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現代的不信精神應該繼續尋求真神嗎?
    人類尋求真神
    • 相信上帝存在的根據

      11.(甲)很久以來,哪兩本書一向是信仰上帝的根據?(乙)這兩本書對人有什麼影響?

      11 曾有人說,有兩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上帝的存在,一本是創造之「書」,意即我們周遭的自然界,另一本則是聖經。古往今來,它們曾是無數人的信仰根據。例如,公元前11世紀,一位君王在觀看繁星密布的天空時感嘆地作出詩句,說:「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詩篇19:1)在20世紀,一位太空人從環繞月球的太空船上看到地球的壯麗景象,禁不住朗誦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1:1。

      12.創造之書和聖經怎樣受到攻擊?

      12 可是,這兩本書正受到許多自稱不信上帝的人所攻擊。他們聲稱,對我們四周世界所作的科學研究已證明生命的存在不是靠睿智的創造,而是憑著盲目的機遇和雜亂無章的進化過程。因此他們辯稱,創造者既不存在,討論上帝的問題根本是多餘的。此外,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認為聖經既已過時,又不合邏輯,就自然不值得相信了。結果,在他們看來,相信上帝存在已不再有任何根據。這是真的嗎?事實究竟表明些什麼?

      憑機遇抑或憑設計?

      13.生命若僅憑機遇而來,就必須曾有什麼事情發生才行?

      13 如果沒有創造者存在,生命就必然是憑機遇自然發生的。若是這樣,就必須有適當的化學物質以適當的分量,在適當的溫度、壓力和其他控制因素之下結合起來,而且過程必須維持到正確的時間長度才能產生生命。此外,為了開始產生生命,並使之在地上繼續生存,這些機遇就必須重複發生數千次才行。可是,即使這樣的事只發生一次,可能性有多大呢?

      14.(甲)一個簡單的蛋白質分子憑機遇形成的或然率微小到什麼程度?(乙)數學計算對於生命自然發生的主張有什麼影響?

      14 進化論者承認,適當的原子和分子結合成為一個簡單的蛋白質分子的或然率是10113(1後有113個零)分之1。據估計,這個數字比宇宙中原子數目的總和還大!數學家認為或然率若是低過1050分之1,事情就不可能發生了。但產生生命所需的不僅是一個簡單的蛋白質分子而已。一個細胞若要維持活力,就需要大約2000個不同的蛋白質分子。這2000個分子碰巧發生的可能性估計只有1040000分之1!天文學家霍伊爾(Fred Hoyle)說:「一個人除非是因為某種社會信念或者科學訓練而懷有偏見,硬要認為生命是在地球上[自然]產生的,否則,經過這樣算一算,該就把那個想法排除得一乾二淨了。」

      15.(甲)科學家研究物質世界發現了什麼事?(乙)一位物理學教授怎樣論及自然界的法則?

      15 另一方面,藉著研究物質世界,從極微的遜原子微粒至龐大的銀河系,科學家發現一切已知的自然現象都是按照若干基本法則而發生的。換言之,他們從宇宙中發生的一切事均見到邏輯和秩序,而且能夠以簡單的數學程式將這種邏輯與秩序表達出來。物理學教授戴維斯(Paul Davies)在《新科學家》雜誌寫道:「這些法則簡單、優美到差不多難以置信的程度,很少科學家能夠不對這件事留下深刻的印象。」

      16.(甲)在自然法則中有些什麼重要的常數存在?(乙)這些常數的值即使發生輕微的改變也會導致什麼結果?(丙)關於宇宙和我們的存在,一位物理學教授作出什麼結論?

      16 可是,關於這些法則,最引人入勝的事實便是,法則中某些要素的值必須絲毫不差地加以確定,我們所知的宇宙才能存在。這些重要的常數包括質子的電荷單位、某些基本粒子的質量和牛頓的宇宙萬有引力常數(通常以英文字母G作為符號)。關於這點,戴維斯教授繼續說:「這些要素的值即使發生輕微變動,也會大大改變宇宙的面貌。例如,戴森(Freeman Dyson)指出,兩種核子(質子和中子)之間的力只要加強百分之幾,宇宙便不會有氫;像太陽一類的星體便不能存在,水更不必說了;生物——至少像我們所知的生物——就不能生存。卡特(Brandon Carter)曾經表明,在G裡面即使發生極小的改變,所有星球就會變成藍巨星或紅矮星,對生物會產生同樣可怕的後果。」因此,戴維斯所下的結論是:「既然如此,我們可以看出,只有一個宇宙可能產生。若然,我們能夠成為有知覺的生物而存在便是一項合乎邏輯的必然結果了。這個想法的確驚人。」——楷書自排。

      17.(甲)宇宙中的設計和目的清楚顯示什麼?(乙)聖經怎樣證實了這件事?

      17 我們從這一切可以推斷到什麼呢?首先,如果宇宙是受法則所支配的,就必然有一位智慧的立法者去制定或設立這些法則。此外,既然支配宇宙運作的法則看來是為了預期有生物出現而制定的,並且有各種宜於生物存在的情況形成,其中一定有個目的。設計和目的——這些並不是盲目機遇的特色;它們惟獨是一位有智慧的創造者才會顯示的。情形正如聖經所說一般:「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上帝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羅馬書1:19,20;以賽亞書45:18;耶利米書10:12。

      周遭的充分證據

      18.(甲)我們還可以從什麼見到設計和目的?(乙)關於智慧的設計,你可以提出哪些為人熟知的例證?

      18 當然,設計和目的不但見於秩序井然的宇宙運作,而且見於簡單和複雜生物的日常活動方式,生物彼此的交互作用,以及生物和環境的交互作用。例如,人體差不多每一部分——腦、眼、耳、手——都顯示出甚至現代科學也無法充分解釋的複雜設計。此外還有動物和植物的世界。若干禽鳥每年移棲數千哩,飛越陸地和海洋,植物裡的光合作用過程,一枚受精卵發育成為複雜的生物,具有億萬細胞及各種特別功能——只舉出幾個例子而已——它們都是智慧設計的傑出例證。a

      19.(甲)對於某些事物怎樣運作的科學解釋是否足以證明並沒有智慧的設計或設計者存在?(乙)我們可以從研究周遭的世界獲知一些什麼事?

      19 可是有些人辯稱,科學知識的進步已為許多這樣的現象提供了解釋。誠然,許多一度被視為奧祕的事,現在科學已提供若干程度的解釋。不過,一個孩子發現鐘錶怎樣運作,這並不足以證明鐘錶不是有人設計、有人製造的。同樣,我們了解物質世界中許多事物運作的奇妙方式,這並不能證明它們背後沒有智慧的設計者存在。剛相反,我們對周遭的世界所知越多,就見到越多證據證明有一位智慧的創造者——上帝——存在。因此,我們能夠以開明的頭腦同意詩篇執筆者所說的由衷之言:「耶和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產品]。」——詩篇104:24。

  • 現代的不信精神應該繼續尋求真神嗎?
    人類尋求真神
    • [第337頁的圖解或圖片]

      若干設計因素即使發生輕微的改變,生命和宇宙就不能存在了

      [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氫原子的組成部分

      電子殼層

      質子+ 原子核

      電子−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