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降生意義重大守望台2004年 | 12月15日
-
-
基督降生意義重大
你們的救主誕生了,他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11
大約兩千年前,伯利恆城的一個女子生了一個男孩。當時城中很少人知道,這個男孩的誕生有什麼意義。但晚上,有些在野外看顧羊群的牧人看見一大隊天使,聽見他們唱道:「榮耀歸於高天的上帝,平安臨到地上蒙悅納的人。」(路加福音2:8-14)
隨後牧人照天使所說,在一個畜廄找到馬利亞和她的丈夫約瑟。馬利亞給孩子起名叫耶穌,並把他放在畜廄的飼槽裡。(路加福音1:31;2:12)兩千年後的今天,世上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自稱跟從耶穌基督。而與耶穌誕生的有關記載流傳至今,成了一個廣受傳揚的故事,受人複述的次數也許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事件能與之相比。
西班牙是個深受天主教傳統影響的國家,當地人民在慶祝傳統節日方面又別具一格。因此,這個國家發展了多種習俗,記念伯利恆那個不尋常的晚上。
西班牙的聖誕節
自從13世紀以來,西班牙的聖誕節中,最常見的是描繪耶穌誕生場景的聖誕模型。許多家庭自製小小的模型,包括一個用來放置耶穌的飼槽,還有用黏土造的牧人、「博士」(「三王」)、約瑟、馬利亞和耶穌。一些較大型的聖誕模型造得幾乎跟真人實物一般大小,通常在聖誕節期間放置在市政廳的附近。看來,這個習俗最早是由阿西西的方濟各在意大利創立的,目的是促使人們留意有關耶穌誕生的福音記載。後來,方濟各會修士把這種習俗傳入西班牙及其他國家。
「博士」在西班牙的聖誕慶祝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就如聖誕老人在其他國家那麼受人重視。西班牙人一般相信,「博士」在1月6日(國王日)這天給孩子送禮物,就像他們當初給剛出生的耶穌送禮物一樣。但是很少人知道,福音書中並未提及拜訪耶穌的「博士」有多少人。聖經把這些人稱為占星術士a,所以他們並不是國王。另外,他們拜訪過耶穌之後,希律為了殺害耶穌,就把伯利恆「兩歲以下的男孩」全都殺死。這說明,「博士」拜訪耶穌時,耶穌已出生了相當一段時間。(馬太福音2:11,16)
自從12世紀以來,西班牙的一些城鎮都有安排戲劇,重演耶穌誕生的事件,內容包括牧人往伯利恆拜訪耶穌,然後就是「三王來朝」。現在,每年1月5日,西班牙大部分城市都舉行特別遊行,其間「三王」坐在華美的彩車上,穿過市中心,沿途向觀眾分發糖果。傳統聖誕裝飾和聖誕頌歌也為節日增添氣氛。
西班牙家庭大都喜歡在聖誕前夕(12月24日晚)享用一頓特別的晚餐,傳統的食物包括杏仁蛋白軟糖、乾果、烤羊羔、海鮮以及一種用杏仁和蜂蜜做的甜點。所有家庭成員在這一天都聚集起來,即使有些成員住在很遠的地方,也盡力趕來參加聚餐。1月6日這天,整家人按傳統再次聚餐,食物包括「國王」糕餅,這個環形的餅藏著「神祕禮品」(一個細小的玩偶)。羅馬時期有個類似的習俗,人們把某件物品藏在餅中,把餅分為幾份給奴隸吃。誰分到的餅中有那件物品,誰就成為當天的「國王」。
「年中最歡樂繁忙的時節」
儘管世界各地慶祝聖誕節的習俗各有不同,聖誕節無疑已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世界圖書百科全書》(英語)說,聖誕節「對全世界千千萬萬的基督徒和一部分非基督徒來說,是年中最歡樂繁忙的時節」。那麼,這是件好事嗎?
毫無疑問,耶穌基督的誕生是歷史大事。天使宣告,耶穌的降生預示「平安臨到地上蒙悅納的人」,這清楚表明他降生為人意義重大。
儘管如此,西班牙記者胡安·阿里亞斯指出,「早期基督徒並不慶祝基督的誕生」。既然這樣,聖誕節又源自何處呢?記念耶穌的最好方式是什麼?怎樣做才表明我們真的重視他降生為人呢?在下一篇文章中,你會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腳注]
a 一本聖經評注說:「在波斯人、米底亞人、迦勒底人中,『博士』構成祭司階層,鼓吹玄祕術、占星術和驅病符咒。」儘管如此,到中世紀,拜訪小耶穌的「博士」卻被封為聖人,人們還給他們起了名字,叫「梅爾該、加斯巴爾、巴爾塔沙爾」。據稱,他們的遺物存放在德國科隆大教堂裡。
-
-
我們該怎樣記念基督?守望台2004年 | 12月15日
-
-
我們該怎樣記念基督?
耶穌基督肯定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世界圖書百科全書》(英語)
人們記念偉大的人物,要記念的通常是他們的豐功偉績。既然如此,為什麼很多人只記得耶穌的誕生,卻不記念他的作為呢?在自稱信奉基督教的人中,大部分人都能道出跟耶穌誕生有關的事件。但有多少人記得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提出的金玉良言,並努力按之而行呢?
誠然,耶穌的誕生具有重大意義,但早期基督徒更重視耶穌的作為和教導。上帝顯然不希望人們只注重基督的誕生,而忽視了基督成年之後的生平事跡。然而,聖誕節就是這樣一味強調關於基督誕生的各種傳說,到頭來使人忽視了基督本身。
除此之外,聖誕節還牽涉到另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就是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很商業化。如果耶穌今天來到地上,他會對此有什麼看法呢?兩千年前,耶穌來到耶路撒冷的聖殿。他看見兌錢商和賣東西的人利用猶太人的宗教節日牟利,就義憤填膺,說:「把這些東西拿走!不要再把我父親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約翰福音2:13-16)顯然,耶穌反對把商業和宗教摻和在一起。
很多誠懇的西班牙天主教徒都對聖誕節漸趨商業化表示擔憂。但由於聖誕節的習俗大多起源於異教,看來這個節日勢必日趨商業化。記者胡安·阿里亞斯指出:「有些信奉基督教的人批評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已經『異教化』了;人們過聖誕節時只是尋歡作樂、大肆消費,忽視了這個節日的宗教意義。這些批評者一般都沒有意識到,聖誕節早在起源時……就採納了很多羅馬人[崇拜太陽神]的異教節日習俗。」(《國家報》2001年12月24日刊)
近年來,除了西班牙記者的許多報導之外,該國不少百科全書也指出聖誕節的習俗是源於異教的,而且評論到這個節日的商業色彩頗為濃厚。論到聖誕節的日期,西班牙的《天主教宗教百科全書》坦白承認:「羅馬天主教會之所以決定把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看來是因為教會想以基督教節日取代異教節日。……我們知道,當時羅馬的異教徒在12月25日慶祝『無敵太陽神』的誕辰。」
《西班牙百科全書》也有類似的評論:「根據年代學的推算,耶穌並不是在12月25日出生。這日被定為聖誕節,是為了要把羅馬人慶祝冬至的節日納入基督教。」羅馬人如何慶祝冬天太陽「出生」呢?方式是舉行宴會、狂歡、交換禮物。教會不願意廢除這個廣受歡迎的節日,就索性改換名目,把這節日「歸化」基督教,定這一天為耶穌的生日而非太陽的誕辰。
公元4世紀和5世紀,也就是聖誕節最初出現的時候,慶祝的活動採納了不少日神崇拜的有關習俗。這些習俗根深蒂固,難於清除,以致天主教「聖人」奧古斯丁(公元354年-430年)不得不勸勉當時的基督徒,不要像異教徒一樣把12月25日作為一個尊崇太陽神的節日來慶祝。即使在今天的聖誕節裡,跟古羅馬日神崇拜有關的習俗看來仍然操有很大的影響力。
尋歡作樂和擴大財源的理想節日
多個世紀以來,由於種種因素的作用,聖誕節已逐漸成為世上最受歡迎的節日,也被視為一個普天同慶、尋歡作樂和擴大財源的理想節日。一些冬季節日的習俗,尤其是北歐國家的節日習俗,也逐漸成為聖誕節的一部分。a到20世紀,任何習俗只要有助於促進銷售、帶來豐厚利潤,商人和精於開發市場的專家都不遺餘力地在聖誕節加以推行。
這一切帶來了什麼結果呢?人們慶祝基督的生日,卻忘了基督誕生的重大意義。很多時候,人們慶祝聖誕節時甚至根本沒有提到基督。西班牙《國家報》評論:「[聖誕節]是全球的盛大節日,是家人團聚的好時光,是人人各隨己意慶祝的日子。」
這個評論反映出在西班牙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一個趨勢:一方面,慶祝聖誕節的方式日漸奢華鋪張,而另一方面,人們對基督的認識卻越來越少。實際上,聖誕節已經跟羅馬時期的日神崇拜慶典沒有多大分別:不外是狂歡,舉行盛宴,交換禮物。
「有一個孩子為我們而生」
既然聖誕節跟基督沒有什麼關係,那麼真基督徒應該怎樣記念基督呢?怎樣才能表明他們沒有忘記基督的誕生,沒有忘記他的生平事跡呢?耶穌出生之前大約七百年,以賽亞先知預告:「因為有一個孩子為我們而生,有一個兒子賜給我們。他必肩負領袖的重任。」(以賽亞書9:6)以賽亞為什麼說基督的誕生及他後來擔任的角色很重要呢?因為耶穌將成為一個大有能力的領袖。他將被稱為和平的領袖,他的國勢必昌盛無窮,和平持久不息。耶穌也會以「公正和正義」施行統治。(以賽亞書9:7)
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預告耶穌的誕生時,重申了以賽亞的話:「他必成為偉大的人物,稱為至高者的兒子。耶和華上帝必把他祖先大衛的寶座賜給他,他必作王統治雅各家,永無窮盡;他的王國必沒有終結。」(路加福音1:32,33)由此可見,耶穌誕生的重大意義在於,他將要以上帝王國君王的身份成就許多偉舉。耶穌基督的統治會造福所有人,包括你和你的親朋好友在內。事實上,天使宣稱耶穌的誕生將使「平安臨到地上蒙[上帝]悅納的人」。(路加福音2:14)
誰不想生活在一個和平公義的世界上呢?但要想在基督的統治下永享和平,我們就必須得蒙上帝悅納,並且跟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耶穌說,要跟上帝建立良好關係,首先必須學習認識上帝和基督。他說:「他們不斷吸收知識,認識你這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可以有永生。」(約翰福音17:3)
我們確切地認識了耶穌基督後,就自然知道他希望我們如何記念他。是通過在一個源自古代異教的節日吃吃喝喝、交換禮物來記念他嗎?不大可能。耶穌在離世前的一晚告訴門徒,他希望他們怎樣做。他說:「領受我的誡命又遵守的,這個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就蒙我父親所愛,我也愛他」。(約翰福音14:21)
耶和華見證人仔細研究聖經,從中明白上帝和耶穌對人的誡命是什麼。他們樂於幫助你了解這些誡命,從而以正確的方式記念耶穌。
[腳注]
a 在這方面,聖誕樹和聖誕老人就是兩個顯著的例子。
[第6,7頁的附欄或圖片]
舉行宴會和贈送禮物都是聖經不贊成的嗎?
贈送禮物
聖經沒有反對贈送禮物。聖經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各樣完美的賞賜」都是來自耶和華的。(雅各書1:17)耶穌提到有愛心的父母會送好東西給孩子。(路加福音11:11-13)約伯恢復健康時,他的親友送禮給他。(約伯記42:11)但這些送禮的行動顯然不僅限於特定的節日,而是隨時隨地、發自內心的。(哥林多後書9:7)
家庭聚會
家庭聚會對促進家人的團結大有好處,特別是當一家人不再住在一起的時候。耶穌和門徒曾參加過迦拿的一個婚宴,當時無疑有很多親戚朋友參加。(約翰福音2:1-10)在耶穌的浪子比喻中,浪子的父親舉行家庭宴會,歡迎兒子歸來。宴會上人們奏樂、跳舞。(路加福音15:21-25)
享用美食
聖經常常提到上帝的僕人跟家人、朋友或其他信徒一起享用佳肴。當三個天使拜訪亞伯拉罕時,他盛宴款待,擺上美食包括牛犢肉、奶、奶油和圓餅。(創世記18:6-8)所羅門說,「吃喝歡樂」是上帝的恩賜。(傳道書3:13;8:15)
由此可見,上帝喜歡我們跟親友一起享用美食,也讚許贈送禮物給別人。在年中的任何時候,我們都有很多機會這樣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