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癌是什麼?成因何在?
    警醒!1987年 | 5月8日
    • 癌是什麼?成因何在?

      許多年來,「癌」這字被人用作含有高度貶意的形容詞,這也許是很適切的。有些片語如「像致命的毒癌一般蔓延」令到許多人不願想及這個字及其真正意義。

      可是,由於以客觀態度作過公開討論,今日這個題目已不像先前那麼可怕了。許多時「致死」一詞已轉變成「可治的」。「蔓延」一詞也時常被「局部化」一詞所替代。那麼,癌究竟是什麼?它的成因何在?

      英國癌科專家多爾和皮托爵士解釋說:「人類的各種癌症乃是構成人體的細胞之一發生變化,變成不當地自我繁殖又繁殖,產生了千百萬從自我繁殖而來的同病細胞,其中有些甚至會蔓延到人體的其他部分而終於致人於死。」——《癌的成因》。

      如今的重大問題是,原因何在?何以有些細胞會違反正常的模式而作不正常的繁殖呢?

      生活方式會造成差別嗎?

      在研究癌症的目前階段,醫生對癌禍只能提供未臻完善的答案。事實上癌症正在增加中,貝勒(John Bailar)和史密斯(Elaine Smith)兩位醫生最近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證實這件事說:「從1973至1981年,各種贅生物[癌]的粗略病例比率一共上升了百分之13。……因此在大體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癌已不是普遍的病症。」

      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癌科專家一方面要滿足為惡性腫瘤找出適當療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滿足找尋真正成因以急謀預防的需要。研究病因導致許多錯綜複雜的理論——癌可以歸咎於病毒、遺傳因子、免疫反應、化學作用、環境、體內毒素或其他因素嗎?細胞在什麼過程中變成惡性,然後開始蔓延?

      癌科專家坦尼伯格(Stephan Tanneberger)教授說:「目前一件確定的事實是,過程包括若干階段,當其時一個具有某種遺傳結構的正常細胞在若干因素影響之下轉變成腫瘤細胞。我們知道病毒、放射物和化學物質構成了這樣的因素,但我們可以確定地說,這些因素只有在交互作用之下才能在許多階段的過程中產生一個癌細胞。」——《稜鏡》。

      這個說法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意味到什麼呢?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會長李梅斯特(Charles LeMaistre)博士說,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與癌症因素有相當關係。他聲稱:「現時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所吃和所喝的東西、是否吸煙和多麼頻常地暴露在陽光之下,對患上多種癌病的可能性有頗大的決定作用。」——《黑檀》月刊。

      牛津大學研究家多爾和皮托證實了這個看法。他們聲稱:「對人類的狂妄古怪行為觀察所得,也許會產生一些在實驗室研究所不會產生的意見。在歷史上,研究癌症起因大多數集中於關乎受可燃的煤產品、陽光、X射線、石棉和多種化學物質影響的危險。但現在研究者卻促請人留意與嚼食各種檳榔、煙草、石灰混合物以及與吸煙有關的危險。」

      既然生活方式和環境因國而異,這意味到某些國家的人有多患某種癌症和少患其他癌症的趨向。例如,吸煙在英國已流行了數十年,因此該國居民多患肺癌。尼日利亞沒有那麼盛行吸煙,目前的肺癌病例數字較低。美國康乃狄格州以結腸和膀胱癌為最多,這些病例在尼日利亞的水平最低。

      生活方式可以使人患癌的另一個例證是卡普氏(Kaposi)肉瘤,一種平常頗罕見的癌症。在以往數年,同性戀者受到該病襲擊。這是愛滋病所造成的後果,由於愛滋病削弱病人的免疫系統,以致病人受到各種傳染和這種腫瘤所侵襲。

      美國加州大學醫院的佩爾蒂埃(Kenneth Pelletier)博士指出另一個可能的致癌因素,說:「多次以動物和人作實驗的研究表明,緊張、灰心和其他心理學上的因素會危害到有機體抗病——例如癌症——或阻止疾病蔓延的能力。」——《霍利斯醫學雜誌》。

      其他許多醫生也懷持這項見解,認為過度緊張可以影響到免疫系統,因而令人容易患上癌症和其他疾病。我們且來就近觀察一下致癌的若干顯明因素吧。

      煙草——致命的大敵

      近數十年來,研究者指出煙草和癌症有關。因此我們讀到以下的報章報導並不感覺意外:「世界衛生組織引述一項報導說,每年差不多有100萬人的死亡是由於使用煙草所致;因此該組織對使用煙草提出猛烈譴責。」刊載該篇文章的《紐約時報》繼續聲稱,「吸煙佔全數肺癌病因的百分之90,佔全數慢性支氣管炎和氣腫病因的百分之75,佔局部貧血心臟病、其他類型癌病、妊娠併發症和呼吸器官疾患的百分之25。」

      吸煙既與患癌有這麼重大關係,美國德州大學醫學院的貝利(Byron Bailey)博士認為煙癖應該稱為煙草中毒,它的後果便是患癌。他寫信給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說:「我們必須意識到,今日在美國[和全世界!]煙草中毒乃是最致命的毒癮,在生命和金錢方面所造成的損失甚至大過可卡因、海洛英、後天免疫性缺乏症、交通意外、兇殺和恐怖分子襲擊的總和。」

      可是,使用那些今日流行普世,為千百萬人所嗅吸、嚼食的所謂「無煙煙草」又如何?《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說:「在印度、中亞和東南亞各地,口腔癌的病例多於美國。事實上,口腔癌是那些地方最普遍的癌症。」報導繼續說:「事實表明,單獨使用無煙煙草或同時嚼食檳榔、蒟醬葉和石灰,大大增加患口腔癌的危險。」

      煙草與酒精——有連帶關係嗎?

      人若又吸煙、又喝酒,那又如何呢?多爾和皮托兩位博士證實酒精與煙草有「『交互作用』而可以加強彼此的效果。在過去60年來,研究者一直懷疑酒精有致癌作用,因為事實表明,在職業上要消耗大量酒精的人當中,患口腔癌、咽喉癌和食道癌的比一般人較為普遍。」

      德國癌科專家坦尼伯格教授證實這項結論,他說:「吸煙和喝酒過度是重大的危險因素。……因此無可置辯的事實是,在個人生活模式和患癌之間存有因果關係。」

      「看來無害的」殺手

      每年有千百萬人使自己暴露於一個看來可喜而無害的殺手之下——陽光。作過度的日光浴,尤其是青年人受到嚴重的日曬,就可能造成黑變病——皮膚的深黑色素癌。正如一項醫學來源解釋:「含有最大危險的情況也許是淺色皮膚的人突然暴露在日光之下。」——《癌的成因》。

      我們對這項致癌原因不應一笑置之,因為只在美國一地去年就有2萬3,000宗新症及預料有5,600人死亡。最容易感染的也許是淺色皮膚、藍眼、金髮或紅髮和面有雀斑的人。

      在醫學檢查中過度暴露於X射線之下可能是另一個「看來無害」的致癌因素。例如,「在甲狀腺癌方面,迅速增加的病例……比任何別的腫瘤為多,部分原因也許是在醫學上使用X射線引致非絕症的甲狀腺癌流行。」——《癌的成因》。

      甚至食物也可能是意料不到的癌病因素。「研究表明,若干食物和其中所含的養分可能與癌的發展有關。研究顯示高度攝取減肥食物的脂肪是致癌的危險因素。……

      「科學家們發現,缺乏維生素甲和丙與癌症頗有關係。例如,在飲食中缺少維生素甲與攝護腺癌、子宮頸癌、皮膚癌、膀胱癌和結腸癌有關。」——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

      一個古怪的例子是黃麴霉毒素,據多爾和皮托兩位博士說:「它是黃麴霉菌的產品,在炎熱、潮濕天氣下儲藏的花生和其他纖維性碳水化合食物常有黃麴霉毒素存在。在若干熱帶國家裡,這是造成肝癌的主要因素。」

      除了因果關係之外——其次是什麼?

      事實上,已知的癌至少有200種,因素有許多是獨特的或互相關連的。有若干例子的因素依然未曾為人確知。食物所用的化學劑或工業污染物都曾被指控為可能的因素。為了某些原因,延遲生第一個孩子,因而延遲天然乳汁的分泌,與乳癌也頗有關係。要知道癌症因素的進一步資料,請閱22頁的附欄。

  • 你能擊敗癌症嗎?
    警醒!1987年 | 5月8日
    • 我們所攝取的某些食物是否可能觸發癌症?《有害的疏忽》一書聲稱:「在美國,比率很高的結腸癌和乳癌被認為與飲食有很大關係。」因此,你多年來所吃的食物可以影響到患癌的可能性。是故,希望享有良好健康的人應該留意自己所吃和所喝的東西。

      飲食習慣也包括攝取酒精在內。既然濫用酒精可以導致多種癌症,明顯的忠告是喝酒要適度。但醫生認為的「適度」是什麼呢?答案也許使不少自以為適度喝酒者感覺驚訝:「一天兩杯或以下,尤其是你若吸煙的話。」(《飲食、營養和防癌》)由此看來,你若一天喝酒超過兩杯,根據防癌忠告,你就不是適度喝酒了。

      重要之點是,我們個人若採取預防措施,就可對防癌有所幫助。可是,要採取什麼預防措施才可以影響大眾呢?癌症外科醫生卡迪(Blake Cady)坦率地說:「推行大眾教育計劃,……使人摒除高脂肪的肉類而改用含脂肪較低的,採用膽固醇較低的飲食,在減低患癌率方面比藥物更為有效。」(《目標:癌》)那麼,什麼食物能夠有助於避免患癌呢?

      一個政府衛生部門建議在食譜中每日至少包括25-35克(約一英兩)的天然纖維。這樣行會幫助腸臟保持自然清潔。從什麼食物獲得纖維呢?進食大量的水果、蔬菜、豆、莢豆、全麥麵包和穀類食物。吃馬鈴薯、蘋果、梨、桃子等要帶皮吃。捲心菜一類的蔬菜也能減少患結腸癌的危險。

      另一個建議是避免吃動物脂肪。禽類和魚類比紅肉更值得推薦。你若要吃肉類,要留意肉類裡外只含小量的脂肪。奶類要選低脂肪或脫脂的。食物中要含有維生素甲和丙,例如深綠色的多葉蔬菜——花椰菜、青菜、菠菜、菊苣、水田芹、甜菜,甚至蒲公英葉!另一種顯示含有大量維生素甲和丙的食物顏色是黃色與橙黃色——紅蘿蔔、甜薯、南瓜、倭瓜;水果——杏子、甜瓜、木瓜、桃子、菠蘿、香瓜等,以上所舉的只是其中幾種而已。

      《飲食、營養和防癌》一書同時聲稱:「證據表明,攝取太多(飽和的與不飽和的)脂肪可以增加患上結腸癌、乳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的機會。」那麼,這導致什麼結論呢?你的飲食對多種癌症能夠造成差別。

      我們若希望減少患癌危險,有什麼其他產品也應避免呢?雖然有些人對這項建議不表歡迎,我們必須檢討一下煙草所擔當的角色。

      對煙草的真確評估

      牛津大學的兩位專家多爾和皮托寫道:「在已知的方法中,沒有其他單一的方法比減少使用煙草對癌症死亡率具有更大影響。……影響主要在於肺癌的死亡事件上,經常吸煙者在中年後期患上肺癌的比率較之一生不吸煙的人大10倍。」

      戒煙也可以減少其他癌症的患病率。「這樣行對多種癌症病例也產生了頗大的效果,例如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膀胱癌或者胰癌和腎癌等。」——《癌的成因》。

      殺人的化學物質

      你在工作地方有呼吸到化學產品或者以肌膚接觸它們嗎?近期研究已經確定,有些化學產品能夠觸發癌的反應。據美國國立毒物學研究計劃主持人拉爾(David Rall)聲稱,證據表明「18種化學物質能夠使人患癌,其他18種則有致癌嫌疑。」美國一本研究健康的刊物(《十年的發現》)聲稱:「在造成腫瘤方面,單一的化學物質可以具有發動和加強的作用,兩種或以上的化學物質則能夠產生交互作用。」那麼,什麼化學物質和職業是危險的呢?

      《癌的成因》一書列出烷化物、香劑胺、石棉、苯、氯乙烯和若干化合物,或在氧化狀態中的砷、鎘、鉻和鎳等。該書也指出一些危險職業,如製造硬木家具和皮具,以及生產異丙基酒精。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