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愛沙尼亞
    2011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那時候,帶頭的見證人全都被逮捕了,但國安會仍決心要除掉剩下的每一個見證人。他們在1951年4月1日清晨採取行動。當局非常精心地策劃這個行動,愛沙尼亞全境(也包括拉脫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的西部地區)都同時成為攻擊的目標。

      在很短時間內,差不多所有見證人、他們的一些近親,甚至那些對聖經感興趣的人也被逐出家園,一批批地被帶到幾個不同的火車站,趕進棚車裡去。由於財物全被充公,他們只可以帶走一些食物和個人物品。那一天,差不多有300個人被押走。這些人事前並沒有受到審判,而當局也沒有給他們任何解釋。他們從愛沙尼亞坐火車到西伯利亞,大部分人都是去托木斯克,這個地區離愛沙尼亞約5000公里(3000英里)。

      勇敢的年輕人

      當時,17歲的科琳娜·恩尼卡和13歲的妹妹埃娜去了探望親戚,不在家。她們回到家,看見屋子被關閉了,媽媽也不見了。試想想,她們是感到多麼的悲痛。不過,當她們知道媽媽被逮捕後,卻鬆了一口氣。為什麼呢?

      科琳娜說:「至少她還活著!我們知道其他人也可能被捕了,心想,媽媽至少跟耶和華的子民在一起。耶和華的確大大扶持我們,也讓我們享有內心的安寧。我沒有哭,埃娜也沒有,儘管她在感情上比較脆弱,挺容易受到傷害。星期一,我們照常上學,沒有向任何人提起媽媽被捕的事。」

      後來,科琳娜和埃娜也被警察帶走,可是她們依然保持平靜。科琳娜說:「在火車上,每個人都很平靜。有個姊妹安慰我們說,耶和華不會讓我們忍受苦難,超過我們所能忍受的。又說,既然耶和華承諾會幫助我們,我們就要信賴他。」六年多後,這兩個女孩才跟媽媽重聚。

      迫害者無緣無故地憎恨見證人。以下事例可以說明這點。在政府的檔案裡,一個六個月大的嬰孩被驅逐到異地。罪名是什麼?「國家的敵人」。

      這次被驅逐的經歷非常痛苦。被驅逐的人受到百般羞辱。每天早晚,他們可以下車上廁所,儘管下車的地方沒有廁所。一個姊妹說:「當局的做法完全違反人性尊嚴。人人都在同一個地方如廁,男女無別。如廁時,其他人從我們身邊走過,那些守衛也站在周圍盯著我們。」

      西伯利亞的生活和死亡

      被放逐的人在火車上經過兩個星期艱苦的路程,終於到達目的地。他們拿著簡單的行李走出車廂,外面冰天雪地。附近集體農場的工頭來挑選最好的工人,就像地主在奴隸市場購買工人一樣。

      很多住在西伯利亞的人本身也是被放逐的,因此很同情新來的人。弟兄姊妹同舟共濟,友善的當地人也給予援手。因此,被放逐的弟兄不久就安頓了下來,有些人還能過正常的生活。一小部分人的身體也意想不到地變好了。例如,有兩個愛沙尼亞姊妹本來有結核病,但來到氣候比較乾爽的西伯利亞後,就痊癒了。

      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僥倖。至少有一個男孩死在車上。另有一個年老弟兄由於抵受不住艱苦的環境和精神創傷而死去。有些弟兄由於得不到適當的治療或工作過勞而變成殘疾人。有些人則要忍受惡劣的生活環境、營養不良、疾病、意外和嚴寒的天氣。另外,還有許多人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被迫跟家人分開多年,而且從來都沒有收過家人的來信。

      蒂娜·克魯瑟說:「我們家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輕的婦女,所以被派到一個貧困的集體農場。公社裡的人自己也沒有足夠的食物,我們就更不用說了。新來的人都吃松樹皮、樹根,喝蕁麻做的湯。」

      西伯利亞的冬天既漫長又嚴寒,許多被放逐的愛沙尼亞人都不習慣這種氣候。像種馬鈴薯這樣普通的事也不容易成功。在被流放的第一年,大多數人都要長期捱飢抵餓,日子一點也不好過。

      希西·倫貝爾說:「氣溫只有攝氏零下50度(華氏零下60度)。由於天氣寒冷,我們把雞籠放在床下,以免母雞凍死。有些牛主甚至把剛出生的小牛留在屋裡。」

      國家付費,前往新地區!

      多年前,威廉·戴伊曾說:「如果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弟兄就有廣大的傳道地區了。情況果然被他說中了。蘇聯政府把見證人放逐到西伯利亞和其他偏遠地區,這的確有助於他們擴大傳道地區。雖然耶和華讓他的子民遭受考驗,不過許多沒有聽過上帝名字的人卻得以認識真理。

      連比特·特雷利就是一個例子。他由於參加反政府活動而被逮捕。他認識真理的經過很特別。他是在塔爾圖的一間牢房裡接觸到真理的,那年是1948年。跟他同囚的有個俄羅斯軍官,曾在另一間牢房遇到見證人。軍官向連比特略略地提及見證人所教的道理,說只有上帝的王國才能解決世上的種種難題,又說上帝不久就會統治地球。這番話引起了連比特的興趣。

      後來,連比特被押到沃爾庫塔的一個拘禁營。這個拘禁營位於西伯利亞偏遠的北部,接近北冰洋。在那裡,連比特聽到一群見證人在談聖經,於是走近他們。他聽到見證人所談的話跟那個軍官所說的一樣,就跟他們談了起來。

      見證人問連比特:「你為什麼坐牢?」

      他答道:「我是為爭取正義而入獄的。」

      另一個見證人就問:「那你成功了嗎?」

      答案很明顯,連比特回答說:「沒有。」

      弟兄指著連比特說:「你看,你站錯陣線了!你應該站在正確的陣線上。」然後,他們就開始談到聖經所說的屬靈戰爭。連比特聽得越多,就越覺得自己已經找到真理,也越覺得有必要參與這場屬靈的戰爭,站在上帝這一邊。

      獲釋後,連比特回到愛沙尼亞,開始打這場屬靈戰爭。現在,他是正規先驅。他的妻子梅芒也在監獄裡認識真理,不過使她對聖經感興趣的卻不是見證人。

      有些弟兄姊妹不太會說俄語。對他們來講,傳道工作並不容易。由於詞彙有限,他們傳道時通常會先談談自己為什麼會被放逐到西伯利亞來,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跟人攀談起來。這種傳道方式幫助他們更能掌握非正式見證的技巧。另外,他們也有很多機會用母語跟那些被放逐的愛沙尼亞人作見證。一個在西伯利亞生活過的姊妹估計,有15到20個愛沙尼亞人以及好幾個俄國人和立陶宛人都是在營中認識真理的。

      如何獲得靈糧

      有些見證人被囚在監裡,有些則被放逐到偏遠的地區。組織用很多方法,把聖經和靈糧偷偷地帶給他們。一個弟兄說:「我們收到裝著豬油或動物油脂的罐子,裡面藏著一些紙張。在冷天,油脂會變成白色,紙張不容易看見。紙張被緊緊地壓在罐子的內側,官員把刀子插進罐子時,很難發現那些紙張。」用這個方法把寶貴的靈糧藏在食物的罐子裡,很多時都能瞞過官員的檢查。

      細小的紙張可以縫在手袋或衣服裡,被藏在肥皂盒裡,或塞進挖空的肥皂裡。愛拉·托姆說:「我可以把四本《守望台》的紙張塞進一個裝在盒子的肥皂裡。」

      信件都要通過檢查,但見證人學會在信裡,用日常生活的用語來談及聖經真理和屬靈的事情。例如,一個姊妹在信裡說:「父親給我們很好的照顧。我們也有一條繩連到水井。」「父親」就是耶和華,他在靈性上照顧他們。「水井」就是耶和華的組織。他們可以跟組織聯繫,得到聖經書刊,也就是給人生命的真理之水。

      很多書刊都是手抄的,不過也有些是用簡單的印刷方法印製的。見證人要抄寫書刊時,就很希望自己會由於傳道的緣故而被單獨監禁。為什麼?一個翻譯書刊的姊妹說:「被單獨監禁是好的。這樣,我就可以在監獄裡專心地翻譯《守望台》,不會常常受到打擾。」這件事說明,敵人千方百計打擊見證人卻不能成功。很多時候,他們的奸計反而有助於推廣王國事務。(以賽亞書54:17)

      珍視聚會

      見證人不能常常參加聚會,跟弟兄姊妹相聚,所以很珍視聚會。科琳娜·恩尼卡跟一個姊妹在農場工作。有一次,她們鼓起勇氣,私自離開農場幾天去參加聚會。科琳娜談到事情的經過說:「我們在晚上離開農場,徒步走到25公里(15英里)外的火車站。火車在凌晨兩點鐘開出。我們坐了六個小時火車,再步行10公里(6英里)才來到聚會的地方。我們找到舉行聚會的屋子,正打算該由誰來說出暗語時,一個弟兄就從屋裡出來。他認出我們是姊妹後,就興高采烈地說:『你們找對地方了。請進!』我們討論《守望台》文章,也唱王國詩歌。這次聚會的確鼓舞人心,使我們的信心大受強化。」三天後,她們回到農場,發現管理人根本不知道她們離開過農場,不禁鬆了一口氣。耶和華的忠心僕人祕密地參加聚會,信心因而大受強化,也有更大的勇氣。

      又有一次,一群弟兄在牢房裡舉行聚會,警衛突然來搜查聖經書刊。一個弟兄手上剛好拿著一些聖經書刊的紙張,他立刻抓來一把掃帚,掃起地來。警衛搜查過後,什麼也找不到,就離開了。當時,弟兄的手正緊緊地抓住掃帚,在勤奮地掃地。那幾頁紙就緊握在他的手心中!

      基督徒真摯的愛大有力量

      阿道夫·科塞說:「我有五年的時間都在地下煤礦工作。這個煤礦位於北極圈以北的地方。在那裡,冬天是看不見日光的。我們輪班工作,上到地面時,天已經黑了。所以,我們有幾個月都看不見陽光。另外,食物的分配也不夠。我的記憶力和時間感都變差了。由於工作很費力,再加上食物短缺、疲勞過度,我們都沒什麼精力,一次只可以閒聊幾分鐘。不過,一談到王國的真理,我們卻可以聊上幾個小時也不累。」

      在艱難的日子,耶和華的子民學會彼此相愛,表現自我犧牲的精神。科塞弟兄說:「不管得到什麼,我們都把得到的東西拿出來,平均地分給大家。每個人都需要幫助,所以我們都學會跟大家凡物共享。」(約翰一書4:21)

      就連警衛也知道見證人總是守望相助的。當艾諾·埃特瑪從一個營房調到另一個營房時,她連湯匙和碗這些營房的必需品也沒有。

      營房的主管說:「沒問題。你的姊妹會給你所需要的東西。」他沒有言過其實。基督徒經常表現真愛,為耶和華的名增光。

      基督徒在忠貞方面仍不斷受到考驗。例如,雖然埃特瑪姊妹已經被囚在拘禁營一段時間了,但警衛還是不斷問她:「你還是不肯跟我們合作嗎?」當然,他所指的合作就是要姊妹提供耶和華見證人的機密。

      埃特瑪總是回答說:「你們把我拘禁在監獄,我爸媽也是因為你們而死去,我怎會跟你們合作呢?」

      雖然被囚,被放逐的見證人還是繼續向人表現基督徒的愛,一有機會就向人傳講王國的好消息。不過,他們可以向誰傳道呢?蘇聯政府流放精英分子和非共產黨居民,這個政策反而為見證人打開了「傳道之門」。許多弟兄姊妹得以跟那些被流放的知識分子談論王國的信息,展開愉快的交談。如果這些知識分子沒有被流放,他們也許沒那麼容易聽見王國的信息,並作出響應。(歌羅西書4:2-4)

      科塞弟兄說:「後來,我們被調到不同的拘禁營。在每個牢房裡,弟兄姊妹都很努力傳道。我從沒試過能夠向那麼多人作見證。」

      在那些被流放的年頭,耶和華見證人受到無情的攻擊。當局搶去他們的財物、剝奪他們的自由,百般地羞辱他們。但是,敵人卻不能挫敗見證人的士氣、破壞他們跟耶和華的關係。

      回到愛沙尼亞

      1953年,約瑟夫·斯大林去世,他的許多忠貞支持者都感到非常悲痛。當時,愛拉·托姆和另外六個姊妹被關在一間牢房裡。警衛哭著進來,命令她們起立,向斯大林致敬,可是她們都勇敢地拒絕了。

      斯大林死後,政治氣氛也隨之改變。從1956年到1957年,全球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為被流放的弟兄寫了幾百封請願信給蘇聯政府。被流放的弟兄一個接一個地得到特赦。被囚的獲釋,被流放的獲准回家。有些見證人在斯大林去世不久就獲釋,而另一些人卻還要等一段時間。圖曼一家在1951年被流放,卻等到1965年才獲准回家。弟兄姊妹雖然可以返回愛沙尼亞,不過還要找地方居住,因為被流放時,他們的財產都被充公了。

      回顧過去

      見證人受到威嚇和殘忍的對待,又做苦工,又在監獄裡忍受惡劣的環境,這一切考驗對他們有什麼影響呢?絕大部分人都在屬靈方面保持強壯,忠貞不二,即使面對死亡的威脅也在所不惜。至少27個愛沙尼亞見證人在坐牢或流放期間去世,包括阿圖爾·因杜斯在內。他在被驅逐前,曾在愛沙尼亞的傳道委員會服務。弗里德里克·阿爾珀雷顯然由於工作過勞,也在獲釋後不久去世。在西伯利亞,耶和華的僕人在信心上面對嚴峻的考驗,不過他們卻受益良多,並始終保持忠義。經過猛烈的攻擊,他們有更強的信心和更大的忍耐力。(雅各書1:2-4)

      維爾亞爾德·卡爾納說:「所有負有職責的弟兄都被關在拘禁營裡,所以我們可以保持聯繫。在西伯利亞時,我們經常可以得到書刊,在靈性上保持強壯。可是在愛沙尼亞,要經常得到靈糧就困難多了。我想,如果我們留在愛沙尼亞,靈性就不會那麼壯健了。」

      許多被流放的人由於遭受苦難,心裡就充滿怨恨。但耶和華見證人卻視這個經歷為磨煉,結果他們在屬靈方面得到強化。

      科琳娜·恩尼卡說:「在逆境下,我們學會服從。我們從沒有因信賴耶和華而感到後悔。其實生存所必需的東西並不多。當時在床底下,我和妹妹埃娜只有一個小提箱和一個盒子。現在,每當想要更多東西的時候,我們就回想這個經歷。我們在西伯利亞度過了17到23歲的黃金歲月。我經常問自己,如果沒有被流放的話,我們的靈性會不會這麼強壯呢?我覺得,當時西伯利亞對我們來講是最好的地方。」

      另一個姊妹說:「不久,我就把西伯利亞的日子忘記了。那五年過得很快,就像看了一齣兩個小時的電影一樣。」

      艾諾·埃特瑪回想說:「我永不會忘記北極光那千變萬化的色彩。在結霜的日子,一團團的霧氣從海面和河面升上來,色彩斑斕。在極晝,有兩個星期太陽都不會落下;而在極夜,有兩個星期太陽都不會升起。我還記得,在短短的夏天裡,綠色的草莓成熟了。北極地區的野禽在小樹幼細的枝條上覓食。在西伯利亞,雖然生活艱苦,我卻覺得自己像在旅行一樣。儘管身處當地,我們有耶和華,還是可以感到快樂的。」

  • 愛沙尼亞
    2011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202頁的附欄或圖片]

      手工書

      海爾米·萊克

      出生年份 1908年

      受浸年份 1945年

      去世年份 1998年

      簡介 被監禁和流放到西伯利亞

      ◼ 海爾米由於是個耶和華見證人而被逮捕及流放到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她為自己的筆記簿做了個小袋子,還在袋子上繡了一節安慰人心的經文:「誰能隔斷基督對我們的愛呢?難道是患難嗎?是苦痛嗎?是迫害嗎?是飢餓嗎?是赤身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羅馬書8:35)

      海爾米找到一些棕色的紙張,做了一本筆記簿。她在簿子上寫下一些富於鼓勵的經文。當時,由於印刷的書刊供不應求,很多弟兄只好用手抄寫他們所得到的書刊。

      從西伯利亞回來後,海爾米告訴官員說:「我很感謝你們把我送到西伯利亞,讓我看到那裡美麗的崇山峻嶺,我自己是不會有錢去那麼遠的地方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