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煙草業者大放厥詞
    警醒!1995年 | 5月22日
    • 一間煙草公司的總裁說:「香煙雖然含有尼古丁,但這並不意味著香煙就是毒品,也不表示吸煙會令人上癮。」煙草公司的技術人員堅稱:「無論香煙含有多少尼古丁,抽煙必定會令人上癮——這樣的假設是錯誤的。」

      國會小組提出反駁,要是香煙不會令人上癮,煙草公司又為什麼要想盡辦法,控制製品的尼古丁含量呢?另一位行政人員解釋說:「為了使香煙的味道更純。」還有什麼東西比淡而無味的香煙更難入口?國會小組向他展示一疊疊的存檔記錄,儘管公司的研究資料清楚指出,尼古丁會令人上癮,他仍然固執己見。

      顯然,無論煙草危害多少人的性命,他和其他同行都會堅持這個看法。1993年初,美國醫學協會理事會主席朗尼·布里斯托醫生提出有趣的挑戰。《美國醫學協會雜誌》報導說:「他邀請美國各大煙草公司的行政人員,跟他一起巡視病房,看看吸煙所導致的惡果——肺癌病人和其他肺病患者。但沒有人敢接受邀請。」

      雖然世界經濟不景,失業率急劇上升,煙草業卻自誇能夠提供待遇優厚的職位。且以阿根廷為例,煙草業為一百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與煙草業有關的職位也有四百多萬個。煙草公司博得許多政府的好感,因為煙草稅使國家收入大增。

      某一煙草公司不時慷慨捐助少數民族,對他們尤其眷顧。乍看起來,這間公司的確熱心公益。不過,據該公司的內部文件顯示,這樣做是別有用心的,他們把捐款當作「發展選區的預算開支」,為要爭取未來選民的好感。

      此外,同一煙草公司還與演藝界打交道,大力資助博物館、學校、舞蹈學院和音樂協會。由於資金短缺,藝術機構的管理人員惟有硬著頭皮,接受煙草公司的捐款。最近上述的煙草公司使紐約市的演藝界進退兩難,因為該公司要求演藝界的成員予以幫忙,游說議員對不利於煙草業的法案投反對票。

      政客可以利用權勢,使不利於煙草業的提案不獲通過;資金雄厚的煙草大企業當然明白這點,所以毫不猶豫地運用錢財疏通關係。連政府高官也維護煙草公司的利益。有些官員與煙草業有經濟聯繫;另一些議員則受到壓力,要回報煙草公司的恩惠,因為這些公司曾慷慨資助他們的競選活動。

      美國一位國會議員,據報接受了煙草公司2萬1000美元的捐款,結果在幾項禁止吸煙的議決上投反對票。

      一位前任州選參議員嗜煙成癮,最近發現自己患有咽喉癌、肺癌和肝癌。他曾替煙草公司進行游說,為此獲得豐優利益。現在他悔不當初,並且嗟嘆說:「我病重留醫,完全是自作自受的,」他覺得自己簡直愚不可及。

      煙草大企業耗資巨款大肆宣傳,向反對派發動猛烈攻勢。一則廣告高呼人人都有自由選擇,並提出以下的嚴肅警告:「今天不准吸煙。明日又禁止什麼呢?」這則廣告暗示,反對者是一些狂熱的禁制主義者,咖啡因、酒精和漢堡包恐怕遲早也會一一受禁。

      美國環境保護署把二手煙列為致癌物質,報告一經發表,就廣泛被人引用;然而,報章的廣告卻試圖把這項研究結果推翻。煙草業者宣布,他們打算採取法律行動。一個電視節目指控某一公司玩弄手段,控制尼古丁的含量,以求誘使吸煙者上癮。這間公司迅即對播放這個節目的電視網絡提出起訴,並且索償100億美元。

      煙草公司雖然奮力頑抗,憤懣的指控始終有增無減,戰鬥氣氛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過去四十年來,有關吸煙怎樣危害健康的研究報告大約有5萬份,證據堆積如山,並且越發增多。

      煙草公司怎樣迴避各方的指控呢?他們固執己見,堅稱吸煙者大可以戒煙。他們還口口聲聲說尼古丁是不會令人上癮的。不過,統計數字卻表明事實完全不是這樣。誠然,成功戒煙的美國人多達4000萬。但仍有5000多萬人繼續吸煙,在這些煙民當中,有百分之70自稱很想戒煙。每年有1700萬人嘗試把這個惡習戒掉,但有百分之90的人不出一年就故態復萌了。

      美國患癌的吸煙者做了肺癌手術之後,重蹈覆轍的達半數之多。在患有心臟病的吸煙者當中,有百分之38還未出院,就已經「煙火重燃」了。煙民把生癌的喉頭切除後,竟還有百分之40的人打算再嘗抽煙的滋味。

      美國有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抽煙,在這些年輕人當中,有四分之三聲稱他們曾認真地嘗試戒煙,不過失敗了。此外,統計數字表明,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抽煙是吸食烈性毒品的踏腳石。年輕的煙民服用可卡因的可能性,比不抽煙的人要高50倍。一名13歲的吸煙者也有同感,她寫道:「抽煙是吸毒的前奏,這是我深信不疑的。在我所熟識的癮君子當中,除了三個之外,差不多全部都是從吸煙開始的。」

      焦油含量低的香煙又怎麼樣?研究表明,這類香煙反而對健康更為有害,原因有二:首先,為了吸取身體所需的尼古丁,吸煙者通常會深深地把煙吸進肺裡,結果肺部有更多組織受到毒害;其次,吸煙者誤以為這類香煙真的「較為健康」,所以很難下定決心把惡習戒掉。

      僅是研究尼古丁的報告,就多達2000份。這些研究報告顯示,在人所熟知的藥物當中,尼古丁是最易上癮、毒害最深的一種。尼古丁不但使心搏加速,同時也使血管收縮。尼古丁一經吸入體內,不出七秒鐘就會進入血管,速度甚至比靜脈注射還要快。頭腦一旦受尼古丁支配,身體就會渴望吸取更多;有些人認為,尼古丁的成癮程度比海洛因要大一倍。

      儘管煙草商斷然否認,他們其實是知道尼古丁會使人上癮的嗎?種種跡象顯示,他們早就知道了。例如在1983年,一份報告表明,某一煙草公司的研究人員留意到,用作實驗的老鼠顯出煙癮的典型症狀,牠們經常推動控制桿,自行服用更多劑量的尼古丁。據報煙草業迅即把這份報告抽出來,直到最近報告內容才得以『重見天日』。

      煙草大企業雖然四面受轟,卻沒有坐以待斃。據《華爾街日報》所載,紐約市煙草研究委員會展開了「一項在美國商業史上歷時最久的誤導運動」。

      為了抵擋各方的攻擊,委員會不惜耗資數以百萬計的金錢,進行所謂的獨立研究。這一切開始於1953年,當時斯隆-凱特林癌病紀念中心的厄恩斯特·溫德爾醫生發現,如果把焦油塗在小鼠背上,焦油會導致小鼠患上腫瘤。對煙草製品不利的證據確鑿不移;有鑑於此,煙草業者就成立了委員會,以便提供自己一套的科學證據。

      委員會的科學家又怎可能提供相反證據,抵消其他研究人員的發現呢?據最近公布的文件顯示,事情涉及一套精心策劃的陰謀。委員會的研究人員不但給書面合約牽制著,還受到一大批目光銳利的律師控制;儘管這樣,許多研究人員都發現,人們對健康日益擔心是有充分事實根據的。不過,據《華爾街日報》所載,「要是研究報告表明吸煙會危害健康,」面對眼前的事實,委員會「有時會漠視不理,甚至不惜中斷研究工作」。

      多年來,煙草商暗地裡一直嘗試研製『較安全』的香煙。他們如果公然這樣做,就如同默認吸煙確實會危害健康。到1970年代末期,一間煙草公司的高級法律顧問指出,研製「安全」的香煙純屬徒然,於是建議放棄一切嘗試,並且把全部有關文件收藏起來。

      經過多年的實驗,有兩項事實是確鑿不移的:尼古丁會令人上癮,吸煙的確可以致命。儘管煙草商公開斷然否認,他們的行為卻表明,關於吸煙的種種危險,他們是最清楚不過的。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局長戴維·凱斯勒指責煙草商刻意玩弄手段,他說:「事實上,現今有些香煙可說是高技術的運送系統,所運送的尼古丁含量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分量剛好適中,……不但足以令人上癮,還可以維持煙癮。」

      為了證明煙草商的企圖,凱斯勒透露他們其實擁有許多專利權。煙草商把一種煙草的基因改變過來,並且取得專利權;這種煙草含有至今最高純度的尼古丁。另外,煙草公司給香煙的過濾嘴和捲煙紙塗上一層尼古丁,以求進一步提高尼古丁的純度。香煙經過處理之後,煙民就可以從最初所抽的幾口煙,吸取最大量的尼古丁。除此之外,據煙草公司的文件顯示,香煙的成分還加添了含氨(阿摩尼亞)的混合物,好使香煙放出更多尼古丁。《紐約時報》一份報告聲稱,「煙民如果吸食這類香煙,進入血管的尼古丁就會多一倍左右。」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已公開聲明,尼古丁是令人上癮的麻醉劑,並打算對香煙實施更嚴厲的管制。

      除了煙民之外,政府也要倚靠煙草業,但理由就截然不同了。舉例說,美國聯邦政府及各州政府所徵收的煙草稅,使國家稅收每年增多120億美元。不過,聯邦技術估價處卻以醫療保健費用和下降的生產率作為根據,計算出吸煙所付出的代價其實每年多達680億美元。

  • 煙草業者大放厥詞
    警醒!1995年 | 5月22日
    • [第12頁的附欄]

      無煙煙草——危險的代用品

      鼻煙的生意額高達11億美元,銷售量高踞榜首的公司利用含有香味的鼻煙做釣餌,狡黠地引誘新手吸食。該公司特地製造一些加添了香味的鼻煙,結果大受歡迎。新手吸食這些鼻煙之後,起初會產生「些少飄飄然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很快就消失了。公司的前任副董事長說:「許多人起初可能會嘗試加添了香味的製品,他們最終還是吸食味道最濃烈的牌子。」這個牌子的廣告標語宣稱:「專供強壯男子咀嚼的強烈煙草」,或「它定必令你心滿意足」。

      關於上述公司所採用的策略,《華爾街日報》作了詳盡報導,並且指出該公司否認「隨時調校尼古丁的含量,以求迎合煙民的口味」。此外,該報也聲稱:「曾在這間煙草公司任職的兩位化學師首次就這件事發言,他們解釋公司並沒有控制尼古丁的含量,只是控制煙民所吸入的尼古丁分量。他們還指出,公司在成分裡加添了化學物質,以求提高鼻煙的鹼性。鼻煙所含的鹼性越高,放出的尼古丁就越多。」關於鼻煙和供咀嚼的煙草,《華爾街日報》還澄清兩者的分別:「鼻煙和供咀嚼的煙草有時給人混為一談。鼻煙其實是切碎的煙絲,吸鼻煙的人只會把煙絲吮吸而不會咀嚼。他們會把一小撮鼻煙放在面頰和齒齦之間,然後用舌頭把煙絲轉移到另一面,間中也會把煙絲吐出。」

      有些特製牌子的鼻煙加添了香味,是專為新手而設的。他們如果選用這些牌子,吸進血管的尼古丁只佔總含量的百分之7至22。煙味最濃的牌子可以使新手透不過氣來。煙絲切得很幼細,專供「真正」的男子漢吸用。人如果選用這個牌子,就會把百分之79的尼古丁含量吸進血管裡。在美國,吸鼻煙的新手平均只有九歲。但九歲大的兒童又怎可能長期抗拒引誘呢?他們渴慕躋身「真正」男子漢的行列,所以始終都會吸食味道較濃的牌子。

      事實上,鼻煙所釋放的尼古丁分量比香煙還要大得多。吸鼻煙者患口腔癌的機會,據報比不吸鼻煙的人高出4倍,患咽喉癌的機會則多50倍。

      美國一位母親因兒子死於口腔癌而起訴煙草公司,一時引起了公眾的強烈回響。她的兒子本是一名中學田徑運動健將。他12歲那年,在競技會上免費獲得一罐鼻煙;自此之後,他每星期要吸食四罐鼻煙才能滿足煙癮。結果,他不得不接受一連串痛苦的手術,把部分舌頭、下頷和頸部切除,最後還是藥石無功。這個年輕男子死時只有19歲。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