於「有太多傳說和奇跡,……佛陀的真實生平事跡已無法追尋了。」

      12,13.(甲)根據傳統的記載,佛陀的生平如何?(乙)關於佛陀的出生年份,哪一年最為人普遍接納?(可與路加福音1:1-4作一比較。)

      12 儘管有這麼多神話傳奇,佛陀一生有一項傳統的記載廣泛流傳。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出版的一本現代書籍,稱為《佛教手冊》,提出以下的簡略記載。

      「時維公元前623年5月月滿之日,在尼泊爾地區有一位釋迦族的王子誕生,名叫悉達多·瞿曇。a他的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訶摩耶王后。她在孩子生下來幾天之後就逝世了,波闍波提成為他的養母。

      他在16歲時娶了表妹——美麗的耶輸陀羅公主——為妻。

      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間,他過著豪華的生活,對宮門以外生涯的滄桑變化一無所知。

      隨著時間過去,真相逐漸對他顯露。29歲那年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的兒子羅睺羅在那年出生。他將他的後裔視為障礙,因為他意識到人都免不了要受生、病、死之苦。他由此看出悲傷痛苦是天下眾生的際遇,於是決心要找尋消除人間疾苦的方法。

      他於是捨棄王宮的享樂生活,在一個晚上離家出走。……他削髮,身穿苦行者的素服,以真理尋求者的身分出外流浪。」

      13 顯然,這項傳記的細節與「經典」所載的神奇故事截然不同。除了他的出生年份之外,這項記載普遍為人接納。

  • 佛教——不靠真神而自求覺悟
    人類尋求真神
    • [第133頁的圖片]

      石浮雕,來自巴基斯坦犍陀羅的壁畫摩耶之夢,描繪未來的佛陀以有光輪的白象的形態進入摩耶王后右側使她受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