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穌「愛他們到底」「來跟隨我吧」
-
-
關心他們各方面的需要
7.耶穌怎樣顧及門徒的需要?
7 無私的善行是愛心的明證。(約翰一書3:17,18)愛「不求自己的利益」。(哥林多前書13:5)耶穌深愛門徒,顧及他們的需要。耶穌常常在門徒還沒開口之前,就主動提供幫助。舉個例,他看見門徒很累,就建議一起「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去休息一下」。(馬可福音6:31)他看出門徒餓了,就主動為他們提供食物,還讓成千上萬來聽他教導的人都吃飽了。(馬太福音14:19,20;15:35-37)
8,9.(甲)耶穌怎樣幫助門徒加強對上帝的信心?(乙)什麼表明耶穌被釘在柱上時仍非常關心母親?
8 耶穌看出門徒需要加強對上帝的信心,所以深入地教導他們認識耶和華。(馬太福音4:4;5:3)耶穌教導的對象主要是他的門徒,比如「登山寶訓」就是特別為他們發表的演講,好讓他們受益。(馬太福音5:1,2,13-16)耶穌用比喻教導人時,總會私下「對門徒說明一切」。(馬可福音4:34)耶穌預告,他會任命「忠信睿智的奴隸」照料門徒,確保在最後的日子,門徒能得到指引和鼓勵。這個忠信的「奴隸」是一些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構成的,他們都是基督的弟兄。自1919年以來,這個「奴隸」一直忠於職守,「在適當的時候」供應「食物」。(馬太福音24:45)
9 耶穌在臨死前以感人的方式表明,他很想幫助家人親近耶和華。請想像以下情景:耶穌被釘在柱上,忍受著劇烈的痛楚。每次呼吸,他都得用雙腳撐起身體,這無疑會引起劇痛,因為這時候全身的重量都壓在雙腳被釘的地方,使傷口破裂,而他那鞭傷累累的背部每次都會蹭到柱子!他開口說話,就得調節呼吸,這肯定異常困難和痛苦,但耶穌臨死前卻忍著劇痛說了一番話,表明他深愛母親馬利亞。當時,耶穌看見馬利亞和使徒約翰站在附近,就用他們可以聽到的音量對母親說:「看,他[約翰]是你的兒子了!」然後對約翰說:「看,她[馬利亞]是你的母親了!」(約翰福音19:26,27)耶穌知道這個忠心的使徒不但會在生活上照顧馬利亞,也會鼓勵她繼續崇拜耶和華。b
仁愛的父母會對兒女有耐心,關心他們各方面的需要
10.父母可以怎樣效法耶穌,關心兒女各方面的需要?
10 關心兒女的父母最好仔細想想耶穌的榜樣。深愛家人的父親會照顧家人,保障他們的衣食住行。(提摩太前書5:8)通情達理、仁慈體貼的一家之主會安排合適的時間,跟家人一起休息和消遣。但更重要的是,基督徒父母必須教導兒女愛耶和華。他們可以怎樣做呢?要安排時間經常跟家人一起研讀聖經,也要設法使每次研讀都生動有趣。(申命記6:6,7)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地教導兒女,讓他們知道傳道、預習聚會資料和參加聚會都是重要的崇拜活動。(希伯來書10: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