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頁警醒!1988年 | 4月8日
-
-
第2頁
自然界萬物的美麗、多姿多彩和設計精巧令人相信必然有一位智慧的造物主存在。可是,對其他許多人說來,相信上帝存在的最大障礙乃是世上充滿苦難和罪惡。如果「上帝就是愛」,他何以容許這麼多的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上帝有充分理由容許罪惡存在嗎?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罪惡便會終止嗎?
-
-
何以壞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警醒!1988年 | 4月8日
-
-
何以壞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
薩爾瓦多境內的聖薩爾瓦多火山山麓有個名叫聖拉蒙的市鎮。1982年9月19日早晨,該鎮受到三次巨大泥浪衝擊。第一個泥浪由傾盆大雨所觸發,差不多有近兩層樓那麼高,挾著巨石和樹幹滾滾而來。它造成一個160英尺深和250英尺寬的峽谷,沿著火山山麓直瀉,越流威勢越兇。它衝到山腳,就撞向路徑上的泥磚房屋。
安娜的房子在這可怕的剎那被無情的巨浪沖塌了。安娜的幾個女兒摟著她呼喊,「為我們禱告吧!」然後泥浪吞沒了她們。……
可是,剛巧有一塊屋頂的瓦片落在安娜面前,使她有些空間可以呼吸。她說:「我不斷呼救。」大約四小時之後,鄰人聽見她的呼聲,便前來營救。他們發現她埋在深到腋窩的泥裡,她幾個女兒的屍體在使人窒息的泥漿裡緊挨著她。
聖拉蒙的居民是謙卑和友善的人。罹難的人當中有若干個是獻了身的基督徒,包括一對新婚夫婦,米格爾和塞西莉亞,以及一個五人的家庭在內,他們的屍體在發現時互相擁抱著。
遭遇災禍並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許多人覺得這件事實很難與相信有一位仁愛的上帝存在的信仰協調一致。他們問道,「怎樣的上帝竟然容許生命喪失得這麼冤枉呢?或者在其他事上,諸如老人無家可歸,辛苦工作的家庭失去一生的積蓄,青年男女在青春盛年就因絕症夭折等,一位全能的神怎可以坐視不理呢?」
猶太教律法師庫什納(Harold Kushner)在獲知兒子患了一種稀有的病將死時便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種難以理解的不公平使庫什納深感困惑。他回憶說:「我素來是個好人,努力做上帝視為對的事。……我相信自己正在遵從上帝的行事方式和做著上帝吩咐人做的工作。這件禍事怎會發生在我的家庭裡呢?」他對這些問題所作的研究導致他寫成了《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這本暢銷書。
許多神學家曾試圖解答何以上帝容許罪惡存在這個問題,庫什納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實際上這等於人正在審判上帝。庫什納及其他神學家達成了什麼裁決呢?他們的裁決是否公平?
-
-
有些人怎樣解釋上帝容許苦難存在警醒!1988年 | 4月8日
-
-
有些人怎樣解釋上帝容許苦難存在
上帝——在促成人類的苦難方面有罪抑或無罪?每逢有災禍發生,不論是個人的禍患抑或大規模的災禍,例如聖拉蒙所遭的慘劇,這個問題便引起很多人關注。英國一份報章(The Evangelical Quarterly)說:「相信有一位全能、全愛的上帝存在的最大障礙之一是,世上有許多看來不應發生的苦難存在。」
因此有些人咎責上帝容忍——若非實際促成的話——苦難發生。神學家羅思(John Roth)寫道:「歷史本身便是上帝的起訴狀……不要把上帝承擔的責任一笑置之。」
可是,自奧古斯丁以來,不少宗教思想家卻為上帝的無辜作了有力的辯護。十七世紀的哲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為這項努力創製了一個詞語:神義論,意即「證明上帝為義之說。」——參看第6頁。
現代神學出庭作證
為上帝消除罪咎的努力一直延續至現代。基督徒科學教會的創立者埃迪(Mary Baker Eddy)竟企圖以否認罪惡存在來解決難題!她在《科學、衛生與聖經解釋》一書中寫道:「上帝從未使人有能力犯罪。……因此,罪惡只是幻想而已,它是沒有真正根據的。」——楷書另排。
其他的人為上帝辯護的根據是聲稱苦難有其價值。一位猶太律法師有一次寫道:「苦難使人高貴,可以洗滌思想中的驕傲和淺薄。」與此類似的是,有些神學家提出理論,聲稱地上的苦難是「必需的,可以在道德人格方面裝備我們未來在天上的王國裡生活。」
可是,認為上帝帶來或容許災難發生去潔淨和懲罰人類是合理的想法嗎?在聖拉蒙生葬罹難的人並沒有什麼機會去改善自己的德性。上帝是否犧牲他們去使生還者學得教訓呢?若然,教訓是什麼?
所以,庫什納所著的《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一書能投合大眾是可以了解的。因為作者親自嘗過苦難的痛苦,他企圖安慰讀者,向讀者保證上帝是善良的。可是,一解釋到何以上帝容許無辜者受苦,庫什納的理論就有點奇怪了。他解釋說:「上帝希望義人過著和平、快樂的生活,但有時甚至他也無能為力。」
因此庫什納認為上帝不是邪惡而是軟弱,這位上帝並不是全能的。令人希奇的是,庫什納仍然鼓勵讀者祈求上帝的幫助。至於這位被假定為能力有限的上帝怎樣能對人有真正的幫助,庫什納就含糊其詞了。
古代的一場辯論
世界的思想家並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論據去為上帝辯正,也未能為受苦者帶來真正的安慰。也許應該受審的不是上帝而是神學!因為這些互相衝突的理論只是反映將近四千年前所發表的一些空洞想法而已。當時曾有一場辯論發生,一個敬畏上帝的男子所受的苦難成為辯論的焦點。這個男子名叫約伯,是個富有和顯貴的東方人。他受到一連串災禍所打擊。在禍不單行的情況下,他很快就喪失了所有財產,兒女都死光了,最後他自己還染上可厭的惡疾。——約伯記1:3,13-19;2:7。
約伯的三個所謂朋友前來慰問。可是,他們非但沒有提出安慰,反而以神學理論來指責約伯。他們的論據要點是:「約伯!這是上帝對你的作為。顯然你曾做過一些惡事,以致現在受上帝懲罰!此外,上帝並不信任他的臣僕。」(約伯記4:7-9,18)約伯不明白何以上帝似乎「立他為箭靶子」。(約伯記16:11,12)值得稱讚的是,約伯對上帝緊守忠誠,從沒有直接怨責上帝。
然而,約伯的幾個安慰者卻在實際上「聲稱上帝為惡,」因為他們暗示一切災禍的受害者都由於作惡而受罰。(約伯記32:3)但上帝隨即糾正了他們的錯誤見解。
[第5頁的圖片鳴謝]
封面: FAO photo
-
-
從奧古斯丁到加爾文對苦難的解釋警醒!1988年 | 4月8日
-
-
從奧古斯丁到加爾文對苦難的解釋
第五世紀的神學家奧古斯丁(Augustine)在他所著的《上帝之城》一書中辯稱,要為現存的苦難負責的其實是人而非上帝。他寫道:「上帝是大自然而非罪惡的創造者,他創造的人本是正直的;但是人故意作惡而受到公平的處分,以致兒女生來就在腐敗和定罪的情況之下。……這樣,由於人誤用了自由意志,於是引起了罪惡的連環。」
誤用了自由意志也許可以解釋為患人類的很多或大部分苦難的原因。但是,一場災禍,例如在聖拉蒙所發生的,可以歸咎於人的自由意志嗎?許多災禍豈不是由無法控制的環境所引致的?即使人若故意作惡,仁愛的上帝何以讓罪惡和苦難繼續下去?
十六世紀的法國基督新教神學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像奧古斯丁一樣相信有些人「[受上帝]注定成為兒女和天國的後嗣。」可是,加爾文卻進一步辯稱上帝同時注定某些人要「感受他的震怒」——永遠受罰!
加爾文的教義含有可怕的暗示。人若受到某種不幸所打擊,這豈不表示他置身於被定罪的人之列?此外,上帝豈不是要為受他所注定的人的行動負責?這樣,加爾文遂不自覺地使上帝成為罪的始創者!加爾文說,「人犯罪是受偏差的意向所認可的。」——《信仰方面的教訓》,加爾文著。
可是,自由意志和宿命論的觀念是絕對無法相容的。加爾文只好設法掩飾那令人尷尬的矛盾,聲稱「我們粗糙的頭腦實在無法容納這麼清晰的觀念,我們的渺小也無法領悟[宿命論]這麼巨大的智慧。」
[第6頁的圖片]
奧古斯丁
約翰·加爾文
-
-
禍患和痛苦——將會怎樣終止?警醒!1988年 | 4月8日
-
-
禍患和痛苦——將會怎樣終止?
艱苦的經歷時常令人產生怨恨。那麼,人的痛苦有正當的理由嗎?記著這點,讓我們繼續研究一下關於約伯的記載。經過了三個回合的激烈辯論之後,一位名叫以利戶的青年人開口發言了。他對約伯說:「你曾說,『我的公義勝於上帝的公義。』」不錯,約伯曾經以自我為中心和自以為義。以利戶說:「我要回答你說,你這話無理,因上帝比世人更大。」——約伯記35:2,《新世》;33:8-12。
上帝留下許多證據,顯明他是良善的。(使徒行傳14:17;羅馬書1:20)那麼,苦難的存在可以成為對上帝的良善表示懷疑的理由嗎?以利戶答道:「上帝斷不至行惡,全能者斷不至作孽!」——約伯記34:10。
上帝——無力阻止禍患發生?
那麼,上帝可能只是無力保護約伯或任何人嗎?剛相反!上帝在令人生畏的旋風中發言自辯,有力地證實他的全能,他要求約伯回答:「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那裡呢?」他表明自己絕非能力有限,反之他是能夠控制諸海、管理諸天和其中眾生的主宰。——約伯記38:4,8-10,33;39:9;40:15;41:1。
誠然,上帝沒有向約伯解釋他何以容許約伯受苦。他問道:「強辯的,豈可與全能者爭論麼?……你豈可廢棄我所擬定的?豈可定我有罪,好顯自己為義麼?」(約伯記40:2,8)是故,把世界的疾苦歸咎於上帝或自撰哲學理論為他辯護是多麼狂妄僭越!正如約伯受到感動所為一般,這等人最好「撤回」自己那些充滿矛盾的理論。——約伯記42:6。
必須解決的爭論
約伯並不知道他的受苦其實牽涉到若干個重大爭論,這些爭論是人類被造之後不久即已引起的。當時有個稱為撒但(「反抗者」)的靈體叛徒誘領人犯了罪。上帝曾吩咐亞當和夏娃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他們本應尊重上帝有權為他們決定何者為善、何者為惡。可是,反抗上帝的大叛徒卻在夏娃腦中撒下懷疑的種子,說:「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他接著反駁上帝,說:「你們[一定不會]死,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創世記2:17;3:1-5。
撒但這段毀謗的話引起了一些重大的爭論:上帝下令人吃禁果就必須死亡時是否說謊?他有什麼權柄去剝奪受造物的獨立自主,要他們遵守他自己所訂的標準?上帝既不讓所造的生物享有好處,他豈不是個自私的上帝?脫離上帝而獨立可能是一件好事嗎?
把叛徒殺掉其實無濟於事,只不過引起更多問題而已。惟有容許人不受拘束地脫離上帝而獨立自主一段足夠的時間,才能——一勞永逸地——證明撒但所提議的獨立自主只會招惹災禍而已。不錯,「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撒但魔鬼)手下,」而非在上帝的權下。(約翰一書5:19)疾病、不平、經濟奴役、傷心——這一切都是人選擇脫離上帝而獨立以及接受撒但統治所造成的惡果!儘管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世界情況卻繼續惡化——時常是因為現代科技所致。
可是,雖然上帝容忍這一切難以形容的苦難,這並沒有使他成為不義。剛相反,人的不義正「顯出上帝的義來」。(羅馬書3:5)怎會如此呢?
消除苦難——直至永遠!
「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使徒保羅說。(羅馬書8:22)不錯,人類獨立6000年來的災難證明耶利米書10:23的話確是至理名言:「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可是,上帝不久就會按公義干預和開始指揮人類的事務了。
人類脫離上帝而獨立的災禍結果既已這麼徹底地暴露出來,上帝就可以著手消除一切造成苦難的因素:戰爭、疾病、罪行、暴力——甚至死亡本身!(詩篇46:8,9;以賽亞書35:5,6;詩篇37:10,11;約翰福音5:28,29;哥林多前書15:26)正如使徒約翰在一個屬天的異象中聽見有宣布說:「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3,4。
令人感興趣的是,最後上帝終止了約伯的苦難,使他恢復健康和財富,並賜給他一個大家庭。(約伯記42:10-17)同樣,聖經應許我們說:「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上帝兒女自由的榮耀。」(羅馬書8:18,21)因此,罪惡終會從我們的記憶中擦去!——參看以賽亞書65:17。
耐心忍受患難
在自由未臨到之前,我們必須在這個邪惡世界裡忍受艱辛而不應期望上帝保護我們免受個人的患難。撒但魔鬼曾向耶穌基督提出虛假的希望;他引誘耶穌從殿頂跳下去,並且曲解聖經中詩篇91:10-12的話:「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但耶穌卻拒絕接受上帝會施行奇跡保護他的身體的見解。(馬太福音4:5-7)上帝只應許保護我們的靈性健康。
因此真正的基督徒即使遭受慘事打擊也不會「抱怨耶和華。」(箴言19:3)因為「時間和未能預見的因素」也會臨到基督徒身上。(傳道書9:11,《新世》)然而,我們並不是無助的。我們有希望在一個公義的新世界裡享永生,那裡將不再有禍患存在。我們也可以隨時在禱告中親近耶和華上帝,因為他應許賜予我們忍受任何試煉所需的智慧。(雅各書1:5)我們也受到基督徒同工的支持。(約翰一書3:17,18)我們也深知我們在試煉之下保持忠心會使耶和華的心歡喜!——箴言27:11。
可是,忍受患難絕非易事。因此,在安慰受苦者方面,「與哀哭的人同哭」是好的——並且提供實際的協助。(羅馬書12:15)本文在開頭所提及的安娜便獲得幫助克服了憂傷。她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她發現基督徒同工非常樂意予以援助,向她提供臨時的居停。她雖然有時感覺沮喪,卻發覺可以從聖經的希望獲得安全感。安娜說:「我知道我的兒女會在復活時回來。」她對上帝的善良所懷的信心甚至比以前更為堅強。
你若正在患難之中,可以請耶和華見證人解答你的問題和疑難。你可以從他們得到一本名為《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的書,其中有幾章,如「上帝為什麼容許罪惡存在?」和「一個重大爭論將你牽涉在內」等,對你很有幫助。誠然,目前會有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但不久之後情形便會徹底改變。如欲探知更多細節,請與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聯絡或致信本刊的出版者。
[第9頁的圖片]
在上帝正義的新世界裡,患難會從記憶中消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