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穌治好失明的人並幫助撒該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撒該爬到一棵樹上

      第99章

      耶穌治好失明的人並幫助撒該

      馬太福音20:29-34;馬可福音10:46-52;路加福音18:35-19:10

      • 耶穌在耶利哥治好失明的人

      • 稅務長撒該悔改

      耶穌和同行的人到達耶利哥,那裡距離耶路撒冷大約一天的路程。耶利哥是由新城和舊城組成的,新城建於羅馬時代,跟舊城相隔1.6公里。耶穌和一大群人離開其中一座城前往另一座城時,嘈雜的聲音傳到了兩個失明的乞丐耳中,他們其中一個叫巴提邁。

      巴提邁和他的同伴聽說耶穌路過,就大喊:「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可憐我們吧!」(馬太福音20:30)人群中有人責備他們,叫他們不要出聲,他們卻更加大聲地喊叫。耶穌聽到吵鬧的聲音,就停下來,問身邊的人是誰在喊叫。他們就去叫那兩個乞丐,並對其中一個人說:「不要怕!起來,他叫你了。」(馬可福音10:49)那個失明的人高興得扔下外衣,跳了起來,走到耶穌那裡。

      耶穌治好一個失明的人

      耶穌問他們:「你們要我為你們做什麼呢?」這兩個失明的人就求他,說:「主啊,讓我們的眼睛能看見吧。」(馬太福音20:32,33)耶穌很可憐他們,就摸他們的眼睛,並對其中一個人說:「去吧,你的信心使你痊癒了。」(馬可福音10:52)這兩個失明的人立刻恢復了視力,而且無疑都開始頌揚上帝。眾人看到這一切,也讚美上帝。這兩個恢復了視力的人就開始跟隨耶穌。

      耶穌從耶利哥城裡經過的時候,身邊總有一大群人。大家都想看看這個使盲人恢復視力的人是個怎樣的人物。由於耶穌周圍的人實在太多了,有的人連看都看不到他,撒該就是其中一個。撒該是耶利哥城及附近一帶的稅務長。他個子矮小,看不到發生什麼事,於是跑到前頭,來到耶穌快要經過的地方,爬上一棵無花果樹。這樣,他在樹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了。耶穌到了那裡,看見撒該在樹上,就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要去你的家。」(路加福音19:5)撒該就從樹上下來,急忙回家,準備接待這位尊貴的客人。

      人們看到耶穌這樣做,就開始批評他。他們認為撒該是罪人,耶穌不應該到這樣的人家裡作客。撒該是通過收稅時敲詐別人而富有起來的。

      耶穌進了撒該的家,人們不滿地說:「他竟然到罪人家裡作客。」不過,耶穌看出撒該很有可能悔改。撒該沒有讓耶穌失望,他站起來,對耶穌說:「主啊,我要把我一半的財產分給窮人;我敲詐過誰,就要還他四倍。」(路加福音19:7,8)

      看來撒該可以根據收稅的記錄計算出,他從不同的猶太人那裡得到了多少錢。他許下承諾要歸還對方四倍,這比法典上規定的還要多。(出埃及記22:1;利未記6:2-5)不僅如此,撒該還承諾把一半的財產分給窮人。撒該的確證明自己是真心悔改!

      耶穌看出撒該已經悔改,就很高興。他說:「今天救恩臨到這一家了,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路加福音19:9,10)

      不久之前,耶穌用浪子的比喻說明了「迷失的人」的處境。(路加福音15:11-24)現在,他讓人看到一個浪子回頭的實際例子。宗教領袖和跟隨他們的人可能會對耶穌感到不滿,認為他不應該關心像撒該這樣的人。儘管如此,耶穌仍然繼續尋找和拯救亞伯拉罕的子孫中那些「迷失的人」。

  • 1000銀元的比喻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一個奴隸把銀元還給主人

      第100章

      1000銀元的比喻

      路加福音19:11-28

      • 耶穌講了關於1000銀元的比喻

      耶穌打算前往耶路撒冷,不過他和門徒這時候也許還在撒該的家裡。門徒以為「上帝的王國」很快就會建立,耶穌即將成為君王。(路加福音19:11)但他們的理解是錯的,正如之前他們不明白耶穌必須犧牲生命一樣。因此,耶穌用一個比喻幫助他們明白,王國還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會來到。

      耶穌說:「有一個貴族要到遠方去獲取王權,然後回來。」(路加福音19:12)這趟旅程需要很長時間。顯然耶穌就是這個「貴族」,他會去「遠方」,也就是天上,他的天父會在那裡把王權賜給他。

      在比喻裡,這個貴族出發之前叫10個奴隸來,給他們每人100銀元,並對他們說:「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路加福音19:13)當時的100銀元是數目可觀的一筆錢,相當於工人做農業工作三個月能賺到的工資。

      門徒也許看出自己就像比喻裡的10個奴隸,因為先前耶穌曾經把他們比作收割的工人。(馬太福音9:35-38)當然,耶穌不是真的要他們去收割穀物。耶穌要門徒去做的,就是把其他有希望在上帝王國裡成為君王的人召集起來。門徒要運用自己擁有的一切去這樣做。

      耶穌的比喻還透露了什麼呢?他說:「本國的人卻憎恨[那個貴族],派大使團隨後去說:『我們不要這個人做我們的君王。』」(路加福音19:14)門徒知道,猶太人不接受耶穌,有些人甚至想殺死他。耶穌死而復生並返回天上後,大多數猶太人都迫害他的門徒,這顯示出他們都反對耶穌。這些人清楚表明,他們不要耶穌做他們的君王。(約翰福音19:15,16;使徒行傳4:13-18;5:40)

      至於那10個奴隸,在那個貴族獲取「王權」回來之前,他們怎樣運用手上的100銀元呢?耶穌說:「他獲取王權回來後,吩咐領了銀元的奴隸來見他,想要知道他們做生意賺了多少。第一個前來說:『主啊,你的100銀元賺了1000。』他對這個說:『做得好,你真是個好奴隸!你在非常小的事上忠心,你有權管理10座城。』第二個來說:『主啊,你的100銀元賺了500。』他也對這個說:『你也要管理5座城。』」(路加福音19:15-19)

      如果門徒像比喻中的奴隸一樣,盡力善用自己擁有的一切去幫助人成為門徒,他們就可以確信耶穌會十分高興,而且會因此獎賞他們。當然,耶穌的門徒各自有不同的情況,機遇和能力也都不一樣。不過,只要他們忠於職守,盡力參與幫助人成為門徒的工作,得到「王權」的耶穌就會賞識他們的努力,並賜福給他們。(馬太福音28:19,20)

      但耶穌在比喻的結尾提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他說:「另有一個[奴隸]來說:『主啊,你的100銀元在這裡,我一直用布包著,藏了起來!你知道,我向來怕你,因為你是個嚴苛的人,沒有存的卻要取,沒有種的卻要收。』主人對這個奴隸說:『你這個邪惡的奴隸,我要憑你親口說的話定你的罪。你說我是個嚴苛的人,沒有存的卻要取,沒有種的卻要收,是嗎?那你為什麼不把我的銀元存入銀行呢?這樣,我來到的時候就可以連本帶利收回了。』主人對站在旁邊的人說:『拿走他的100銀元,給那有1000的。』」(路加福音19:20-24)

      在耶穌的比喻中,最後這個奴隸沒有為主人的王國增加財富,結果失去了他的銀元。既然使徒們正在期盼耶穌成為上帝王國的君王,他們很可能從耶穌的話看出,要是他們不勤奮工作,也不會在上帝的王國裡有一席之地。

      耶穌的話肯定激勵忠心的門徒更加努力。他最後說:「我告訴你們,凡是有的,還要給他更多;凡是沒有的,就連他有的,也要拿走。」至於耶穌的敵人,也就是那些不要他「做他們君王」的人,他們會被處死。耶穌說完後,就繼續上路,前往耶路撒冷。(路加福音19:26-2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