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瀕於滅絕的物種——問題有多嚴重警醒!1996年 | 8月8日
-
-
瀕於滅絕的物種——問題有多嚴重
渡渡鳥成了生物絕種的象徵。這種鳥兒不能飛行,原產於毛里求斯島,1680年左右已經滅絕。現今有許多瀕危的鳥類都是島棲的。過去400年來,據悉已有94種禽鳥消亡,其中有85種是島棲禽鳥。
在廣袤的大洲上,不少動物也瀕於滅絕。且看看俄羅斯虎的前景。這種野獸以往分布該國全境,如今只剩下在西伯利亞棲息的阿穆爾河亞種,數目已降至180至200隻。據報中國華南虎也所餘無幾,尚存30至80隻。倫敦《泰晤士報》報導,「不出十年」,中南半島的老虎就會滅絕。盛產於印度的老虎約佔世界總數的三分之二,牠們也有滅種的危險。據當局估計,這種猛獸大概會在十年內消亡。
犀牛和獵豹的數目不斷下降。中國的大熊貓成群覓食,但每群不過是區區十隻左右。威爾士的松貂差點兒絕種了;據《泰晤士報》所載,「在今後十至二十年內,」紅松鼠「可能會在英格蘭大陸和威爾士境內消亡」。在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蝙蝠處境岌岌可危,這種陸上哺乳動物快要滅絕。
同樣,世界的海洋生物也前景黯淡。《瀕危物種地圖集》把海龜列為「有最大滅絕危險」的海洋生物。兩棲動物的情況看來好得多;但據《新科學家》雜誌所載,過去25年來,「有絕種危險」的兩棲動物多達89種。此外,世上還有百分之11左右的鳥類瀕於滅絕。a
像蝴蝶一類的小生物又怎麼樣?同樣,這些生物也前景不妙。歐洲共有400種蝴蝶,當中有四分之一已陷入險境,有19種瀕於滅絕。1993年,英國的大蛺蝶也步渡渡鳥的後塵,從此不復存在。
世人日益關注瀕危物種
每年到底有多少物種滅絕呢?專家們眾說紛紜。科學家雖然意見分歧,卻一致認為許多物種都有滅絕的危險。生態學家斯圖爾特·皮姆評論說:「[物種]消失得有多快的爭議,基本上是一場涉及人類未來生死存亡的辯論。」他補充說:「在以往多個世紀,人類不斷加快物種滅絕的速度,遠遠超出正常的程度。結果,我們的前景也就越來越可憐。」
地球這個行星就好比一個家宅。在19世紀下半葉,有人從俄伊科斯(意思是「家宅」)這個希臘語詞自創了「生態學」一詞。為了保護瀕危物種,有些人著手研究生態。這門科學主要研究生物和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在19世紀,世人對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日漸提高;有關物種滅絕的報導無疑使事情倍受大眾注意。由於這個緣故,美國開始設立國家公園和禁獵區,保護各種各樣的鳥獸。據估計,環球各地目前有8000個國際認可的野生生物保護區。這些保護區,連同另外4萬個可供生物棲息的場地,一共佔用了地球差不多百分之10的陸地。
關心生態的人士如今紛紛贊助所謂的綠色運動,他們要不是引起公眾對瀕危物種的注意,就是教育大眾認識,各種生物怎樣互相依存。1992年,各國元首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地球高峰會。自那時以來,各政府就有關問題的決策上,在在表明當局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已大大提高了。
瀕危物種這個問題不但席捲全球,而且日趨嚴重。原因到底是什麼?關於預防物種滅絕,目前有任何措施是可取的嗎?未來又會怎麼樣?這個問題跟你有什麼關係?接續的文章自有分曉。
-
-
物種瀕於滅絕的原因警醒!1996年 | 8月8日
-
-
物種瀕於滅絕的原因
物種逐一滅絕,原因各不相同。我們會考慮三大原因,其中兩個是人類間接促成的,第三個卻跟世人有直接關係。
棲息地遭受破壞
某一物種所以變得稀少,主要是因為棲息地大受破壞。《瀕危物種地圖集》指出,這是「最重大的威脅」,也是「最難防範的」。世界人口急劇上升,人類不得不越過界限,蠶食野生生物的家園。一個顯著事例就是,環球各地的雨林紛紛被人砍掉。
許多人覺得,人類竟然把這麼寶貴的資源毀去,實在可悲。為了喚起大眾的注意,他們作了以下的不祥預測:『不出40年,雨林就會給人伐光。』事實上,在西方社會常用的藥物當中,有差不多四分之一是從熱帶雨林的植物提煉出來的。在這個行星上,雨林所佔的陸地估計只有百分之7,但蘊藏的陸生植物卻佔全球總數的百分之80。
木材採運作業,加上農藝的種種變革,使西非喪失大量天然資源,雨林樹木日漸減少。印度次大陸的樹林被人濫伐,以致連天氣也起了變化,某些地區的雨量減少了,其他地區卻因為大雨傾盆而泛濫成災。
為了把土地改做耕種用途,世人把樹木砍伐淨盡,結果植物、牲畜、禽鳥、爬行動物、昆蟲相繼滅絕。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威爾遜估計,每年有百分之一的森林給砍掉;這樣下去,盈千累萬的物種終會消失。有些人擔心,許多物種還沒來得及確定科學名稱,就已經滅絕了。
另一個受威脅的棲息地就是環球各處的沼澤,這些沼地也前景不妙。發展商把沼澤排乾,在土地上蓋建房屋,而農民就把沼澤開闢成耕地。在過去100年內,歐洲有多達百分之90的乾草原改變成農地。近20年來,英國的牧草地大幅減少,歌鶇的數目因此下降了百分之64。
《時代》雜誌把馬達加斯加島稱為「地質學上的挪亞方舟」,島上的野生生物雖然豐富多姿,卻有滅絕的危險。既然人口不斷上升,國家欠下的外債也日益增多,居民所承受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他們迫於無奈,只好把樹林砍掉,在土地上種稻。近20年來,由於棲息地已失去大半,吃人面竹的狐猴只剩下約400隻。
人類徹底改革土地用途,整個地區的野生生物勢必大受影響。且舉出另一例子。1600年前,波利尼西亞人抵達夏威夷。他們的所作所為大大危害禽鳥的生命,結果有35種禽鳥滅絕了。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早期移民,從外地輸入馴養的貓科動物,其中一些後來恢復野生習性。《新科學家》雜誌指出,在澳大利亞的土生哺乳動物當中,目前有64種是這些野生貓科動物的捕食對象。牠們跟由歐洲進口的赤狐一同攻擊瀕危物種的剩餘分子。
直接攻擊
狩獵並不是新興玩意。聖經的創世記把寧錄稱為獵人,這個叛逆的獵者是在4000多年前生活的。雖然聖經並沒有提到,寧錄把某一物種消滅淨盡,他卻是個劣跡昭彰、叫人害怕的獵人。——創世記10:9。
多個世紀以來,狩獵者已把希臘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獅子、努比亞的河馬、北非的大象、英國的熊和海狸、東歐的野牛一一滅絕。「從1870年代到1880年代,單單在東非,狩獵者就捕殺了25萬頭大象。」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要覽《廣播時報》週刊報導,「有半個世紀,社會名流、富貴人家、達官顯宦一直肆意射殺非洲的大象、犀牛、長頸鹿、大型貓科動物,或任何碰巧遇上的獵物;在非洲大陸上槍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現今看來令人髮指的行為,在那個年代卻是完全正當的。」
再看看猛虎的處境。1980年代的統計紀錄表明,保護野生動物的工作卓有成效。「不過,實際情況跟統計數字並不相符。」《1995不列顛年鑑》評論,「經過細密的查點後,原來當時在野的官員把統計數字誇大了。他們要不是縱容獵人非法偷捕獵物,就是旨在討好上司,博取他們的歡心。……買賣老虎器官是一門興旺的地下生意。由於供應日漸減少,售價不斷上漲。」1995年,西伯利亞虎的市價據估計從9400美元至2萬4000美元不等。西伯利亞虎身價不菲,原因不僅在於虎皮珍貴;事實上,牠的骨頭、眼睛、鬚、牙齒、內臟,以至生殖器官都是製造東方傳統藥物的珍貴材料。
《時代》雜誌指出,現今在黑市上出售象牙、犀牛角、虎皮,以及其他動物器官是一門億萬元的大生意,利潤僅次於毒品走私。大型的哺乳動物並不是惟一的捕殺目標。1994年,傳統中藥耗用了2000萬隻海馬,這個數字實在大得驚人。結果,在東南亞某些地區,海馬的捕捉量據報連續兩年都下降了百分之60。
某種動物如果因為不斷被捕殺而滅絕,要斷定誰是罪魁一點都不困難。那麼,收藏家又怎麼樣?在巴西的黑市上,瀕於滅絕的金剛鸚鵡(金錐尾鸚哥)據報可賣得500美元。黑市商人如果把金剛鸚鵡賣到外國去,就可增添兩倍半以上的利潤。
戰亂頻仍迫使人民逃亡國外,飄泊異鄉的難民有增無已,再加上出生率急劇上升、污染日趨嚴重,瀕危物種所受的威脅就更大了。連旅遊業也危害這些物種的生命。為要一睹海豚的丰采,乘坐機動艇的遊客紛至沓來。機動艇不但傷害海豚,在水下發出的噪音也影響到牠們的回聲定位機能,使牠們靈敏的反應變得遲鈍。
人類肆意損害瀕危物種,實在可悲。讀過以上記載後,你可能會納罕:「為了保存瀕危物種,主張環境防護的人士到底做了些什麼?他們取得怎樣的進展?」
-
-
保護還是滅絕警醒!1996年 | 8月8日
-
-
保護還是滅絕
保護自然資源,還是任由物種滅絕?這個問題不斷引起激烈的爭議。慈善組織紛紛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當局嚴加管制,立法保護自然資源,以防瀕危物種一一滅絕。
舉例說,近年來,不同團體先後跟中國官員會面,並取得他們的支持,合力取締捕捉亞洲黑熊的非法活動。捕熊者旨在取出動物的膽囊和膽汁,因為熊膽是東方傳統藥物常用的材料。
國際援助
某一物種只在一國受到保護,但在其他國家就被人濫捕濫殺;這樣下去,受保護的物種最終也難免滅絕。所以,列國締結條約證明是切合時宜的,它們簽訂了多項國際協定。1993年年尾,生物多樣化公約,也就是里約熱內盧條約,正式生效;緊接而來的還有保護歐洲蝙蝠的協定。除了現有的印度洋鯨類禁捕區之外,國際捕鯨委員會還把南極洋列為禁捕區,以保護大型鯨類和小鬚鯨。不過,最有效力的協定也許是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請見附框。
關於生物彼此間的交互關係,人類要學習的地方還多著哩。為求增加可供食用的魚類品種,東非漁民把尖吻鱸引入維多利亞湖,但正如動物學家科林·圖德奇所說,他們到頭來卻觸發了「本世紀最嚴重的生態災禍」。維多利亞湖共有300種土產魚類,約有200種已經消亡。雖然近期證據表明,物種分布失調,是土壤受侵蝕所致,但跟維多利亞湖接鄰的三國政府已成立一個組織,共同決定哪種魚類可被引入湖裡,以免土生魚類有滅絕的危險。
人為干預
許多動物園都實行育種計劃,替樊籠動物繁殖後代,據報成效卓著。「如果世界上所有動物園都著手替樊籠動物育種,而輿論又支持這個計劃的話,大家就可以齊心合力,拯救瀕危的脊椎動物了。在可見的將來,瀕危的脊椎動物可能通通都要過樊籠生活,以便進行人工繁殖。」——《動物園內的剩餘物種》。
英國澤西小島的動物園替稀有動物育種,指望牠們日後能夠重返野外。1975年,加勒比的原產地只剩下100隻聖盧西亞島鸚鵡,其中七隻後來被送往澤西島。到1989年,通過人工繁殖,澤西島的動物園已替這種鸚鵡增殖14隻,還把其中幾隻送回聖盧西亞島。到了今天,據報聖盧西亞島鸚鵡已有300多隻,為原產地平添不少生趣。
照樣,在別處實行的育種計劃也成績斐然。《全國地理雜誌》報導,北美洲剩下的17隻紅狼非常適應樊籠生活,而且繁殖得很好,如今已有60多隻返回野外。
取得重大成功?
瀕危物種並不一定有滅絕的威脅。根據《瀕危物種——大象》一書所載,在1979至1989年間,非洲大象的數目從130萬頭降至60萬9000頭。非法捕獵象牙是促成大象減少的部分原因。輿論不斷向政府施加壓力,迫使當局取締象牙貿易。不過,禁制象牙買賣卻引起強烈反響。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津巴布韋和南非兩地,由於保護自然資源的政策異常奏效,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變得有大象過剩之患。《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津巴布韋要把5000頭大象遷離萬蓋國家公園。壓力團體建議,把這批大象遷移到其他地方去。國家公園的管理人員打算把過剩的大象出售,並提議西方機構,與其反對把多餘的、病弱的大象除掉,倒不如「提供經濟援助,把大象安置到其他地方去」。
前途未卜
不過,失敗是在所難免的。許多人擔心,重返野外的物種會陷入困境。西伯利亞虎非常適應樊籠生活,如果要恢復野生狀態,就要有260平方公里左右的樹林作為棲息地,而且不受偷捕者侵擾才行。《星期日獨立報》指出,「如果把動物園飼養的老虎直接放回天然棲息地,牠在覓食方面就會十分困難了」。前景的確黯淡!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物種都有專業人員提供援助。難題變得複雜,也不是純粹因為人手短缺的緣故。主張環境防護的人士無論付出多大努力,貪官污吏對有關問題還是漠不關心;此外,這些有心人也可能要面對戰爭甚或死亡的威脅。在這些不利的環境下,他們又怎會有成功的希望呢?那麼,有方法解決瀕危物種這個問題嗎?這件事跟你有什麼關係呢?
-
-
瀕於滅絕的物種——事情怎樣牽涉到你警醒!1996年 | 8月8日
-
-
瀕於滅絕的物種——事情怎樣牽涉到你
老虎、海龜、犀牛、蝴蝶——瀕危物種的名單似乎沒完沒了!毫無疑問,你會同意人類必須承擔大部分罪責。不過,這件事跟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不管保護自然資源的用意有多崇高,既然世界經濟不景,許多人擔心連自己的福利也保障不了,指望他們去支持這些計劃又是否說得過去呢?《時代》雜誌評論,「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一帶,千百萬人要不是面對政治動亂、部落戰爭,就是飽受饑荒、流行病煎熬,要這些人民支持綠色運動又談何容易呢。」其他地方也陷入同樣的困境。
要解決瀕危物種的問題,就非從根本上著手改變不可。《瀕危物種地圖集》指出,改變的「規模非常龐大,只有政府機關才有人力物力推行」。該地圖集接著提議:「政府要是經選舉產生的話,每個選民就有責任確保,到公元2000年,只有關心環境保護的政治家才可當選。」
這樣的展望切合實際嗎?根據歷史證據來判斷,我們不得不作出以下結論:「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不但這樣,連野生生物也大受傷害。(傳道書8:9)事實上,主張環境防護的人士認為,地球的動植物群就是生態環境的指標,把自然環境的實況顯明出來。這些生物群落一旦陷入險境,人類就同樣自身難保。不過,地上一切生物也曾面對過滅種的威脅,在人類的歷史上這絕不是第一次。
最古老的歷史書載有以下的記述:「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濫在地上,毀滅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創世記6:17)可是,並不是人人都死去,其他生物也不是一一滅絕,因為上帝作了逃生安排。
保全性命的方舟
科學家認為,關於當前瀕危的物種,最佳的解決方法就是保護這些物種的生境。饒有趣味的是,《新科學家》雜誌不但報導科學家的意見,還提到主張環境防護的人士所用的「挪亞方舟隱喻」。在挪亞的日子,方舟是惟一的逃生工具,人和動物只要進入其中,就可以活著渡過這場洪水災劫。
上帝指示挪亞怎樣設計方舟。洪水降下的時候,這個龐大的木箱會在水面上漂浮。這艘方舟不但保護了挪亞和他的妻子、三個兒子和媳婦,使他們存活,還把一對一對不同的動物,不管野生還是馴養的,都保存下來。事實上,「凡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都包括在內。(創世記7:15)現存的生物種類繁多,這正好表明,方舟起了多大的保護作用。
但請留意,挪亞一家得以逃出生天,絕不是單靠人為努力。挪亞和他的家人必須服從上帝,因為惟獨上帝才有能力保全他們的性命。在洪水以前的世界,爭競、暴力、貪婪之風極盛,把這些惡事一一鏟除的就是上帝。——彼得後書3:5,6。
新世界的動物
耶和華上帝提出應許,人要是服從他的律法,即使性情恍似捕食猛獸,既兇狠又貪婪,也可以改變過來,像溫馴動物那麼謙卑、和善。(以賽亞書11:6-9;65:25)時至今日,已有充分證據表明,上帝的律法確能幫助人改弦易轍。你只要出席在鄰近的耶和華見證人聚會所舉行的聚會,就可以親自察看實情。耶和華既有能力使人改過自新,他就更有能力把動物現有的特性改變過來,使動物界和睦共處,無拘無束地生活了,對嗎?他實際應許說:「我必和田野的走獸,空中的飛鳥,地上的爬蟲立約……使[牠]們安然居住。」——何西阿書2:18,《新譯》。
使徒彼得指出,「不敬神的人受審判遭毀滅的日子」終會來到。(彼得後書3:7)所以,上帝必定會控制局勢,只把不敬神的世人鏟除。上帝會「敗壞那些敗壞大地的人」。——啟示錄11:18。
試想想,環球各地的生物都不再受威脅,在這樣的世界裡生活簡直其樂融融。到時四周都會布滿野生生物,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地方多的是!不錯,老虎、獅子、大象都會自由出沒,不受干擾。海洋生物、爬行動物、昆蟲,以及各種各樣的禽鳥,包括金剛鸚鵡在內,都會生衍繁多——這一切都會繁殖均勻,使生態保持平衡。在彌賽亞的王國治下,順服的人類會臻至身心完美,屆時生態系統既完好又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