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僅是說:「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守望台1987年 | 4月15日
-
-
你在這些「善工」上的參與
14.對於從事造益弟兄的「善工」,我們應該懷有什麼看法?
14 當然,我們對於周遭一般年老、體弱、有病或有其他難題的人的需要時常能夠私下作出直接的響應。我們若看出有方法表現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何不毅然提出援助呢?(使徒行傳9:36-39)推使我們採取行動的不是來自別人的壓力而是基督徒的愛心。若要提出任何切合實際的幫助,首要的因素是我們懷有真摯的關懷和憐憫。當然,我們沒有人能夠使年老的人時光倒流,施行奇跡醫病或使小組裡所有的人在經濟上平等。但我們無疑應當具有一種關注和施予的精神。我們若有這種精神,並且按之而行事,就可以加強我們與接受幫助的人之間的友愛。這的確曾經強化了保羅和阿尼西母之間的友愛;後者雖然歸信基督教不久,卻『在保羅被囚期間伺候他。』——腓利門書10-13;歌羅西書3:12-14;4:10,11。
15.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一些真正有需要而配得的人?
15 有時我們能夠以仁慈的饋贈去響應別人在物質上的需要,不論以匿名的方式抑或私下贈予。有弟兄失業而未能找著另一份工作嗎?有姊妹面對出乎意外的醫藥費嗎?她遭遇意外或被人搶劫嗎?與此類似的情形可能在我們四周發生。當我們「施捨」時,天父在暗中留意到而嘉許我們的行動。(馬太福音6:1-4)或者,我們不是贈送金錢而是像約伯一樣將衣物贈送給窮人或饋贈食物給孤兒寡婦。——約伯記6:14;29:12-16;31:16-22。
16.有時我們可以用其他什麼切合實際的方式予人幫助?請舉例說明。
16 你的經驗或人事關係也可以予人切合實際的幫助。一位弟兄問W弟兄借錢。他仁慈地反問:『為什麼你覺得我有額外的錢可以借給你呢?』前者提出的答覆是:『因為你將自己的錢處理得較好。』W弟兄雖然時常借錢給貧窮的人,他卻表現洞察力而向對方建議:「也許你真正需要的是有人幫助你學會怎樣處理自己的金錢。你若想我幫助你,我會很樂意這樣行。」特別是一些需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標準去適應新環境,或願意努力工作而甚至接受較不體面的差事的人,特別賞識這樣的幫助。當然,對方若真正需要貸款,就最好簽寫一份記錄以免在日後有難題發生。可是,許多不願舉債的弟兄卻很體會別人予以個人的協助,對他們提出勸告或將經驗與他們分享。(羅馬書13:8)以下來自西非洲的經驗足以說明這點。事情牽涉到一個名叫伊曼紐爾的男子:
雖然伊曼紐爾是個受過訓練的理髮師,顧客卻很少,以致他無法維持自己的生活而感到沮喪。後來小組裡一位敏於觀察的長老問伊曼紐爾他是否願意考慮從事另一類型的工作。他說他願意,因為他不願讓職業的自驕心妨礙他謀生。長老向同事談及這件事,結果為伊曼紐爾找到一份在醫院裡作服務員的工作。他在這件工作上做得很好,並且能夠進一步幫助小組裡其他的人。
17.你可以怎樣幫助一位入院留醫的弟兄?(詩篇41:1-3)
17 若有基督徒同工在醫院或療養院留醫,我們便有些特別的機會可以予以協助。再次地,衷誠的關注是基本的要素。你可以藉著向病人誦讀富於造就的基督教書刊或敘述富於鼓勵的經驗而表現關注。可是,病人有任何身體上的需要是你可以加以協助的嗎?在有些地方、醫藥設備供不應求,以致除非病人有親友願意為其沐浴或供應食物,不然病人就得不著這樣的服務。因此,醫生若同意,你也許能夠帶點營養豐富的食物給病人或幫助他洗頭或沐浴。他會喜歡得著一件溫暖的袍子或一對拖鞋嗎?(提摩太後書4:13)或者你能夠自告奮勇照料一些使病人擔心的事嗎?也許他擔心怎樣兌現他的薪金支票或支付他的水電費。你可以提供一些使病人安心的協助,即使僅是為他做一些簡單的事,例如留意不讓郵件在他家裡堆積起來,給植物淋水或留意將火爐熄掉等。
18.關於有需要的弟兄,你決心怎樣行?
18 無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著方法去改善我們給別人的幫助,而非僅是說「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而已。(雅各書2:16)請想想你自己小組裡的弟兄姊妹。有些配得的人真正在物質方面貧乏,身體不適、殘廢或臥病在床嗎?你可以怎樣以切合實際的方式幫助小組裡這些蒙愛的分子呢?他們也是基督為之捨命的人。懷有這樣的態度可以幫助你作較佳的準備在有困難發生時迅速作出響應。
19.(甲)為什麼在這件事上保持平衡如此重要?(乙)我們能夠對別人所行的最大善事是什麼?為什麼是如此?(詩篇72:4,16)
19 藉著努力協助弟兄,我們可以證明自己的信心不是死的。同樣的信心推使我們在基督徒的傳道工作上孜孜不倦。我們需要在給予別人物質幫助及經常參加基督徒的傳福音工作方面保持平衡。(可參閱馬太福音15:3-9;23:23。)耶穌對馬大和馬利亞提出的勸告便反映出這種平衡的精神。他說人若將物質供應與屬靈的糧食比較,後者是「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加福音10:39-42)在這個事物制度裡,我們時時均會有生病和貧窮的人。我們可以,而且也應當,對他們行善。(馬可福音14:7)即使如此,我們所能夠行的最大和最恆久的善事乃是教導別人認識上帝的王國。這便是耶穌所專心致志的事。(路加福音4:16-19)這乃是貧窮、有病、受苦的人能夠獲得永久舒解的方法。我們幫助弟兄和其他的人寄望於上帝而「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會是多大的喜樂。——提摩太前書6:17-19。
-
-
不要僅是說:「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守望台1987年 | 4月15日
-
-
[第17頁的附欄]
小組表現關懷
一對曾遷到鄉村地區一個人數不多的小組服務的夫婦提出以下發人深省的報告:
『三年前內子和我賣去住宅,遷到遠地一個需要成熟協助的小組去,因為當地有些難題存在。不久我便在小組裡持有四個負責的職位。我們深愛當地的弟兄,很願與他們一同工作。經過數月之後,小組的精神改善了,並且有兩位優良的長老遷到小組裡。
『內子開始在健康上有難題,去年她需要接受大手術。她入院的那天,我染上了肝炎。兩個月之後,由於當地經濟不景,我被僱主辭退。我們用盡了儲蓄,當時我正失業,而且我們兩人都正在試圖恢復自己的健康。我感覺十分沮喪,因為區務大會不久便會舉行,我有一個節目要擔任。我在數週之後也在環務大會中接獲工作委派。但既然我不名一文,我實在不知道怎樣才能前往參加大會或甚至維持家人的生活。一天早上,內子出去參加組外傳道,我坐下來檢討一下自己的處境。
『我望出窗外,問問自己,我對耶和華的信賴究竟在哪裡?我叫妻子不要憂慮,但現在我卻開始發生懷疑。我於是向耶和華表達我那『微小的信心』,懇求他幫助我。我禱告完之後,一位弟兄敲門。他要我與他出去喝一杯咖啡。我解釋說我最好還是不去了,因為我要為當晚聚會的一個節目作準備。可是他卻十分堅持,說只需花幾分鐘而已。於是我們便出去。我們半小時之後回來,我從他的汽車出來時感覺心情好一點。
『我進入屋內,留意到廚房的櫃台上堆滿各種食品。我以為妻子必然購物回來。『但是且慢,既然我們沒有錢,她怎可能出去買東西呢?』然後我留意到櫃上有一個信封。信封前面寫著:
『「深愛你們的弟兄姊妹敬贈。不要將這筆錢放入捐款箱裡。你們不用在這件事上操心。」
『我禁不住流下淚來。我想到自己那『微小的信心』,這使我哭得更厲害。後來內子回來,我僅是指著食物和其他的禮物。她也禁不住哭起來,陪她回來的兩個姊妹也一樣。我們試圖解釋我們無法接受這麼多的饋贈,但是姊妹告訴我們沒有人知道各樣東西是誰送的。整個小組都有分;他們甘願這樣行,因為他們覺得我們曾經教導他們怎樣對別人施與。這使我們禁不住又哭起來!』
後來,當這位弟兄寫以上的報告時,他的工作情形已有改善,他和妻子當時正參加輔助先驅服務。
-
-
不要僅是說:「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守望台1987年 | 4月15日
-
-
[第18頁的附欄]
基督徒愛心的明證
美國西部的一個耶和華見證人小組面對一種獨特的情況,使他們有機會按照聖經的勸勉表現基督徒的愛心。州政府在他們的地區裡開設了一個護理中心去照料由於腦痲痺而嚴重傷殘的病人。最早遷進護理中心的病人之一是加里;加里年25歲,他的家人無法再在家裡照料他。他的病使他四肢癱瘓,而且說話能力也受到影響。
加里受浸成為見證人已有七年之久。他遷進新的護理中心之後希望參加當地小組的聚會。他的父母住在不遠之處,有一段時期他們帶他參加聚會。但鑒於父母的年齡,小組裡的其他弟兄開始予以協助。一位弟兄擁有一架客貨車。因此他和妻子及兩個女兒在聚會之前45分鐘便離家,使他們有時間接加里到聚會所去。他們在聚會之後將他送回護理中心,因此回到家裡時已相當晚。
可是護理中心出現了一種新的情勢。其他的腦痲痺患者也對聖經真理表現興趣。不久其中兩個病人接受了一個聖經研究。後來其他的人也表現興趣。他們怎能全部參加聚會呢?小組裡另一家人買了一架客貨車,當地見證人所開辦的一間公司也借出他們的客貨車。可是有時這些方法並不足夠或不方便。小組能夠作更大的努力嗎?
長老們討論這件事,然後提議小組購置一架客貨車專供接送傷殘人士參加聚會之用。小組一致同意,並且很樂意捐出款項:有些鄰近的見證人聽聞這件事也慷慨捐輸。結果他們購置了一架客貨車,並且將其裝配成能夠把輪椅放在車裡。
現在,每個月由一個不同的小組研經班負責駕駛客貨車到聚會和大會。腦痲痺護理中心有五個病人經常參加聚會,其中四個已受浸成為見證人。許多弟兄姊妹都認識和深愛他們,並且經歷到助人的快樂。以什麼方法呢?藉著在聚會中為他們拿起歌集和查閱經文。在環務大會和區務大會中,他們甚至幫助一些無法餵自己的人進食。這產生了一種十分感人的互愛之心。加里又如何?他現今已在這個表現愛心明證的小組裡成為助理僕人。——使徒行傳2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