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人造化學品層出不窮
    警醒!1998年 | 12月22日
    • 人造化學品層出不窮

      本世紀大可以稱為化學時代。人造化合物大大改變了我們的起居飲食習慣。在我們的住所、辦公室和工廠,噴霧劑、人造增甜劑、化妝品、染料、油墨、油漆、殺蟲劑、藥品、塑料、冷凍劑、合成纖維織物等化學品觸目皆是。化學品種類繁多,無法一一盡錄。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為了滿足世人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化學品的全球生產總值每年高達1萬5000億美元。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目前約有十萬種化學品在市場上出售,每年還有1000至2000種新產品上市。

      化學品排山倒海地湧來,不禁喚起世人對以下問題的關注:這些產品對我們的健康,對生態環境可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很明顯,我們對化學品的潛在危險所知甚少。一個醫生說:「我們這一代都是充當實驗品的,但實驗結果就要等到好幾十年後才會全面揭曉。」

      化學品越多,風險越大?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化學污染物容易釀成災禍,首當其衝的往往是「無知無識的窮人。不管直接間接,他們天天都接觸到化學品。由於得不到適當的訓練,對風險又一無所知,他們實在無從防範」。他們對殺蟲劑的害處尤其缺少認識。其實受害的不單是窮人,我們大家都不免受到化學品的影響。

      據《自然環境滄桑史》一書所載,在加利福尼亞州,約有百分之20的水井含有過多污染物,包括殺蟲劑在內,含量超出了官方所定的安全限度。該書又說:「佛羅里達州有1000口井因水源不潔而被封閉;匈牙利有773個村鎮的水源是不宜飲用的;英國的地下蓄水層也受到污染,其中有百分之10的污染程度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的安全限度;在英國和美國,有些地方的自來水含有大量硝酸鹽,絕對不可給新生嬰兒飲用。」

      水銀是另一種有用的化學物質,不過有潛在的毒性。水銀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從工業煙囪到億計的熒光燈等,滲進自然環境。類似地,許多產品都有鉛的成分,例如燃料、油漆等。鉛跟水銀一樣有毒性,對兒童為害最烈。一篇來自埃及開羅的報導指出,一個普通孩子要是經常吸入含鉛氣體,「智商分數」就可能下降多達「四分」。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資料,每年約有100噸水銀、3800噸鉛、3600噸磷酸鹽和6萬噸洗滌劑給倒進地中海裡,通通是人類所為。結果可想而知,地中海的生態遭到嚴重破壞。不過,地中海的情況卻不是獨一無二的。事實上,聯合國已把1998年定為國際海洋年。全球的海洋生態都陷入危機,主要是海水污染所致。

      化工技術無疑給我們製造了很多有用的產品;不過,我們用後卻沒有把廢棄的產品處理妥當,結果害得自然環境大受破壞。正如最近一個報章專欄作家所說,我們是否作繭自縛,使自己淪為「先進科技的俘虜」呢?

      [第4頁的附欄]

      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

      「化學物質」一詞用來指,構成周遭世界的全部基本物質,其中包括一百多種基本元素,例如鐵、鉛、水銀、碳、氧、氮等。化合物是用不同元素結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水、酸性物質、鹽類、醇等。這些化合物當中有許多都是自然存在的。

      「化學反應」的定義是:「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的過程」。火是一種化學反應,能把易燃物質,例如紙、汽油、氫等,轉化為截然不同的物質。多種化學反應就在我們的四周,也在我們的體內,不斷地發揮作用。

  • 化學品——是敵是友?
    警醒!1998年 | 12月22日
    • 化學品——是敵是友?

      在日常生活上,我們有無數的決定都是權衡過利弊以後才作的。舉例說,為了方便出入,許多人都購置汽車。有車代步雖然方便,但他們還須認真計算做車主的代價,例如支付汽車保險費和登記費,承擔汽車減值所造成的損失等。他們也要保養汽車,使汽車適合在公路上行駛。這還不止,他們得考慮以下的風險:汽車失事所造成的傷亡。使用合成化學品的情況跟購置汽車很相似,當事人必須仔細權衡利弊。就以一種稱為甲基特丁基乙醚(MTBE)的燃料添加劑為例。這種化學品不但有助燃燒,還可以減少汽車所排出的廢氣。

      幸虧有甲基特丁基乙醚,美國多個城市有很長的時間,從沒有過這麼清新的空氣了。不過,《新科學家》週刊報導,這麼清新的空氣「是用很高的代價換取的」。原因是,甲基特丁基乙醚有致癌的可能。這種化學品從盈千累萬的地下汽油貯藏庫漏出來,滲進地下水裡。正因為這個緣故,一個城鎮不得不從外頭輸入百分之82的飲用水,每年花費高達350萬美元!《新科學家》週刊評論,這個禍患「可能使美國長期面對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危機」。

      有些化學品不但破壞環境,還危害人的健康。由於害多益少,有關當局已全面禁止這些化學品在市場上流通。你也許會問:「這樣的事怎麼可能發生呢?新的化學製品不是通通經過徹底測試,證明沒有毒性,才推出市場嗎?」

      毒性測試,困難重重

      化學品的毒性測試結果,實際上只有一部分是用科學方法斷定,其餘都是靠猜測的。約瑟夫·羅德里克斯在他撰寫的《預計風險》評論:「不管什麼化學品,風險評估員都不曉得怎樣在『安全』接觸和『不安全』接觸之間劃清界線。」藥物的情況也很類似,有多種藥物都是用合成方法製造的。《世界圖書百科全書》說:「儘管經過精密的測試,化學家仍無法把藥物可能產生的有害副作用完全測試出來。」

      實驗室也有它的局限性。舉例說,世界的環境錯綜複雜、千變萬化,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根本無法完全仿照外間的環境把某些化學品、化學過程複製出來。世界上有成千上萬、形形色色的合成化學品,其中有許多可以交互影響,跟不同的生物產生相互作用。有些化學品本身是無害的,但它們要是在我們體內或體外混合起來,就可能變成新的有毒化合物了。有幾種化學品經身體的代謝過程處理後,轉化為有毒物質,甚至有致癌的危險。

      面對這麼棘手的問題,風險評估員又怎樣斷定某種化學品是否安全呢?慣常做法就是給試驗動物服用有限劑量的化學品,然後把試驗結果應用在人類身上。這個做法總是行得通嗎?

      用動物做試驗可靠嗎?

      用動物測試毒素的威力,除了引起有關虐待動物的道德問題外,還引發其他問題。比方說,不同的動物對化學品所產生的反應往往有很大的差別。二氧芑含有劇毒,一小劑量就足以殺死一隻雌性豚鼠,這個劑量卻要增加到5000倍才能把一隻倉鼠殺死!甚至親緣關係很接近的物種,例如大大小小的老鼠,對多種化學品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不同種類的動物對毒素所產生的反應尚且有這麼大的差異,試問研究人員又怎能確定某種化學品對人體無害呢?老實說,他們根本不能確定。

      化學家實在左右為難。他們既要討好產品的推銷對象,又要安撫關注動物福利的人士。此外,他們還要確保產品對人無害,以求對得住自己的良心。考慮到這些因素,有些實驗室現已改用人體細胞培養物來做化學試驗。不過,化學界能否提供確鑿的證據,保證化學品安全可靠,就有待日後分曉了。

      實驗室試驗一旦失敗

      某些化學製品初次推出的時候,有關方面口口聲聲說是安全的,滴滴涕(DDT)就是其中一例。這種殺蟲劑到現在仍然廣泛污染大自然的環境。科學家後來發現,滴滴涕能累積在生物體內,其他潛在毒素也有同樣的危險。這導致什麼可悲的後果?食物鏈就像活的漏斗,把億萬微生物所含的毒素,傳遞到魚類體內,再傳遞到鳥類、熊、水獺等動物體內。毒素最後積聚在食物鏈末尾一環的生物體內。正因為這個緣故,有超過十年的時間,一群稱為鸊鷉的水鳥竟然連一隻雛鳥也孵不出來!

      這些生物漏斗的「效率」奇高,連一些在水裡幾乎測不出的化學物質也能漏過去,最後累積在食物鏈末尾一環的生物體內,積存分量大得驚人。北美洲聖勞倫斯河的白鯨就是一大明證。牠們體內積聚了巨量毒素,即使死了,屍體也必須當做危險廢物處理!

      科學家發現,在許多動物體內積存的化學品,有的原來冒充體內的激素去進行破壞。直到近期他們才漸漸摸清事情的底細:這些化學品可能有隱伏的毒性作用。

      冒充激素的化學品

      激素是體內的化學傳遞員,作用非同小可。它們直接進入血液,分布到全身,對身體的生長、生殖周期等起著刺激或抑制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布的新聞稿指出,「有日益增多的科學證據」表明,某些合成化學品一進入體內,就阻礙激素發揮作用,甚至冒充激素去進行破壞。

      冒充激素的化學品包括多氯代聯苯a、二氧芑、呋喃、某幾種殺蟲劑,以及滴滴涕的殘餘。這些合成化學品被稱為內分泌擾亂者,顧名思義,它們能夠擾亂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使激素不能發揮原有的作用。

      這些化學品常常假冒一種激素,就是雌激素。《兒科》月刊所登的一篇研究報告表示,過早發育的女孩子越來越多,這個日趨普遍的現象可能跟含雌激素的護髮品、假裝雌激素的環境化學品有關。

      在發育階段的關鍵時期,男孩子如果經常把某些化學品攝入體內,就可能產生不良的後果。《發現》雜誌一篇報導指出,「實驗表明在發育階段的關鍵時刻,給雄性海龜和雄性短吻鱷塗上多氯代聯苯,足以把牠們變為雌性,或『雌雄間性』怪物。」

      此外,化學毒素也削弱免疫系統,使動物越發容易感染病毒。病毒感染似乎從沒有像現在那樣,傳播得這麼快這麼遠,居於食物鏈高層的動物,例如海豚、海鳥等,尤其容易受到感染。

      在人類當中,冒充激素的化學品對兒童為害最烈。《發現》雜誌報導,好些年前,日本有些婦女吃了含有多氯代聯苯的米糠油後,產下的子女「在身心方面都發育遲鈍,還有活動減退、過度活躍等行為上的問題;男嬰的陰莖異常短小;智商分數比一般水平要低五分」。在荷蘭和北美洲,有些兒童長期吸入大量的多氯代聯苯氣體。測試結果表明,這種化學品對他們的身心發育也產生了類似的壞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有幾種癌症是因為身體「對激素的變化反應過敏」而引起的,例如乳癌、睪丸癌、前列腺癌等;患這類癌症的男女有增無減,假冒激素的化學品可能是一大誘因。此外,在好幾個國家,男子的平均精子計數有明顯的下降趨勢,精子素質也漸漸減弱,原因可能在於化學品的消耗量不斷上升。在一些地區,男子的平均精子計數在50年內幾乎減了一半!

      上一篇文章引述了一個醫生的話,說我們「這一代都是充當實驗品的」。她似乎說對了。誠然,在我們製造的化學品中,有許多都是有益的,但其他製品就害人不淺了。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盡量避免把一些可能危害健康的化學物質攝入體內。真沒想到,這一類的化學品,我們家裡竟然隨處可見呢。下篇文章會探討,我們可以怎樣保護自己,以免把有潛在危險的化學物質攝入體內。

      [腳注]

      a 從30年代起,多氯代聯苯就一直普遍為人所用。這類合成化學品包含二百多種含油化合物,可用來製造潤滑劑、塑料、電絕緣體、殺蟲劑、碗碟洗滌劑和其他產品。儘管許多國家現已禁止生產多氯代聯苯,但目前仍有一兩百萬噸的製成品。多氯代聯苯製品給棄置後,漸漸滲進自然環境,毒害生態。

  • 您家裡存放著多少有毒物品?
    警醒!1998年 | 12月22日
    • 您家裡存放著多少有毒物品?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所載,最近在美國和加拿大,有三千多人接受過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就大多數公民來說,他們通常認為基本上無污染的地方,例如住所、辦公室、汽車等,很可能就是……他們接觸最多潛在有毒污染物的地方」。家居空氣受到污染,主要是由去垢劑、防蛀劑、建築材料、燃料、除臭劑、消毒劑等普通產品所放出的氣體促成的,還有乾洗衣物和新造的合成纖維傢具墊套所放出的化學氣體。

      宇航員一度患上「太空流感」。他們後來查明病因,原來是化學品所放出的氣體作怪。你搭乘新車的時候,都會聞到化學品的氣味。當你走過超級市場的清潔用品貨架,即使盛載清潔劑的容器是密封的,你也可以聞到清潔劑的氣味。可見,住宅的門窗要是關得緊緊的,比如為了禦寒的緣故,各種化學品所散發的氣味就會大大污染室內的空氣,程度比戶外的空氣污染嚴重得多。

      加拿大的《醫學郵報》指出,室內的污染物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為害最烈。兒童比長輩較為接近地面;他們的呼吸比成年人更急促;兒童有百分之90的時間都呆在戶內;由於身體的器官還沒發育成熟,他們比較容易中毒。兒童吸入含鉛氣體後,身體會攝取其中約百分之40的鉛;但成年人吸入含鉛氣體後,身體只會攝取其中約百分之10的鉛。

      保持平衡

      現代化學品種類繁多,世人使用化學品的程度也是前所未見的。關於化學品對人類的影響,科學家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他們不得不保持謹慎。不過,人即使經常接觸化學品,也不一定罹患癌症,必死無疑。大多數人還能應付過去,這正好表明人體構造奇妙不凡,為創造者帶來很大的榮耀。(詩篇139:14)話雖如此,我們還須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我們要是經常接觸潛在有毒性化學品,就更要這樣做。

      《小心化學品!》一書指出,「有些化學品的毒力在於擾亂[身體的]生理機能,結果導致機能失調;由於症狀不明顯,最貼切的叫法就是渾身不對勁」。為了減少接觸有潛在危險的化學品,人只須調整一下生活常規就行了,不一定要大大改變生活方式。請留意第8頁的附欄,其中的建議可能對你大有幫助。

      除了採取適當措施預防攝入化學物質外,另一個有用的方法就是避免過度憂慮。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憂慮個半死也無濟於事。聖經在箴言14:30說:「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

      儘管如此,許多人卻因為攝入了化學毒素a而生病,有的甚至病入膏肓。今天,許許多多的人受盡各樣疾病纏磨,身受化學品所害的病人也無例外。他們有充分理由指望未來,因為不久地上的毒素就會徹底清除,全地的居民再也不會受到毒害。正如下篇文章表明,甚至有害的思想,連同心懷惡念的人,也會不復存在。

      [腳注]

      a 近年有越來越多人患上所謂的多種化學品過敏症。《儆醒!》日後將發表文章探討這種病症。

      [第8頁的附欄]

      保持家居安康的要訣

      你只要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可以盡量避免把潛在的毒素攝入體內。以下的建議可能對你有用。(如果你想得到額外的具體資料,我們建議你到本地的圖書館查看有關材料。)

      1.找個合適的地方存放化學品,盡量把揮發性強的化學品貯藏在那裡,免得家居空氣受到污染。這些化學品包含甲醛和含揮發性溶劑的產品,例如油漆、清漆、黏合劑、殺蟲劑、洗滌液等。揮發性石油產品放出的氣體是有毒的,其中一種就是苯。長期吸入濃度高的苯可誘發癌症,使人生來就有先天缺陷,還可以損害生育機能。

      2.所有房間,包括浴室在內,都要保持空氣流通。淋浴期間,像氯一類的添加劑可隨水蒸氣揮發,使室內的氯氣,甚至三氯甲烷,積聚起來。

      3.進入室內前,先擦擦你的鞋子。《科學美國人》指出,就一塊典型的地毯來說,這個簡單的舉動能把積聚其中的鉛減去六分之一。這樣做還可以避免讓殺蟲劑沉積在地毯裡。在戶外的陽光照射下,有些殺蟲劑很快就分解了,但沉積在地毯裡的殺蟲劑也許久久不能分解。另一個做法就是,脫下鞋子才進入室內。在某些地方,這個做法已經約定俗成。用性能良好的真空吸塵器吸塵打掃,可以減少地毯所積聚的污染物。吸塵器最好配備旋轉電刷。

      4.你如果打算給房間噴灑殺蟲劑,就必須把所有玩具搬走。儘管產品的標籤說明,房間噴上殺蟲劑後,過了多個小時就可安全使用,你最好還是等候至少兩個星期,才把玩具搬回房間。科學家近期發現,玩具所含的塑料和泡沫材料,有的就像海綿一樣,把殺蟲劑的殘餘吸收淨盡。兒童可通過皮膚和口腔把這些毒素攝入體內。

      5.盡量少用殺蟲劑。弗蘭克·格雷厄姆在他撰寫的《沉寂的春天以後》指出,殺蟲劑「在家居和花園有它的適當位置,但由於經不起推銷攻勢的勸誘,市郊的私房屋主一般都備有大量化學品,存貨多得足以驅除非洲的蝗災」。

      6.清除所有剝落的加鉛油漆,重新塗上無鉛油漆。既然周圍布滿灰塵,而灰塵也受到加鉛油漆所污染,千萬不可讓孩子在灰塵中玩耍。如果你懷疑水管系統含有鉛,不妨讓冷水管開著空流一會兒,直到你感覺到水溫有明顯的變化才可使用,熱水管的水不可飲用。——《食物所含的外來毒素》。

  • 誰會清除地球的污染?
    警醒!1998年 | 12月22日
    • 誰會清除地球的污染?

      「就我們業界來說,我預計到公元2025年,『污染』一詞就會從大部分國民的口中消失了。」以上是一家化學品公司的總裁近日所作的預測。你認為這樣的事會發生嗎?他的推測要是準確的話,這件事又會怎樣實現呢?

      由於貪財之心作祟,廠商往往不惜出售有問題的產品。舉例說,殺蟲劑製造商可根據行業保密法,拒絕向外透露牟利的產品是用什麼祕方配製的。他們只是把殺蟲劑的成分列為「惰性」,這個用語可輕易被人誤解為「無害」的意思。《化學週刊》報導:「用來製造活性殺蟲劑的惰性成分至少有394種。」這些成分當中有209種是有害的污染物質,有21種已正式列為致癌物質,另有127種可以對業者的健康構成危險!

      誠然,政府制定安全管制措施,對人民通常都有好處。但正如一個作家所評論,政府首先關注的倒是「經濟增長和工業的利潤幅度」。由於這個緣故,政府當局常常要在風險和利益之間權衡利弊。折中的辦法就是「酌量管制污染」。

      那麼,我們可以寄望誰來解決問題呢?曾有耶和華見證人向一個和善的住戶提出以上的問題。住戶表示對世俗領袖和科學家有信心,他答道:「他們總有一天會把問題解決吧。」

      「他們究竟是誰?」見證人問道。「他們不是跟你我一樣,都是凡夫俗子嗎?他們所受的教育可能比你我要多,但他們都能力有限,各有弱點,也不免犯錯。」除了污染這個問題之外,他們還要應付社會的貪婪風氣、腐敗行為,以及其他棘手的問題。

      你也相信他們會把問題一一解決嗎?從古到今,人類一直設法撥亂反正,但通通以失敗告終,這樣的往跡又怎能叫人有信心呢。《戶外生活》月刊評論:「科學家和他們所服務的機構,對污染問題所作的研究真了不起,但在清除污染方面,就乏善足陳了。」那麼,人類又有沒有希望解決這個嚴重的問題呢?

      單憑人的力量就能解決問題嗎?

      化學污染不僅是一國政府要管制的問題。原因是,一個國家所用的化學品不但危害鄰邦的居民,甚至可能禍及世界各地的人民!說來遺憾,人類始終不能同心協力去解決這樣的世界問題。聖經清楚說出箇中原因:「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傳道書8:9)人類自己管理自己,為什麼行不通呢?聖經一再指出原因所在:「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10:23)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節經文的意思是,上帝從沒有定意,讓人類不理會他的指示而自行管理自己。誠然,人類的本事很大:他們建造堂皇宏偉的住宅,創製精巧的小機械,甚至登陸月球。但沒有上帝的指引,他們就偏偏不能管理自己。這是聖經的主張,而歷史也充分表明聖經的話是千真萬確的。

      怎樣淨化地球

      我們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自始至終都很關心人類,也關心他為人類所預備的大地。上帝造人以後,就吩咐他們管理大地及地上的眾生。(創世記1:27,28;2:15)不過,第一對人類並沒有聽從上帝的吩咐。後來,上帝指示古代的以色列國怎樣料理土地,還規定他們每隔七年就全年不耕不種,好讓土地恢復肥力。(出埃及記23:11;利未記25:4-6)可是,以色列人卻貪得無厭,蓄意違抗上帝的命令。結果,土地變得貧瘠,他們也自食其果。

      當然,在那個年代,土地怎麼也不可能受現代的化學品所污染。土地所以不長莊稼,是因為以色列人沒有按照上帝的旨意讓土地歇息,結果害得無辜的人民要忍飢挨餓。上帝於是容許他們被巴比倫人征服,讓他們流亡巴比倫70年。以色列人受罰期間,土地就能夠歇息,漸漸恢復肥力了。——利未記26:27,28,34,35,43;歷代志下36:20,21。

      以上的歷史事件向我們說明,上帝要人類為自己敗壞大地一事負責。(羅馬書15:4)上帝還向人類保證,他要「敗壞那些敗壞大地的人」。(啟示錄11:18)值得一提的是,聖經對「敗壞」大地的人作了具體的描述。在提摩太後書3:1-5,聖經詳細列舉這些人所具有的顯著特徵。他們專愛自己,貪愛錢財,毫不理會上帝的旨意,對上帝所創造的萬物,包括人類同胞在內,也漠不關心。

      從以上兩段經文,提摩太後書3:1-5和啟示錄11:18,我們可以得出兩個肯確的結論。首先,人類的思想既然受到污染,地球的環境也自然大受污染。其次,在腐敗的人類徹底敗壞地球以前,上帝會插手干預,保護這個行星和敬畏上帝的人。上帝會怎樣插手干預呢?

      上帝通過預言者但以理預告:「當那列王[顯然是指現今的政府]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以理書2:44)這國是個實在的世界政府。耶穌基督曾教導門徒去祈求這個政府來臨,他說:「你們要這樣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你的王國來臨。願你的旨意在地上成全,像在天上成全一樣。』」——馬太福音6:9,10。

      在上帝王國的仁愛管治下,大地的居民會有莫大的殊榮,就是把整個行星改變為樂園。到時,清新的空氣將瀰漫全球,河川流水清澈見底,土地也會長出純淨的莊稼。(詩篇72:16;以賽亞書35:1-10;路加福音23:43)這一切實現以後,聖經應許說:「從前的事[人類當前要面對的疾病、苦難、污染和禍患]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以賽亞書65:1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