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醫治有時」
    警醒!1993年 | 7月8日
    • 「醫治有時」

      安妮是個人人樂於向之傾訴的對象;是遭遇難題的人的救星。她外表泰然自若,無懈可擊。別人絲毫也察覺不到她有任何內在的感情創傷。直至有一天,她想起這件往事來。安妮回憶說:「當時我正在工作,我感到很痛苦、很羞恥。我幾乎站不起來!這種感覺折磨了我幾天。這時,我記起繼父侵犯我——其實是強姦——的情景。而且,不單只一次。」

      「醫治有時。」(傳道書3:3)但對許多像安妮一樣,在童年遭受性侵犯的人說來,將久埋心底的往事向人披露乃是復原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

      可是,對於性侵犯這類精神上的創傷,試問有誰能夠忘記?請想想,一個兒童在遭受父親或其他孔武有力的成年人對她步步進逼,她感到多麼無助。她跑不了,不敢高聲喊叫,也不敢告訴任何人!然而,她卻可能要日日面對這個侵犯者,並要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要成年人這樣假裝已是非常困難,何況是小孩子,這更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她利用兒童天賦的幻想力,在思想上逃避這件事!她若非將事情完全拋諸腦後,便是對之無動於衷,藉此假裝自己從沒有受到侵犯。

      事實上,我們時常都會對某些不喜歡的事視若無睹,置若罔聞。(可參閱耶利米書5:21。)但遭受性侵犯的人卻往往利用這種能力作為生存之道。有些受害人報導:「我假設事情是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而我只是旁觀者而已。」「我假裝睡著了。」「我腦裡盤算著自己的數學問題。」——《在創處剛強起來》,琳達·T.桑福德著。

      難怪,《渡過童年性侵犯》一書聲稱:「按估計在童年遭性侵犯的人當中,有百分之50對自己所經歷的事不甚了了。」雖然有些人也許記得這件事,但卻將一切有關的感覺——痛苦、憤怒、羞恥——完全掩蓋起來。

      壓抑——心靈上的拔河賽

      就此讓事情繼續埋藏在心裡,或者受害者乾脆將事情忘記豈不是最好的方法嗎?有些人也許選擇這樣行。其他人卻不然。正如約伯記9:27,28說:「我就是強顏歡笑,想忘記自己的痛苦,一切禍患來困擾我。」(《現譯》)壓抑自己不去想這些可怕往事,這能使人感到心力交瘁。這場心靈上的激烈拔河賽事甚至會引起嚴重的健康難題。

      隨著受害者漸漸長大,生活的種種壓力往往將她的壓抑能力削弱。嗅到一陣古龍香水,看見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孔,聽到一種突如其來的聲音,甚至給醫生、牙醫檢查都會觸及她的創傷,令她想起可怕的往事。a她是否應當作出更大努力將事情忘記呢?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受害者卻藉著設法記住這件事而獲得舒解!一個名叫吉爾的女子說:『這些往事一旦披露便會失去它的力量。將它藏在心裡不但對人造成較大痛苦,而且比說出來更危險。』

      勇於承認,功效顯著

      為什麼勇於承認會有所幫助?首先,想起這些事容許受害者感到悲痛。傷心是人對創傷的自然反應。它能幫助我們忘記令人悲痛的往事。(傳道書3:4;7:1-3)儘管一個曾遭性侵犯的人不表露自己的悲痛,她也許被迫否認自己的可怕經驗,並試圖將痛苦掩藏起來。以這種方式壓抑自己,最後只會導致一種彷彿毫無感情的麻木狀態,醫生稱之為創傷後緊張性紊亂症。——可參閱詩篇143:3,4。

      受害者想起這些往事時,事件也許會再活現眼前。有些受害者甚至會短暫地復現孩童的狀態。吉爾回憶說:「每當想起這件往事,我通常都有些外在症狀。有時,這些回憶如此難受,以致我感到自己快要瘋了。」經過長時間壓抑的童年憤怒一旦出現時,也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希拉說:「想起這些事情使我深陷抑鬱和憤怒之中。」可是在這樣不尋常的情況下,感到憤怒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你很難過,並將一向壓抑心頭的義憤發泄出來!你有權憎恨這些使你飽受其害的邪惡罪行。——羅馬書12:9。

      一個受害人說:「我能夠認真回想這件事時,我感到莫大的舒解。……至低限度,現在我知道自己要應付的問題是什麼。回想這件事對我來說很困難,但藉著這樣行,我得回生命中的一部分,這部分由於如此隱密、神祕莫測,而變成十分可怕。」——《清白權》。

      此外,想起這件事也許有助於使受害者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一個亂倫的受害者說:「我一向只知痛恨自己,但我卻不知道原因究竟是什麼。」回憶幫助許多人看出所發生的事並不是她們的過錯,她們僅是受害者而已。

      當然,並非每個人都能以同樣戲劇性或逼真的方式記起自己所受的凌辱。

  • 「醫治有時」
    警醒!1993年 | 7月8日
    • 一個名叫莉巴的受害人說:「甚至現在,我仍很難把自己視作清白。我納罕自己當時為什麼不阻止他?」

  • 「醫治有時」
    警醒!1993年 | 7月8日
    • 雖然如此,一個婦人說:「每當我想起爸爸挑動起我的情慾時,我便感到噁心。」有些受害者(在一項研究中達百分之58的人)記得在強暴中曾感到被人挑起了情慾。可以了解,這必然使受害人感到萬分羞愧。

  • 「醫治有時」
    警醒!1993年 | 7月8日
    • 有些人不住讓自己充滿憤怒和報復的幻想,甚或滿懷內疚。一個受害者說:「我很沮喪,因為我認為上帝期望我寬恕侵犯我的人,但我做不到。」在另一方面,你可能對侵犯者懷著病態的恐懼。或者你可能由於媽媽對事情坐視不理,或在事發後矢口否認有這件事甚或老羞成怒,結果對媽媽表現敵視的態度。一名女子很難過地回憶說:「我的媽媽告訴我要體諒[爸爸]。」

  • 「醫治有時」
    警醒!1993年 | 7月8日
    • a 有些人在回憶湧現時感到身心受創。其他人則感到好像有鬼靈作祟,頻頻產生幻覺——不明來歷的聲音,諸如開門聲,在通道或窗戶走動的影子,覺得床上有看不見的東西等。這種苦惱通常在受害者把整件事情完全想起之後便告消失。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