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為受欺壓的人帶來安慰
    守望台1996年 | 11月1日
    • 為受欺壓的人帶來安慰

      你有沒有留意到,你一生中某些語詞在頭條新聞裡再三出現呢?你經常讀到戰爭、罪行、災禍、飢餓、痛苦等字眼而深感厭倦嗎?可是,有一個詞語卻顯然很少在新聞報導中出現。這個詞語代表著人類一種很大的需要。這個詞語就是「安慰」。

      「安慰」的意思是「予人力量和希望」,「消減人的憂傷和煩惱」。在這20世紀,世界經歷到種種動亂,確實極需有個希望為人消愁。不錯,今天我們有些人享受到的物質舒適,是我們的祖先連做夢也想不到的。這一切要歸功於科學進步。可是,科技並沒有為我們帶來安慰,因為科技無法把人類種種痛苦的因由徹底根除。這些因由是什麼?

      許多世紀以前,睿智的所羅門論到痛苦的一個基本因由,說:「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傳道書8:9)科技並不能改變人喜歡管轄同胞的傾向。在20世紀,這種傾向導致不少國家興起暴虐的獨裁統治,在國與國之間爆發了多場可怖的戰爭。

      自從1914年以來,有超過一億人在戰爭中喪生。請想想這個數字代表人類多大的痛苦——有千百萬哀傷的家庭需要安慰。除了橫死,戰爭也帶來別的痛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歐洲有1200萬難民。近年,東南亞有150多萬人要逃離戰區。在巴爾幹半島爆發的戰事迫使200多萬人逃離家園——時常為了避免淪為「種族清洗」的犧牲品。

      難民無疑需要安慰,尤其是那些被迫急忙逃離家園的人。他們身無長物,不知何去何從,自己和家人都是前路未卜。在受欺壓的人當中,這些人也是最可憐的一群,確實亟需安慰。

      在世上比較太平的地區,千百萬人飽受經濟制度奴役。不錯,有些人確實生活豐裕。可是,大多數人都要天天胼手胝足才能糊口。不少人亟需適當的居所。有越來越多人失業。一份非洲報章預測:「世界正邁向空前的失業危機。到了2020年,另有13億人要找工作。」飽受經濟制度壓迫的人無疑需要「力量和希望」——安慰。

      有些人在絕望困境中鋌而走險。當然,這樣做只是為受害人帶來艱辛罷了,而罪行猖獗進一步形成了更強烈的壓迫感。南非約翰內斯堡的《星報》最近有以下一段頭條新聞:「在『世上最兇暴的國家』裡典型的一天」。文章描述在約翰內斯堡普通的一天內所見所聞。單在這一天就有四個人被謀殺,八個人的汽車遭人劫走。在中產階級所住的一個郊區,據報有十七宗破門偷竊案。另外還有不少持械行劫的案件。據上述報章報導,警方把這一天形容為「相當平靜」。可以理解的是,被謀殺的人的親屬和房子遭人破門偷竊、汽車給人劫走的人,一定感到大受欺壓。這些人都需要鼓勵和希望——安慰。

      在若干國家,有些父母把孩子賣落火坑。不少遊客參加「性旅遊」前往亞洲某個國家。據報這個國家目前有二百萬娼妓,當中很多是在孩童時就被人賣掉或擄作雛妓的。這群可憐的人所受的欺壓,誰人能及呢?論到這種可恥的行業,《時代》雜誌報導,1991年東南亞婦女組織會議估計,「自從70年代中葉以來,世界各地有3000萬女子給人賣落火坑」。

      當然,兒童不一定要給人賣落火坑才算受害。有越來越多兒童在家裡遭父母和親屬虐待,甚至強姦。這樣的兒童所受的感情創傷可能會歷久不愈。毫無疑問,這些飽受欺壓的可憐人需要安慰。

      一位古代智者審察人類所受的欺壓

      所羅門王看見人類受盡欺壓,大感震驚。他寫道:「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傳道書4:1。

      這位睿智的君王在3000年前已經意識到受欺壓的人亟需安慰,看見今天的情況,他會怎麼樣說呢?不過所羅門深知,不完美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內,沒有一個能夠提供人類必需的安慰。只有力量高於凡人的大能者,才能夠把欺壓人的惡勢力除去。世上有這樣一位大能者嗎?

      聖經在詩篇72篇談到一位能夠為全人類帶來安慰的大能者。這篇詩是所羅門的父親大衛寫的。詩的題署說:「論到所羅門的詩。」(《新世》)顯然,這篇詩是年邁的大衛王就繼承他王位的一位寫的。據這篇詩說,這位君王會消除一切壓迫,為人帶來永久的舒解。「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直到地極。」——詩篇72:7,8。

      大衛寫這段話的時候,所想到的很可能是他的兒子所羅門。可是,所羅門意識到自己絕沒有能力像這篇詩所說的,對人類有這麼大的益處。所羅門只能夠以小得多的規模應驗這篇詩的話。由於能力所限,他只能夠為以色列國效勞而無法造益全世界的人。這篇受靈示的預言詩顯然指向一位比所羅門偉大得多的君王。這位究竟是誰呢?非耶穌基督莫屬。

      天使宣布耶穌誕生的時候,說:「耶和華上帝會把他父親大衛的寶座賜給他」。(路加福音1:32)另外,耶穌把自己稱為「比所羅門更大的」。(路加福音11:31)耶穌復活升天以來,就一直在上帝的右邊;他無疑能夠從這個崇高的位置把詩篇72篇的話徹底實現。不但這樣,耶穌已經從上帝得著能力和權柄,可以把欺壓者加在人身上的重軛打破。(詩篇2:7-9;但以理書2:44)所以,耶穌就是要徹底實現詩篇72篇的大能者。

      壓迫快要終止

      這對我們有什麼含義呢?這意味著所有形式的壓迫不久就要終止了。耶穌預言,我們在20世紀目睹的空前痛苦和壓迫,正是標明我們處於『事物制度末期』的確據。(馬太福音24:3)不但這樣,耶穌還預言說:「國族會起來對抗國族,王國會起來對抗王國」。(馬太福音24:7)預言的這項特色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開始應驗。耶穌補充說:「因為不法的事增加,大多數人的愛心都會冷卻下來。」(馬太福音24:12)不法的事大增和愛心冷卻產生了一個邪惡、暴虐的世代。因此,耶穌基督以地球新王的身分干預世事的時候必定近了。(馬太福音24:32-34)受欺壓的人要是對耶穌基督懷有信心,承認他是上帝委任的君王,為人類帶來安慰的救主,耶穌干預世事的時候會對他們有什麼含義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讀讀詩篇72篇的另一段話,這段話也會應驗在基督耶穌身上:「窮乏人呼求的時候,他要搭救;沒有人幫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要憐恤貧寒和窮乏的人,拯救窮苦人的性命。他要救贖他們脫離欺壓和強暴;他們的血在他眼中看為寶貴。」(詩篇72:12-14)因此,上帝所立的君王耶穌基督會確保不再有人受到欺壓。耶穌有能力終止所有形式的不平。

      也許有人會說:「這聽起來好極了,只是現在又怎麼樣呢?現在受苦的人可以得到什麼安慰?」事實上,受欺壓的人現在也可以得到安慰。本刊接續的兩篇文章指出,現在有幾百萬人跟真神耶和華和他的愛子耶穌基督締結了親密的關係,結果得到莫大的安慰。在今天這段壓力重重的時期,這種關係不但能夠給予我們安慰,同時還可以帶領我們擺脫壓迫而得享永遠的生命。耶穌在他向上帝所作的禱告裡宣告說:「他們不斷吸收知識,認識你這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可以有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17:3。

  • 向耶和華尋求安慰
    守望台1996年 | 11月1日
    • 向耶和華尋求安慰

      「但願賜人忍耐和安慰的上帝,使你們彼此間有基督耶穌一樣的思想態度」。——羅馬書15:5。

      1.為什麼今日人對安慰的需要與日俱增?

      今日,人們正越來越需要得著安慰。正如一位聖經執筆者在1900多年前指出,「所有創造物都一同悲嘆,一同痛苦,直到現在。」(羅馬書8:22)在我們的時代,「悲嘆」和「痛苦」正與日俱增。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經歷一場復一場的危機,飽受戰爭、罪行和各種天災所打擊,而這些災害時常是由人類管理地球不善所促成的。——啟示錄11:18。

      2.(甲)人類目前的種種苦難主要是誰促成的?(乙)什麼事實使我們有理由懷持希望?

      2 為什麼我們這時代有這麼多苦難呢?聖經的答案是,上帝的王國在1914年誕生之後,撒但已從天被逐,於是「地和海有苦難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時候無多,就大為憤怒,下到你們那裡了」。(啟示錄12:12)既然證據清楚顯示這個預言已獲得應驗,我們確知撒但的邪惡統治已差不多達到盡頭了。不久地上的生活就會恢復撒但引誘人類始祖犯罪之前的和平情況,知道這件事令我們感到多大的安慰!

      3.在歷史上的什麼時期,人不需要獲得安慰?

      3 起初人類的創造者賜給人一個美麗的園子,作為第一對人類的居所。園子坐落在一個稱為伊甸的地方,而伊甸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愉快」或「樂趣」。(創世記2:8,《新世》腳注)不但如此,亞當夏娃享有完美的健康,而且有希望永不用死亡。試想想他們本來可以在多少方面發揮自己的才幹,例如在園藝、藝術、建築、音樂等方面。請也想想,隨著他們執行上帝的吩咐,努力開發地球,使普世成為樂園,他們會有多少機會研究上帝所創造的奇妙萬物。(創世記1:28)的確,亞當夏娃的生活會充滿愉快、樂趣而不是充滿悲嘆、痛苦。顯然他們並不需要安慰。

      4,5.(甲)為什麼亞當夏娃未能夠在順服方面通過考驗?(乙)人類怎樣變成亟需安慰?

      4 可是,亞當夏娃卻有一項迫切的需要,那就是,對他們仁慈的天父養成深摯的愛心和感激。這樣的愛心會促使他們在任何環境之下都服從上帝。(可參閱約翰福音14:31。)很可惜,我們的始祖相繼忤逆他們的至高統治主耶和華。他們轉而歸附撒但這個墮落天使的邪惡統治。撒但首先引誘夏娃犯罪,吃了禁果。雖然上帝曾警告亞當說:「你吃的時候,你必要死」,亞當卻妄自取了禁果來吃而犯了罪。——創世記2:17,《新譯》。

      5 於是,這對犯了罪的夫婦開始逐漸死去。上帝把他們判處死刑,同時對亞當說:「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創世記3:17,18)亞當夏娃本來有希望使未經開發的地球轉變成為樂園,但現在已不再有這樣的希望了。他們被逐出伊甸園,從此之後不得不辛苦耕耘,才能從受了咒詛的地種出食物糊口。他們的後代承受到這種有罪、垂死的狀態,所以亟需安慰。——羅馬書5:12。

      予人安慰的應許終於實現

      6.(甲)人類墮落犯罪之後,上帝隨即提出什麼予人安慰的應許?(乙)拉麥作了什麼與安慰有關的預言?

      6 耶和華對引誘人類反叛的罪魁宣判懲罰的時候,同時表明自己是『賜人安慰的上帝』。(羅馬書15:5)他應許要差來一個「後裔」,這位救主最後會把亞當的後代從亞當反叛的悲慘後果搭救出來。(創世記3:15)後來上帝也就這項拯救賜給人若干預觀。例如,他靈示拉麥(亞當通過他兒子塞特所生的一個後代)預告拉麥的兒子會做些什麼事:「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創世記5:29)為了配合這個應許,拉麥給孩子起名為挪亞,因為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安息」或「安慰」。

      7,8.(甲)什麼情勢令耶和華感覺後悔創造了人?為了應付這種情勢,他決定採取什麼行動?(乙)挪亞怎樣實現了他的名字的含義?

      7 與此同時,撒但誘使一些天使轉而跟從他。這些天使化身為人,在亞當的後代當中選了些美貌的女子為妻。這種反常的結合進一步腐化了人類的社會,結果產生了一族不敬神的尼弗凌。「尼弗凌」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擊倒人的」,當時他們使地上充滿了強暴。(創世記6:1,2,4,11;猶大書6)「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創世記6:5,6。

      8 耶和華定意要降下一場普世的洪水,把當時邪惡的世界一舉毀滅;但是,為了保全性命,他首先吩咐挪亞建造一隻方舟。這樣,人類和動物得以保存下來。洪水過後,挪亞和家人從方舟出來,踏足於一個潔淨的地球,當時他們必然感覺如釋重負!他們發覺大地所受的咒詛已經解除了,所以農事比以前容易得多;這無疑令他們大感安慰!拉麥的預言的確應驗了,挪亞果然實現了他名字的含義。(創世記8:21)作為上帝的忠僕,挪亞得以為人類帶來若干程度的「安慰」。可是,洪水之後,撒但和他手下的邪靈天使繼續對人類操有邪惡的影響,因此人類繼續在罪、疾病和死亡的重擔下呻吟。

      比挪亞更大的一位

      9.耶穌基督怎樣為衷心悔改的人帶來莫大幫助和安慰?

      9 人類在地上生存了大約4000年之後,應許的後裔終於來到。由於深愛人類,耶和華上帝差遣他的獨生子降世為人,犧牲生命作為救贖人類的贖價。(約翰福音3:16)人只要衷誠悔改,對耶穌基督捨命作犧牲一事懷具信心,就能夠從他獲得莫大的舒解。所有獻身給耶和華、受浸成為上帝愛子的門徒的人,都經歷到恆久的舒暢和安慰。(馬太福音11:28-30;16:24)他們雖然是不完美的人,卻能夠懷著清白的良心事奉上帝,從而尋得深切的喜樂。令他們深感安慰的是,只要他們繼續信從耶穌,就會贏得永生的獎賞!(約翰福音3:36;希伯來書5:9)如果他們一時軟弱而犯了嚴重的罪,復活了的主耶穌基督會作他們的幫助者、安慰者。(約翰一書2:1,2)他們只要衷心認罪,按照聖經的指示採取步驟避免慣常犯罪,他們就會獲得舒解,因為他們深知『上帝是忠信的,是正義的,總會寬恕他們的罪』。——約翰一書1:9;3:6;箴言28:13。

      10.我們可以從耶穌在地上施行的奇跡獲知什麼?

      10 耶穌在地上時幫助許多有邪靈附身的人擺脫鬼魔的捆綁,醫好各種各色的疾病,甚至使死去的人復活過來,藉此他為人帶來莫大的安舒。誠然,這些奇跡只帶來短暫的裨益,因為得益的人後來都衰老死去。可是,耶穌卻藉此指向未來他要賜給全人類的種種幸福。現在他是天上一個位高權重的君王,不久他就要施展大能,不是僅把邪靈逐出而已。他會把邪靈和他們的頭子撒但一併囚禁在無底深淵裡,使他們陷於全無活動的狀態。於是,榮耀的基督千年統治就開始了。——路加福音8:30,31;啟示錄20:1,2,6。

      11.耶穌為什麼把自己稱為「安息日的主」?

      11 耶穌說自己是「安息日的主」,他的醫病奇跡有許多都是在安息日施行的。(馬太福音12:8-13;路加福音13:14-17;約翰福音5:15,16;9:14)為什麼呢?安息日的規定是上帝賜給以色列人律法的一部分,因此是「將來美善事物的影子」。(希伯來書10:1)每週的六個工作日使我們想到人類在過去6000年受撒但的暴虐統治所奴役。週末的安息日則令我們想到,在更大的挪亞——耶穌基督——千年統治期間,人類會經歷到令人欣慰的安息。——可參閱彼得後書3:8。

      12.我們可以期待獲得什麼予人安慰的經驗?

      12 在基督治下,他的地上臣民終於能夠完全擺脫撒但的邪惡影響;他們會感到多麼舒暢!他們身體上、感情上和精神上的疾病都會不藥而愈,從而為他們帶來進一步的安慰。(以賽亞書65:17)然後,他們會開始迎接親者從死裡復活。你可以想像他們會多麼喜出望外!這樣,上帝「會擦去他們眼睛裡的一切眼淚」。(啟示錄21:4)耶穌會將他所獻的贖價裨益逐步應用在上帝王國的忠順臣民身上,幫助他們進至身心完美的地步,完全擺脫亞當犯罪所遺下的一切惡果。(啟示錄22:1-5)然後撒但會被釋放「一會兒」。(啟示錄20:3,7)所有忠貞地擁護耶和華的合法至高統治權的人都會獲得永生的獎賞。人類得以完全「獲得自由,不再受腐壞所奴役」!這樣,順服的人類會得享「上帝孩子榮耀的自由」!請想想這會為我們帶來多麼難以言喻的喜樂!——羅馬書8:21。

      13.為什麼所有真基督徒都需要上帝所提供的安慰?

      13 這個日子來到之前,我們繼續經歷種種悲傷和痛苦;對所有生活在撒但邪惡事物制度裡的人來說,這樣的經歷是在所難免的。身體的疾病和情緒的失調正與日俱增,折磨著各種各色的人,甚至忠心的基督徒也不能幸免。(腓立比書2:25-27;帖撒羅尼迦前書5:14)除此之外,我們基督徒時常受到無理的譏嘲和迫害;由於我們決心「以上帝為統治者,服從他而不是服從人」,撒但就極力迫害我們。(使徒行傳5:29)因此,如果我們要堅忍不拔地執行上帝的旨意,直到撒但世界的末日,就需要上帝所提供的安慰、幫助和力量。

      從何處尋得安慰

      14.(甲)耶穌在臨死的前夕作了什麼應許?(乙)為了從上帝聖靈的安慰充分得益,我們必須怎樣做?

      14 耶穌在臨死的晚上向忠心的使徒清楚表明,他不久就要離開他們,回到天父那裡。這使他們大感惶惑和憂傷。(約翰福音13:33,36;14:27-31)耶穌看出他們需要繼續獲得安慰,於是應許他們說:「我要請求父親,他就會賜給你們另一個幫助者[『安慰者』,英《新世》腳注],永遠跟你們在一起」。(約翰福音14:16)耶穌在這裡提及上帝的聖靈;他復活之後50天,上帝將這靈澆灌在他的門徒身上。a上帝的靈對他們有極大幫助,在他們遭遇磨煉時給予他們安慰,使他們有力量繼續遵行上帝的旨意。(使徒行傳4:31)可是,我們不應當以為人可以自動獲得這種幫助。如果要充分從聖靈得益,每個基督徒都必須繼續向上帝禱告,求他通過聖靈給他們所需的幫助和安慰。——路加福音11:13。

      15.耶和華用什麼方法賜安慰給我們?

      15 上帝予人安慰的另一個方法是通過他的話語聖經。保羅寫道:「從前寫下來的話,全是為教導我們而寫的,好讓我們藉著忍耐,藉著經書所帶來的安慰,可以懷有希望。」(羅馬書15:4)這表明我們需要經常研讀、沉思聖經和聖經書刊所含的資料。我們也需要經常參加基督徒的聚會,一同分享聖經裡予人安慰的思想。這些聚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彼此鼓勵。——希伯來書10:25。

      16.上帝予人慰藉的安排應當促使我們怎樣行?

      16 保羅寫給羅馬人的信進一步表明,我們善用上帝予人慰藉的安排可以帶來什麼良好果效。他寫道:「但願賜人忍耐和安慰的上帝,使你們彼此間有基督耶穌一樣的思想態度,好叫你們齊心一意,一口同聲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上帝和父親。」(羅馬書15:5,6)不錯,我們只要充分運用上帝予人慰藉的各項安排,就會跟我們勇敢的領袖耶穌基督更相似。這會激勵我們不斷在見證工作上,在聚會裡,在與信徒同工私下交談時,以及在禱告中用嘴唇榮耀上帝。

      經歷猛烈試煉的時刻

      17.耶和華怎樣安慰他的愛子?這導致什麼結果?

      17 在經歷痛苦死亡的前夕,耶穌感到「極其難過」,「非常憂愁」。(馬太福音26:37,38)於是他稍微離開門徒,懇切禱告向天父求助。「由於懷有敬神的畏懼,[他]就得蒙垂聽。」(希伯來書5:7)聖經報導當時「有一個天使從天上向[耶穌]出現強化他」。(路加福音22:43)既然耶穌能夠坦然無懼地面對他的反對者,這足以證明上帝安慰他愛子的方式的確極為有效。——約翰福音18:3-8,33-38。

      18.(甲)在使徒保羅的一生中,什麼時期特別艱難?(乙)我們可以怎樣令辛勤工作、富於憐憫的長老感到安慰?

      18 使徒保羅也經歷過猛烈的試煉。例如,他在以弗所執行服事職務時,曾「因猶太人密謀害[他]而經歷種種考驗」。(使徒行傳20:17-20)後來,由於保羅的傳道活動令崇拜阿耳忒彌斯女神的人大感不悅,在城裡引起了一場暴動,他只好離開以弗所。(使徒行傳19:23-29;20:1)保羅北上前往特洛阿斯城,但當時有些事令他憂心忡忡。暴動在以弗所爆發之前沒有多久,保羅收到一項令他深感不安的報告。在哥林多成立了不久的會眾裡,不但有分門結黨的情形存在,而且寬容淫亂的醜行。於是保羅在以弗所寫了一封信給哥林多人,提出嚴厲的責備,希望他們從速糾正事態。對他來說這絕不是易事。他後來在第二封信中透露,「我心裡飽受患難,極度痛苦,所以多多流淚寫信給你們」。(哥林多後書2:4)像保羅一樣,富於憐憫的長老發覺,向人提出糾正的勸告和責備並不容易,因為他們深深意識到自己也有許多弱點。(加拉太書6:1)所以,願我們都敏於聽從長老根據聖經向我們提出的仁愛勸告,這樣他們就會深感安慰了。——希伯來書13:17。

      19.保羅為什麼從特洛阿斯前往馬其頓?他終於怎樣獲得舒解?

      19 保羅在以弗所的時候不但寫信給哥林多的弟兄,同時派提多去協助他們;他吩咐提多把哥林多人對信的反應帶回來告訴他。保羅希望在特洛阿斯跟提多會合。保羅在當地有很好機會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但是這並沒有減輕他的憂慮,因為提多還沒有抵達。(哥林多後書2:12,13)於是他前往馬其頓,希望在那裡跟提多會合。由於在傳道工作上遭遇很大反對,這令保羅更感憂慮。他解釋說:「我們到了馬其頓以後,我們的肉體得不著舒解,反而一直事事吃苦——外有爭鬥,內有畏懼。可是那安慰低落的人的上帝,藉著提多的臨在安慰了我們」。(哥林多後書7:5,6)提多終於抵達,告訴保羅哥林多人對他的信反應良好;這令保羅感覺多麼欣慰!

      20.(甲)正如我們從保羅的事例見到,耶和華賜人安慰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什麼?(乙)下一篇文章會討論什麼問題?

      20 今日上帝手下許多僕人也面對各種磨煉,令他們感到情緒「低落」、抑鬱沮喪;因此,保羅的經歷可以給他們很大安慰。不錯,『予人安慰的上帝』深知我們的個別需要。正如提多把哥林多人衷心悔改的態度告訴保羅,為他帶來很大安慰,同樣上帝也能夠任用我們,使我們有機會彼此安慰鼓勵。(哥林多後書7:11-13)我們在下一篇文章會討論保羅對哥林多人的親切反應,看看這可以怎樣幫助我們在今日以有效的方式,把來自上帝的安慰跟別人分享。

  • 與人分享耶和華所賜的安慰
    守望台1996年 | 11月1日
    • 與人分享耶和華所賜的安慰

      「我們對你們的希望是不動搖的,因為知道你們既然同受苦楚,也會照樣同得安慰。」——哥林多後書1:7。

      1,2.今日許多成為基督徒的人曾有什麼經歷?

      在目前《守望台》的讀者當中,有許多人都不是自幼就認識上帝的真理的。也許你的情形也是這樣。如果是,請回想一下你的了解之眼開始張開時,你有什麼感覺。例如,你首次明白死者不是在受苦而是毫無知覺的,你豈不是感到如釋重負嗎?你初次獲知死者的希望,知道會有億萬的人在上帝的新世界裡復活過來,你豈不是大感安慰嗎?——傳道書9:5,10;約翰福音5:28,29。

      2 上帝應許要終止罪惡,使地球成為樂園;獲知這個奇妙的應許對你有什麼影響?你獲悉這件事的時候,豈不是大感安慰,熱切期待嗎?你初次獲知自己有可能活著進入地上的樂園裡,永不用死亡,你有什麼感覺?無疑你十分興奮。不錯,你已成為上帝那充滿安慰的信息的受益者,現在這個信息正由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加以宣揚。——詩篇37:9-11,29;約翰福音11:26;啟示錄21:3-5。

      3.為什麼那些努力把上帝的安慰信息跟別人分享的人,自己也經歷患難?

      3 可是,你試試把聖經的信息跟別人分享,就會發覺「信心不是人人都有的」。(帖撒羅尼迦後書3:2)你對人表示你相信聖經的應許,也許有些以前的朋友因此而嘲笑你。由於你繼續跟耶和華見證人一起研讀聖經,你甚至可能受人迫害。一旦你開始作出改變,使自己的生活跟聖經原則一致,所受的反對可能變得更激烈。這樣,你就開始經歷到來自撒但和他的世界的患難了。所有願意受上帝安慰的人,撒但都會極力加以迫害。

      4.新近感興趣的人可能對患難有什麼不同反應?

      4 令人惋惜的是,正如耶穌預告,患難使有些人跌倒,不敢再跟基督徒的會眾來往。(馬太福音13:5,6,20,21)其他許多人卻把所獲知的奇妙應許緊記在心,甘願忍受患難。最後,他們毅然將自己的生命獻給耶和華,受浸成為上帝愛子耶穌基督的門徒。(馬太福音28:19,20;馬可福音8:34)當然,患難並不會隨著基督徒受浸而終止。例如,如果一個人以往過慣不道德的生活,就可能要艱苦奮鬥才能保持貞潔。有些人則要忍受不信家人的持續反對。無論遭受什麼患難,所有獻了身給上帝、忠貞不二地過著虔敬生活的人都可以肯定一件事,他們會親身體驗到來自上帝的安慰和幫助。

      「賜一切安慰的上帝」

      5.除了遭受許多磨煉之外,保羅也經歷什麼?

      5 使徒保羅對上帝所賜的安慰懷有很深的體會。他在亞細亞和馬其頓經歷過一段特別艱難的日子之後,獲知哥林多會眾對他在信中提出的責備有良好反應;這令他十分欣慰。於是他寫了第二封信,其中含有以下一段讚美上帝的話:「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上帝和父親受到祝頌。他是溫柔慈悲的父親,賜一切安慰的上帝。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都安慰我們」。——哥林多後書1:3,4。

      6.我們從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3,4所說的話獲知什麼事?

      6 這段受上帝靈示的話的確意義深長。讓我們分析一下箇中的含義。每逢保羅在信中讚美或感激上帝,或向上帝提出請求,我們通常發覺他也同時表示對基督徒會眾的元首耶穌深懷感激。(羅馬書1:8;7:25;以弗所書1:3;希伯來書13:20,21)因此,在這段讚美的話裡,保羅把上帝稱為「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上帝和父親」。然後,他首次在他的寫作裡使用一個譯做「溫柔慈悲」的希臘名詞。這個名詞來自另一個詞語,人們時常將這個詞語用來形容對別人的痛苦感到憂傷。這樣,保羅描述上帝對手下經歷患難的忠僕懷有溫柔的憐恤之心,這種憐恤之心促使他採取慈悲的行動,給他們所需的幫助。保羅也把耶和華視為這種美德的來源,因為他將上帝稱為「溫柔慈悲的父親 」。

      7.為什麼我們可以說耶和華是「賜一切 安慰的上帝」?

      7 上帝的「溫柔慈悲」為遭遇患難的人帶來舒解,因此保羅接著把耶和華形容為「賜一切安慰的上帝」。這樣,無論信徒同工的仁慈為我們帶來多大安慰,我們仍然可以把耶和華視為安慰的來源。沒有任何真正恆久的安慰不是來自上帝的。再者,既然他按自己的形像造人,他使我們也能夠轉而安慰別人。上帝的聖靈會感動他的僕人,促使他們對那些需要安慰的人表現溫柔的慈悲。

      受到鍛鍊去安慰別人

      8.雖然臨到我們身上的種種磨難不是上帝促成的,我們忍受患難卻可以對我們產生什麼有益的影響?

      8 雖然耶和華容許各種磨難臨到他的忠僕身上,這樣的磨難卻從不是他促成的。(雅各書1:13)可是,他在我們經歷患難時所賜的安慰卻能夠鍛鍊我們,使我們更敏於留意別人的需要。這導致什麼結果呢?「這樣,我們既然自己也受上帝安慰,就能用這種安慰去安慰遭遇各種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4)因此,耶和華訓練我們以富於成效的方式把來自他的安慰跟信徒同工分享,同時也跟我們在傳道工作上遇到的人分享;這樣,我們就能效法基督,「安慰一切悲哀的人」了。——以賽亞書61:2;馬太福音5:4。

      9.(甲)什麼能夠幫助我們忍受苦楚?(乙)我們忠貞地忍受患難,可以怎樣對別人有安慰作用?

      9 保羅通過基督從上帝獲得很大安慰,因此能夠忍受許多苦楚。(哥林多後書1:5)只要我們常常沉思上帝的寶貴應許,禱告求他的聖靈支持,同時體驗到上帝應允我們的禱告,我們也能夠獲得很大安慰。這樣我們就會有力量繼續擁護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證明撒但是說謊的。(約伯記2:4;箴言27:11)每逢我們經歷某種形式的患難,能夠堅忍不拔、緊守忠誠,我們都應當像保羅一樣,將所有功勞歸於耶和華,因為他所賜的安慰使基督徒能夠在考驗之下保持忠貞。忠心基督徒在艱辛之下保持忍耐,可以對整個弟兄團體產生安慰作用,鼓勵他們決心『忍受同樣的苦楚』。——哥林多後書1:6。

      10,11.(甲)有些什麼事令古代的哥林多會眾深感痛苦?(乙)保羅怎樣安慰哥林多會眾?他表達什麼希望?

      10 所有真基督徒都要為信仰受苦,哥林多的基督徒也不例外。除此之外,他們需要有人規勸他們,把一個犯了淫亂卻不肯悔改的人開除。(哥林多前書5:1,2,11,13)由於他們沒有毅然採取行動,也沒有設法終止會眾裡的紛爭不和,這為會眾帶來了很大羞辱。但是他們終於把保羅的勸告付諸實行,並且表示衷誠悔改。因此保羅熱烈稱讚他們,指出他們對他的信反應良好,令他深感安慰。(哥林多後書7:8,10,11,13)被開除的人看來也衷誠悔改。於是保羅勸他們要「仁慈地寬恕他,安慰他,免得這樣的人太難過,就被吞掉了」。——哥林多後書2:7。

      11 保羅的第二封信必然給哥林多會眾很大安慰。這正是保羅的用意。他解釋說:「我們對你們的希望是不動搖的,因為知道你們既然同受苦楚,也會照樣同得安慰。」(哥林多後書1:7)保羅在信的末了敦促他們說:「你們要繼續……接受安慰,……仁愛和平的上帝就會跟你們同在。」——哥林多後書13:11。

      12.所有基督徒都有什麼需要?

      12 我們能夠從這件事學得一個多麼重要的教訓!基督徒會眾的所有成員應當把上帝通過他的話語、聖靈和屬地組織所賜的『安慰彼此分享』。甚至被開除的人,如果他們衷誠懺悔、改過自新,也可能需要安慰。有鑑於此,「忠信睿智的奴隸」設立了一個仁慈的安排去幫助這樣的人。每年一次,兩位長老可以去探訪某些被開除的人。這些人也許已不再表現反叛的態度,或者已不再犯嚴重的罪;他們需要有人幫助他們採取必需的步驟,重返組織的懷抱。——馬太福音24:45;以西結書34:16。

      保羅在亞細亞經歷的患難

      13,14.(甲)保羅怎樣描述他有一段時期在亞細亞經歷很大的患難?(乙)保羅所指的可能是什麼事?

      13 直到當時,哥林多會眾經歷了不少苦楚,但是跟保羅所忍受的許多患難比較,就算不得什麼一回事了。因此保羅能夠提醒他們:「弟兄們,我們不願你們不知道我們在亞細亞區所遭遇的患難。當時我們受著極大的壓力,力不能勝,性命難保。事實上,我們自覺已經判了死刑。這是要我們不信賴自己,只信賴叫死人興起的上帝。他曾經從死亡這樣的大難搭救我們,將來還要搭救我們;我們還寄望他會進一步搭救我們。」——哥林多後書1:8-10。

      14 有些聖經學者認為,保羅所指的是在以弗所發生的暴動;這場暴動本可以使保羅和跟他一起周遊各地的兩位馬其頓弟兄(該猶和亞里達古)都性命不保。當時這兩個基督徒被人抓住,帶進一個擠滿暴民的劇場裡;暴民高聲呼喊說:「『以弗所人的阿耳忒彌斯[女神]多麼偉大啊!』,這樣一連喊了約兩小時。」最後,城市的書記官使群眾安靜下來。該猶和亞里達古險些性命不保,這必然令保羅十分擔心。事實上,他本來想親自進去向狂熱的暴民申辯,但是門徒堅決不讓他冒生命危險這樣做。——使徒行傳19:26-41。

      15.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32所描述的,可能是什麼極度危險的情況?

      15 可是,保羅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種比上述事件危險得多的情勢。保羅在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問道:「我當日在以弗所跟野獸搏鬥,如果像一般人一樣,對我有什麼好處呢?」(哥林多前書15:32)這句話的意思可能是,保羅的性命不但受像獸一般兇猛的人所威脅,他也曾在以弗所的競技場裡險些給實際的野獸殺死。當時的人有時強迫罪犯在嗜血的民眾圍觀之下跟野獸搏鬥。如果保羅的意思是他曾面對實際的野獸,上帝必然在最危急的關頭施行奇跡搭救他,使他不致慘死在野獸爪下,情形正如但以理得以免受實際的獅子所吞噬一般。——但以理書6:22。

      現代的例子

      16.(甲)為什麼許多耶和華見證人對於保羅所經歷的種種患難感同身受?(乙)關於為信仰殺身成仁的人,什麼是我們可以肯定的?(丙)基督徒死裡逃生的驚險經驗產生了什麼良好影響?

      16 許多現代的基督徒都對保羅所經歷的種種苦楚感同身受。(哥林多後書11:23-27)今日基督徒也「受著極大的壓力,力不能勝」;許多人曾面對過極危險的情勢,以為自己「性命難保」。(哥林多後書1:8)有些基督徒死在濫殺無辜的兇徒手中,有些死於殘酷的迫害者手下。我們肯定上帝那予人安慰的力量使他們能夠堅持到底;不論他們懷有屬天還是屬地的希望,他們去世的時候心思意念都集中在希望的實現之上。(哥林多前書10:13;腓立比書4:13;啟示錄2:10)在其他的事例上,耶和華操縱事態的發展,使弟兄得以死裡逃生。凡是經歷過這樣拯救的人,無疑都對那「叫死人興起的上帝」養成更大的信賴。(哥林多後書1:9)在此之後,每逢他們將上帝安慰的信息跟別人分享,他們就能夠懷著更大的信念發言了。——馬太福音24:14。

      17-19.什麼經驗表明,我們在盧旺達的弟兄得以分享來自上帝的安慰?

      17 最近我們在盧旺達的親愛弟兄經歷到莫大的苦楚,跟保羅和他同伴所經歷的不相伯仲。有許多人喪生,可是撒但卻無法破壞他們的信心。相反,在這個國家裡,我們的弟兄曾經在許多方面親自體驗到上帝所賜的安慰。在盧旺達的圖西族人和胡圖族人進行種族大屠殺期間,有些胡圖族人不惜冒生命危險保護圖西族人,也有圖西族人冒險保護胡圖族人。有些見證人因為挺身保護信徒同工,結果被極端分子所殺。例如,一個名叫加希西的胡圖族見證人把一位名叫春桃的圖西族姊妹隱藏起來,後來給人發現,就慘被殺害。春桃的丈夫尚恩是圖西族人,他在另一個地方躲在一位名叫夏樂蒂的胡圖族姊妹家裡。有40天之久,尚恩和另一位圖西族弟兄躲藏在一個巨大的煙囪裡,趁晚上才出來一會兒。在整段時期,夏樂蒂雖然住在一個胡圖族軍營附近,卻冒險收容和保護他們。你可以在本頁見到尚恩和春桃劫後重逢的一張近照。他們很感激他們的胡圖族信徒同工『不顧自己的頸項』保護他們,正如百嘉和亞居拉曾冒生命危險庇護使徒保羅一樣。——羅馬書16:3,4。

      18 另一位胡圖族的見證人,盧華卡布布,由於挺身保護圖西族的信徒同工而贏得了當地一份報章(Intaremara) 的稱讚。a該報說:「另一位古道熱腸的善心人士是盧華卡布布。他是個耶和華見證人,曾經前往各地,在弟兄當中(他們的信徒同工彼此以弟兄相稱)給有需要的人安排藏身之所。他自己雖然有哮喘的毛病,卻整天由朝到晚替人運送食物和飲料。上帝使他有超人的氣力。」

      19 請也想想一對感興趣的胡圖族夫婦的經歷。做丈夫的名叫尼可丹,妻子名叫亞坦娜西。種族屠殺爆發之前,這對夫婦已經跟一位名叫亞爾方斯的圖西族見證人研讀聖經。後來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家並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因為他們的胡圖族鄰人知道他們有個朋友是圖西族人。因此尼可丹和亞坦娜西把亞爾方斯藏在院子的一個坑裡。這是個好主意,因為鄰人開始差不多每天都來搜尋亞爾方斯。亞爾方斯躺在坑裡28天,他利用機會沉思聖經的各項記載,例如關於耶利哥城的喇合把兩個以色列人藏在她家房頂的記載。(約書亞記6:17)由於亞爾方斯的胡圖族聖經學生冒生命危險保護他,今日他能夠繼續在盧旺達向人宣揚好消息。尼可丹和亞坦娜西又怎樣?現在他們都已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並且跟感興趣的人主持20個聖經研究。

      20.耶和華怎樣安慰我們在盧旺達的弟兄?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繼續有什麼需要?

      20 種族大屠殺開始的時候,盧旺達有2500個傳道員參與宣揚好消息的工作。雖然有數以百計的見證人喪生或被迫逃往外地,見證人的數目卻已增至超過3000人。這足以證明耶和華的確安慰他們。耶和華見證人當中有許多孤兒寡婦,這些人又如何?這些人自然處境艱難,需要我們繼續予以安慰。(雅各書1:27)他們要等到死者在上帝的新世界裡復活過來,眼淚才會完全抹乾。可是,憑著弟兄的協助,同時由於他們敬拜「賜一切安慰的上帝」,他們能夠應付生活的種種艱辛。

      21.(甲)在其他什麼地方,我們的弟兄也亟需來自上帝的安慰?我們所有人都能夠用什麼方法提出幫助?(參閱附框「在四年的戰爭歲月中得著安慰」。)(乙)我們對安慰的需要會在什麼時候完全獲得滿足?

      21 在世上其他許多地方,例如厄立特里亞、新加坡和前南斯拉夫,我們的弟兄繼續不顧艱難,忠貞地事奉耶和華。我們要繼續幫助這些弟兄,經常為他們懇切祈求,好使他們獲得所需的安慰。(哥林多後書1:11)願我們忠貞不二地忍耐到底,直至時候來到,上帝通過耶穌基督在最完滿的意義上「擦去[我]們眼睛裡的一切眼淚」。那時,在上帝正義的新世界裡,我們會徹底體驗到耶和華所賜的安慰。——啟示錄7:17;21:4;彼得後書3:13。

  • 在四年的戰爭歲月中得著安慰
    守望台1996年 | 11月1日
    • 在四年的戰爭歲月中得著安慰

      在前南斯拉夫境內,在四年的戰爭歲月裡,不少人歷盡艱辛,物質嚴重短缺。他們當中有數百名耶和華見證人,這些人不顧艱難,繼續忠貞地崇拜「賜一切安慰的上帝」。——哥林多後書1:3。

      在薩拉熱窩,人們所受的艱辛更是苦不堪言,因為在戰爭期間,薩拉熱窩這個大城市一直給敵軍重重圍困。不論是電力、食水、木柴,還是糧食供應,都極為短缺。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情況下,薩拉熱窩的耶和華見證人會眾怎樣運作呢?鄰近國家的基督徒冒著生命危險,運來大批救援物資。(參看《守望台》1994年11月1日刊第23-27頁。)另外,薩拉熱窩的弟兄彼此分享自己所有的,但他們最著重的,還是分享屬靈的東西。薩拉熱窩遭圍困期間,市內一位基督徒監督報告說:

      「我們十分珍惜聚會。我和內子,連同另外30人,要步行15公里路參加聚會,回程也一樣。有時,當局宣布食水供應的時間,剛好是我們出席聚會的時候。弟兄們怎樣做呢?他們留在家裡,還是參加聚會?弟兄們寧可參加聚會。弟兄們總是互相幫助,有什麼就分享什麼。會眾裡有位姊妹住在市郊,靠近森林,所以比較容易取得木柴。這位姊妹在麵包店工作,獲得麵粉作工資。只要辦得到,她會烘一個大麵包帶去聚會。聚會完了,她會在各人離去前分給每人一片。

      「很重要的一點是,弟兄姊妹沒有一個人感到孤苦無靠。我們當中,誰知道下一個陷入困境而需要幫助的人不是自己呢。嚴冬期間,路上積滿雪。一位姊妹病了,幾名年輕力壯的弟兄就用雪橇送姊妹去參加聚會。

      「我們全都參與傳道工作,耶和華大大祝福我們的努力。耶和華看見我們在波斯尼亞的苦況,使我們的人數不斷增加——就是戰前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增長。」

      在前南斯拉夫其他飽受戰火蹂躪的地區,耶和華見證人雖然同樣歷盡艱辛,人數卻不斷增加。克羅地亞耶和華見證人的辦事處交來報告,論到一個見證人小組說:「住在大克拉杜沙的弟兄要應付種種嚴峻考驗。這個鎮三番五次受到軍隊攻擊。弟兄們要向克羅地亞士兵、塞爾維亞士兵以及各種伊斯蘭教軍隊解釋自己的中立立場。不錯,他們飽嘗痛苦——監禁、毒打、飢餓、生命備受威脅。可是他們全都保持忠貞,有幸看見耶和華祝福他們的活動。」

      在大克拉杜沙和鄰近的比哈奇,耶和華見證人雖然嘗盡艱辛,卻熱心無減,繼續與鄰人分享上帝予人安慰的信息,結果人數不斷增加。這兩個地方共有26位王國傳道員,主持39個家庭聖經研究!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