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積極領導教會守望台1988年 | 2月1日
-
-
一個顯形的治理機構
7.基督還使用其他什麼工具去指揮教會?有些什麼經文談及這項「監督職分」?
7 聖經也表示耶穌基督任用一群人作為治理機構去指導他在地上的教會。在起初,這個治理機構看來僅由11個使徒所組成。彼得在尋求耶和華的旨意選人替代加略人猶大時引用詩篇109:8,這節經文說:「願別人取得他的監督職分。」然後,彼得和他的同伴在向耶和華所作的禱告中求上帝指派人「取得這執事職任的地位,就是使徒職分的位置;這位分猶大已經悖棄。」於是馬提亞被任命「和那十一位使徒同列。」——使徒行傳1:20,24-26,《呂譯》。
8.有兩個什麼早期的例證表明基督怎樣運用顯形治理機構的成員?
8 在聖經的記載裡,12使徒以治理機構的身分執行「監督職分」的第一個例子是任命一些具備屬靈資格的男子去為早期教會裡的弟兄服務。(使徒行傳6:1-6)第二個事例發生於腓利開始對撒瑪利亞人傳講基督時。由於這件事所導致的結果,「使徒在耶路撒冷……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唯獨在治理機構的這些代表成員為撒瑪利亞人按手之後,他們才『開始獲得聖靈』。——使徒行傳8:5,14-17。
基督親自領導
9.基督總是通過天使或治理機構而行事嗎?請舉出一個例子。
9 這樣,從基督教會的起頭,基督便有聖靈、天使和顯形的治理機構供他運用,使他能夠積極領導他在地上的門徒。
-
-
基督積極領導教會守望台1988年 | 2月1日
-
-
基督支持治理機構的成員
12,13.在保羅首次以基督徒的身分探訪耶路撒冷時,有什麼事發生表明基督支持城裡負責的弟兄們所作的決定?
12 使徒保羅初次與耶路撒冷的門徒取得接觸時,可以了解的是,他們都不願見他。「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他]去見使徒。」(使徒行傳9:26,27)保羅和使徒彼得同住了15天。他也會晤耶穌的同母異父弟雅各,當時雅各是耶路撒冷小組的長老之一。(加拉太書1:18,19)使徒行傳後來的記載表明,耶路撒冷的長老們與12使徒一同形成早期教會的治理機構。——使徒行傳15:2;21:18。
13 保羅在耶路撒冷逗留的兩週期間努力向說希臘語的猶太人作見證,但「他們卻想法子要殺他。」路加補充說,「弟兄們知道了就送他下該撒利亞,打發他往大數去。」(使徒行傳9:28-30)但這項明智的決定是由誰在背後策劃的呢?許多年後,保羅敘述他一生的同一件事時透露當時耶穌向他顯現,吩咐他趕快離開耶路撒冷。當保羅表示異議時,耶穌對他說:「你去罷!我要差你遠遠的往外邦人那裡去。」(使徒行傳22:17-21)基督從天上密切留意事情的發展,並且藉著耶路撒冷負責的弟兄們及直接對保羅說話而採取適當的行動。
14.將使徒行傳和加拉太書的記載所作的什麼比較表明在治理機構聚集起來處理割禮問題一事上,基督積極指引事態的發展?
14 照樣,仔細閱讀聖經的記載向我們清楚表明,治理機構為了解決外邦的基督徒是否應受割禮及應否遵守摩西律法的問題舉行會議時,基督是幕後的策動者。使徒行傳一書說,當這個爭論發生時,「大家[無疑是指安提阿小組中負責的成員或長老]就派保羅、巴拿巴跟他們中間另幾個人,為了這個問題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使徒行傳15:1,2,《呂譯》)但是後來保羅敘述什麼環境促使他上耶路撒冷使割禮的問題獲得解決,他說:「我是奉啟示上去的。」(加拉太書2:1-3;可參閱1:12。)身為教會積極的元首,基督要這個重要的教義問題由整個顯形的治理機構去解決。他以聖靈指引這些虔誠的人的頭腦去作出正確的決定。——使徒行傳15:28,29。
一個異乎尋常的決定
15,16.(甲)保羅從第三次傳道旅程回來之後,治理機構要求他怎樣行?(乙)為什麼這項吩咐看來頗不尋常?為什麼保羅遵囑而行?(丙)現在有什麼問題發生?
15 關於基督從天上積極指揮事態的發展,另一個饒有趣味的例證是保羅第三次傳道旅程之後所發生的一件事。路加敘述保羅回到耶路撒冷之後對當時在場的治理機構成員提交了一項詳細的報告。路加寫道:「保羅同我們去見雅各;長老們也都在那裡。保羅問了他們安,便將上帝用他傳教,在外邦人中間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說了。」(使徒行傳21:17-19)聚集起來的治理機構聽完保羅的話之後給他很明確的訓示,說:「你就照著我們的話行罷。」他們吩咐保羅到聖殿去,公開表明他並沒有「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使徒行傳21:20-24。
16 人可能對這項訓示是否明智表示懷疑。正如我們在上文見到,在若干年前雅各,也許連同其他曾出席兩個場合的長老,將保羅從耶路撒冷遣走,因為當時「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恐嚇要將他殺死。(使徒行傳9:29,新譯)雖然如此,保羅卻按照他在哥林多前書9:20所說的話遵照治理機構的吩咐而行。但類似的因產生了類似的果。「從[羅馬的]亞西亞[省]來的猶太人」引起了一場暴動,暴民試圖將保羅殺死。唯獨憑著羅馬兵士迅速採取行動,才將保羅搶救出來而不致讓暴民用私刑將他殺死。(使徒行傳21:26-32)既然基督是教會積極的元首,為什麼他使治理機構要求保羅到聖殿去呢?
17.這個異乎尋常的決定怎樣證明是上天的安排?這顯示什麼?
17 我們從保羅被捕之後第二晚所發生的事可以清楚看出答案。在此之前他對試圖殺死他的暴民作了一個優良的見證,在次日則對猶太公會作了一個見證。(使徒行傳22:1-21;23:1-6)他再次幾乎被暴民用私刑殺死。但是在那天晚上,耶穌向保羅顯現,說:「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使徒行傳23:11)你記得基督曾預言保羅負有三重的任務。(使徒行傳9:15)保羅已將基督的名傳給「外邦人」和「以色列人」,但現在時候已來到,他也要向「君王」作見證。由於治理機構所作的決定,保羅能夠對羅馬總督腓力斯、非斯都以及希律王亞基帕二世作見證,最後甚至對羅馬皇帝尼羅作見證。(使徒行傳24-26章;27:24)誰能夠懷疑這一切都是基督在幕後策劃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