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識作「恩賜」的人守望台1999年 | 6月1日
-
-
我們是同工
4,5.(甲)保羅把會眾比作什麼?為什麼這個比喻很適切?(乙)關於我們應當怎樣彼此看待,保羅的比喻表明什麼?
4 耶和華讓作「恩賜」的人在會眾裡操有若干權柄。當然,長老絕不想濫用職權;但是他們深知,對不完美的人來說,濫用權柄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既然如此,他們對於自己與羊群其餘分子的關係,應當有什麼看法呢?請想想使徒保羅所用的喻例。他討論上帝何以賜下人作「恩賜」之後,接著寫道:「我們……該憑著愛心,凡事長大成人,歸向那身為頭的,就是基督。整個身體靠著他,按照各肢體個別發揮的應有功能,藉著各個關節的支援,和諧地連結起來,互相合作,叫身體漸漸長大,在愛裡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15,16)因此,保羅把會眾,包括長老和其他分子在內,比作人的身體。為什麼這個比喻很恰當呢?
5 人體是由許多不同部分組成的,但全個身體只有一個頭。可是,人體裡沒有什麼部分,沒有任何肌肉、神經或血管,是沒有用的。每一部分都有價值,都可以對人整體的健康和美觀有所貢獻。同樣,會眾是由許多不同分子組成的;但每個分子,不論年老還是年幼,壯健還是羸弱,都能夠對會眾的整體靈性健康和屬靈的美有所貢獻。(哥林多前書12:14-26)沒有人要認為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也沒有人應當自命不凡,因為我們所有人,無論是牧人還是羊群,都是身體 的一部分;我們只有一個頭,就是基督。這樣,保羅以一個親切的比喻,描述我們應當怎樣彼此愛護,互相尊重。長老明白了這點,就會對自己在會眾裡的職責懷有謙卑、平衡的看法。
6.保羅雖然操有使徒的權柄,卻怎樣表現謙卑的精神?
6 這些作「恩賜」的人並不試圖控制信徒同工的生活或信仰。保羅雖然操有使徒的權柄,卻謙卑地告訴哥林多的信徒說:「我們不是主人,不是要管轄你們的信心,而是同工,要促進你們的喜樂,因為你們站立得住,是靠著你們的信心。」(哥林多後書1:24)保羅不想控制他弟兄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他根本不覺得有這樣做的必要。他信任弟兄姊妹都是忠心耿耿的人;他們加入耶和華的組織,是因為要做對的事。因此,保羅表達自己和周遊同伴提摩太的心聲,在實際上有如對弟兄們說:「我們很願意跟你們並肩工作,一同喜樂地事奉上帝。」(哥林多後書1:1)保羅表現多麼謙卑自抑的精神!
7.謙卑的長老意識到自己在會眾裡的職責是什麼?他們對信徒同工懷有什麼信心?
7 今天作「恩賜」的人也負有同樣的職責。他們是我們的「同工」,要叫我們得「喜樂」。具有謙卑精神的長老意識到,他們無權決定別人要為上帝作多少的服務。他們知道,他們可以鼓勵別人擴大或改善自己的服事職務,但人事奉上帝卻應當是出自甘心樂意的。(參閱哥林多後書9:7。)他們相信,信徒同工只要保持喜樂,就必定會盡力而為。因此,他們衷心渴望幫助弟兄「樂意事奉耶和華」。——詩篇100:2。
-
-
賞識作「恩賜」的人守望台1999年 | 6月1日
-
-
9.長老對其他長老同工懷有什麼看法,可以使他們喜樂地服務?
9 你們虛懷若谷,把自己看作弟兄的「同工」,可以幫助你們 懷著喜樂的心繼續服務,並且衷誠賞識其他長老所具有的獨特恩賜。每個長老都有自己的才幹和能力,可以用來造益會眾。(彼得前書4:10)一位長老也許善於教導,另一位可能有卓越的組織能力,還有一位則態度親切,宅心仁厚,和藹可親。事實上,沒有任何長老可以在各樣恩賜上都達到同一的高水平。一位長老若具有某種恩賜,例如教導能力,就會使他勝過其他長老嗎?絕不然!(哥林多前書4:7)另一方面,我們也無需豔羨別人所享的恩賜,或者見到一位長老的才幹贏得別人稱讚,就自慚形穢。要記住,你有什麼才幹,耶和華是瞭如指掌的。他能夠幫助你培養自己的才幹,用來造益弟兄。——腓立比書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