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製星空圖——古今面面觀警醒!2000年 | 1月22日
-
-
找出空中的線條
古代的天文學家留意到,似乎所有的星星都在規律地移動。雖然星星在空中東升西落,彼此之間相對的位置卻沒有改變。a換句話說,每天晚上都可看到相同的星體組別。由於人類想要找出這點點繁星之間的規律,於是把星星劃分成不同的組別,再加上一點想像力,就找出這些組別跟一些動物、人物或物體之間相似的特徵來。這就是把某些星星連成的形狀想像成星座的由來。
今天人所共知的一些星座,是由古代巴比倫首先提出來的,當中包括黃道十二宮。這十二宮不論在以前還是今天,在占星術上都是相當重要的,占星術認為星體運行,會影響人類事務。不過聖經卻譴責占星觀兆的行為。(申命記18:10-12)然而崇拜耶和華的人卻沒有對天上的群星分布視而不見。例如聖經的約伯記一書,就提到耶和華「在天空懸掛群星——北斗、獵戶星、昂星」。——約伯記9:9,《現代中文譯本》。
今天通用的許多星座命名都是來自希臘神話的。現代的星空圖裡可找到像仙王座、仙后座、仙女座、武仙座等星座,它們的命名就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卡福斯、卡西奧佩亞、安德美達、赫拉克勒斯。
古代的星空圖
公元150年左右,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整理了一份當時天文知識的摘要。這份摘要的名稱是《大綜合論》,裡面列出了48個星座。在托勒密之後幾百年間製作出來的星空圖,通常都會包括這48個星座。其實到了16世紀,星座的數目都沒有改變。b後來星座增多了40個。到了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採納這88個星座。
托勒密的著作中除了星座外,還列出了超過一千顆星星,並附上亮度及空中位置的資料。托勒密除了指出星體的赤經和赤緯位置外,還附上許多細節。例如他把一顆在大熊座裡面的星體描述為「在熊尾巴開端的星星」,而一顆彗星的位置則是在「仙女座右膝的左方」。因此,據一本教科書說:「每個出色的天文學家都該對天體的位置、分布有很透徹的認識!」
為什麼許多古代的星座都位於北半球的天空呢?據一位星圖繪製員說,這是因為把某些星星分組成為星座的做法,起源於地中海地區,當地可以看到北半球的天空。要到後來人類開始向南半球航行,才在南半球的天空辨認出新的星座來。這些新的星座就命名為天爐座、時鐘座、顯微鏡座、望遠鏡座等。
-
-
繪製星空圖——古今面面觀警醒!2000年 | 1月22日
-
-
b 本來只有美索不達米亞、地中海及歐洲地區的人才把星空劃分成這48個星座。後來移民到北美洲及澳大利亞的人也相繼採用這種劃分方法。不過其他地方的人,例如中國人和北美洲印第安人,對天空的劃分方法就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