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生命是怎樣開始的?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 人類受精卵

      人類受精卵,放大800倍左右

      許多科學家怎樣說?許多相信進化論的科學家說,生命始於幾十億年前遠古的潮池邊或深海中。他們認為在這樣的地方,化學物質自然地結合起來,形成類似水泡的結構,進而產生複雜的分子,然後開始進行複製。他們認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碰巧產生,是始於一個或多個這些「簡單」的原始細胞的。

      不過,一些同樣支持進化論、也同樣備受尊重的科學家並不同意以上的說法。他們推斷,最初的細胞或至少這些細胞的主要成分是從外太空來的。為什麼?因為科學家竭盡心力,還是未能證明無生命的分子可以衍生出生命來。2008年,生物學教授亞歷山大·邁納茨道出了科學家們的窘境。他說,過去50年,科學家都「未能從觀察和實驗找著證據,證明地球上的生命從分子湯自然產生。跟這個說法有關的科學知識,也沒有重大進展」。1

      證據顯示什麼?關於「嬰兒從哪裡來」,答案已有定論,無庸置疑,生命總是來自生命。不過,這個基本定律在遠古時有可能不成立嗎?無生命的化學物質真的能自然衍生出生命來嗎?這件事發生的機會有多大呢?

      科研人員發現,細胞要能存活,就至少要有三種複雜的分子,即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質,而這些分子也必須一起發揮作用才行。今天,很少科學家會斷言,一個完整的活細胞是從一堆無生命的化學物質中突然碰巧產生的。那麼,RNA或蛋白質個別地碰巧產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a

      米勒,攝於1953年

      米勒,攝於1953年

      許多科學家認為生命有可能碰巧產生,是因為1953年首次進行的一個實驗。那年,米勒在他認為能模擬原始大氣的混合氣體中放電,結果產生了一些氨基酸。氨基酸就是構成蛋白質的化學成分。後來,人們在一塊隕石中也找到氨基酸。這些發現是不是意味著,所有構成生命的基本成分都能輕易地碰巧產生呢?

      美國紐約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羅伯特·夏皮羅說:「有些學者假定,所有 構成生命的成分都能輕易地從類似米勒所做的實驗中產生,而且都在隕石裡找得到。但事實並不是這樣。」2b

      請看看RNA分子。RNA由較小的核苷酸分子組成。核苷酸跟氨基酸不同類,結構比氨基酸稍為複雜。夏皮羅說:「放電實驗沒有產生任何種類的核苷酸,隕石研究中也沒有發現核苷酸。」3他還說,一些化學物質混合起來碰巧形成一個能自我複製的RNA分子,可能性「實在微乎其微。在可見宇宙的任何地方,這樣的事要是能發生一次,就真的幸運極了」。4

      RNA,蛋白質,核糖體

      要有RNA(1)才能製造蛋白質(2),而製造RNA又需要蛋白質。這兩種分子怎麼可能各自碰巧產生呢?兩者同時碰巧產生就更不用說了。核糖體(3)會在本冊子第2部分加以論述

      那麼蛋白質分子呢?組成一個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數目少則五十,多則數千,並以精確而特定的方式合成。就是在一個很「簡單」的細胞中,平均每個蛋白質也含有200個氨基酸,而在這類細胞裡,蛋白質就有幾千種!有人計算過,一個只由100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在地球上碰巧合成的可能性,大約是一千萬億分之一。

      實驗室裡合成的複雜分子,是科學家用精湛的技術製造出來的,那麼細胞中複雜得多的分子呢?真的有可能碰巧產生嗎?

      支持進化論的科研人員休伯特·約克基更斷言:「生命是不可能『從蛋白質開始』的。」5製造蛋白質需要RNA,而製造RNA又需要蛋白質。姑且不理機會如何渺茫,假設蛋白質和RNA分子真的能同時同地碰巧產生,那麼兩種分子互相合作,形成一種能自我複製、自給自足的生命體,可能性有多大呢?「這件事(蛋白質和RNA隨機混合起來[形成生命體])碰巧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國航空航天局(美國太空總署)天體生物學研究所的成員卡羅爾·克萊蘭博士說。c她又說:「不過,看來大多數科研人員假定,只要解決了蛋白質和RNA在原始的自然環境中如何個別地產生這個問題,兩種分子就自然會互相合作了。」關於這些構成生命的物質如何碰巧產生,目前有不止一種說法。談到這些說法,克萊蘭博士說:「沒有一種說法可以圓滿地解釋事情發生的經過。」6

      男子製造機器人

      無生命機器人是由聰明人製造和編寫程式的,人又是誰造的呢?且不說人,活細胞是誰造的呢?

      為什麼該想想這些事實?請想想那些認為生命碰巧產生的科研人員面對的難題。他們在隕石中找到了一些存在於活細胞裡的氨基酸。他們也通過精心策劃的實驗,在小心控制的情況下,製成了其他更複雜的分子。他們希望最終能製造出一個「簡單」細胞的所有成分。他們好比一個想造機器人的科學家,利用存在於大自然的元素造出鋼、塑料、硅酮和電線,然後用這些材料造出一個機器人,再輸入電腦程式,使機器人能自我複製。這個科學家所做的一切能證明什麼呢?充其量,只能證明一個聰明人可以創製出一台了不起的機器而已。

      同樣,假如科學家真的能造出一個細胞,那當然是一項偉舉,但這可以證明細胞能碰巧產生嗎?其實,這反而證明細胞不是碰巧產生的,對嗎?

      你認為怎樣?到目前為止,所有科學證據都顯示生命只能源於生命。就算是一個「簡單」的活細胞,要相信它能從無生命的化學物質碰巧產生,也要有極大的「信心」才行。

      看過以上事實之後,你相信生命是碰巧產生的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仔細看看細胞的構造。這樣做能幫助你看出,一些科學家就生命起源提出的理論究竟是證據確鑿的,還是像有些父母解釋寶寶從哪裡來時所說的那樣沒有根據。

      a 第3部分「指令從哪裡來?」會談談DNA碰巧產生的可能性。

      b 夏皮羅教授並不相信生命來自創造。他認為生命是碰巧產生的,只是過程還未完全清楚。2009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聲稱在實驗室製造了一些核苷酸。可是,談到他們製造核苷酸的方法,夏皮羅說:「我認為這跟形成RNA的條件仍相去甚遠。」

      c 克萊蘭博士並不相信聖經中關於創造的記載。她認為生命是碰巧產生的,只是過程還未完全清楚。

  • 「簡單」的生物真的簡單嗎?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 許多科學家怎樣說?活細胞分兩大類:有細胞核的、沒有細胞核的。人類和動植物的細胞都有細胞核a,細菌的細胞則沒有。有細胞核的細胞叫做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的叫做原核細胞。相對來說,原核細胞的構造比真核細胞簡單,所以許多科學家認為動植物的細胞都必定是從細菌細胞衍生出來的。

      事實上,許多科學家認為,在一段悠長的歲月裡,有些「簡單」的原核細胞吞食了其他細胞,卻沒有加以消化,後來沒有智慧的「大自然」找到了方法,令這些被吞食的細胞不但功能大變,還能在「宿主」細胞裡安頓下來,在「宿主」進行複製時也不受影響,一同複製。9b

  • 「簡單」的生物真的簡單嗎?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 噴發的火山

      無生命的化學物質真的能衍生出一個「簡單」的細胞來嗎?

      證據顯示什麼?多虧微生物學的發展,我們能細看已知的最簡單的活原核細胞,欣賞到細胞那令人驚嘆的構造。支持進化的科學家推斷,原始活細胞的形態跟現代的原核細胞必定相差不大。10

      如果進化論是對的,這套理論就應該能合理地解釋第一個「簡單」的細胞怎樣碰巧形成。如果生命來自創造,我們就應該能在最小的生物裡也看到精妙的設計。何不參觀一下原核細胞呢?參觀期間,請想想這樣的細胞到底有沒有可能碰巧形成。

      細胞的「圍牆」

      要參觀原核細胞,你就得縮小,變得好像一個句號的幾百分之一那麼小。這個細胞好比一家工廠,你進入前,會看到工廠的圍牆——細胞膜。實際的圍牆以磚和灰漿建成,細胞膜則又堅韌又有彈性,大約一萬層疊起來才等於一張紙的厚度。不過,細胞膜的構造比磚牆要複雜得多。為什麼這樣說呢?

      正如圍牆保護工廠,細胞膜保護細胞免受有害物質侵入。雖然這樣,細胞膜並不是密不透風的,而是能讓細小的分子比如氧分子進出,容許細胞「呼吸」。可是,未經細胞批准,細胞膜不會容許較複雜而有害的分子進入細胞。細胞膜也會阻止有用的分子離開細胞。細胞膜怎麼能做到以上幾點呢?

      請想想工廠的情況。有些工廠會有門衛在圍牆的入口把守,監控貨物進出。同樣,細胞膜上鑲嵌著一些特別的蛋白質分子,這些分子既是門,也是門衛。

      細胞膜

      細胞膜有「門衛」,只容許某些特定的物質進出細胞

      有的蛋白質(1)中央有空隙,只容許某些種類的分子進出細胞。有的蛋白質(2)在細胞膜一側張開,在另一側閉合。有的蛋白質(3)有「裝卸區」,「裝卸區」有特定的形狀,跟特定的「貨物」配合。當貨物來到裝卸區時,如果跟裝卸區的形狀配合,蛋白質閉合的一端就會張開,讓貨物穿過細胞膜(4)。這一切活動都在細胞表面進行,就算是結構最簡單的細胞也不例外。

      「工廠」內部

      假設你得到「門衛」允許,可以進入細胞「工廠」了。你會發現原核細胞內滿是像水一樣的液體,這些液體含有豐富的養分、鹽和其他物質。細胞用這些「原材料」製造所需的東西,但過程並不是雜亂無章的。細胞好像運作順暢的工廠那樣,在細胞裡進行的無數化學反應全都按時進行,而且井然有序。

      細胞用很多時間製造蛋白質。過程是怎樣的?細胞先製造大約20種氨基酸,即蛋白質的基本成分。氨基酸被送到核糖體那裡(5),核糖體好比一些自動化機器,按精確的序列把氨基酸串連起來,製成某種蛋白質。正如一些工廠有中央的電腦程式主導運作,細胞也有「電腦程式」或密碼,稱為DNA(6),控制細胞的許多功能。核糖體取得一套來自DNA的詳細指令(7),知道要製造什麼蛋白質,以及如何製造。

      蛋白質的製造過程令人嘆為觀止!每個蛋白質都摺疊成獨特的三維形狀(8),而蛋白質的形狀決定蛋白質的功用。c請想像製造引擎的情況。在生產線上,各部件都要精確地裝配起來,所生產的引擎才能運轉。同樣,蛋白質也必須精確地組合起來並摺疊成正確的形狀,否則無法正常運作,還可能危害細胞。

      細胞工廠

      細胞「工廠」——蛋白質的製造過程:像一家自動化生產的工廠那樣,細胞裡有許多「機器」負責組合和輸送複雜的「製品」

      蛋白質製成後怎樣能去到該去的地方呢?細胞所製成的每個蛋白質都有內置的「地址標籤」,使蛋白質能被輸送到合適的地方去。細胞每分鐘生產和輸送幾千個蛋白質,而每個蛋白質都能到達正確的目的地。

      為什麼該想想這些事實?在原核細胞裡,也就是在最簡單的生物裡,複雜分子是不能自行生產出來的。在細胞外,複雜分子會分解。在細胞裡,複雜分子要借助其他複雜分子才能生產出來。例如,要生產一種能釋放能量的特別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就要有酶,但要生產酶就要有ATP提供的能量才行。同樣,要有DNA(第3部分會談談這種分子)才能生產酶,但要生產DNA就要有酶才行。除了酶之外,別的蛋白質也要靠細胞去製造,而製造細胞又得靠蛋白質才行。d

      微生物學家拉杜·波帕並不相信聖經中關於創造的記載,但他在2004年曾說:「既然生命不能在實驗室完全受控的情況下產生,又怎麼可能是在大自然裡衍生出來的呢?」13他又說:「活細胞的功能所涉及的機制複雜無比,這些機制看來是不可能同時碰巧形成的。」14

      摩天大樓根基不穩而倒塌

      摩天大樓根基不穩就必定倒塌,進化論解釋不了生命起源也絕不能站得住腳,對嗎?

      你認為怎樣?進化論試圖解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跟神明無關。可是,科學家對生命的了解越深,就越看出生命碰巧產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為了擺脫困境,有些支持進化論的科學家希望把進化論和生命的起源分開來說。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

      進化論建基於一個假設,就是有一連串的巧合衍生出生命來,基於這個前提,進化論再假定有一連串不受指揮的事件發生,產生了一切種類紛繁、結構複雜的生物。不過,要是進化論的前提不能成立,那麼建基於這個假設的其他理論又怎能成立呢?正如沒有根基的摩天大樓是站不住的,解釋不了生命起源的進化論也是站不住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