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需要崇拜之所嗎?守望台2002年 | 11月15日
-
-
我們需要崇拜之所嗎?
盈千累萬的朝聖者穿著五彩繽紛的衣服,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一群一群的印第安人,緊隨鼓聲的節拍,跳著西班牙統治期之前流行的舞蹈。在人群中,虔誠的信徒忍著雙膝跪地的痛楚,跟大夥兒一起朝著大教堂進發。人潮如湧,把當地大教堂的中庭和附近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2001年12月的《經濟學家》這樣報導當日的盛況。當天大約有三百萬人雲集墨西哥城,往大教堂朝拜聖母瓜達盧佩。其他地方的雄偉教堂,情況也不遑多讓,吸引了大批信眾到那裡去朝拜。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是其中一座。
很多人渴望親近真神。在他們心目中,教堂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從巴西來的馬麗亞說:「在我看來,教堂是親近天主的好去處,是神聖的地方!我認為人只要上教堂,心靈就得潔淨。星期天要是沒有望彌撒,沒有向神父告解,我就有罪了。」來自墨西哥的孔蘇埃洛說:「我很重視教堂。教堂的氣氛觸動我的心靈深處,叫我心潮澎湃。置身其中有如置身天堂!」
這邊廂有人對教堂推崇備至,那邊廂卻有人質疑教堂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彼得·賽伯特是英格蘭一位神父,慨嘆教堂的出席人數下降,說:「現在[人們]對信仰總是挑肥揀瘦。雖然很多年長的人依然敬奉天主,篤信不移,年輕一輩卻不願承擔任何宗教責任。」1998年11月20日的倫敦《每日電訊報》說:「自1979年以來,英格蘭有1500多座教堂關閉,而啟用的只有495座,重建的則有150座。」
1997年,德國慕尼黑《南德意志報》在「昔日的教堂,今日的電影院和公寓」的小標題下說:「由於信眾日減,許多教堂正陸續改建……。在荷蘭及英格蘭,這種情況十分普遍,德國現在也難逃厄運了。」該報章接著說:「僅在過去幾年,德國就有三四十座教堂出售。」
人必須上教堂去,才能崇拜真神嗎?崇拜之所建得宏偉瑰麗,在聖經裡有沒有先例可援呢?從前的人在怎麼樣的地方崇拜永活的真神呢?關於崇拜之所和崇拜活動,我們從有關的聖經記載看出什麼呢?
-
-
不要放棄聚會守望台2002年 | 11月15日
-
-
不要放棄聚會
聖經說:「不要放棄聚會,像有些人習慣了一樣,倒要彼此鼓勵。你們既然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要這樣做。」(希伯來書10:25)可見,真正敬拜上帝的人應該聚集在一起,「彼此關注,激發愛心,促進善行」。(希伯來書10:24)
使徒保羅在公元1世紀寫了以上的話。當時耶路撒冷有一座富麗堂皇的聖殿,猶太人常在那裡崇拜上帝。耶路撒冷也有不少會堂。耶穌「教導人總是在會堂和聖殿裡,就是所有猶太人聚集的地方」。(約翰福音18:20)
保羅勸勉基督徒要聚集起來彼此鼓勵時,心裡想著的是在哪裡聚集呢?一般教會可以引耶路撒冷聖殿為例,大事興建教堂嗎?宣稱信奉基督教的人什麼時候開始興建宏偉瑰麗的教堂呢?
歸於上帝名下的殿
上帝指示他的子民建立崇拜之所,最早可追溯到出埃及記。耶和華上帝吩咐他的子民以色列人建造「聖幕」,也就是設立「會幕」,並把約櫃和各種神聖器皿放在那裡。公元前1512年,聖幕完工後,「耶和華的榮耀充滿聖幕」。此後四百多年,這個可以挪動的帳幕是以色列人崇拜上帝的中心。(出埃及記25-27章;40:33-38)聖經把這個帳幕稱為耶和華的聖幕。(撒母耳記上1:9,24)
後來,大衛在耶路撒冷掌權。他熱切盼望建造一座長存的殿宇,為耶和華增光。但由於大衛是個戰士,耶和華對他說:「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聖殿。」耶和華選了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造聖殿。(歷代志上22:6-10)過了七年半,建殿的工程終於完成。公元前1026年,所羅門把聖殿獻給上帝。耶和華悅納這座聖殿,說:「我要使你所建造的這座殿宇成聖,長久歸於我名下。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裡。」(列王紀上9:3)只要以色列人保持忠貞,耶和華就會繼續悅納這殿。要是他們偏離正道,耶和華必不再賜福,「這座聖殿要淪為廢墟」。(列王紀上9:4-9;歷代志下7:16,19,20)
後來, 以色列人竟然真的離棄了正確的宗教。(列王紀下21:1-5)耶和華就領迦勒底人的王上來攻打他們,「焚燒上帝的殿,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放火燒毀城裡的所有塔樓和珍寶。凡沒有被刀劍所殺的,他都擄到巴比倫去,做他和他子孫的奴僕」。照聖經所說,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607年。(歷代志下36:15-21;耶利米書52:12-14)
正如以賽亞先知預告,上帝興起波斯王居魯士,解救猶太人脫離巴比倫的魔掌。(以賽亞書45:1)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七十年後,在公元前537年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以斯拉記1:1-6;2:1,2;耶利米書29:10)重建聖殿的工程幾經波折,終於在公元前515年完成,猶太人再次正確地崇拜上帝。重建的聖殿雖然比不上所羅門的聖殿華美,卻仍存留了差不多六百年。後來,以色列人還是忽略了對耶和華的崇拜,讓聖殿破敗失修。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的時候,希律王正把聖殿修葺一新。這座聖殿後來變成怎樣呢?
「不會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
論到耶路撒冷的聖殿,耶穌告訴門徒:「這裡絕不會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必都被拆下來。」(馬太福音24:1,2)公元70年,這段話果然應驗。由於猶太人叛變,羅馬大軍到來鎮壓,摧毀了這個幾百年來被視為崇拜上帝的中心。a自此以後,聖殿再沒有重建起來。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徒在猶太人崇拜上帝的地點建了一座神殿。今天,這座石頂清真寺依舊巍然屹立。
耶穌的門徒在哪裡崇拜上帝呢?公元1世紀,猶太裔基督徒繼續在當時快要被毀滅的聖殿裡崇拜上帝嗎?非猶太裔的基督徒又在哪裡崇拜上帝呢?大部分教會的教堂能代替聖殿成為崇拜上帝的中心嗎?耶穌對撒馬利亞婦人所說的話給了我們一點啟發。
在撒馬利亞的基利心山上有一座大殿。幾百年來,撒馬利亞人在那裡崇拜上帝。撒馬利亞婦人對耶穌說:「我們的祖宗在這座山上崇拜,你們倒說,崇拜的地方應當在耶路撒冷。」耶穌對她說:「婦人,相信我吧,時候要到,你們崇拜天父,既不在這座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可見,日後人不用到聖殿崇拜耶和華了。耶穌指出,「上帝是個靈,崇拜他的,必須用心靈按真理崇拜他」。(約翰福音4:20,21,24)使徒保羅向雅典人描述上帝說:「他創造了世界和其中的萬物,既是真神,就是天地的主,自然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使徒行傳17:24)
顯然,大部分教會的教堂跟基督教時代之前的聖殿安排毫無關係。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沒有興建教堂。使徒們死後,聖經預告的離經叛道的事發生了。(使徒行傳20:29,30)據說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公元313年才改信基督教,但其實在此之前許久,宣稱信奉基督教的人已開始偏離耶穌的教導。
君士坦丁把「基督教」和羅馬異教信仰合而為一。《不列顛百科全書》(英語)說:「君士坦丁親自下令在羅馬建造三座宏偉瑰麗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聖保羅教堂、聖約翰教堂。他……始創的十字架形狀的設計,成了中古世紀西歐教堂的建築模式。」重新修葺的聖彼得大教堂,至今依然是羅馬教會的中心。
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說:「[羅馬]教會採納了基督教時代之前羅馬異教信仰的宗教習俗和崇拜儀式」,這包括「巴西利卡式建築」在內。從10到15世紀,大小教堂紛紛興建起來,發展蓬勃。當時興建的教堂,著重建築的特色。今天,這些教堂仍有不少被視為極具藝術價值。
人們在教堂裡做禮拜,總能在屬靈方面得安舒、受鼓勵嗎?來自巴西的弗朗西斯科說:「在我看來,教堂只代表宗教上的繁文縟節。彌撒沒有什麼意義,不過是重複又重複的儀式,一點也不能滿足我的需要。彌撒完了,我才真正得到舒解。」上帝吩咐真基督徒要聚集起來。那麼,基督徒該怎樣聚集起來呢?
「他們家裡的會眾」
只要細察一下公元1世紀信徒聚會的模式,就不難知道基督徒該怎樣聚集起來崇拜上帝了。聖經說,信徒慣常在家裡聚會。例如使徒保羅說:「請代我向百基拉和亞居拉問好,他們和我一同為基督耶穌工作。請也向他們家裡的會眾問好。」(羅馬書16:3,5;歌羅西書4:15;腓利門書2)顯然基督徒崇拜上帝,不必到宏偉瑰麗的教堂去。
早期的基督徒以什麼形式聚集起來呢?門徒雅各用希臘語詞「西納戈格」來指基督徒聚會。(雅各書2:2)這個詞的意思是「聚會」,跟譯做「會眾」的另一個希臘語詞「凱克萊西阿」可以互換。後來,人們用「西納戈格」來指聚會的地方或建築物,也就是「會堂」。猶太裔基督徒很清楚,「會堂」b 就是舉行聚會的地方。
猶太人不但每年上耶路撒冷的聖殿守節,也在本地的會堂學習上帝的知識,認識摩西的律法。會堂裡的活動看來包括禱告、讀經、解經、訓戒。保羅和同行的人進入安提阿的會堂,「會堂主管派人來對他們說:『各位弟兄,你們有什麼鼓勵的話,請說吧。』」(使徒行傳13:15)公元1世紀的猶太裔基督徒在信徒家裡聚會,無疑也跟隨類似的模式,按照聖經施行教導,使人在屬靈方面得益。
聚集起來彼此鼓勵
耶和華見證人效法早期的基督徒,在樸實美觀的地方聚會,一面學習聖經,一面享受交誼。以往耶和華見證人慣常在信徒家裡聚會,今天有些地區的耶和華見證人仍然這樣聚集起來。耶和華見證人在全球有九萬多群會眾,他們把聚會的地方稱為王國聚會所。這些地方並不鋪張華麗,跟一般教堂大不相同。王國聚會所大都是設計樸實、美觀耐用的,每週各群會眾大約有一二百人聚會,聆聽並學習聖經。
一般而言,耶和華見證人每週舉行三次聚會。一次是公眾演講,探討生活實況,接著討論《守望台》一篇文章,研究聖經教義或預言。另一次是培訓課程,教人傳講聖經,然後是傳道工作討論,提供有關傳道的實用建議。還有一次是每週以小組形式在信徒家裡聚會,研究聖經。所有聚會都歡迎公眾人士出席,沒有勸捐安排。
上文提到的弗朗西斯科認為,參加這些聚會益處良多。他說:「我初次參加聚會,是在市中心一棟舒適的樓房裡。那次聚會給我的印象很好。聚會的人十分和善,我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愛,渴望再去。從那天起,我就沒有錯過一次聚會。聚會給我不少啟發,滿足我對屬靈事物的渴求。即使我灰心沮喪,也會到王國聚會所去,因為我深信回家時必定重新振作。」
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提供聖經教育,讓人讚美上帝、享受交誼。我們誠意邀請你到附近的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你一定會得益不淺。
[腳注]
a 羅馬人把聖殿徹底摧毀。今天,許多猶太人長途跋涉到「哭牆」祈禱,那道牆只是聖殿外院的牆壁,不是聖殿的一部分。
b 一說是,會堂是在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的七十年間建造的,當時聖殿已被摧毀。另一說是,猶太人獲釋返回故鄉之後不久,聖殿尚未重建,會堂就此應運而生。到了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各城各鄉都建有會堂,較大的城鎮還有不止一座會堂。
[第4,5頁的圖片]
聖幕和後來的聖殿是崇拜耶和華的中心
[第6頁的圖片]
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第7頁的圖片]
早期的基督徒在信徒家裡聚會
[第8,9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在王國聚會所和信徒家裡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