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人類皆享人權!警醒!1998年 | 11月22日
-
-
有雙重理由要改變
聯合國的人權教育十年計劃快要踏入第五年了,但一個非政治性的國際教育計劃已推行了好幾十年,而且成效卓著,從中得益的人多達數百萬。他們更新了自己的思想,學會以尊重的態度對待所有同胞。這個計劃由耶和華見證人主辦,在二百三十多個國家地區推行。他們為什麼會成功呢?
首先,這個普及全球的聖經教育計劃,能夠加深各地民眾對人權由來的認識。《世界人權宣言》明確指出,人有資格享受權利,是因為人是有理性、有道德的。
人的理性和良心必然是更高的來源賦予的。(見第13頁「人權的由來」一欄。)你一旦承認人權來自更高的神聖權威,就有充分理由要尊重同胞了。你尊尊敬敬地待人,不是純粹因為受到良心驅使的緣故,更重要的是,你對創造者的尊重和愛戴,推使你用尊重的態度對待他所創造的眾生。你這樣做就是聽從耶穌基督的吩咐:「你要用全顆心、全個魂、全副思想,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以及「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馬太福音22:37-39)人要是深深尊重創造者,就決不會侵犯同胞的權利,因為這些權利是上帝所賜的產業。侵犯人權就等於侵吞別人的產業。
收效顯著的教育計劃
耶和華見證人的聖經教育計劃,對減少侵犯人權事件的效用到底有多大?我們只要看看計劃的成果,答案就會不言而喻,正如耶穌所說,「智慧憑著本身的作為,就證明是正義的了」。——馬太福音11:19。
紐約市聯合國廣場的圍牆上刻著以下的著名銘文:「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聯合國引用聖經的以賽亞書2章4節去說明,要大大減少侵犯人權的行為,關鍵在於終止戰爭。正如聯合國一份刊物所說,戰爭畢竟是「跟人權不相容的」。
聯合國只是把以賽亞書的經文刻在石牆上,耶和華見證人卻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他們推行教育計劃,把以賽亞的話「寫」在人們的心上。(參閱希伯來書8:10。)怎會這樣?教育計劃不但清除種族的藩籬,還摧毀國家主義的壁壘,使人認識到聖經對種族的看法:世上只有一個人種,就是人類。(使徒行傳17:26)接受教導的人漸漸養成願望,「要仿效上帝」。關於上帝,聖經說:「[他]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畏懼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以弗所書5:1;使徒行傳10:34,35。
這樣的聖經教育富有成果,現今已有好幾百萬人「不再學習戰事」。他們已經更新思想,改變心態。這樣的改變會持續下去。(見第14頁「促進和平的教育」一欄。)目前,平均每天都有一千多人完成了耶和華見證人所主辦的基本研讀課程,他們隨即加入見證人的隊伍,在世界各地促進和平。
他們改變了自己的思想,決心尊重人權,拒絕參與軍事服務。這樣的改變到底有多深刻?非常深刻。且舉例說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尤其在納粹黨統治的德國,見證人在尊重人權方面受到嚴峻的考驗。歷史家布賴恩·鄧恩評論:「耶和華見證人跟納粹主義互不相容。納粹政權反對他們的主要理由是,他們在政治上嚴守中立,也就是說,沒有信徒會拿起武器。」(《教會對大屠殺的反應》)保羅·約翰遜在《基督教歷史》裡評論:「許多[見證]人因拒絕參與軍事服務而被判處死刑。……有的被投進達豪集中營或瘋人院。」儘管這樣,他們還是堅定不移。社會學家安娜·帕維爾奇恩斯卡形容德國的見證人,「在一個實行恐怖統治的國家裡,有如一個誓死不屈、抵抗到底的小島」。
想想看,如果現在人人都堅守立場,「不再學習戰事」,世界各地的侵犯人權事件就會直線下降了!
-
-
全人類皆享人權!警醒!1998年 | 11月22日
-
-
促進和平的教育
幾年前,巴爾幹半島戰火紛飛,布蘭科b就在波斯尼亞的克羅地亞人聚居區內的一家診所當武裝警衛。診所的一個醫生正在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一天晚上,醫生向布蘭科講述自己所學到的聖經知識。布蘭科聽後大為感動,決定從此放下武器。後來,布蘭科移居歐洲另一個國家,他參加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聚會,在那兒竟然遇上斯洛博丹。
斯洛博丹也來自波斯尼亞,曾跟布蘭科參與同一場戰爭,不過是在敵對的陣營。斯洛博丹為塞爾維亞人跟克羅地亞人作戰。兩人相遇的時候,斯洛博丹已經是個耶和華見證人,他主動跟昔日的敵人布蘭科研讀聖經。布蘭科越學習聖經,對創造者耶和華的愛就越發增長。他不久就決定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c
斯洛博丹本身也是由以前的敵人幫助成為見證人的。事情經過怎樣?斯洛博丹離開波斯尼亞的交戰地帶後,一天穆約上門探訪他。穆約也來自波斯尼亞,從小接受的宗教教育跟斯洛博丹的迥然不同。如今穆約已經改變信仰,加入了耶和華見證人的組織。雖然兩人過去分屬敵對陣營,斯洛博丹卻接受了穆約的建議,跟他學習聖經,最後還受了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這些男子為什麼能夠克服根深蒂固的種族仇恨,化敵為友呢?他們研讀聖經,漸漸對耶和華產生愛戴。他們甘願接受上帝的教導,學會「怎樣彼此相愛」。(帖撒羅尼迦前書4:9)沃伊切赫·莫澤萊夫斯基教授評論耶和華見證人整個群體時,說:「他們和睦相處,與世無爭,關鍵在於他們當前已經實踐聖經所提倡的原則。」
[腳注]
b 本欄所提的名字全部經過修改。
c 令布蘭科高興的是,他後來得知,起初跟他談論聖經的醫生也受了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