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問題
    警醒!2011年 | 11月
    • 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問題

      「到底有沒有上帝呢?這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問題。」遺傳學家弗朗西斯·科林斯這樣說。他的話很有道理,因為如果沒有上帝,那麼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問題時,包括道德的問題,就沒有誰有能力指引我們,我們凡事都只能靠自己解決了。

      有些人懷疑上帝的存在,是因為很多科學家都不信有上帝。可是,有時一些普遍受人接納的見解可能是大錯特錯 的,下一篇文章會說明這點。

      說來遺憾,很多宗教提倡的教義跟已證實的科學事實背道而馳,結果使人更加懷疑造物主的存在。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有些教會聲稱幾千年前上帝用六日創造世界,而每日都是24小時。其實,這個見解根本不是聖經的主張。

      面對著種種互相矛盾的理論和哲學見解,很多人索性不再尋找有關上帝存在的真相。可是,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至為重要,我們努力找出正確的答案是很值得的,對我們影響深遠。不過,既然沒有人見過上帝,宇宙和生命最初出現時也沒有人在場,那麼我們相信有上帝也好,不相信有上帝也好,都牽涉到一定程度的信心。怎樣的信心呢?

      真正的信心建基於確鑿的證據

      在日常生活的很多事上,我們都要表現或多或少的信心。例如:我們接受一份工作,相信會從老闆得到工資;我們撒種澆灌,相信種子會發芽生長;我們信任朋友;相信宇宙的法則準確可靠。這樣的信心是有根據的,是以充分證據作為基礎的。同樣,對上帝存在的信心也要基於證據。

      聖經在希伯來書11:1說:「信心……是不見的事實的明證。」另一部譯本說:「信心……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以下比喻可以說明經文的含意。有一天,你沿著海邊漫步,突然發覺地面震動,之後看見海水急退,你知道這種不尋常的現象是海嘯的先兆。儘管你還未看見巨浪湧來,但地震和海水急退卻構成了這個未見事實的「明證」。你相信很快就會出現海嘯,這信心是有事實根據的,這促使你趕快逃到安全的高地去。

      同樣,我們對上帝存在的信心也要以充分的證據為基礎,這樣,儘管上帝是人眼看不見的,我們仍可確信他真的存在。那麼,你必須是個科學家才能分析、驗明這方面的證據嗎?諾貝爾獎得主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說:「關於上帝、宗教和人死後會怎樣這些問題,諾貝爾獎得主所知的不會比一般人多。」

      關於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一個人要是內心正直、渴求真理,就該以開明、客觀的態度來分析事實,從而作出正確的結論。那麼,我們可以分析哪些事實呢?

      [第3頁的圖片]

      農夫相信他撒的種子一定會發芽生長

  • 分析事實
    警醒!2011年 | 11月
    • 分析事實

      假設你在一個偏遠、渺無人煙的海島沿著岸邊走,突然發現一塊大石上刻著「JOHN 1800」(約翰1800年)。你會不會認為,既然這個荒島又偏遠又沒有人住,這些字樣就一定是風侵水蝕的結果呢?你當然不會這樣想,相反你肯定認為是有人刻上去的。你的想法很對,因為這一長串清晰可辨的字母和數字,不可能是自然產生的,再說,這些字樣蘊含著有意義的信息,可見是出自一位有思想的個體。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信息都是以密碼顯示的,密碼的形式很多,例如圖表、音符、手勢、拉丁字母、盲人點字、人說的話、無線電信號、編譯成二進制代碼(用0和1表示)的電腦程式等。用來傳達這些信息的媒介多種多樣,例如紙、墨、光、無線電波等等。無論如何,信息只要含有意義,就會令人想到信息是來自一位有思想、有智力的個體。可是,如果這樣的信息是蘊含在生物細胞裡,進化論者就認定這些信息是碰巧產生的。但進化論者的見解對嗎?請想想以下事實。

      複雜的信息能碰巧產生嗎?

      在你的身體裡,差不多每個細胞核都有一個令人驚嘆的密碼,這個密碼貯存在脫氧核糖核酸(英語簡稱DNA)之中。DNA是雙股螺旋結構的長分子,看上去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也像食譜或電腦程式一樣含有詳細的指示,可以指揮人體中億萬細胞的形成、生長、修補和複製的過程。DNA由四種核苷酸組成,這四種核苷酸的代號分別是A、C、G、T,視乎所含的是哪一種鹼基而定。a正如字母可組成不同的詞,再構成句子,這四種核苷酸也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構成指令,來控制細胞的複製過程和其他活動。

      基因組包含人體DNA中的全部遺傳信息。你身體中DNA的一些基因序列是世上無雙的,因為DNA含有你的個人遺傳信息,例如你的膚色、眼睛顏色、鼻子形狀等的遺傳信息。簡單來說,你的基因組好比一個大圖書館,裡面的書仔細地記下了你身體各部分的一切資料,根據這些資料最後產生出來的就是你。

      這個基因組「圖書館」所含的資料有多少呢?這個「圖書館」包含了30億個「字母」,即核苷酸(鹼基)。據人類基因組計劃指出,如果要把一個人的基因組的所有資料寫在紙上,篇幅相當於200本1000頁的電話簿。

      這些事實讓我們不禁想起大約三千年前的一個禱告,載於聖經的詩篇139:16:「我還是胚胎的時候,你的眼睛就看見我了……我百體受造的日子都已經記在你的冊上 了。」這個禱告說得多麼確切!當然,詩篇執筆者寫這番話時並沒有想到科學範疇的事,但他的淺顯筆觸傳達了一個非常準確的概念,彰顯上帝無比的智慧和能力。這跟古代充滿神話和迷信的宗教著作比起來天差地遠!

      是誰組合出基因組「圖書館」?

      既然我們可以按理推測,石頭上「JOHN 1800」的字樣一定是有人刻的,那麼DNA中的信息比這些字樣複雜得多有意義得多,也一定是來自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個體,不是嗎?無論信息貯存在哪裡,或通過什麼媒介傳達,信息就是信息,是蘊含著意義的。電腦及資訊科技博士唐納德·約翰遜說,化學定律和物理定律本身並不能產生複雜的信息,或產生處理這些信息的系統。合理的看法是,信息越複雜,寫這些信息的人就越有智慧。小朋友都會寫「JOHN 1800」,但只有智慧比人類高超的個體才能寫下生命的密碼。《自然》週刊(英語)指出,科學家發現的越多,「就越發覺生物比他們想像的更加複雜」。

      如果說DNA中巨量的複雜信息是碰巧產生的,這根本就不合邏輯,有違常理。b這樣的信心是盲目的,不理智的。

      進化論者由於不相信各種生物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有時會想出一些理論來自圓其說,但後來事實卻證明這些理論是錯的。例如,進化論者一度認為人類的基因組中百分之98都是「垃圾」,這就像一個大圖書館雖然有很多書,但這些書中有億萬字都是無用的。

      真的是「垃圾」嗎?

      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生物學家認為DNA所含的詳細信息只跟製造蛋白質有關。後來,他們發現基因組中只有百分之2的DNA含有製造蛋白質的指令。到底另外百分之98的DNA有什麼作用呢?關於這些像謎一樣的DNA,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昆士蘭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馬蒂克指出,科學家「很快就斷定這都是進化過程遺留下來的垃圾」。

      「垃圾DNA」這個名稱是一個支持進化論的科學家創出來的,他叫大野乾。大野乾在他所寫的《人類基因組充滿「垃圾DNA」》一文中說:「[其餘的DNA序列]是自然界實驗失敗的『遺骸』。既然地球上有很多絕種生物的化石遺骸,那麼人類的基因組充滿著絕跡基因的『遺骸』就沒有什麼奇怪了。」

      在遺傳學研究方面,「垃圾DNA」的觀念對科學家有什麼影響呢?分子生物學家沃伊切赫·馬卡洛斯基說,這種觀念「使許多主流派研究人員不願研究非編碼的[垃圾]DNA」,但有少數科學家卻「不怕被取笑,願意探索不受歡迎的範疇。由於他們的努力,在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對垃圾DNA……開始改觀」。馬卡洛斯基又說,現在生物學家普遍把這些所謂的垃圾「視為基因組中的珍寶」。

      分子生物學家馬蒂指出,科學家有時會固守傳統的見解,「沒有客觀地分析事實」,而有關垃圾DNA的理論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又說,「科學家沒有完全看清這種錯誤理解所帶來的影響……這可說是分子生物學歷史上的一大錯誤」。顯然,我們想要確定一件事是否科學事實,就一定要以證據為基礎,而不該受大多數人認同的見解所左右。那麼,所謂的垃圾DNA到底有什麼作用呢?最近的發現顯示什麼?

      「垃圾DNA」的作用

      就以汽車製造廠為例。工廠會用機器來製造汽車零件,但這些零件不會自動組裝成汽車,還需要其他設備來把零件組裝起來,並調控生產線的運作。細胞內的活動也類似。細胞中的蛋白質好比汽車零件,那麼什麼東西好比用來組裝零件並發揮調控作用的設備呢?就是「垃圾DNA」!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垃圾DNA」都含有一些指令,能產生核糖核酸(英語簡稱RNA)這種複雜分子。RNA在細胞中具有調控作用,對於細胞的發展、成熟和功能很重要。c數學生物學家喬舒亞·普洛特金在《自然》週刊(英語)中說:「這些具調控作用的分子的存在,顯示出我們對細胞的基本認識……其實十分膚淺。」

      生產效率高的工廠還需要有優良的通訊系統,細胞也一樣。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大學的細胞生物學家托尼·波森說,「細胞中的信號是通過網絡形式的通路組織起來,而不是通過單一的通路傳送的」,可見細胞內的整個通訊系統比科學家以往所想的還「複雜千倍萬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位遺傳學家說:「對於許多用來控制細胞之內和細胞之間活動的機制和原理,我們目前仍不了解。」

      科學家對細胞的發現越多,就越看出細胞多麼有組織,多麼精妙複雜。既然這樣,為什麼仍有很多人認為生物連同生物細胞中複雜的通訊系統,不過是進化過程中碰巧產生的呢?

      [腳注]

      a 每種核苷酸都含有以下其中一種叫鹼基的化學物質:腺嘌呤(A)、胞嘧啶(C)、鳥嘌呤(G)、胸腺嘧啶(T)。

      b 根據進化論,生物是突變的結果,下一篇文章會簡單談談這點。

      c 近年的研究發現,長鏈非編碼RNA原來相當複雜,而且是細胞正常發展所不可或缺的。研究人員發現,長鏈非編碼RNA功能失常跟許多疾病有關,這些疾病包括癌症、牛皮癬,甚至早老性痴呆症。由此可見,一度被當做「垃圾」的DNA對於診治多種疾病十分重要!

      [第5頁的附欄]

      你的DNA有多長呢?

      人體一個細胞的DNA展開來大約長2米(6英尺)。據估計,如果把人身上無數細胞的DNA全都抽取出來並展開,再一條一條連接起來,全長相當於從地球到太陽來回670次左右。一個人就算以光速走這個距離,也要用大約185小時才能走完。

  • 哪一種看法比較合理?
    警醒!2011年 | 11月
    • 哪一種看法比較合理?

      沒有人親眼見過生命最初怎樣在地球上出現,也沒有人親眼見過一種生物進化成另一種,例如從爬行動物進化成哺乳動物。a因此,關於生命的起源,我們必須根據現有的事實來下結論。我們也須讓事實本身來顯示答案是什麼,而不是按照個人的見解來歪曲事實。

      可是,許多無神論者卻從唯物論的角度來看科學。唯物論是一種哲學,假定生命的起源是純物質的。進化論者理查德·萊旺廷寫道:「相信唯物論是我們的前提……唯物論絕對是正確的,我們不可以讓上帝踏進門來。」因此,關於生命的起源,唯物論者只有一個選擇,就是進化論。

      有些自稱相信上帝的人也因為先入之見,以致用歪曲的眼光來看科學。正如第一篇文章談到,有些人堅稱大約幾千年前上帝用了實際的六天創造世界,但這個見解根本是錯的。他們以這個假設為前提,完全按字面意思來解釋聖經,以致強解事實。(請參看第9頁附欄「一『日』有多長?」)一個人的看法要是這麼極端,曲解聖經和科學,就不會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信念。

      哪種看法符合所有事實?

      構成生物的複雜分子最初是怎樣產生的呢?關於這個問題,以下是一些進化論者的看法:

      1.不知怎的,主要的元素碰巧結合成基本的分子。

      2.接著,這些分子連接起來並碰巧排成了所需的序列,形成DNA、RNA和蛋白質,並且能夠貯存生物賴以生存的信息。

      3.這些分子又不知怎的再次碰巧排成特定的序列,使分子能自行複製。假如分子不複製,生物就不能進化甚至不能存在。

      如果沒有一位有智慧的造物主,構成生物的分子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這些分子又是怎樣獲得各種令人驚嘆的能力呢?進化論者從研究所得的解釋並不充分,無法圓滿地解答生命是怎樣開始這個問題。這些人不相信萬物是上帝創造的,也不相信他創造萬物是有明確的目的,他們實際上是把沒思想的生物分子和大自然力量,說成具有上帝一樣的能力。

      事實到底表明什麼呢?事實表明,分子本身並不能自動結合成複雜的生物,相反,在物理定律下,複雜如機器、房子甚至細胞這些東西,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損壞。b可是,進化論者所說的剛相反,例如《進化入門》(英語)一書說,進化過程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地球「從太陽吸收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促使生物分子形成並變得越來越複雜」。

      當然,想要把無秩序的東西變得有秩序是需要能量的。比如說,我們要運用能量才能把一大堆磚塊、木頭和釘子組合成房子。不過,這樣的能量必須受到小心的控制,並運用得恰到好處才行,因為不受控制的能量只會使物質損壞得更快,正如一個房子長期受到烈日曝曬、風吹雨打也會很快損壞一樣。c那麼,促使生物分子形成所需的能量,為什麼控制得恰到好處呢?那些相信進化論的人根本無法提供合理的答案。

      另一方面,我們要是相信有一位睿智的造物主存在,相信他「能力充沛,力量強大」,所有生物以至整個宇宙都是他的偉大作為,就不難解釋生物細胞中整套複雜指令從何而來,也不難解釋從極小的原子到龐大的宇宙,一切物質為什麼都受到運作得精確無比的能量所控制。d(以賽亞書40:26)

      相信有造物主存在也跟今天人們一個普遍看法一致,那就是,宇宙是有開始的。創世記1:1說:「最初,上帝創造了天地。」

      隨著科學界有越來越多的新發現,唯物論難免越來越站不住腳。正因為這樣,不少無神論者開始改變想法。e沒錯,有些一度相信無神論的人後來看出,宇宙萬物這麼奇妙,不但證明我們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的確存在,而且清楚顯示出他那些「看不見的特質」和「永恆力量」。(羅馬書1:20)你願意進一步了解這方面的證據嗎?沒有別的事比找出這些證據更重要,能更深深地影響你。f

      [腳注]

      a 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堅決相信進化論,但他承認「化石紀錄充滿斷層」,顯示出每類生物都是突然出現的。

      b 這種現象就是科學家所說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所產生的結果。簡單來說,在這個定律下,物質的自然傾向是從有秩序變為無秩序。

      c 輻射和某些化學物質可以使基因突變,以致令DNA發生改變,但這並不能產生新的物種。請參看《警醒!》2006年9月刊《進化論——證據確鑿,毋庸置疑?》一文。

      d 請參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一書。

      e 請參看《警醒!》2010年11月刊《我從小相信無神論》一文。

      f 關於生命是創造而來還是進化而來這個問題,詳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生命來自創造嗎?》和《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這兩本冊子。

      [第8頁的附欄]

      人類正在進化還是退化?

      由於人類的基因出現的突變越來越多,令基因的缺陷越來越嚴重,有些科學家擔心人類基因實際上正在退化。如果真的是這樣,說生物會進化,變得越來越好這個理論就是錯的了。那麼,如果人類基因是上帝創造的,為什麼又會有缺陷呢?我們能夠從聖經找到科學無法提供的答案:人類因不服從上帝而有了罪,導致身心不完美。羅馬書5:12說:「罪通過一個人[亞當]進了世間,死又通過罪而來」。由此可見,人類基因不斷退化跟進化論相抵觸,卻跟聖經所說的完全吻合。那麼,人類基因會永無休止地退化下去嗎?絕對不會!上帝應許會解救人類,消除人類始祖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沒錯,是我們的創造主而不是盲目的進化,將會使我們的基因變得完美。(啟示錄21:3,4)

      [第9頁的附欄]

      一「日」有多長?

      在聖經裡,「日」一詞可以指不同長度的時間。例如創世記2:4說:「在那一日,耶和華上帝造了地和天。」經文中的「一日」是指上帝創造天地的整段時期,也就是六個創造「日」。同樣,上帝從事創造的每一「日」也可以是一段悠長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關於頭六個創造「日」,聖經明確地提到每「日」的結束,卻沒有提到第七日的結束。為什麼呢?因為第七日至今仍未結束。(創世記2:3;希伯來書4:4-6,11)

      [第8頁的圖片]

      東西缺乏保養,就會逐漸損壞

      [第8,9頁的圖片]

      宇宙顯示出上帝的大能和其他美好的品質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