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頑疾纏身怎麼辦警醒!2001年 | 1月22日
-
-
頑疾纏身怎麼辦
「我好像被雷轟了一下地呆住了。」——約翰發現自己得了頑疾後這麼說。
「我好害怕。」——貝絲得知自己病況嚴重後這麼說。
你獲悉自己身染頑疾,體能日漸衰退,或者你因一次意外事故而落得終身傷殘。在人生旅途上,這些都是令人痛苦不堪的經歷。你不是在恬靜的醫務所裡聽到醫生說出實情,就是在緊張繁忙的急診室裡,被迫面對永久傷殘的現實。不管怎樣,你簡直無法相信醫生的話,不禁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這個不幸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嚇得你心慌意亂,茫然不知所措。
-
-
心潮旋渦千百轉警醒!2001年 | 1月22日
-
-
心潮旋渦千百轉
一個年長的男子回憶說:「我知道自己身染惡疾後,雖然強作鎮靜,心裡還是惴惴不安,真有生不如死的感覺。」他的話表明,病痛不但折磨人的肉體,還折磨人的心靈。有些病人並沒有就此認輸,反而沉著應戰,苦中求勝。他們很想讓你知道,你也能夠克服長期患病的苦惱和不便。在討論應付方法之前,先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下,你得病初期的感受。
沒可能!沒可能!
你個人的心路歷程,也許跟其他病人迥然有別。不過,醫療專家和病人都異口同聲地說,面對突如其來的噩夢,病人十有八九都有相同的感受。聽到自己身罹惡疾,他們頓時驚愕失色,怎麼也不肯接受這個事實,說:「沒可能!」「醫生一定是弄錯了。」「他們說不定把化驗報告搞混了。」一個女子憶述當初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後的反應,說:「我很想塞住耳朵,滿以為聽不見,就會平安無事。」
但現實是逃避不了的,你終歸還是要面對。你煩躁起來,坐立不安。你的心頭蒙上了一層烏雲,世界一下子變得陰陰暗暗。「我還有多少日子?」「我餘下的日子都會在痛苦中掙扎嗎?」一類的問題,揮之不去。時光要是能夠倒流就好了。你恨不得回到就診以前的日子去,但你清楚知道這是沒可能的。你開始胡思亂想,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什麼滋味?
不知所措、 惶恐不安
病魔突然來襲,打亂了你的陣腳。面對茫茫前路,你內心徬徨無主,耿耿不能入睡。一個患了帕金森氏病的男子說:「我的病情忽好忽壞,害得我無所適從,心都灰了。我不得不聽其自然,過一天算一天。」或許你給自己的病嚇倒了。事情來得這麼突然,連半點先兆也沒有,你可能直嚇得發抖。另一方面,假設你長期感到不適,幾經波折,你的病終於得到確診了。由於你有心理準備,即使聽到壞消息,你也不會大驚失色。起初,你甚至可能覺得心裡輕鬆了一點。你終於能夠證明自己確實生病,不是無病呻吟。但沒過多久,這種輕鬆的感覺就被恐懼淹蓋了。未來的人生旅途又崎嶇又艱險,怎不教你惶恐不安呢!
你可能擔心生活不能自理。如果你很喜歡獨立生活,一想到自己日後事事都要依賴別人,你就禁不住要打幾個寒噤。你害怕給病痛牽著鼻子走,一舉一動都不能自主。
滿腔羞怨、 寂寞難耐
你發覺身體越來越不聽使喚,心中怨憤難平。你不斷問自己:「為什麼偏偏是我?我究竟做錯了什麼?」你心裡很抱屈,認為自己這麼不幸實在太不公平,太不合理了。你對自己的無能感到羞愧,灰心欲死。一個癱瘓病人回想說:「只因一次惱人的意外事故,我就落得這樣的下場。起初我真感到無地自容!」
你漸漸變得孤獨。人離群索居,很容易和社會隔絕。如果你長期臥病在家,足不出戶,你就很難跟老朋友接觸往來。這時候,你很想親友過來坐坐,甚至引頸企盼著他們的探望。起初訪客紛至沓來,電話響個不停。日子久了,探病的人越來越少,電話也難得一響。
眼看朋友漸漸疏遠自己,你心裡很難過。你像一隻受驚的蝸牛,縮回自己的殼裡。你可能需要時間去克服畏縮的心理,才敢走出自己的陰暗天地,再次面對社會,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繼續脫離群眾,自我封閉,你就會變得很孤僻,跟社會格格不入。起初可能是社會摒棄了你,現在卻是你孤立了自己。不管怎樣,你只能咬緊牙關,跟無邊的孤寂苦苦對抗。a長期苦戰,弄得你身心疲憊,你有時不禁懷疑自己能否撐得住,熬過這一天。
向別人學習
希望在人間。如果你最近身患重病,你可以採取實用的措施,去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
無可否認,這系列文章並不能替你消病解痛。不過,從文章的內容你會看出,你不是毫無招架能力的。一個患癌症的女子概述她的心路歷程,說:「起初否認事實,繼而滿腔怨憤,然後尋找對策。」你也可以尋找應付方法,不妨向「同路人」請教,看看有什麼對策是你用得著的。
[腳注]
a 當然,病人的心路歷程多少總有差異,感受程度也深淺不一。
-
-
如何戰勝病魔?警醒!2001年 | 1月22日
-
-
如何戰勝病魔?
請放心,你有這樣的感受是人之常情。你身染頑疾雖是不爭的事實,但心靈始終不肯接受隨頑疾而來的種種變化。你彷彿跟病魔進行拔河比賽,以前的你和往後的你苦苦對抗。這一刻病魔可能佔了上風。即使這樣,你也可以扭轉局面。怎樣轉敗為勝呢?
姬蒂·斯坦醫生說:「人因病遭受損失,內心悲痛得像死了親人一樣。」健康勝於財富。你失去了寶貴的健康,為此痛苦悲傷是很正常的,正如你為去世的至親哀傷落淚一樣。其實,你失去的不止是健康。一個女子訴說:「我不得不辭去工作。……我不得不告別自己所喜愛的獨立空間。」無論失去什麼,無論失去多少,你對這些損失都該懷有客觀合理的看法。斯坦醫生本身得了多發性硬化症。她說:「你為失去的東西哀傷是合理的,但你也該明白,自己擁有的仍然很多。」你擦乾眼淚後,就會看出你不是毫無招架能力的。你至少能夠調整自己的生活。
水手雖不能駕馭風暴,卻可以調整桅帆,使帆船安然渡過風暴。你的情況也很類似。疾病猶如突發的風暴,你雖然駕馭不了,卻可以調整「桅帆」。換句話說,你可以運用身體健全的部分,調整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去應付這場突如其來的噩夢。長期患病的人怎樣攻克這個難關呢?
認識自己的病
聽到不幸的壞消息,病人難免心潮澎湃。但心境平復後,許多病人都覺得,知道真相雖然痛苦,卻比心裡暗暗地發慌好受得多。病魔突然來襲,可能把你嚇呆了。但是,你必須對自己的病有相當認識,才能思量對策,為往後的日子作打算。這樣做能使你從打擊中振作起來,積極面對一切。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戴維·施皮格爾醫生說:「無論你有什麼煩惱,當你想好了對策,心情就自然會舒展開來。你有沒有察覺到呢?在你採取實際行動之前,預先把一切安排好,可以使你的不安情緒緩和下來。」
對於自己的病,你可能覺得必需有多一點認識。聖經一句箴言說:「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箴言24:5)一個臥床不起的男子建議:「向圖書館借書閱讀。盡量了解自己的病況。」當你知道有什麼療法可供選擇,有什麼應付方法,你就會發覺自己的情況並不如先前所想的那麼糟糕。說不定你覺得有理由抱樂觀態度呢。
你固然要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況,但這並不是最終目標。施皮格爾醫生說:「重要的是,病人必須面對現實,認識自己所患的是什麼病,對自己的處境有合理的看法。搜集病患的相關資料,只是應付頑疾的其中一個步驟而已。」須知你的一生雖然給病魔打亂了,可還沒有完結。你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內心幾經掙扎,才能接受這個事實。不管怎樣,你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況後,下一步就是坦然接受事實。你是可以 跨進這一步的。怎樣著手呢?
既要審慎也要平衡
關於接受事實的含意,你可能需要調整自己的看法。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實,絕不是懦弱無能的表現,正如水手接受風暴侵襲的事實,也不是懦弱無能的表現。對風暴懷有現實的看法,反而會促使水手採取應急措施。同樣,你正視患病的現實,並不表示你窩囊無用,反而證明你沒有向困難低頭,「只是改道前進」,一個長期患病的女子這麼說。
面對體能日漸衰竭的情況,你可能要經常提醒自己,你的思想、感情和屬靈特質沒必要受虛弱的身軀所支配。比方說,你的才智、組織和分析能力不是完好無損嗎?你仍然露出親切的笑容,對人關懷備至。一如既往,你樂於傾聽別人訴說心聲,誠心對待朋友。最重要的是,你對上帝仍然滿懷信心。
要記住,你雖然不能徹底扭轉局面,但至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伊雷妮·波琳說:「你對疾病有什麼反應,是由你控制的。不管你的病怎樣磨人,你都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反應。」海倫現年70歲,她的多發性硬化症已經到了晚期。她同意這個觀點,說:「你能不能恢復平衡,關鍵在於你怎樣看自己的病,而不是在於疾病本身。」一個男子坦然面對身體的殘障多年。他說:「積極進取的態度猶如船的龍骨。船有龍骨支撐著,就不會傾斜。」箴言18:14說得不錯:「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