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歸回真神
    人類尋求真神
    • 第15章

      歸回真神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

      1,2.在真正的基督徒當中,愛心應該產生什麼影響?

      耶穌的這段話為一切自稱是他的真正跟從者的人立下了準繩。基督徒的愛心會超越種族、部落和國家的界限。真正的基督徒必須「不屬世界」,正如耶穌在以往和現今均「不屬世界」一般。——約翰福音17:14,16;羅馬書12:17-21。

      2 基督徒怎樣表明自己「不屬世界」呢?例如,對於現代動亂的政治、革命和戰爭,基督徒應當怎樣行?與上述耶穌的話一致地,基督的使徒約翰寫道:「凡不行義的就不屬上帝,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耶穌自己曾解釋何以他的門徒沒有為了營救他而爭戰,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即使當時耶穌的生命受到威脅,他的臣僕仍沒有像世人一樣互相爭戰以圖解決爭論。——約翰一書3:10-12;約翰福音18:36。

      3,4.(甲)關於「末後的日子」,以賽亞作過什麼預言?(乙)有些什麼問題尚待解答?

      3 在基督之前700多年,以賽亞預言各國的人會聚集起來對耶和華作純真的崇拜,並且不再學習戰事。他說:「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他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a——以賽亞書2:2-4。

      4 在世上的所有宗教當中,哪一個宗教以符合這些條件廣為人知呢?什麼人即使受到監獄、集中營和死刑的折磨,亦不為所動、堅決拒絕學習戰事呢?

      基督徒的愛心與中立

      5.在基督徒的中立方面,個別的耶和華見證人立下了什麼紀錄?原因何在?

      5 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以個別憑良心堅守中立立場著稱。他們在整個20世紀飽受牢獄、集中營、酷刑、放逐和迫害之苦,因為他們是一個歸附上帝的普世基督徒會眾,他們拒絕犧牲彼此之間的愛心和團結。1933-45年之間,在納粹德國大約有一千個見證人死亡,幾千人入獄,因為他們拒絕與希特勒的戰爭行動合作。同樣,在以前受法西斯主義者佛朗哥統治的西班牙,數以百計的青年見證人因不肯違背自己的良心而被判入獄,平均每人在軍事監獄中被囚達十年之久。今日在若干國家中仍有許多年輕的耶和華見證人因堅守基督徒的中立立場而繫身囹圄。可是,耶和華見證人絕不干預政府的軍事計劃。見證人在政治事務上無可動搖地嚴守中立乃是他們在充滿衝突和動亂的20世紀中始終保持的一貫立場。這件事標明他們是基督的真正跟從者,與基督教國的各宗教涇渭分明。——約翰福音17:16;哥林多後書10:3-5。

      6,7.關於基督教,耶和華見證人了解到什麼?

      6 藉著緊守聖經和跟從基督的榜樣,耶和華見證人表明他們正在實行對真神耶和華的崇拜。他們看出上帝的愛,這種愛從耶穌的一生和他所作的犧牲充分反映出來。他們了解到真正的基督徒愛心會形成一個無可分隔的普世弟兄團體——超越政治、種族和國家的界限。換言之,基督教不僅是國際性的,而且是超國際的;它超越國家的界限、權威或利益。它把全人類看作一個大家庭,具有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創造者,耶和華上帝。——使徒行傳17:24-28;歌羅西書3:9-11。

      7 雖然差不多其他所有宗教都參與戰爭——自相殘殺和屠殺異己——耶和華見證人卻表明他們把上述以賽亞書2:4的預言謹記在心。『不過,』你也許會問,『耶和華見證人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究竟怎樣運作?』

      上帝的見證人源遠流長

      8,9.上帝向人類發出什麼邀請?

      8 2700多年前,預言者以賽亞發出以下的邀請:「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上帝,因為上帝必廣行赦免。」——以賽亞書55:6,7。

      9 多個世紀之後,基督的使徒保羅向雅典「敬畏[神話中]鬼神的」希臘人解釋說:「[上帝]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使徒行傳17:22-28。

      10.我們怎麼知道上帝離亞當、夏娃和他們的子孫並不遠?

      10 上帝離他所創造的人類亞當和夏娃無疑不遠。他對他們說話,把他的誡命和旨意傳達給他們。上帝也沒有向亞當夏娃的兒子該隱和亞伯隱蔽自己。該隱對弟弟獻給上帝的祭物表示妒忌而懷恨在心時,上帝向他提出勸告。可是,該隱非但沒有改變自己的崇拜方式,反而心生嫉妒,表現宗教上不容異己的精神而殺了他的弟弟亞伯。——創世記2:15-17;3:8-24;4:1-16。

      11.(甲)「殉道者」一詞是什麼意思?(乙)亞伯怎樣成為第一位殉道者?

      11 亞伯對上帝至死保持忠信,從而成為第一位殉道者。b他也是耶和華的第一位見證人,以及歷史上一長列緊守忠誠的見證人的先驅。因此保羅可以說:「亞伯因著信,獻祭與上帝,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上帝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11:4。

      12.還有些什麼人是耶和華的忠信見證人的典範?

      12 在致希伯來人的同一封信中,保羅舉出一長列的忠心男女,例如,挪亞、亞伯拉罕、撒拉和摩西。這些人留下了緊守忠誠的記錄,形成『雲彩般的大群見證人[希臘文mar·tyʹron, 瑪爾他倫]』。他們對一切渴望認識和事奉真神的人成為榜樣和鼓勵的來源。他們是與耶和華上帝保持良好關係的男女。他們尋求上帝,並且尋到了。——希伯來書11:1-12:1。

      13.(甲)為什麼在顯揚上帝的愛心方面,耶穌是個傑出的例證?(乙)耶穌在什麼特別方面是他的跟從者的榜樣?

      13 見證人當中最傑出的就是啟示錄一書所描述的一位:『耶穌基督,「忠信的見證人」』。耶穌是上帝向人表現愛心的另一個明顯證據,正如約翰寫道:「我們自己見過,並且現在作見證父差遣子作世界的救主。凡承認耶穌基督是上帝兒子的,上帝就和這樣的人保持合一,他也和上帝合而為一。我們自己已認識和相信上帝對我們所懷的愛。」耶穌降生為猶太人;他一生都是個真實的見證人,而且不惜為了忠於他的天父耶和華而以身殉道。古往今來,基督的真正跟從者同樣努力為他和為真實的上帝耶和華作見證。——啟示錄1:5,《新世》;3:14;約翰一書4:14-16,《新世》;以賽亞書43:10-12;馬太福音28:19,20;使徒行傳1:8。

      14.現在有什麼問題需要解答?

      14 以賽亞的預言表示,投歸真神耶和華會是「末後的日子」,亦即聖經其他部分所說的「末世」時期,的特色之一。c鑑於本書所描述的種種宗教分歧和混亂,產生的問題是:在我們生活於其中的末世,有什麼人真正尋求真神,並且「用心靈按真理」事奉他?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把注意力轉向在19世紀發生的一些事上。——以賽亞書2:2-4;提摩太後書3:1-5;約翰福音4:23,24,《新譯》。

      一位青年男子尋求上帝

      15.(甲)查爾斯·羅素是誰?(乙)他對什麼宗教道理發生懷疑?

      15 1870年,一位熱心的青年男子,查爾斯·羅素(Charles Taze Russell, 1852-1916),開始對基督教國的傳統道理提出許多疑問。他年輕時在他父親於美國賓雪法尼亞州繁忙的工業城市阿勒格尼(現在匹茲堡的一部分)所經營的男子服飾用品店裡任職。他的宗教背景是長老會和公理會。可是,他對某些道理,例如宿命論和地獄永刑等,感到不安。他由於什麼緣故要懷疑基督教國若干宗教的基本教義呢?他寫道:「一位上帝若用他的能力去創造人,但卻預知和預定人要永遠受苦刑折磨,這位上帝就既不明智,又不仁愛了。他的標準會比許多人的標準還低。」——耶利米書7:31;19:5;32:35;約翰一書4:8,9。

      16,17.(甲)羅素的聖經研究小組對什麼道理深感興趣?(乙)後來有什麼嚴重的意見分歧發生?羅素怎樣答辯?

      16 羅素在將近20歲時開始和其他青年男子成立了一個每週的聖經研究班。他們開始分析聖經在其他問題上的主張,例如靈魂不死、基督的贖價祭物和復臨等。1877年,羅素在25歲時把他在父親的賺錢生意上所佔的股份出售,開始全時致力於傳道事業。

      17 1878年,羅素與一位合作者發生嚴重的意見分歧,因為後者拒絕承認基督捨命為人贖罪的道理。羅素在所作的辯駁中寫道:「基督的死亡和復活為我們成就了許多美事。他代替我們死亡;他自己是義人,但卻為不義的人——所有人都是不義的——而死。藉著上帝的恩典,耶穌基督為人人嘗了死味。……他對所有順服他的人成為永遠救恩的創始者。」他繼續說:「救贖的意思是買回。基督為所有人買回什麼?生命。因為第一個人亞當的忤逆,我們失去了生命。第二個亞當[基督]卻以自己的生命把它買回來。」——馬可福音10:45;羅馬書5:7,8;約翰一書2:2;4:9,10。

      18.(甲)對贖價發生不同意見之後有什麼事發生?(乙)關於捐獻,聖經研究者跟從什麼典範?

      18 羅素一向都大力擁護贖價的道理,於是毅然與這個以前的合作者斷絕一切關係。1879年7月,羅素開始出版《錫安守望台與基督臨在的先聲》雜誌,亦即今日的《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881年,羅素與其他多位獻了身的基督徒成立了一個非營利的聖經社,當時稱為錫安守望台書社,即今日的賓雪法尼亞州守望台聖經書社。這是耶和華見證人所運用的法律機構。羅素自始就一直堅持在會眾的聚會中不設勸捐,也不通過守望台刊物向人募捐。當時與羅素一起對聖經作深入研究的人只稱為聖經研究者。

      恢復聖經真理

      19.聖經研究者揚棄了基督教國的什麼道理?

      19 研究聖經的結果導致羅素和他的同工決定揚棄基督教國那神祕莫測的「聖三一」、靈魂不死和罪人在地獄永遠受苦等道理。他們也認為根本無需有一個受過神學院訓練的教士階級。他們希望恢復最初簡樸無華的基督教,由具備屬靈資格但卻不受薪酬的長老去督導會眾。——提摩太前書3:1-7;提多書1:5-9。

      20.關於基督的派露西亞和1914年,聖經研究者發現了什麼?

      20 聖經研究者在查考上帝的話語時,對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有關「世界的末了」和基督『來臨』的預言深感興趣。(馬太福音24:3)藉著查考希臘原文的經節,他們發現基督的來臨其實是「派露西亞」(pa·rou·siʹa),意即隱形的臨在。因此,基督給門徒的資料其實是關於他在世界末期隱形臨在的證據,而非表示他行將顯形來臨的證據。除此之外,聖經研究者也十分渴望了解關於基督臨在的聖經年代計算。雖然當時羅素和他的同工還未了解所有細節,他們卻已意識到1914年將會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極重要的日子。——馬太福音24:3-22;路加福音21:7-33。

      21.羅素和他的信徒同工感到要履行什麼責任?

      21 羅素深知有一項規模巨大的傳道工作必須執行。他深深意識到馬太所載的耶穌這段話:「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終結便會來到。」(馬太福音24:14,《新世》;馬可福音13:10)1914年之前,聖經研究者已深感時勢緊急而努力傳道。他們認為他們的傳道活動會在該年達到最高潮,因此覺得應該竭盡全力幫助別人知道「這王國的好消息」。最後,羅素的聖經演講由世界各地數以千計的報章發表出來。

  • 歸回真神
    人類尋求真神
    • [第347頁的附欄]

      在異教的羅馬嚴守基督徒的中立

      根據耶穌所倡導的和平友愛原則,以及基於對上帝的話語所作的個人研究,早期的基督徒不願介入列國的紛爭。耶穌曾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36。

      晚至公元295年,羅馬退伍軍人之子,泰雷斯特的馬克西米連努斯(Maximilianus of Theveste),被徵募入伍。地方總督問他叫什麼名字,他答道:「你為什麼要知道我的名字呢?我憑良心反對……我是個基督徒。……我不能服從;我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地方總督警告他,若不服從便可能喪生。「我不能服從。你可以把我斬首,但我不會事奉這個世界的勢力;我要事奉我的上帝。」——《歷史家探討宗教》,湯因比著。

      現代的耶和華見證人在個別研究聖經之後受自己的良心所指引,在世界各地均採取同一立場。在若干國家中,有些見證人為此付出最高代價,尤其是在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許多人被槍決、吊死和斬首。但他們那基於基督徒愛心的普世團結卻得以保全。沒有任何人在戰爭中死於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之手。如果每個所謂的基督徒都按照基督的友愛原則而生活,世界歷史便會多麼迥異!——羅馬書13:8-10;彼得前書5:8,9。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