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進化論站得住腳嗎?
    警醒!1997年 | 5月8日
    • 不能分拆的複雜系統——進化論的絆腳石

      達爾文提倡進化論的時候,科學家對於活細胞的驚人複雜程度,不是所知甚少,就是一無所知。現代生物化學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顯示了活細胞的一些複雜地方。現代生物化學也提出重大異議,質疑達爾文的進化論。

      細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構造單位,由分子構成。貝赫教授是個天主教徒,他認為進化論能夠解釋動物較後期的進化發展。不過,他卻大大質疑進化論是不是能夠解釋細胞怎樣產生。貝赫談到分子這台機器「把貨物從細胞的一端提起來,沿著其他分子築成的『公路』,運到細胞的另一端。……細胞利用分子機械運轉游動,用機械裝置自行複製,用機械操作攝取食物。簡單來說,高度發展的分子機器控制細胞的每種活動。生命的細節就這樣絲毫不差地校準了,而生命的機制極其複雜」。

      這一切活動在怎樣的空間發展?一般的細胞只有0.03毫米寬。在這麼小的空間,生命極其複雜的重要功能卻在不斷發展。(見8-9頁的圖表。)難怪有人說:「最基本的問題是:細胞這個生命的基本構造單位,其實複雜得驚人。」

      貝赫指出,細胞只能夠以整體運作。因此,在進化的緩慢漸進的過程裡,細胞是無法獨立運作的。貝赫以捕鼠器為例。這個簡單的器具只有在各組成部分裝配起來後,才能發揮功用。每個組成部分,例如基座、彈簧、固定桿、弓、餌,單獨來看都不是個捕鼠器,也不能個別發揮整個捕鼠器的功用。各部分要同時按正確位置放在一起,組合起來才構成一個實用的捕鼠器。同樣,細胞只有在各組成部分結合起來後,才能運作。貝赫用這個比喻去解釋他所說的「不能分拆的複雜系統」。b

      這為進化論所聲稱的進化過程帶來了一個大難題。進化論主張,物種在進化期間,漸漸獲得有用的特徵。達爾文知道,他提倡的進化論,聲稱生物經過自然選擇、漸漸進化而來,正受到重大挑戰。當時他說:「如果人能夠證明現存的任何複雜器官,根本不可能從許多連續不斷的微小變動而形成,我的理論就完全站不住腳了。」——《物種起源》。

      細胞不能分拆的複雜構造,是叫人難以相信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原因。首先,進化論無法解釋從無生命到有生命物質之間的鴻溝。其次,進化論要應付的,是第一個複雜細胞怎樣產生的問題;這個細胞突然出現的時候,已經是一個由各組成部分互相協調的單位。換句話說,細胞(或者捕鼠器)突然出現的時候已經組合好,在運作了!

      凝血作用——不能分拆的複雜系統

      「不能分拆的複雜系統」的另一個例子是:我們割傷了自己後,大多沒有留意的一個過程——凝血作用。一般來說,容器穿了個洞,裡面的液體立即流出來,直到流乾了。可是,我們的皮層穿了個洞,或者我們割破了自己的皮膚,缺口很快就給血凝塊封住。醫生知道,「凝血作用是個十分複雜的系統,由許多互相依存的蛋白質部分構成」。這些蛋白質部分促成連串的凝結作用。這個精妙的治療過程,「關鍵在於不同化學反應的時間和速度」。要是這個過程出了亂子,人體的全部血液既可以自動地凝結成血塊,也可以流血不止而死。不同化學反應的時間和速度起決定作用。

      生物化學研究顯示,凝血作用牽涉到很多因素,缺一不可。貝赫問:「凝血作用一旦開始了,怎樣才能中斷,免得血液……全都凝結?」貝赫指出,「凝血作用從起初形成、受到限制、受到強化,而最後給除去」,全部構成一個完整的生物系統。只要一個部分出錯,整個系統就會崩潰。

      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兼進化論者拉塞爾·杜利特爾問:「這個複雜而又微妙、平衡的過程到底怎樣進化而成?……說來矛盾,如果每個蛋白質都要靠著別的分子發揮作用才能運作,這個凝血系統怎樣開始?沒有整體的組合,個別部分又有什麼用處?」杜利特爾企圖用進化論去解釋凝血過程的起源。可是,貝赫教授指出,「這要在十分幸運的情況下,才能使適當的基因落在適當的位置上」。貝赫還指出,杜利特爾的解釋雖然輕描淡寫,卻蘊涵著深奧的道理。

      人對進化論提出的一個重大異議是,「不能分拆的複雜系統」是個不可逾越的障礙。貝赫說:「我特別聲明,自然選擇——達爾文進化論的根據——只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才說得通,而所選擇的,是對當時適用,不是對未來適用。」

  • 進化論站得住腳嗎?
    警醒!1997年 | 5月8日
    • a 以下簡稱《達爾文所遺下的疑團》。

      b 「不能分拆的複雜系統」這句話是描述「一個單一的系統,它由許多個配合得宜、互相作用的部分組成,協力使基本的功能發揮作用;只要除去任何一個部分,都可以使系統停止運作」。(《達爾文所遺下的疑團》)所以,「不能分拆的複雜系統」就是指一個系統運作的最基本層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