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父母們,要教導孩子愛耶和華
    守望台2019年(研讀版) | 12月
    • 尊重他人的決定

      3.(甲)一對夫妻要不要生孩子,應該由誰決定?(乙)親朋好友要記得什麼聖經原則?

      3 在有些地方,人們認為新婚夫妻應該儘快生孩子,親朋好友甚至會向他們施加壓力。一個住在亞洲的弟兄叫杰思羅,他說:「會眾裡有些做父母的弟兄姐妹勸沒有孩子的夫妻趕緊生孩子。」另一個同樣住在亞洲的弟兄叫杰弗里,他說:「有些人對沒有孩子的夫妻說,他們將來老了會沒人照顧。」然而,要不要生孩子是每對夫妻自己的決定,這個責任應該由他們自己承擔。(加拉太書6:5及腳注)家人朋友出於好意,認為新婚夫妻要生孩子才會有幸福的家庭,但要不要生孩子,是夫妻才有權決定的。(帖撒羅尼迦前書4:11及腳注)

      4-5.(甲)夫妻應該考慮哪兩個重要的問題?(乙)最好在什麼時候討論這兩個問題?為什麼?

      4 想生孩子的夫妻應該考慮兩個重要的問題。首先,他們打算什麼時候 生孩子?其次,他們打算生幾個 孩子?那麼,夫妻應該在什麼時候討論這兩個問題呢?為什麼這兩個問題非常重要呢?

      5 關於生孩子的問題,夫妻最好在結婚之前就商量好,因為在這方面有一致的觀點很重要。另外,夫妻也要考慮他們是否承擔得起為人父母的責任。有些夫妻決定結婚一兩年之後再生孩子,因為寶寶出生後,父母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照顧。所以,如果他們晚一點生孩子,就有時間適應新婚生活,拉近彼此的關係。(以弗所書5:33)

      6.有些夫妻考慮到現今的情況,所以決定怎麼做?

      6 挪亞的三個兒子結婚後都沒有馬上生孩子,一些基督徒也學習他們的榜樣。(創世記6:18;9:18,19;10:1;彼得後書2:5)耶穌說我們生活的時代跟「挪亞的時代」很相似。目前確實是「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所以有些夫妻決定先不生孩子,這樣就有更多時間為耶和華服務。(馬太福音24:37;提摩太後書3:1)

      一對夫妻討論要不要生孩子,背景圖片描述的是他們開心地抱著寶寶,寶寶哭時媽媽很焦慮,爸爸下班回家後陪寶寶玩

      考慮要不要生孩子以及生幾個孩子時,明智的夫妻會「計算費用」(見第7段)c

      7.路加福音14:28,29和箴言21:5的原則對考慮生孩子的夫妻有什麼幫助?

      7 考慮生孩子的問題時,明智的夫妻會「計算費用」。(請讀路加福音14:28,29)做父母的都知道,養育孩子要花很多錢,也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因此,考慮生孩子的夫妻要認真討論以下問題:「為了滿足家人的基本需要,我們倆都要工作賺錢嗎?對於什麼是『基本需要』,我們的看法一致嗎?如果我們都要工作,誰來帶孩子呢?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會受誰影響呢?」討論以上問題時,要記得箴言21:5(請讀)的原則。

      聚會期間,媽媽跟年幼的兒子一起坐,並舉手回答問題,爸爸在後排抱小女兒

      有愛心的丈夫會盡力協助妻子(見第8段)

      8.(甲)考慮生孩子的夫妻應該想想日後會遇到哪些困難?(乙)有愛心的丈夫應該怎麼做?

      8 孩子需要很多關注,所以父母雙方都應該投入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孩子。如果幾個孩子年紀相差不大,要關心每個孩子就更不容易了。有些父母要同時照顧幾個年幼的孩子,這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如果做母親的心力交瘁,又怎麼能好好研讀、禱告、傳道呢?對她來說,甚至在聚會期間集中精神都可能很困難。因此,無論在聚會所還是在家,有愛心的丈夫都應該儘量多帶孩子,在家時也要多做家務。丈夫也應該經常帶頭舉行家庭崇拜,讓每個家庭成員從中得益。此外,他也要經常帶家人出去傳道。

  • 父母們,要教導孩子愛耶和華
    守望台2019年(研讀版) | 12月
    • 尊重他人的決定

      3.(甲)一對夫妻要不要生孩子,應該由誰決定?(乙)親朋好友要記得什麼聖經原則?

      3 在有些地方,人們認為新婚夫妻應該儘快生孩子,親朋好友甚至會向他們施加壓力。一個住在亞洲的弟兄叫杰思羅,他說:「會眾裡有些做父母的弟兄姐妹勸沒有孩子的夫妻趕緊生孩子。」另一個同樣住在亞洲的弟兄叫杰弗里,他說:「有些人對沒有孩子的夫妻說,他們將來老了會沒人照顧。」然而,要不要生孩子是每對夫妻自己的決定,這個責任應該由他們自己承擔。(加拉太書6:5及腳注)家人朋友出於好意,認為新婚夫妻要生孩子才會有幸福的家庭,但要不要生孩子,是夫妻才有權決定的。(帖撒羅尼迦前書4:11及腳注)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