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年代學
    洞悉聖經(上冊)
    • 西底家在位第九年(公元前609),耶路撒冷遭到最後一次圍攻,到了西底家在位第十一年(公元前607),即尼布甲尼撒實際掌權的第十九年(從他於公元前625年登基開始計算),城就被攻破了。(王下25:1-8)那年聖曆五月(阿布月,相當於公曆7月下半個月至8月上半個月),巴比倫人放火燒城,拆毀城牆,把城內大部分人擄走。然而,「境內有些窮人」獲准留下來,直到尼布甲尼撒所委任的官員基大利被刺殺後,才全都逃到埃及去,使猶大地最終完全荒廢了。(王下25:9-12,22-26)這件事發生在聖曆七月,即以他念月(或提斯利月,相當於公曆9月下半個月至10月上半個月)。

  • 年代學
    洞悉聖經(上冊)
    • 從公元前997年到耶路撒冷荒涼 以西結書4:1-7記述先知以西結按照上帝指示,模擬耶路撒冷被圍困的情景,這個記載有助於計算列王時期到底有多長。以西結要向左邊側臥390天,好「擔當以色列家的罪過」,又要向右邊側臥40天,好「擔當猶大家的罪過」,一天算一年。這兩段時期(390年和40年)顯然代表耶和華容忍這兩個王國崇拜偶像的時間長度。《松奇諾聖經書集》(以西結書評注,20-21頁)論述猶太人對這個預言的理解:「北方的以色列國作惡犯罪超過390年([根據]《塞德·奧蘭》[以色列人獲釋回鄉之後最早一部編年史,用希伯來語寫成],以及拉希和伊本·埃茲拉[這兩位拉比])。馬勒比引述阿巴伯內爾的評論說,撒馬利亞的罪責由王國從羅波安手中分裂算起……直到耶路撒冷陷落為止。……右邊[以西結側臥的那邊]表示南方,即位於南方或右邊的猶大國。……猶大國在撒馬利亞陷落之後不久就開始墮落犯罪,長達40年。馬勒比說,這段時期從約西亞作王第十三年起計算……那時候,耶利米開始傳道。(耶1:2)」(A.科恩編,倫敦,1950)

      從王國於公元前997年分裂到耶路撒冷於公元前607年陷落,總共390年。北方以色列國的國都撒馬利亞固然在公元前740年,也就是希西家在位第六年(王下18:9,10),落入亞述人的手中,但在亞述人進犯之前,很可能有一些以色列人逃到南方的猶大國。(請留意代下10:16,17怎樣描述猶大國在王國分裂之後的情形)然而,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耶和華上帝繼續看顧北方以色列國的遺民。撒馬利亞淪陷多年之後,上帝的先知傳講的信息仍然包括北方王國的以色列人,可見他們的福祉和利益仍然由猶大國的國都耶路撒冷所代表。公元前607年猶大國淪陷,不單表示耶和華對猶大國執行判決,也表示耶和華對整個以色列民族執行判決。(耶3:11-22;11:10-12,17;結9:9,10)當耶路撒冷被攻陷時,整個民族的希望(除了少數仍然保持忠心的人之外)都破滅了。(結37:11-14,21,22)

      隨後的附表按照這段390年的時期編排各個年代。附表列出了猶大國列王從羅波安到西底家在位的日子,合共393年。雖然有些聖經年代學家嘗試加入許多共同執政期和「王位過渡期」,把猶大列王的資料並列對照,以示同時發生,但看來有必要說出的共同執政期只有一個,就是在約蘭登基的時候。據說(至少馬所拉文本和一些最古老的聖經抄本都這樣說)當約蘭登基作王時,「約沙法還是猶大王」。(王下8:16)這提供了一些資料,推斷當時出現了一段共同執政期。因此,整段列王時期不會超過390年。

      隨後的附表不是要用作一個精確無誤的年表,而是根據聖經推斷兩個王國的君王在位的時期。古代受啟示的聖經執筆者記載的史實和數字是他們和當日的猶太人所熟知的,他們記載某些事時採用不同的年代計算方法並不會產生問題。今天的情形卻不一樣,因此按照聖經的記載合理地編排一個年表,可能已足以讓我們了解各事發生的次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