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心是什麼?守望台2009年 | 5月1日
-
-
堅強的信心有多重要?
聖經鼓勵我們培養的,就是這種基於確鑿證據的堅強信心。我們也許要為此摒棄一些本來相信的事,但培養堅強的信心十分重要,正如使徒保羅說:「人沒有信心,就不能贏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他存在,又信他必獎賞懇切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
誠然,培養堅強的信心並不容易,但如果你把接著的四個方法應用出來,你就能養成堅強的信心。
-
-
1 培養對聖經的信心守望台2009年 | 5月1日
-
-
1 培養對聖經的信心
「聖經全都是上帝用聖靈啟示的,對於教導、責備、糾正、按正義施行管教,盡都有益」。(提摩太後書3:16)
有何障礙?許多人聲稱聖經只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有些人認為聖經的歷史記載並不準確。有些人則聲稱聖經的忠告不切實際或不合時宜。
如何克服?有些人質疑聖經是否可靠實用,但他們往往只是人云亦云,並沒有親自查考過證據。然而,聖經警告說:「缺乏經驗的,凡話都信;精明的人,步步留心。」(箴言14:15)
我們不該盲目地相信別人的話,倒該向公元1世紀比里亞(位於現今的希臘北部)的基督徒學習。他們沒有隨便相信別人的話,反而「天天細心考查聖經,要對證所聽見的事」,因而獲得稱讚。(使徒行傳17:11)為什麼我們可以確信聖經是上帝所啟示的呢?請看看兩個理由。
聖經的歷史記載非常準確。許久以來,懷疑聖經的人一直質疑聖經提及的人物和地點是否確曾存在,但證據卻一再顯示,這些質疑毫無根據,聖經的記載都是準確可靠的。
舉例說,曾經有些學者懷疑以賽亞書20:1提及的亞述王薩爾貢是虛構的人物。可是,在19世紀40年代,考古學家出土了薩爾貢的宮殿。現今,薩爾貢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古亞述王。
批評者也一度質疑下令處死耶穌的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是杜撰的。(馬太福音27:1,22-24)但是,考古學家於1961年在以色列的凱撒利亞城附近發現了一塊石刻,上面刻有彼拉多的名字和頭銜。
談到聖經的歷史記載有多準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1999年10月25日刊)說:「現代的考古學提供了令人驚訝的證據,證實了《舊約》和《新約》中主要記錄的事,包括關於以色列人的祖先和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記載、大衛的王朝,以及在耶穌日子人們的生活。」當然,我們對上帝話語的信心並非以考古發現為基礎,但在歷史記載方面,上帝啟示的書無疑應該是準確可靠的。
聖經的智慧切合實際,對什麼人都適用。遠在人類發現微生物及微生物可傳播疾病之前,聖經已經提倡一些保持衛生的做法,那些做法至今仍然適用。(利未記11:32-40;申命記23:12,13)人按照聖經原則跟家人相處,就會活得更快樂。(以弗所書5:28-6:4)人實踐聖經的教誨,就可以成為更盡責的員工、更通情達理的雇主。(以弗所書4:28;6:5-9)聖經的原則也有助於促進情緒健康。(箴言14:30;以弗所書4:31,32;歌羅西書3:8-10)這麼切合實際的原則和勸告,惟有造物主才能提供給人。
有何益處?只要得著聖經的智慧,即使是缺乏經驗的人,也能明智行事。(詩篇19:7)此外,我們一旦相信聖經是真理,這本書就能進一步鞏固我們的信心,世上沒有別的書能在這方面幫助我們。下一篇文章會談談這點。
[腳注]
a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
-
-
2 確切地認識上帝守望台2009年 | 5月1日
-
-
2 確切地認識上帝
「他們不斷吸收知識,認識你這獨一的真神」。(約翰福音17:3)
有何障礙?有些人覺得上帝並不存在。有些人認為上帝是一股沒有思想、沒有感情的強大力量。有些人雖然相信上帝是個實在的個體,但對於上帝是誰和他有怎樣的品格,他們卻提出一些自相矛盾的教義。
如何克服?認識上帝的一個方法是觀察他所造的萬物。使徒保羅說:「自從創世以來,上帝那些看不見的特質,就是他的永恆力量和神性,都已清楚可見,從他所造的東西就能看出來」。(羅馬書1:20)我們仔細觀察天地萬物,就會更清楚看出造物主的智慧和能力。(詩篇104:24;以賽亞書40:26)
然而,我們要確切認識上帝的品格,就要親自翻開他的話語聖經來細讀。千萬不要人云亦云,倒要聽從聖經這個忠告:「不要被這個制度同化,倒要更新思想而改變自己,好察驗 上帝那良善、完美而又蒙他悅納的旨意。」(羅馬書12:2)例如,關於上帝是個怎樣的神,請看看聖經怎麼說。
上帝有自己的名字。上帝的名字在聖經的原文裡出現了好幾千次。在許多聖經譯本中,我們都可以在詩篇83:18讀到這個名字。這節經文說:「使他們知道:惟獨你——名為耶和華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和合本》)
耶和華是有感情的上帝,人所做的事會影響他的感覺。以色列人蒙耶和華拯救擺脫埃及的奴役之後,一再漠視耶和華的明智忠告。他們再三反叛上帝,「叫他傷心」,「使以色列的聖者悲痛」。(詩篇78:40,41)
耶和華關心我們每一個人。耶穌對門徒說:「兩隻麻雀不是賣一個小錢嗎?可是,哪怕是一隻掉在地上,你們的父親也不會不知道。其實,就連你們的頭髮也全都數過了。所以不要害怕,你們比許多麻雀貴重得多呢!」(馬太福音10:29-31)
上帝絕不偏袒任何種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使徒保羅對雅典的希臘人說:「[上帝]從一個人那裡造出萬國萬族,讓他們住在全地上」,又說「[上帝]離我們各人都不遠」。(使徒行傳17:26,27)另外,使徒彼得說:「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行正義,都蒙他悅納。」(使徒行傳10:34,35)
有何益處?有些人「對上帝有熱心,但不是按照確切的知識」。(羅馬書10:2)你要是認識聖經中關於上帝的真理,就能「親近上帝」,不致受人誤導。(雅各書4:8)
[腳注]
a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
[第6頁的圖片]
認識上帝的一個方法是觀察他所造的萬物
-
-
3 認識關於耶穌的真理守望台2009年 | 5月1日
-
-
3 認識關於耶穌的真理
「上帝深愛世人,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好叫凡信從他的人都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有何障礙?有些人聲稱耶穌是虛構的人物。有些人雖然承認耶穌是真實的人物,卻認為他只是個死去已久的凡人。
如何克服?要效法耶穌的門徒拿但業。a拿但業的朋友腓力相信自己找著了彌賽亞,就告訴拿但業,彌賽亞「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拿但業沒有馬上相信,反而說:「拿撒勒能出什麼好東西嗎?」儘管如此,拿但業還是接受腓力的建議,親自去看看。(約翰福音1:43-51)你親自查考證據,看看跟耶穌有關的記載是否屬實,也會得益不淺。你可以怎樣做呢?
查考歷史證據,肯定耶穌真有其人。公元1世紀的約瑟夫斯和塔西佗都是備受尊重的歷史家,而兩人都不是基督徒。從他們的著作,我們可以看出耶穌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羅馬皇帝尼祿曾將公元64年在羅馬發生的大火歸咎於基督徒。關於這件事,塔西佗記述:「尼祿把罪責強加於一群稱為基督徒的人身上,並對他們施以酷刑。這群人的行徑令人反感,因而被大眾仇視。『基督徒』這個名稱源於一個叫『基利士督斯』[即基督]的人,這個人在提比略統治期間,被本國一個地方官本丟·彼拉多處以極刑。」
在公元1、2世紀,有些歷史家提到耶穌和早期的基督徒。關於這一點,《不列顛百科全書》(英語,2002年版)說:「他們的記載顯示,在古代,就連反對基督教的人,也從沒有質疑耶穌是否確曾存在。到了18世紀末,才首次有人對耶穌是否真有其人提出質疑,但理由並不充分。到19世紀至20世紀初,也有人提出類似的質疑。」2002年,《華爾街日報》(英語)的一篇社論指出:「除了個別的無神論者之外,大多數學者都承認拿撒勒人耶穌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考慮耶穌復活的證據。耶穌被敵人逮捕時,身邊的親密同伴都撇下他,他的朋友彼得也因膽怯而三次不認他。(馬太福音26:55,56,69-75)隨後,他的門徒分散各處。(馬太福音26:31)可是,門徒竟然很快就再次積極傳道。在那些害死耶穌的主謀面前,彼得和約翰毫不退縮。門徒大發熱心,把耶穌的教導傳遍羅馬帝國境內,他們寧可殺身成仁,也決不肯在信仰上妥協。
門徒為何有這麼大的改變呢?使徒保羅指出了一個原因。他說耶穌從死裡復活後,「向磯法[彼得]顯現,然後向那十二人顯現。此後有一次他向五百多個弟兄顯現」。保羅寫下這番話時,大部分目擊證人仍然在世。(哥林多前書15:3-7)要是只有一兩個人見證耶穌復活,懷疑的人很可能不肯相信。(路加福音24:1-11)可是,證言既然來自超過500個目擊證人,這就足以證明耶穌的復活是無可置疑的。
有何益處?信從耶穌的人,罪會得蒙赦免,可以擁有無愧的良心。(馬可福音2:5-12;提摩太前書1:19;彼得前書3:16-22)他們即使死去,耶穌也答應會在「最後的日子」叫他們復活。(約翰福音6:40)
詳見《辨明聖經的真理》第4章《耶穌基督是誰?》和第5章《贖價——上帝送給人類的最寶貴禮物》b
[腳注]
a 看來,馬太、馬可和路加在他們所寫的福音書中,都稱拿但業為巴多羅買。
b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
[第7頁的圖片]
要像拿但業一樣,查考證據,了解關於耶穌的真理
-
-
4 尋找答案,消除懷疑守望台2009年 | 5月1日
-
-
4 尋找答案,消除懷疑
「你的信心太小了,為什麼要懷疑呢?」(馬太福音14:31)
有何障礙?就連耶穌的門徒,也有信心不足的時候。(馬太福音14:30;路加福音24:36-39;約翰福音20:24,25)聖經把缺乏信心稱為「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希伯來書12:1)使徒保羅說:「信心不是人人都有的。」(帖撒羅尼迦後書3:2)這不是說有些人沒有能力表現信心。很多人其實不願付出努力培養這種特質,但上帝會賜福給願意付出努力的人。
如何克服?先要弄清楚自己對什麼有懷疑。舉個例,有些門徒對多馬說他們看見復活了的耶穌,但是多馬不相信,他想看到證據。結果怎樣呢?耶穌向多馬提供足夠的證據,鞏固他的信心。(約翰福音20:24-29)
耶和華上帝賜下聖經,為我們解答疑問、消除懷疑。比如說,許多人對上帝失去了信心,因為他們直接或間接地把戰爭、暴力和其他種種苦難歸咎於上帝。聖經到底怎麼說呢?
上帝並非通過人間的政府施行統治。耶穌指出,一個稱為撒但的隱形靈體是「統治全世界的王」。(約翰福音14:30)撒但承諾,如果耶穌俯伏崇拜他,他就把萬國的權柄給耶穌。撒但說:「這一切權柄和榮耀,我都要給你,因為這是交給了我的,我想給誰就給誰。」耶穌沒有否認撒但擁有統治萬國的權柄,只是說:「經上記著說:『要崇拜耶和華你的上帝,單要敬奉他。』」(路加福音4:5-8)因此,苦難源於撒但和人間的政府,而不是上帝。(啟示錄12:9,12)
耶和華上帝快要鏟除世上所有惡人惡事。上帝已經建立一個王國政府,並任命了他的兒子耶穌基督作王國的君王,統治全人類。(馬太福音6:9,10;哥林多前書15:20-28)聖經預言,這王國的好消息會傳遍普天下,這個預言現在已經應驗。(馬太福音24:14)不久,王國就會消滅一切敵對的人,並鏟除世上的惡人惡事。(但以理書2:44;馬太福音25:31-33,46;啟示錄21:3,4)
有何益處?懷疑的人會像海中的浪,中了人的詭計,「受到歪風邪說影響」。(以弗所書4:14;彼得後書2:1)相反,人尋找答案,消除懷疑,就能「憑信心站穩」。(哥林多前書16:13)
要是你因心裡有些疑問而信心不足,本刊的出版者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協助你尋找答案,消除懷疑。請跟他們聯絡,親自了解他們的信仰,這會大大鞏固你對上帝的信心。
詳見《辨明聖經的真理》第8章《何謂上帝的王國?》和第11章《上帝為什麼容許人受苦?》a
[腳注]
a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
[第9頁的圖片]
人為心中的疑問找到滿意的答案,信心就會更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