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要「細聽智者的話」
    守望台2022年(研讀版) | 2月
    • 要「細聽智者的話」

      你要側耳細聽智者的話。——箴言22:17

      唱詩第123首 忠貞順從上帝的安排

      課文摘要a

      1.我們可能會在什麼情況下受到勸告?為什麼我們都需要別人的建議和勸告?

      我們人人都需要別人給我們建議和勸告。有時候,我們會主動請教我們尊重的人,聽聽他的建議。另外,一個關心我們的弟兄也許發現我們快要「失足」,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所以來提醒我們。(加拉太書6:1)我們也可能犯了嚴重的錯,需要受到糾正。無論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受到勸告,都應該樂於聽從,這樣做對我們有很多好處,甚至能救我們一命。(箴言6:23)

      2.根據箴言12:15,為什麼我們人人都應該接受勸告?

      2 本篇課文的主題經文鼓勵我們要「細聽智者的話」。(箴言22:17)世上沒有人是無所不知的,總有人比我們更有經驗,比我們知道得更多。(請讀箴言12:15)所以,聽別人的勸告或建議就表明我們很謙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得到一些幫助才能達到目標。上帝指引有智慧的所羅門王寫下了這句話:「集思廣益,事必有成。」(箴言15:22)

      一個弟兄思考自己可能以哪些方式受到勸告。他的上方有一本打開的聖經,指向他可能間接或直接受到勸告的幾種方式。圖1:間接的勸告。這個弟兄參加會眾的聚會,研讀聖經,觀看JW電視的節目,研讀聖經出版物。圖2:直接的勸告。另一個弟兄用平板電腦分享一些資料,這個弟兄認真地聆聽。兩個長老給他牧養探訪。

      對你來說,哪一種勸告比較難接受?(見第3-4段)

      3.我們聽到的勸告可以分為哪兩種?

      3 我們聽到的勸告有的是間接的,有的是直接的。什麼是間接的勸告呢?當我們閱讀聖經或聖經出版物時,有些內容可能會讓我們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並作出改變。(希伯來書4:12)那麼,直接的勸告又是什麼呢?一個長老或成熟的弟兄可能會直接指出,我們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改善。別人一定很愛我們,才會給我們基於聖經的勸告。所以我們應該感激對方,樂意聽勸告,並且實踐出來。

      4.根據傳道書7:9,我們受到勸告時不應該有什麼反應?

      4 如果有人直接向我們提出勸告,我們也許會特別難接受,甚至覺得受到冒犯。為什麼會這樣呢?雖然我們人人都知道自己不完美,但是當別人直接指出我們某個方面做得不好時,我們會覺得難以接受。(請讀傳道書7:9)這個時候,我們也許會為自己辯解,質疑對方的動機,或者抱怨他提出勸告的方式,甚至開始挑剔對方,心想:「他有什麼資格給我勸告?他自己也做得不好啊!」我們如果覺得對方的勸告不適合自己,就可能會當耳邊風,或者再去問別人,希望聽到一些自己想聽的話。

      5.本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5 本篇課文會談談聖經裡一些不聽勸告的反面例子和接受勸告的好榜樣,我們也會看看什麼能幫助我們更樂意接受勸告並從中獲得益處。

      他們不聽勸告

      6.我們從羅波安王的例子學到什麼?

      6 請看看羅波安的例子。他成為以色列王以後,人民請他減輕他父親所羅門加在他們身上的擔子。羅波安先去請教以色列的長老,問問他們該怎麼回應,他這麼做非常明智。長老勸他要答應人民的請求,這樣他就會受到擁戴。(列王紀上12:3-7)但羅波安看來對這個建議不太滿意,所以他又去問那些跟他一起長大的人有什麼想法。這些人很可能已經40多歲,有一定的人生經驗。(歷代志下12:13)不過,他們給了羅波安非常糟糕的建議,勸他要加重人民的負擔。(列王紀上12:8-11)羅波安聽了兩種相反的意見後,本來應該禱告,向耶和華求問,但很可惜他沒有這樣做。羅波安選擇聽自己想聽的話,於是採納了同輩的建議,這給他和人民帶來了悲慘的後果。我們學到什麼呢?我們聽到的意見不一定順耳,但如果是基於聖經的,我們就應該接受。

      7.我們從烏西雅王的例子學到什麼?

      7 烏西雅王是另一個反面例子。他闖進了聖殿裡只有祭司才可以進去的地方,要在那裡燒香。耶和華的祭司對他說:「烏西雅,燒香給耶和華不是你該做的事!只有祭司才可以燒香。」烏西雅有什麼反應呢?如果他當時謙卑地聽從勸告,馬上離開聖殿,耶和華很可能會寬恕他。可是,烏西雅竟然「勃然大怒」。為什麼他不聽勸告呢?他很可能覺得自己是一國之君,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但耶和華並不這麼認為。烏西雅越權妄為,結果上帝懲罰他,使他長了痲瘋,「到死都沒有痊癒」。(歷代志下26:16-21)從烏西雅的例子我們學到,無論我們是誰都要聽從基於聖經的勸告,不然就會失去耶和華的認可。

      他們接受勸告

      8.約伯受到勸告時有什麼反應?

      8 另一方面,聖經中也有不少好榜樣,他們樂意聽從勸告,所以得到上帝的賜福。來看看約伯的例子。他深愛上帝,很想讓上帝喜悅,但他也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他在極度的壓力下也說過一些錯誤的話,結果以利戶和耶和華都給了他很直接的勸告。約伯有什麼反應呢?他謙卑地接受了勸告,說:「我說了很多,但其實我什麼都不懂……我收回自己說過的話,在塵土和灰燼中懊悔。」由於約伯十分謙卑,耶和華後來給了他很多福分。(約伯記42:3-6,12-17)

      9.在接受勸告方面,摩西樹立了什麼好榜樣?

      9 摩西也是一個好榜樣,他犯下大錯後願意接受糾正。有一次,摩西因為很生氣而沒有把榮耀歸給耶和華,結果耶和華決定不讓摩西進入他承諾賜給以色列人的土地。(民數記20:1-13)摩西很失望,於是懇求耶和華重新考慮這個決定。但耶和華對他說:「不要再向我提這件事了。」(申命記3:23-27)摩西有什麼反應呢?他沒有憤憤不平,而是衷心接受了耶和華的決定,耶和華也繼續任用他帶領以色列人。(申命記4:1)在接受勸告方面,約伯和摩西確實為我們立下了好榜樣。約伯沒有為自己找藉口,而是調整自己的想法。摩西衷心接受勸告,雖然得不到自己很想要的福分,卻繼續忠貞地為耶和華服務。

      10.(甲)根據箴言4:10-13,接受勸告會得到什麼益處?(乙)有些弟兄姐妹怎樣看待勸告?

      10 我們向忠心的約伯和摩西學習,一定會得到很多益處。(請讀箴言4:10-13)許多弟兄姐妹確實這麼做了。住在剛果的埃馬紐埃爾b說:「會眾裡一些成熟的弟兄看出我快要偏離真理了,就馬上伸出援手。我按照他們的勸告去做,結果真的避開了很多麻煩。」加拿大有一個先驅叫梅根,她說:「有些勸告不是我想聽的,卻是我需要聽到的。」馬爾科住在克羅地亞(克羅埃西亞),他說:「我曾經失去了一個服務機會,但回頭看,由於我接受勸告,結果我能重新振作,鞏固自己跟耶和華的關係。」

      11.關於接受勸告,卡爾·克賴恩弟兄看出什麼?

      11 在接受勸告方面,已故的中央長老團成員卡爾·克賴恩弟兄也是我們的好榜樣。他在自己的生平故事裡說,他的好朋友盧述福弟兄曾給過他嚴厲的勸告,一開始他覺得很難接受。克賴恩弟兄描述自己再次見到盧述福弟兄時發生的事,說:「他愉快地說:『卡爾,你好嗎?』但由於我仍然感覺不高興,我只是低聲含糊地答了他一句。他對我說:『卡爾,要小心!魔鬼正對你虎視眈眈!』我感覺不好意思,於是回答說:『沒有什麼事,盧述福弟兄。』但我的話瞞不了他,因此他再次警告說:『好的。但是要小心,魔鬼正對你虎視眈眈。』」克賴恩弟兄覺得盧述福弟兄說得很對。他看出,我們不應該對弟兄懷恨在心,特別是有職責的弟兄向我們提出勸告時,我們就更要樂意接受,不然就會掉進魔鬼的陷阱。c(以弗所書4:25-27)克賴恩弟兄接受了盧述福弟兄的勸告,後來他們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什麼能幫助我們更樂意接受勸告?

      12.為什麼說,我們謙卑就會樂意接受勸告?(詩篇141:5)

      12 什麼能幫助我們更樂意接受勸告呢?我們必須謙卑,記得自己有很多缺點,有時還會做出一些愚蠢的事。上文提到,約伯也有過錯誤的看法,但他後來改正過來,並因此得到耶和華賜福。為什麼呢?約伯很謙卑,雖然以利戶比他年輕很多,但他還是接受了以利戶的勸告。(約伯記32:6,7)有時,提出勸告的人比我們年輕,或者我們覺得自己根本沒問題。在這些時候,謙卑能幫助我們樂意接受勸告。加拿大一位長老說:「我們沒辦法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如果沒有人提醒我們,我們又怎麼能繼續進步呢?」既然我們人人都需要繼續培養神聖力量的果實,並且提升傳道教人的能力,我們就一定要接受別人的提醒。(請讀詩篇141:5)

      13.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勸告?

      13 把勸告看成是耶和華愛我們的明證。耶和華總是為我們的好處著想。(箴言4:20-22)他很愛我們,所以通過聖經、聖經書刊或者成熟的基督徒給我們勸告。希伯來書12:9,10說,他這樣做是「為了我們的益處」。

      14.受到勸告時,我們應該留意什麼?

      14 留意內容,而不是表達方式。有時候,我們可能覺得別人提出勸告的方式不太好。當然,提出勸告的一方應該努力用對方容易接受的方式來表達意見。d(加拉太書6:1)但如果我們是接受勸告的一方,又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重視勸告的內容,而不是勸告的方式。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就算我們不喜歡對方提出勸告的方式,但他說的話是不是也有點道理呢?我能著重想想自己可以怎樣從勸告得益,而不是留意對方的缺點嗎?」如果我們有智慧,就會把每一個勸告都看作讓自己進步的機會。(箴言15:31)

      主動尋求建議,一定會有收穫

      15.為什麼我們應該主動尋求建議?

      15 聖經鼓勵我們要多問問別人的意見。箴言13:10及腳注說:「尋求建議的卻有智慧。」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如果我們主動尋求建議,而不是等別人來給我們勸告,就更容易不斷進步,成為更成熟的基督徒。所以,主動尋求建議的確很重要。

      圖1:一個年輕姐妹在網上購物,她看著模特兒身上的暴露的上衣和緊身的褲子。圖2:這個年輕姐妹給一個成熟的姐妹看看她想購買的商品。

      為什麼這個年輕的姐妹問一個成熟姐妹的意見?(見第16段)

      16.在哪些情況下,我們可以主動問問別人的意見?

      16 在哪些情況下,我們可以主動問問別人的意見?以下是幾個例子。(1)一個姐妹邀請一個有經驗的傳道員參加聖經課程,並在結束後問問對方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2)一個單身姐妹想買一條褲子,她請一個成熟的姐妹看看自己的選擇是否合適。(3)一個弟兄第一次發表公眾演講,他請一個經驗豐富的弟兄在聽完演講後給他一些建議。其實,一個弟兄即使多年來發表過不少演講,他也可以請教其他經驗豐富的講者,並按照他們的建議去做。

      17.我們怎樣才能從勸告得到益處?

      17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人人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勸告,這時就要想想本篇課文的要點。要謙卑,要留意勸告的內容而不是表達方式,也要努力聽從勸告。沒有人生來就有智慧,但就像聖經說的,如果我們「聽從勸告,接受管教」,就一定會「成為有智慧的人」。(箴言19:20)

  • 你的勸告「讓人內心歡暢」嗎?
    守望台2022年(研讀版) | 2月
    • 你的勸告「讓人內心歡暢」嗎?

      油和香讓人內心歡暢,朋友由衷的勸告也甘甜可喜。——箴言27:9

      唱詩第102首 幫助軟弱的人

      課文摘要a

      1-2.關於提出勸告,一個弟兄學到什麼?

      很多年前,兩個長老去探訪一個常常錯過聚會的姐妹。其中一個長老給姐妹看一些經文,鼓勵她要經常參加聚會。這個長老覺得姐妹肯定受到了鼓勵。沒想到他們離開的時候,姐妹說:「你們根本不知道我的情況有多不容易!」長老沒有先了解姐妹的處境和困難,結果姐妹覺得長老的勸告對她一點幫助都沒有。

      2 這個長老回憶那次探訪時說:「起初我覺得這個姐妹不尊重我們,但後來仔細想想,雖然我該用的經文都用了,但該問的問題都沒有問。比如我應該問問:『你最近過得好嗎?我可以給你什麼幫助呢?』」這個長老學到了寶貴的教訓。現在他是一個很有同情心的牧人,能給弟兄姐妹很多幫助。

      3.在會眾裡,誰可能需要給人勸告?

      3 長老是會眾的牧人,有責任在必要時給弟兄姐妹勸告。不過,會眾的其他人也可能需要給別人建議。例如,我們可能要根據聖經給朋友一些忠告。(詩篇141:5;箴言25:12)成熟的姐妹可能要勸勉年輕的姐妹,提醒她們留意提多書2:3-5提到的事。另外,父母肯定也要常常指導和管教兒女。所以,雖然本篇課文主要是為長老編寫的,但我們人人都可以從中學到,怎樣提出勸告才能幫助別人,也能讓他們「內心歡暢」。(箴言27:9)

      4.本篇課文會談談什麼?

      4 關於提出勸告,本篇課文會談談四個問題。(1)動機應該是什麼?(2)真的有必要提出勸告嗎?(3)誰提出勸告最合適?(4)怎樣提出勸告才能對別人有益處?

      動機應該是什麼?

      5.為什麼說,長老如果出於愛心提出勸告,別人會更容易接受?(哥林多前書13:4,7)

      5 長老都很愛弟兄姐妹,所以看到有人快要誤入歧途時就會提出勸告。(加拉太書6:1)不過,長老勸誡對方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下保羅的話,想想一個人有愛心就會怎麼做。保羅說:「愛,有耐心,又仁慈……愛,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希望,凡事忍耐。」(請讀哥林多前書13:4,7)長老沉思這些經文時,可以想想自己提出勸告的動機是什麼。這樣,他就能本著愛心勸勉別人。如果弟兄姐妹感受到長老的關心,就會更容易接受勸告。(羅馬書12:10)

      6.保羅樹立了什麼好榜樣?

      6 使徒保羅為長老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當帖撒羅尼迦的弟兄姐妹需要受到提醒時,保羅給了他們很好的勸告。但在寫給他們的信中,保羅首先稱讚他們基於信心的行為,出於愛心的勞苦,以及他們表現的忍耐。另外,他也告訴弟兄姐妹,他很了解他們的情況,知道他們生活艱難,歷盡迫害。(帖撒羅尼迦前書1:3;帖撒羅尼迦後書1:4)保羅甚至說他們是各地基督徒的好榜樣。(帖撒羅尼迦前書1:8,9)聽到保羅衷心的稱讚,弟兄姐妹肯定非常高興。毫無疑問,保羅很愛弟兄姐妹,所以他的勸告能深深打動他們的心。(帖撒羅尼迦前書4:1,3-5,11;帖撒羅尼迦後書3:11,12)

      7.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接受勸告?

      7 如果提出勸告的方式不好,結果可能會怎樣呢?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老說:「有些人聽不進去,不是因為勸告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說話的方式讓他們不舒服。」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呢?如果我們提出勸告是出於愛心而不是因為生氣,對方就會更容易接受。

      真的有必要提出勸告嗎?

      8.長老決定要不要提出勸告前,應該先想想什麼問題?

      8 長老不應該急於向別人提出勸告,而應該先想想:「我真的有必要說什麼嗎?我確定他真的做了不對的事嗎?他違反了聖經的吩咐嗎?或者只是他跟我的想法不一樣呢?」長老事先想想這些問題是明智的,這樣就能避免「急於說話」。(箴言29:20)如果一個長老不確定是否應該向某個人提出勸告,就可以找另一個長老商量,看看這個人是否真的違反了聖經原則。(提摩太後書3:16,17)

      9.我們如果要在衣著打扮方面向人提出勸告,可以怎樣向保羅學習?(提摩太前書2:9,10)

      9 舉個例,如果一個長老覺得某個基督徒的衣著打扮有點問題,他可以先問問自己:「我真的有基於聖經的理由提出勸告嗎?」為了更客觀,他可以問問另一個長老或成熟基督徒的意見,然後一起考慮保羅在衣著打扮方面提出的勸告。(請讀提摩太前書2:9,10)保羅沒有列出一大堆規條,而是說明了一些大的原則,比如基督徒應該衣著「得體端莊,反映健全的思想」。他明白只要不違反聖經的原則,基督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作出不同的選擇。長老在決定要不要提出勸告時,也要有同樣的看法。

      10.關於個人的選擇,我們要記得什麼?

      10 要記得,就算兩個人都是成熟的基督徒,他們作出的選擇也可能很不一樣,但這不等於說其中一個一定是對的,另一個一定是錯的。我們不應該勉強別人接受我們自己定的標準。(羅馬書14:10)

      誰提出勸告最合適?

      11-12.如果有必要提出勸告,長老應該想想什麼問題?為什麼?

      11 一旦確定有必要提出勸告,就要考慮一下由誰提出勸告最合適。例如,如果長老打算向一個孩子或已婚的姐妹提出勸告,就應該先跟一家之主商量一下。b也許一家之主會想要自己處理問題,或者希望長老提出勸告時自己在場。又例如第3段提到的,在某些情況下,由一個年長的姐妹去提醒一個年輕的姐妹也許會更合適。

      12 另外,長老可以想想:「這個勸告由我來說最好嗎?還是由別人來說更好呢?」假如一個很自卑的弟兄或姐妹需要受到勸告,那麼由一個有過類似感受的長老來說也許更合適。這個長老很可能更理解對方的感覺,他說出的勸告對方也可能比較容易接受。不過,就算長老沒有類似的背景,在必要時還是要向弟兄姐妹提出勸告,因為所有長老都有責任鼓勵弟兄姐妹,幫助他們按照聖經作出調整。

      怎樣提出勸告對別人最有益處?

      傳道時,一個長老耐心地聽一個弟兄傾訴。

      為什麼長老要「樂於聆聽」?(見第13-14段)

      13-14.長老先留心聽為什麼很重要?

      13 要樂於聆聽。長老打算給別人勸告時應該想想:「我了解他的情況嗎?他正在經歷某些事嗎?他正在面對一些我不知道的困難嗎?他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14 我們要記得雅各書1:19的原則:「人人都要樂於聆聽,不急於說話,不急於發怒。」一個長老也許認為自己非常了解情況,但真的是這樣嗎?箴言18:13說:「還沒聽到事實就回應,不僅愚蠢,而且丟臉。」要知道對方實際的情況,最好就是直接問問他。我們應該先聽完,然後才說話。還記得課文起頭提到的那位長老嗎?他後來看出,他探訪那個姐妹時不應該一開始就把準備好的資料說出來,而應該先問問她:「你最近過得好嗎?我可以給你什麼幫助呢?」如果長老花時間去了解弟兄姐妹的情況,就更能幫助和鼓勵他們。

      15.長老可以怎樣實踐箴言27:23的原則?

      15 要清楚知道羊群的情況。就像課文開頭談到的,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建議對別人有益處,只是讀幾節經文或提出一兩個建議是不夠的。弟兄姐妹需要感受到我們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很想幫助他們。(請讀箴言27:23)所以長老應該盡力成為弟兄姐妹的好朋友。

      他們倆準備要去騎自行車,有說有笑。

      長老怎麼做,就會更容易向人提出勸告?(見第16段)

      16.長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勸告對別人有益處?

      16 長老們不應該讓弟兄姐妹覺得他們關心的只是處理問題,只會在弟兄姐妹做錯事的時候才出現。相反,他們應該經常跟弟兄姐妹聊聊天,特別是在弟兄姐妹遇到困難時真摯地關心他們。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老說:「你這樣做就會成為弟兄姐妹的朋友,這樣在有需要的時候,你就比較容易提出勸告,而且對方也會更容易接受。」

      這個長老給這個弟兄基於聖經的勸告,看來弟兄覺得不太容易接受。

      長老提出勸告時為什麼要有耐心,也要仁慈?(見第17段)

      17.長老在什麼時候特別要有耐心,也要仁慈?

      17 要有耐心,也要仁慈。長老提出勸告後,如果對方沒有馬上接受或照著去做,長老就特別要有耐心,也要仁慈。他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生氣。在這方面,耶穌是我們的好榜樣,聖經說:「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餘火將盡的麻芯,他不熄滅。」(馬太福音12:20)另外,在私下禱告的時候,長老可以求耶和華幫助對方明白為什麼應該聽從勸告。弟兄姐妹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消化勸告的內容。如果長老態度親切又有耐心,對方就不會太在意長老的說話方式,而會留意勸告的內容。當然,長老提出的任何勸告都應該是基於聖經的。

      18.(甲)關於提出勸告,我們要記得什麼?(乙)附欄圖片中的父母在談什麼?

      18 從錯誤中學習。我們都不完美,就算盡力按照本篇課文的建議去做,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雅各書3:2)我們難免會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好,但重要的是我們要從錯誤中學習。只要弟兄姐妹感受到我們的愛,哪怕我們不小心說了一些話或做了一些事讓他們不高興,他們也會更願意原諒我們。(另見附欄「給父母的提醒」)

      一對父母邊看聖經邊討論該怎樣向十幾歲的女兒提出勸告。

      給父母的提醒

      父母有時需要給孩子一些勸告,在這種情況下,本篇課文的原則對父母會很有幫助。父母在給孩子勸告之前,可以想想:「我真的有必要跟孩子談這件事嗎?如果現在處理問題,我能夠保持冷靜,說話仁慈嗎?還是我應該等自己沒那麼生氣的時候再處理呢?我真的了解情況嗎?孩子遇到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嗎?我給他勸告之後,他會覺得我對他公平,真的愛他嗎?」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基督徒都不應該苛刻地對待兒女。保羅說:「愛,有耐心,又仁慈。」(哥林多前書13:4)不要忘記,我們的孩子也是上帝的羊。(彼得前書5:2;以弗所書6:4)

      我們學到什麼?

      19.我們可以怎樣做,讓弟兄姐妹「內心歡暢」?

      19 上文說過,要向人提出勸告並不容易。我們都不完美,受到勸告的人也不完美,所以我們要牢記本篇課文的要點。我們要有正確的動機,也要想想是否真的有必要提出勸告,以及由誰來提出勸告最合適。在給別人意見之前,先問問對方一些問題,然後仔細聆聽,這樣才能明白對方正在面對什麼困難。要盡力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也要保持溫和,並且跟弟兄姐妹做好朋友。我們都希望自己提出的勸告不僅對別人有益處,還能讓對方「內心歡暢」。(箴言27:9)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