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谷——古今共冶一爐的城市警醒!1988年 | 8月8日
-
-
宗教信仰和各種理念的混合在許多方面模鑄了泰國人的思想和態度。雖然佛教徒認為人生多半是受苦,但泰國人卻相信人生有樂趣。他們養成了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精神。這種精神在某些事上可能有點幫助,但對於改善交通秩序或嚴守法律卻沒有用處。「毫不介意」、「沒有關係」和「不必緊張」的態度對於解決難題——例如亂拋垃圾——於事無補,對於釐定目光遠大的計劃也沒有鼓勵作用。
另一方面,承認宿命(karma「羯磨」)之果為今生苦難之因一事看來可以解釋泰國人何以能夠忍受苦境。不但農人對命途坎坷處之泰然,城裡一般駕車人對於別人超車也不以為意。擠在公共汽車上的乘客在炎熱的下午大排車龍不能暢通時也毫無怨言。這一切可以適切地稱為頭腦冷靜(jai yen)。
-
-
曼谷——古今共冶一爐的城市警醒!1988年 | 8月8日
-
-
宗教生活
泰國人有百分之95是佛教徒,因此遊客抵境時首先看到的是許多輝煌的神廟、佛殿和它們那層層疊疊,裝飾華麗的尖聳廟頂。該國的3萬間佛殿中大約有400間設於曼谷。其中最著名的是玉佛寺(中文名稱)。它是皇室的廟宇,藏有泰國最受人尊崇的佛像,一個由綠水晶雕成,高61公分的佛像。這個佛像被人看作十分神聖,因此國王要親自在雨季、秋季和炎夏三次為它更換袍服。
在城裡最繁盛的十字街頭矗立著泰國最著名的神龕,裡面供奉著鑲金的四面佛像,代表印度教的梵王。在這裡,佛教和印度教自始就混為一體。
-
-
曼谷——古今共冶一爐的城市警醒!1988年 | 8月8日
-
-
穿著橘黃色袍子的僧人在早上到處請求布施是曼谷常見的景象。不少青年男子依然尊重傳統,作短時期的僧人——出家時僱主照給全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