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萬民恨惡』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利用戰時的狂熱達成他們的目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國家主義的狂熱席捲全球;這使聖經研究者的敵人有一項新武器去對付他們。基督新教和羅馬天主教的宗教領袖可以拿著愛國主義的幌子,將他們的仇恨表達出來。他們利用戰時的歇斯底里,誣告聖經研究者煽動叛亂。在第一世紀,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也對耶穌基督和使徒保羅提出過同樣的指控。(路加福音23:2,4;使徒行傳24:1,5)當然,教士們若要提出這樣的指控,自己就必須積極支持戰爭才行。雖然這意味到將許多青年男子送上戰場,去殘殺另一個國家中與他們信奉同一宗教的人,大部分教士卻看來並沒有對此感到不安。
1917年7月,守望台社在羅素死後發行了《完成的奧祕》一書。這本書就啟示錄、以西結書以及雅歌這幾本書作了詳細的評論。這本書坦率地揭發基督教國屬下教士的偽善!在一段頗短的時期內,這本書已銷流很廣。在1917年12月杪和1918年年初,美國和加拿大的聖經研究者也分發了1000萬份稱為《聖經研究者月刊》的單張,其中含有措辭猛烈的信息。這份像小報般大小的四頁單張題名為「巴比倫的傾倒」,次標題則是:「基督教國現今何以必須受苦——最後的結局」。文章指出,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屬下的各宗教團體乃是現代的巴比倫,他們不久便會傾倒了。為了支持提出的論點,單張刊出《完成的奧祕》一書的片斷,論及上帝的預言如何表示,他已對「神祕的巴比倫」作了不利的判決。底頁刊有一幅生動的漫畫,展示一道牆正在傾倒。牆上有些巨石分別寫著「三位一體的道理(『3×1 =1』)」、「靈魂不死」、「永遠受苦的理論」、「基督新教——信條、教士等」、「羅馬天主教——教皇、紅衣主教等」等字樣;所有石頭都正紛紛傾倒。
耶穌將猶太教士們的偽善揭發出來時,後者大感忿怒;同樣,上述的揭發也使基督教國的教士們忿怒若狂。(馬太福音23:1-39;26:3,4)在加拿大,教士們迅速作出反應。1918年1月,600多個加拿大教士聯名遞交一份請願書,要求政府禁止萬國聖經研究會的書刊流通。正如《溫尼伯論壇晚報》報導,溫尼伯聖斯蒂芬斯教堂的教士查爾斯·G·佩特森在講壇上抨擊刊登「巴比倫的傾倒」一文的《聖經研究者月刊》之後,司法部長約翰遜便與他聯絡,並從他取得一份刊物。在此之後不久,加拿大政府在1918年2月12日頒布法令,宣告若有人擁有《完成的奧祕》一書或上述的單張,便會招致罰款和監禁的懲罰。
-
-
『受萬民恨惡』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洛杉磯的《論壇晨報》對這個演講發表了一項詳細報導。這使教士們大為震怒。牧師聯會當天便召開會議,並派會長去見該報的經理,讓後者知道他們對此極為不悅。在此之後,有一段時期守望台社的辦事處經常受到政府情報人員的騷擾。
在這段充滿國家主義狂熱的時期,教士們在美國費拉德爾菲亞舉行會議,並且通過決議要求政府修改間諜法,將觸犯這條法例的人交給軍事法庭審判,從而有招致死刑的可能。他們推舉約翰·洛德·奧布賴恩——檢察長在戰爭活動方面的特別助手——將請求向美國的參議院提出。美國總統並沒有容許這個法案成為法律。但後來美國陸軍少將詹姆斯·富蘭克林·貝爾在盛怒之下向J.F.盧述福和W.E.范安伯透露當時在會議席上發生的事,並且表示政府打算運用間諜法去對付守望台社的主管人。
-
-
『受萬民恨惡』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在馬薩諸塞州的伍斯特,B.F.懷蘭牧師進一步利用戰時的狂熱,聲稱聖經研究者為敵人作宣傳。他在《每日電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在其中聲稱:「作為國家公民,你們要肩負的愛國職責之一便是:下令禁制總部設於布洛克林的萬國聖經研究會。這些人打著宗教幌子推銷《完成的奧祕》這本書,其實是要為德國人宣傳。」他毫無避嫌地告訴政府當局,政府有責任要逮捕聖經研究者,並且制止他們繼續舉行聚會。
1918年的春季和夏季,聖經研究者在北美洲和歐洲都普遍受到迫害。教唆者包括浸信會、循道會、聖公會、路德會、羅馬天主教和其他教派的教士們。
-
-
『受萬民恨惡』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這宗案件在6月5日提堂,起訴人是以撒·R·伊蘭和信奉天主教的查爾斯·J·巴克納。在審訊期間,盧述福弟兄留意到天主教教士時常與巴克納和伊蘭商談。
-
-
『受萬民恨惡』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豪法官在判刑之前說,被告律師所作的陳述不但使政府的執法官員,同時令「全國各地的牧師教士」,均受到質疑和侮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