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向耶和華獻上蒙悅納的犧牲
    守望台1999年 | 2月1日
    • 向耶和華獻上蒙悅納的犧牲

      曾有一段時期,伊甸園a東邊的入口有一個異乎尋常的景象。那裡有大能的基路伯把守,他們神情肅穆,令人清楚意識到,誰也休敢踏進一步。那裡也有一把轉動著、發火焰的劍,同樣令人喪膽。在晚間,這把劍也許在周圍的叢林當中發出怪異的光芒來。(創世記3:24)這個景象的確叫人生畏稱奇,誰看了都會肅然站開。

      該隱和亞伯也許曾多次到過這個地方。他們是在父母亞當夏娃離開伊甸園以後才出生的,因此他們只能猜想在樂園裡生活是怎樣的。這是他們的父母曾住過的地方。他們想像得到,樂園裡必定水源充足、林木蔥翠、蔬果繁多。現在,伊甸園稍為露出的一角無疑看來樹木生長過剩、乏人料理。

      亞當夏娃必然曾向兒女解釋,為什麼沒有人照料伊甸園,以及他們被逐出這個園子的因由。(創世記2:17;3:6,23)該隱和亞伯必然為此大感苦惱!園子就在眼前,他們卻不能進去。樂園雖近在咫尺,卻彷彿遠在天涯。該隱和亞伯都受到不完美所損污,但對於改善自己的處境卻無能為力。

      亞當夏娃的關係無疑令情勢進一步惡化。上帝對夏娃作出判決時指出:「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創世記3:16)現在亞當必然對妻子諸多轄制,也許不再把她視為伴侶和賢內助,從而應驗了上帝的預言。夏娃則看來變得過度依賴丈夫。一個評注甚至把夏娃對丈夫的「戀慕」形容為「一種近乎病態的渴慕 」。

      聖經並沒有透露這種惡劣的婚姻關係使孩子對父母的尊重受到多大影響。不過,亞當夏娃彼此對待的方式顯然令兒女深感不安。

      志向各異

      後來,亞伯從事牧羊,該隱則務農為生。(創世記4:2)他們的父母被逐出伊甸園以前,上帝曾預言說:「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亞伯放羊時無疑有不少機會沉思這個奇特的預言。(創世記3:15)亞伯必然曾經忖度:「上帝定意要通過一個苗裔把蛇的頭擊碎,這個應許會怎樣實現呢?苗裔的腳跟又會怎樣被擊傷呢?」

      後來,該隱和亞伯分別向耶和華獻上供物,當時他們大概也已長大成人了。既然亞伯是個牧羊人,他獻上「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自然不足為奇。該隱所獻的卻是「地裡的出產」。耶和華悅納亞伯的犧牲,「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創世記4:3-5)為什麼呢?

      有些人認為原因在於亞伯所獻的是「羊群中頭生的 」,但該隱所獻的不過是「地裡的出產」罷了。然而,問題其實並不在於該隱的供物的素質,因為聖經說耶和華看中「亞伯 和他的供物」,卻看不中「該隱 和他的供物」。由此可見,耶和華所留意的主要是敬拜者的內心情況。那麼,他察看到什麼呢?希伯來書11:4說,亞伯「憑著信心」獻上犧牲。因此,亞伯的犧牲蒙悅納,是由於他有信心,該隱卻顯然缺乏這樣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亞伯的供物牽涉到流血。鑑於上帝在應許裡指出,苗裔的腳跟會受蛇所傷,亞伯可能由此推斷,這個應許會牽涉到犧牲一條生命。因此,亞伯的供物在實際上是個贖罪的請求,顯示他相信上帝會在適當時候提供一個求恩犧牲,好把人類的罪除去。

      該隱卻跟亞伯相反,他看來對自己所獻的供物漫不經心。19世紀一個聖經評注者認為:「該隱 獻上供物,不過是承認上帝是恩主罷了。……顯然,該隱並不認為自己跟創造主的關係蒙受很大損害,也看不出有需要向上帝認罪或求上帝為人贖罪。」

      此外,該隱既是長子,他也許甚至妄自斷定自己就是上帝所應許的苗裔,將會把古蛇撒但消滅。夏娃也可能對大兒子懷有同樣遠大的期望。(創世記4:1)假如該隱和夏娃真的曾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聖經並沒有說明耶和華怎樣表示他悅納亞伯的犧牲。有些聖經評注者認為,上帝可能從天上降火在祭牲上,藉此表示他接納這個犧牲。無論怎樣,該隱意識到上帝拒絕接受他的供物後,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創世記4:5)從此該隱步向可悲的結局。

  • 向耶和華獻上蒙悅納的犧牲
    守望台1999年 | 2月1日
    • 給我們的教訓

      正如該隱和亞伯把犧牲獻給上帝,聖經也促請現今的基督徒同樣做,但不是獻上實際的祭物,而是獻上「讚美的犧牲……;這就是嘴唇的果實,是公開宣揚他名字的嘴唇所結的」。(希伯來書13:15)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在全球230多個國家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以世界的規模向上帝獻上讚美的犧牲。(馬太福音24:14)你正參與這件工作嗎?假如你也有分參與,就可以深信「上帝並非不義,總不會忘記你們的作為和你們為他的名所顯的愛心」。——希伯來書6:10。

      上帝並不憑外表——例如你傳道時間的多寡——去衡量你所獻的犧牲,正如他也沒有憑表面去衡量該隱和亞伯的供物一樣。耶和華看透事情的表面。耶利米書17:10說,上帝「鑑察人心」,甚至「試驗人肺腑」,意即人最深的思想、感情和動機。因此,上帝真正重視的,是人獻上犧牲的動機,而不是犧牲的數量多寡。不錯,人只要本著愛心獻上犧牲,無論多寡,就必蒙上帝珍視。——請比較一下馬可福音12:41-44和14:3-9。

      另一方面,我們應當記住,耶和華不會接納劣質的祭物,正如他沒有接納該隱半心半意的供物一樣。(瑪拉基書1:8,13)耶和華要求你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他;他要你用全顆心、全個魂、全副思想和全部力量去事奉他。(馬可福音12:30)你正這樣做嗎?要是你正這樣做,那麼,你大可以對自己的犧牲感到滿足。保羅寫道:「各人都應該驗證自己的作為,於是他歡騰的時候,就單在於自己,而不在於同別人比較了。」——加拉太書6:4。

      該隱和亞伯都受到同樣的撫育。然而,時間和環境令他們各自養成獨特的性格特徵來。該隱的品性漸漸被嫉妒、爭勝和暴怒的精神所損毀。

      亞伯的情形卻剛剛相反,上帝記念他是個正義的人。(馬太福音23:35)亞伯決心取悅上帝,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他跟忘恩負義的家人亞當、夏娃和該隱有如霄壤。聖經指出,亞伯雖然死了,卻「還在說話」。他忠心事奉上帝的事跡永遠記錄在聖經裡。願我們都效法亞伯的榜樣,繼續向上帝獻上蒙他悅納的犧牲。——希伯來書11: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