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我們人人都需要指引
    快樂幸福之道
    • 我們人人都需要指引

      承佑和慧珊很煩惱

      承佑感到十分憂慮,很多事情令他困擾不安。他一直在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養家活口,可是找了很久仍然找不到。他希望兒女得到良好的教育,有美好的前途。但這一切看來都無法實現。現在他但求能健健康康,繼續工作,有足夠的金錢支付租金和讓家人得到溫飽。可是他很擔心,萬一自己有什麼不測,誰來照顧家人呢?

      承佑的妻子慧珊同樣憂心忡忡。最近,她跟承佑的關係非常緊張。承佑下班回到家裡,總是很累。慧珊期望他教導兒女養成良好的禮貌,學會尊重別人,可是他卻沒時間理孩子的事。她和承佑常常爭吵,這令她很難過,要是讓孩子看見,也對孩子沒有好處。還有,萬一孩子病了,怎麼辦呢?哪有錢帶孩子看醫生或進醫院接受治療呢?慧珊實在不敢再想下去!

      營養不良的小孩;一個病人;有個人拿著空碗

      此外,承佑和慧珊留意到,鄰里間的情況也跟從前大不相同。他們很懷念從前的日子。以往,鄰居彼此守望相助;現在,人人只忙於做自己的事,很少跟鄰人往來。他們留意到親友們都面對類似的難題,也為未來感到憂慮。看來,沒有人享有真正的內心安寧。慧珊不時在想,要是找到方法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們能安安樂樂地過日子,那多好啊!可是,無論承佑和慧珊作出多大努力,看來這一切卻難以實現。

      一天,承佑和慧珊談起他們的難題。

      承佑說:「如果能找到快樂幸福的要訣,那就好了!」

      慧珊說:「我也這麼想。如果找到的話,我們的難題就可以解決了。」

      承佑、慧珊和孩子們在想要走哪一條路

      承佑說:「可是,世上有這麼多宗教主張和人生哲理,我們怎麼知道哪一種才可以幫助我們過幸福的生活呢?我們不可能逐一研究啊!再說,幾乎每種宗教或哲理都聲稱能夠解決人生的難題。不過,坦白說,沒有一種能真正改善人的生活。我看,花時間在這些事上也是白費心機。」

      雖然慧珊同意承佑的看法,可是她心底裡確實很想得到幫助,好讓家人活得幸福快樂。她覺得一定有辦法的。

      也許,承佑和慧珊所面對的一些難題也困擾著你。他們的難題在世上十分普遍。無論在哪裡,人人都希望享有健康的身體、內心的安寧和幸福的家庭。不過,這一切似乎都很難如願以償。我們有希望找到快樂幸福之道嗎?

  • 尋找實用的指引
    快樂幸福之道
    • 尋找實用的指引

      慧珊看著她的鄰居百德、安儀和他們的孩子

      慧珊留意到,鄰居百德和妻子安儀卻不一樣,看來他們的生活總是過得那麼心滿意足。慧珊對承佑說,她要問問安儀,究竟他們有什麼要訣。於是,慧珊碰見安儀時就向她請教。

      安儀說:「慧珊,跟你和承佑一樣,其實我們也有類似的難題和憂慮。不過,在不久之前,我找到一本書,裡面談到一些對我和家人都很實用的指引。這本書幫助我們過快樂幸福的生活。雖然每天都有壓力和憂慮,書裡的話卻幫助我們保持喜樂。」

      安儀給慧珊看聖經的指引

      慧珊對安儀的話深感興趣。安儀進一步向慧珊介紹這本書,說:「雖然這本古老的書是在以色列和附近的國家寫成的,但內容卻不止是適合某些宗教或宗派的人。這是一本寫給全人類的書。事實上,聖經已被翻譯成幾千種語言,差不多所有人都能讀到這本書。」安儀還說,教育家經常引用聖經,很多國家的法制也是以聖經為依據的。

      慧珊說她很想看看這本書。當天下午,她到安儀的家去。安儀讓慧珊看這本書就以下課題所提出的實用指引:

      養育兒女

      • 爸爸跟兒子說話

        「要教孩子走合宜的路,這樣他到老也不偏離。」

      •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

      工作和理財

      • 農夫在田裡工作

        「偷竊的,不要再偷,倒要勤勞,親手做正當的工作,就可有東西分給窮乏的人。」

      • 「有誰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飯。」

      吸毒和喝酒

      • 一個人把香煙丟到垃圾筒

        「該潔淨自己,除去各樣玷污身體和心靈的事物」。

      • 「淡酒專好譏誚,烈酒喧嘩吵鬧;凡因酒誤入歧途的,都沒有智慧。」

      道德觀

      • 一對新人結婚

        「婚姻人人都該尊重,婚姻之床不容玷污」。

      • 「禁戒淫亂。」

      • 「凡注視婦女而動淫念的,心裡已經跟她通姦了。」

      尊重家人

      • 一對老夫妻跟他們成年的孩子吃飯

        「要孝敬父母」。

      • 「生你的父親,你要聽從;母親老了,也不可輕看。」

      • 「你們各人都該愛妻子,好像愛自己;妻子也該深深尊敬丈夫。」

      以下是上述引文的出處,如果你有聖經,可以查查看。

      箴言22:6;以弗所書6:4

      以弗所書4:28;帖撒羅尼迦後書3:10

      哥林多後書7:1;箴言20:1

      希伯來書13:4;帖撒羅尼迦前書4:3;馬太福音5:28

      以弗所書6:2;箴言23:22;以弗所書5:33

      請想想

      • 慧珊留意到鄰居跟他們有什麼不同?

      • 安儀讓慧珊看聖經裡哪些實用的指引?

      • 你認為哪些指引對你很有用?

  • 一本非凡的書
    快樂幸福之道
    • 一本非凡的書

      那天晚上,承佑下班回家,慧珊把安儀的話一一告訴他。她的話引起了承佑的興趣。可是,承佑以前也聽過不同的建議,教人怎樣過快樂幸福的生活,但大都不外如是,所以這一次他對慧珊的話有所保留。不過,他仍決定找百德談談。接著的星期六,他果然這樣做。

      百德告訴承佑:「這本書叫聖經。我看聖經已有一段日子,現在我完全相信這本書的內容是準確可靠的。」

      百德向承佑分享聖經給人的指引

      承佑把自己的疑慮告訴百德。他說:「人人都知道,貧窮和苦難無日無之,所有種族和國族的人都身受其害。我們也知道,許多宗教和哲理都聲稱能幫助人過快樂幸福的生活,可是,沒有一種能消除戰爭、貧窮、腐敗的統治和種族仇恨。難道聖經所說的有別於這些宗教和哲理嗎?」

      百德讓承佑看聖經裡的一些話,這些話令承佑感到很意外。承佑讀到:「人轄制人,使人受害。」「人行走也無法確定該走的方向。」承佑同意,聖經所說的都是實情。無論在承佑的國家還是在西方國家,這都是現實的情況。

      百德進一步指出,承佑還有許多理由可以相信聖經。百德說:「聖經在生活上給人實用可靠的指引,安儀給慧珊看過的經文就是個好例子。不但這樣,聖經也清楚指出目前種種難題的成因。」百德還說:「承佑,你知道聖經在科學方面也是準確無誤的嗎?」

      承佑仍然感到懷疑。他問:「一本這麼古老的書,怎麼可能會提到現代人的難題,還在科學方面準確無誤呢?」另外,承佑也想知道聖經的作者是誰。

      地球懸在空中

      百德說:「聖經包含66卷小書,但不是由一個執筆者寫成的。聖經是在1900多年前,由40多個執筆者用了約莫1600年寫成的。雖然這些執筆者的科學知識有限,但他們卻能寫下幾千年後才知道的事實。例如,一個聖經執筆者說,大地『懸在虛空之上』。另一個則說,地球是個圓圈或球體。這些事實在寫聖經的年代沒有人知道,直到近代才被科學家證實。」

      承佑說:「真是太奇妙了。」接著,百德讓承佑看聖經裡另一個同樣令他驚嘆的例子。

      百德在跟承佑交談

      百德說:「聖經預告了一個世界霸權的覆亡。這個世界霸權就是巴比倫。預言是在這個霸權陷落前約兩百年寫下的。聖經描述巴比倫會怎樣被征服,出人意料的是,聖經也透露了征服者叫什麼名字,而這個征服者還在預言寫下來之後很久才出生呢!事實上,聖經的預言有幾百個那麼多。」

      承佑還在思考剛才聽到的事時,百德又說了一些令承佑更驚訝的話。他說:「你有沒有聽過,聖經早在1900多年前就預言到我們今天所面對的種種難題?」接著,他讀出聖經裡的這段話:

      • 母親阻止兒子跟不好的人來往

        聖經預告了我們今天所面對的種種難題

        「你要知道,到了最後的日子,必有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那時候,人必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負,高傲,褻瀆,忤逆父母,忘恩負義,不忠貞,沒有親情,不願意達成協議,毀謗人,漫無自制,兇悍,不愛良善,出賣別人,剛愎自用,驕傲自大,愛享樂不愛上帝,有敬虔的形式,卻沒有體現敬虔的力量。你要避開這樣的人。」

      百德告訴承佑,聖經的其他經卷也預言到世界各地會有苦難,包括戰爭、疾病、饑荒、地震和不法的事。

      承佑從沒想過,原來在這麼久以前,聖經已準確地預告今天他和慧珊所面對的難題。

      承佑驚嘆說:「真不簡單啊!」

      傳道書8:9;耶利米書10:23

      約伯記26:7;以賽亞書40:22;提摩太後書3:1-5

      請想想

      • 為什麼承佑對慧珊的話有所保留?

      • 百德說聖經是一本怎樣的書?聖經是怎樣寫成的?

      • 為了幫助承佑相信聖經,百德指出聖經有什麼令人驚嘆的地方?

  • 可靠的應許
    快樂幸福之道
    • 可靠的應許

      百德給承佑和慧珊看聖經

      承佑細想百德的話。這不是他第一次聽人談及聖經,他一向都知道聖經是一部聖典。不過他現在想,如果聖經真的記載了準確的預言,那麼,這本書就可能不僅是一部古老的聖典那麼簡單了。然而他不明白,為什麼聖經的執筆者會知道當時一般人還不知道的科學事實,以及很久之後才發生的事?他們從哪裡得知這些事?

      第二天,承佑和慧珊去探訪百德和安儀,他們問百德:「為什麼聖經的執筆者能夠知道那些在很久之後才發生的事呢?」

      一位聖經執筆者

      為了造福我們,上帝指引人記下他的應許

      百德說:「將這些事情寫下來的人不是聖經的作者。他們像祕書一樣,將別人提供的資料記下來。聖經的真正作者其實是全人類的父親。」

      承佑問:「全人類的父親?他是誰?」

      百德說:「他就是最初賜生命給人的那位,人間每個父親都有名字,全人類的父親也有個名字。」他打開聖經,翻到詩篇83:18,然後把這節經文讀給承佑聽:

      • 一個人的手

        「好讓人知道,你的名是耶和華,惟有你是統治全地的至高者。」

      百德讓承佑看另一節經文。這節經文描述耶和華「從起初就指明末後的事,在古時就說出未來的事」。(以賽亞書46:10)百德解釋這節經文說:「正如生我們的父親人生經驗比我們多,知識一般比我們豐富;同樣,賜全人類生命的父親耶和華,他的知識和智慧也比任何人豐富,他甚至能預告未來。由於這緣故,他能夠讓聖經的執筆者知道未來的事,並把這些事記下來。」

      承佑問:「那麼,耶和華知道我和慧珊的未來嗎?」

      百德把上帝對未來的應許告訴承佑和慧珊

      百德回答:「耶和華沒有預定每個人一生的結局。但像生我們的父親一樣,耶和華知道我們的難題,而且很想幫助我們。」

      百德告訴承佑,他們可以從聖經得知,耶和華會怎樣幫助他們過快樂幸福的生活。他們也可以學到,他們所作的決定對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承佑認為百德的話很有道理,因為他也是個父親,他竭盡所能幫助兒女享有幸福的前途。百德讓承佑和慧珊看聖經裡的應許,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 「他平息戰爭,直到地極」。(詩篇46:9)

      • 「他們必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種葡萄園,吃園中的果子。他們建造的,不會被人佔據;他們栽種的,不會被人吃掉。我子民的壽命,必像樹木的壽命。」(以賽亞書65:21,22)

      • 「地上必五穀豐登,山頂必出產豐盈。」(詩篇72:16)

      • 「上帝要擦去他們的所有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慟、呼號、痛苦。從前的事已經過去了。」(啟示錄21:4)

      一個蔬菜園;一位微笑的小女孩;各式各樣的食物

      聖經告訴我們,未來有什麼美好的前景

      聖經的這些美好應許令承佑深受感動。他真的渴望有一天,人人都會得到公平的待遇,不再有疾病和死亡;人人都豐衣足食。慧珊也非常嚮往這樣的生活,不過她覺得這些應許太美好了,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百德說:「慧珊,我理解你的感覺。但請想想,既然我們已經看見聖經裡的許多預言都準確地應驗了,我們不是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剛才提到的應許也會實現嗎?事實上,聖經的作者保證這些話必定會實現,他說:『你要寫下來,因為這些話語是信實的,是真確的。』」(啟示錄21:5)

      請想想

      • 聖經的執筆者從哪裡得知他們記下的資料?

      • 誰才是聖經的作者?

      • 聖經應許人類有怎樣的前途?

      • 為什麼聖經的應許真確可靠,值得相信?

  • 認識萬物的本源
    快樂幸福之道
    • 認識萬物的本源

      一位男子在蓋房子

      承佑很高興知道耶和華所應許的一切,但他也很想知道,誰有能力實現這些應許呢?百德說,要了解耶和華怎麼能夠一一實現他的應許,他們可以想想一個為人熟知的基本法則,就是因果定律。

      百德說,聖經也談及這個基本法則,然後他讓承佑看以下的經文:

      • 「任何房屋都有人建造」。(希伯來書3:4)

      承佑說:「很合理,沒有建造的人當然就不會有房屋。」

      百德和承佑一起吃飯

      百德說:「這就像沒有做飯的人,也不會有飯菜一樣。」

      百德對承佑說,四周的事物都比一所房子更複雜、更令人讚嘆。他說:「看看嬌小的花朵、宏偉的山嶺、澎湃的海洋和無邊無際的宇宙。如果房子需要人設計和建造,飯菜需要人烹調,那麼宇宙間令人驚嘆的萬物不是也需要設計者和創造者嗎?」

      承佑不得不承認,百德言之有理。

      百德說:「聖經表明萬物的確有一個設計者和創造者。他既然能夠創造萬物,必定力量強大,因此聖經稱他為神。在聖經的原文裡,神這個詞的意思是『大能者』或『強者』。今天,世上有許多被稱為神的,但由於耶和華創造萬物,稱他為全能的神,實在恰當不過。」

      蘭花;蝗蟲(蚱蜢);夕陽

      萬物都需要有設計者和創造者

      承佑從聖經讀到關於耶和華的種種奇妙作為,感到很意外。以下是百德舉出的幾個例子:

      • 「最初,上帝創造了天地。」(創世記1:1)

      • 「要知道耶和華是上帝。造我們的是他,不是我們自己。」(詩篇100:3)

      • 「高天宣揚上帝的榮耀,穹蒼述說他雙手的作為。」(詩篇19:1)

      • 「上帝在高天建造台階,在大地之上奠定穹蒼,又呼喚海水,使水傾倒在地上。耶和華是他的名。」(阿摩司書9:6)

      耶和華上帝是萬物的創造主,他不僅造了萬物,也賜生命給所有生物。聖經說耶和華是「生命的源頭」。(詩篇36:9)他是生命的賜予者和造物主。由於生命是來自耶和華的,他確實是我們的父親。因此聖經說:「我們大家不是同有一位父親嗎?創造我們的,不是同一位上帝嗎?」(瑪拉基書2:10)

      水牛;蜥蜴;大象

      耶和華是生命的源頭

      承佑驚嘆說:「我得承認,觀察和細想四周萬物,我們不難看出萬物都有一個本源、一個設計者和生命的賜予者。他就是造物主。」

      慧珊興奮地說:「如果他有能力創造萬物,也必定有能力實現聖經裡的所有應許!」

      對承佑和慧珊來說,他們那天聽到的一切都合情合理,但他們很想知道,這大能的設計者是個怎樣的神。

      請想想

      • 為什麼說四周萬物都有一個本源是合情合理的?

      • 為什麼聖經稱這個本源為全能的神?

      • 聖經說,上帝所造的其中一些東西是什麼?

      • 為什麼說上帝是造物主?

  • 仁愛公正的上帝
    快樂幸福之道
    • 仁愛公正的上帝

      慧珊和女兒照鏡子

      我們在某些方面跟自己的父母很相似

      百德說:「承佑、慧珊,我問問你們,你們從孩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父母的特徵,對嗎?」

      承佑答道:「是啊!我常說我女兒長得很像她媽媽,連性格都很像。」

      百德說:「她真的很像媽媽。同樣,我們在某方面也很像造我們的天父。我們看看自己,以及耶和華所造的東西,就可以看出他的特質,知道他是個怎樣的神。」

      承佑說:「你的話很有意思。我從沒有這樣想過。」

      百德說:「其實,這是聖經說的。看看羅馬書1:20怎麼說:『自從創世以來,上帝那些看不見的特質,就是他的永恆力量和神性,都已清楚可見,從他所造的東西就能看出來。』」承佑想知道怎樣從四周萬物看出上帝的特質。

      百德說:「承佑,想想爸爸怎樣愛他的孩子。像你一樣,一個好爸爸會時刻關愛孩子。有時候,孩子可能不聽話,或者不尊重爸爸,不過爸爸還是會繼續養育他,疼愛他。為什麼爸爸會這樣做呢?因為耶和華創造人時,使父母生來就對兒女懷有骨肉之情,會關愛兒女。承佑,父母對兒女的愛反映了耶和華對我們的愛。」

      在田裡工作

      耶和華仁愛地賜下維持生命所需的一切東西

      百德接著說:「即使我們不認識耶和華,他仍然通過所造的東西供應我們的一切所需。因此聖經的馬太福音5:45說:『這樣,你們就能做你們天父的兒子了;因為他叫日頭出來照善人,也照惡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我們的確從日光雨露得益,不是嗎?有了日光雨露,我們就能活著,也能耕種,獲得食糧。無論我們有沒有感恩之心,耶和華也繼續供應這些維持生命所需的東西。從這件事,我們不是看出耶和華確實是仁愛的上帝嗎?事實上,聖經說耶和華最主要的特質就是愛,愛也是他的本質。約翰一書4:8說:『上帝就是愛。』」

      之後,百德請承佑想想公正這個特質。他說:「作為一個好爸爸,你會公正、公平地關愛和照顧兒女,而不會厚此薄彼,對嗎?你也會教兒女尊重別人,並將自己認為是對的行為準則教導他們,希望他們按照這些準則生活,長大後成為負責任的人。很明顯,人人都希望自己和家人受到公正的對待。不但這樣,我們也希望別人尊重我們,對我們一視同仁。我們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我們反映了造物主的特質。」

      百德讓承佑和慧珊看看以下論及耶和華上帝的經文:

      • 他「所行的盡都公正。他是信實的上帝,大公無私,又正義又正直」。(申命記32:4)

      • 「他喜愛正義和公正」。(詩篇33:5)

      我們喜愛公正,因為我們的造物主耶和華喜愛公正。耶和華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人,也就是說,人被造成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耶和華的許多特質,可以在生活上將這些特質反映出來。(創世記1:27)可是,耶和華沒有讓我們自行決定什麼是公正,什麼是不公正。他訂立了標準和律法,要地上的兒女按這些標準和律法生活。人只要遵從上帝的律法,世上就不會有不公正的事。

      百德說:「請想想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你有沒有留意到,在許多方面,大部分國家的律法跟聖經在幾千年前寫下的律法很相似呢?」承佑和慧珊聽了感到很驚訝。

      百德說:「例如,許多國家的律法禁止人謀殺、偷竊和通姦。早在3500多年前,聖經已記載了有關的律法。我們按著耶和華所訂的公正律法生活,就是反映他的公正。我們也能活得更快樂、更滿足。」

      男子飲酒過量;男子受到引誘;男子搶女士的包

      律法禁止人作惡犯罪,顯出耶和華是公正的

      承佑和慧珊聽了百德的話,看出耶和華是仁愛公正的上帝。承佑和慧珊向來認為,人與人相處,最重要是顯出愛心,待人公正。他們一直關愛兒女,不厚此薄彼。現在他們才明白,原來他們對公正的渴求,正正反映了造物主耶和華的特質。

      承佑認識了耶和華的特質之後,感到很興奮。現在,對他來說,耶和華真實多了。他想,或許自己應該坐言起行,更愛妻子和兒女,也應該效法耶和華,對人顯出愛心,公平合理,一視同仁。

      百德高興地說:「太好了。你的想法跟聖經的忠告很相似。事實上,我想讓你看看聖經裡的一句名言。」百德翻開聖經,向承佑讀出以下的話:

      • 「所以,在一切事上,你們希望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得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

      百德說,除了愛心和公正,耶和華還有許多美好的特質。承佑和慧珊希望百德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耶和華的美德。

      請想想

      • 我們可以怎樣加深對耶和華的認識?(羅馬書1:20)

      • 上帝的主要特質是什麼?(約翰一書4:8)

      • 上帝怎樣每天都對我們表現愛心?(馬太福音5:45)

      • 上帝對公正有什麼看法?(詩篇33:5)

      • 我們怎樣做,就能像上帝那樣待人公正?(馬太福音7:12)

  • 上帝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快樂幸福之道
    • 上帝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百德說,從上帝所造的萬物,我們能看出他的其他特質。百德打開聖經,向承佑和慧珊讀出一節有意思的經文。

      • 「耶和華啊,你所造的多麼豐富!這一切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大地布滿你所造的萬物。」(詩篇104:24)

      百德說:「就算最小的昆蟲也能讓我們看出耶和華的智慧。舉個例,聖經提到螞蟻的本能智慧。」

      百德跟承佑說,人們經常見到螞蟻忙碌地把葉子咬成小塊,搬回蟻穴去。螞蟻怎麼懂得做這些事呢?聖經的一個執筆者說,螞蟻有「本能的智慧」。但是,誰使螞蟻懂得這樣做呢?誰賦予螞蟻這種本能的智慧呢?聖經告訴我們,他就是造天地的主耶和華。(箴言30:24,25)

      螞蟻

      本能的智慧不是碰巧產生的

      承佑說:「我得承認,這些具有本能智慧的生物必定是一位造物主、設計者的傑作。」

      百德接著說的話令承佑和慧珊感受很深,他說:「你知道我們能夠活著也有賴於耶和華的智慧嗎?」他們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使生物得以生存

      百德說,地球的情況剛好適宜生物居住和繁衍,這令他非常驚訝。地球不管是自轉的速度,還是在軌道上環繞太陽運行的速度都很適中,這樣地面就能接收適當的太陽能,不多也不少。此外,大氣層的氣體比例恰到好處。地心吸力的強度剛好能防止大氣層的氣體漏走,但又不至於妨礙我們的活動自由。地球也有大量的水,而水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不但這樣,泥土也充滿養分,養分和水混合後,就可以被植物吸收。

      百德說:「我確信這一切不可能僅是碰巧產生的。宇宙萬物必定是無窮智慧的來源耶和華上帝創造的,他使這一切發揮作用,讓生物能夠生存。」

      承佑和慧珊默不作聲,點頭表示同意。

      接著,百德提到上帝的另一種特質,給承佑和慧珊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特質就是上帝的力量。承佑想知道聖經怎樣談到耶和華的力量。百德翻開聖經,讀出以下的經文:

      • 「至高的主宰耶和華啊,你憑大能大力和伸出的臂膀造了天地」。(耶利米書32:17)

      百德說:「我們看看太陽的威力,就可以想到耶和華的力量有多大。在陽光普照的日子,你在戶外會感受到太陽的熱力,對嗎?你知道太陽的威力有多大嗎?」

      承佑說:「我知道,在雨季來到之前,這裡的天氣非常炎熱。」慧珊同意他的話。

      承佑感受到太陽的熱度

      創造太陽的造物主,他的力量會有多大呢!

      百德說他讀過一些資料,這些資料談到太陽核心的溫度高達攝氏1500萬度(華氏2700萬度)。要是從太陽核心取出針頭大小的物質,放到地球上,那麼方圓大約150公里(100英里)之內的人都會被灼傷。太陽每秒發出的能量相當於十幾億個核子彈同時爆炸的威力。

      百德問:「太陽尚且有這麼強大的威力,創造太陽的造物主,他的力量會有多大呢?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我們見到的太陽只是一個小小的例證,證明造物主耶和華擁有無窮的力量。」

      承佑和慧珊不得不同意百德的話,正如百德說,造物主必定存在,奇妙的萬物不可能是碰巧產生的。他們漸漸明白,雖然造物主耶和華是肉眼看不見的靈體,但他確實存在,是真實的上帝。他所造的萬物表明他有完美的愛心、公正、智慧和力量。

      請想想

      • 根據詩篇104:24,從受造萬物,我們清楚看出耶和華上帝有什麼顯著特質?

      • 環顧四周,你看出哪些東西顯出上帝的智慧?(箴言30:24,25)

      • 根據耶利米書32:17,你從受造萬物看出,耶和華上帝還有什麼特質?

      • 你留意到哪些受造物反映出上帝的力量?

  • 一切難題行將終止
    快樂幸福之道
    • 一切難題行將終止

      承佑聽了百德談及耶和華的一切話,深受感動。不過,還有一些問題困擾著他。承佑問百德:「如果耶和華創造了萬物,他那麼有力量、有愛心,為什麼世上還有這麼多苦難?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難題?」

      百德對承佑說:「你的問題很有意思。許多人都想找到答案。仔細想想耶和華的各種美德,我們就能清楚看出,他絕不想地上的兒女經受目前的苦難。因此,要明白為什麼世上苦難重重,我們就得先明白上帝對地球的原定旨意,以及這個旨意為什麼還沒有實現。」

      接著,百德告訴承佑,耶和華上帝創造了地上的萬物之後有什麼感覺。百德讀出以下的經文:

      • 「上帝看他所造的一切,都非常好。」(創世記1:31)

      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

      在耶和華的受造物當中,第一對男女是他的精心傑作。他們名叫亞當和夏娃。像其他的受造物一樣,亞當和夏娃是被造成身心完美的。他們可以永遠在地上生活。上帝把他們安置在一個叫伊甸的美麗園子裡。在伊甸園裡,他們一無所缺。耶和華賜給他們一切所需,使他們過快樂的生活。(創世記2:8,9)此外,耶和華吩咐他們要繁衍增多,遍滿地面,開拓大地。(創世記1:28)這意味著,終有一天,整個地球會成為樂園,住滿身心完美和快樂的人。這前景多麼美好!

      世上充滿苦難,問題出在哪裡?百德讓承佑看聖經裡一個簡單的解釋:

      • 「罪通過一個人進了世間,死又通過罪而來,於是死就傳給所有人,因為所有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

      傷痛的家人

      耶和華上帝是仁愛的父親,他要亞當和夏娃遵守一些規定。亞當和夏娃只要服從上帝,就能繼續活下去和照料樂園。(創世記2:15-17)耶和華是有智慧的父親,他沒有強迫人聽從他的話。相反,亞當和夏娃可以選擇服從天父,從而顯出他們對天父的愛。像我們一樣,亞當和夏娃有自由作出選擇。但他們選擇了什麼呢?

      令人遺憾的是,亞當和夏娃選擇自行其是,不服從造物主的指引。他們犯了罪,犯罪就是達不到完美的標準。耶和華上帝曾說,如果亞當和夏娃不謹守他的標準,就一定死。不久,亞當和夏娃開始衰老,最後死去,情形就像耶和華所說的一樣。(創世記2:17)

      我們所有人都是亞當和夏娃的後代,從他們承受了不完美的身心,因此會衰老和死去。為了讓承佑感到安心,百德指出,耶和華對人類的旨意並沒有改變。仁愛的父親耶和華仍然希望人在地上的樂園裡享受生命。百德讓承佑和慧珊看以下的經文:

      • 「耶和華是創造高天的上帝,又是塑造、製成、堅立大地的主。他創造大地,不是徒勞的;他塑造大地,是要給人居住。他說:『我是耶和華,再沒有別神。』」(以賽亞書45:18)

      一棟房子;一個復活了的男孩;水果和蔬菜

      上帝對地球原定的旨意將會實現

      百德將聖經裡的美好應許一一告訴承佑和慧珊:世上不會再有疾病、痛苦和苦難,人人都有足夠的食物和舒適的居所,不再有死亡。上帝對人類原定的旨意就是,要人在地上的樂園裡得著這些福樂,享受無窮的生命。這個旨意是永不改變的。百德讓承佑看以下的聖經應許:

      • 「義人必得著大地,永遠在地上安居。」(詩篇37:29)

      耶和華怎樣應許,就必照樣實現。

      請想想

      • 上帝對人類定了什麼旨意?(創世記1:28)

      • 上帝對第一對男女有什麼要求?(創世記2:15-17)

      • 亞當和夏娃反叛上帝,結果怎樣?(羅馬書5:12)

      • 耶和華對地球和人類的原定旨意有沒有改變?(詩篇37:29;以賽亞書45:18)

  • 快樂幸福的生活在望了!
    快樂幸福之道
    • 快樂幸福的生活在望了!

      百德給承佑、慧珊和他們的女兒看聖經

      承佑和慧珊很高興知道,終有一天,地上會遍滿良善和誠實的人,他們會彼此以愛相待。他們想,世上要是不再有飢餓、疾病和死亡,人人都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這樣的日子多美好啊!他們多麼渴望這一天立即來到!

      承佑問:「這些事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呢?」

      百德對承佑說:「真巧,你也問這個問題。承佑,你聽過一個叫耶穌的人嗎?」

      承佑說:「聽過。我知道他講過一些很有智慧的話。不過,這跟我的問題有什麼關係呢?」

      百德說:「大約兩千年前,耶穌還在地上的時候,他的門徒也向他提出同樣的問題。耶穌回答時,講了一個由許多事件構成的徵象。他告訴門徒,當構成這個徵象的所有事件在同一段時期出現時,上帝應許帶來改變的日子就近了。」(馬太福音24:3)

      一個士兵;一個住院的女子;被地震毀去的建築物

      「徵象」的各個特徵表明世界不久就會煥然一新。你看得出這些特徵嗎?

      承佑問:「徵象?什麼徵象?快告訴我們吧。」

      百德對承佑說:「聖經記下了構成這個徵象的所有事件。」他邊翻開聖經,邊說:「這裡談及其中一部分。」

      • 「民族要攻打民族,王國要攻打王國」。(馬太福音24:7)

      • 「一處接一處有糧荒」。(馬太福音24:7)

      • 「不法的事增加」。(馬太福音24:12)

      • 「大地震」。(路加福音21:11)

      • 「一處接一處有瘟疫」。(路加福音21:11)

      承佑和慧珊馬上回應說,這些事好像正在發生。事實上,他們正為了這些事而煩惱,也因此為未來感到憂慮。

      百德說:「這個徵象獲得應驗,意味著耶和華上帝統管地球的時候快到了。聖經把這個新政權或政府稱為上帝的王國。」接著,百德讀出一節經文,指出這個王國快要成就的事:

      • 「這些君王在位的日子,天上的上帝要設立一個永不滅亡的王國。這個王國不會歸給其他民族,倒要把其他王國全都打碎滅絕。這個王國必萬世屹立。」(但以理書2:44)

      百德繼續說:「上帝的王國統治地球時,所有罪惡,腐敗和不公的事會永遠消逝。想到這樣的前景,我們感到多麼興奮!」

      百德給承佑看聖經

      知道上帝的王國會成就這一切事,承佑和慧珊也很興奮。他們多麼渴望能夠生活在這個和平的新世界裡。

      承佑問:「我和慧珊是不是要做些什麼,才能有這麼美好的前途呢?」

      百德說:「承佑、慧珊,你們也明白,要得到有價值的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不會不勞而獲。想想亞當和夏娃,還有他們失去的東西,你可以從他們的經歷學到什麼?」

      承佑說:「他們由於沒有按照上帝的要求生活,所以失去了完美的生命,不能在樂園裡生活。」

      百德解釋:「同樣,今天耶和華上帝也要我們符合他的要求。不久,耶和華就會使地球成為樂園。如果我們想在樂園裡享受生命,就必須認識上帝和他的要求,並努力在生活上實踐所學的知識。」

      承佑認為百德的話很有道理,但他很想知道,他和慧珊怎樣才能符合上帝的要求。

      快樂之道

      耶和華籲請我們行走快樂幸福之道

      百德安慰承佑說:「服從耶和華上帝不是重擔。耶和華是仁愛的天父,他吩咐我們做的事,總是對我們最好的。他不但讓我們找到通往和平新世界的道路,還請我們跟從他的指引,走這條路。請留意聖經提出的仁愛呼籲。」

      • 「我耶和華是你的上帝,教導你使你得益處,指引你走當行的路。但願你留意我的誡命!這樣,你的平安就多如河水,你的義行就浩如海浪。你的子孫必多如海沙,你所生的子孫必多如沙粒。以色列的名絕不會在我面前被剪除滅絕。」(以賽亞書48:17-19)

      承佑和慧珊想像跟百德、安儀一家人在新世界裡

      承佑和慧珊聽了這番話,感到很欣慰。他們真的希望找到一種生活方式,使自己和家人都能得益。事實上,他們覺得什麼也比不上跟兒女一起在正義和平的新世界裡生活。

      百德對他們說:「如果你接受耶和華上帝的教導,實踐學到的知識,就有機會享有這一切美好的福分。」

      承佑急著問:「我們怎樣才能學到這些知識呢?你和安儀可以幫助我們嗎?」

      百德說:「當然可以,我們很樂意這樣做。我們確實可以幫助你們找到和行走快樂幸福之道!」

      請想想

      • 耶穌的門徒提出什麼問題,跟承佑所問的類似?(馬太福音24:3)

      • 耶穌提到什麼「徵象」?(馬太福音24:7,12;路加福音21:11)

      • 你看出「徵象」正在應驗嗎?

      • 承佑和慧珊希望百德和安儀給他們什麼幫助?

  • 加深對聖經的認識
    快樂幸福之道
    • 加深對聖經的認識

      百德告訴承佑和慧珊,他和安儀很樂意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大家談論過的美事。他拿出一本書給他們看,書名是《我們能從聖經學到什麼?》。

      承佑和慧珊翻閱這本書,看到目錄裡列出的課題,其中不少是他們一直都想知道的。接著,百德提到這本書有許多值得留意的特色,他說:

      「每章結尾都有兩頁左右的要點總結,列出這章的主要內容和相關經文。書裡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插圖,內容也非常淺顯易懂。」

      百德和安儀跟承佑和慧珊學習聖經

      承佑和慧珊巴不得馬上就開始讀這本書。他們很想多點認識百德所論及的美事,以肯定這些事並不是夢想。他們很感激百德和安儀這麼樂意幫助他們找到快樂幸福之道。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