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禁食已經過時嗎?
    守望台1996年 | 11月15日
    • 禁食已經過時嗎?

      「自少年時期起,我每個星期一都禁食。」78歲的印度婦人姆魯杜拉賓這樣說。姆魯杜拉賓生活富裕,禁食是她崇拜的一部分,是她確保婚姻美滿、兒女健康、丈夫平安的方法。現在姆魯杜拉賓已經成了寡婦,卻繼續在星期一禁食,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兒女安富尊榮。印度婦女大多像姆魯杜拉賓一樣,一生經常禁食。

      普拉卡什是個中年商人,住在印度孟買穆姆拜的郊區。他說每年在薩萬月(施雷萬月)的星期一,他都會禁食。據印度曆法,薩萬月含有特別的宗教意義。普拉卡什解釋說:「起初我是為了宗教理由禁食,現在卻為了多一個理由——健康的理由繼續這樣做。薩萬月通常在雨季末來臨,這使我的身體系統有機會消除雨季常見的疾病。」

      有些人覺得禁食對人的身體、思想、靈性都有幫助。例如,《格羅里埃國際百科全書》說:「最近的科學研究透露,禁食可能有益健康;人如果小心行事,禁食可能加強人對事物的意識,使人的感覺更加敏銳。」據說,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有時一連禁食十多天,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授課前叫門生先禁食。

      有些人在禁食期間完全不吃不喝,另一些人在禁食期間只喝流質。許多人認為不吃幾餐或禁戒某類食物就是禁食。無論怎樣,長期不受督導地禁食是危險的。新聞記者帕魯爾·謝夫說,身體消耗完貯存起來的碳水化合物以後,接著把肌肉蛋白質化做葡萄糖,進而消耗身體的脂肪。身體把脂肪變成葡萄糖的時候,釋出一種叫酮體的有毒物質。酮體積聚起來,會漸漸移向腦部而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謝夫說:「到這個階段,禁食就會危害健康了。這時,你可能變成精神混亂、不知所措,更糟的是……[你可能]昏迷,最後甚至死亡。」

      既是武器,又是宗教儀式

      禁食曾被人用作達成政治和社會目的的有力武器。一個善用這項武器的人是已故的印度政治領袖甘地。在印度,甘地受到千百萬人敬仰,他利用禁食影響印度教徒。有一次,甘地用禁食調解了磨坊工人跟雇主間的工業糾紛。論到這次事件,甘地說:「最後的結果是:皆大歡喜。磨坊雇主深受感動……我只禁食了三天,工人就停止罷工了。」南非總統曼德拉曾經以政治犯身分坐牢。被囚期間,他曾經參加五天的絕食抗議。

      有禁食習慣的人多半為了宗教理由這樣做。在印度教,禁食是個重要儀式。《印度節日與齋期》說:在某些日子,「人完全禁食……甚至滴水不沾唇。男女都嚴格禁食……好確保生活快樂、安富尊榮,所犯的過失和罪咎都得到寬恕。」

      耆那教徒普遍實行禁食。《印度星期日時報評論》報導說:「在孟買[穆姆拜],一名耆那教穆尼[聖人]每天只喝兩杯煮滾的開水——維持了201天。結果,他的體重輕了33公斤。」有些人甚至禁食至死,滿以為這樣做會帶來拯救。

      伊斯蘭教的一般成年人在齋戒聖月都必須禁食。在全個月裡,從黎明到黃昏,他們都不可飲食。在這期間,患病或旅行的人必須推遲或延長齋期。在基督教國,復活節前的40天期間是大齋節,有些教徒會禁食。其他許多教團在別的指定日子禁食。

      禁食的風氣顯然還沒有過去。既然有這許多宗教實行禁食,我們也許問:上帝要求人禁食嗎?有些場合是基督徒會禁食的嗎?這樣做有好處嗎?下篇文章會討論這些問題。

      [第3頁的圖片]

      耆那教認為禁食是得救的方法

      [第4頁的圖片]

      印度領袖甘地用禁食作為達成政治和社會目的的有力武器

      [第4頁的圖片]

      伊斯蘭教徒必須在齋戒聖月禁食

  • 上帝要求人禁食嗎?
    守望台1996年 | 11月15日
    • 上帝要求人禁食嗎?

      上帝通過摩西賜下的律法只要求人在一個場合——在一年一度的贖罪日禁食。律法規定以色列人在這一天要「刻苦己心」,意思就是禁食。(利未記16:29-31;23:27;詩篇35:13)可是,這種禁食不單是表面工夫。以色列人守贖罪日令他們越發意識到自己有罪,需要救贖。他們在贖罪日禁食表明他們為自己的罪感到哀傷,在上帝面前衷誠悔改。

      這是以色列人在摩西律法下惟一有義務要禁食的日子,但是以色列人也在其他場合禁食。(出埃及記34:28;撒母耳記上7:6;歷代志下20:3;以斯拉記8:21;以斯帖記4:3,16)這些場合包括自願禁食表示悔改。耶和華促請犯過的猶太人說:「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禁食不該只是做給人看的,因為上帝繼續說:「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約珥書2:12-15。

      隨著時間過去,很多人漸漸把禁食只當做外表的形式。耶和華厭惡這種不是出於真誠的禁食,於是問虛偽的以色列人說:「這樣禁食豈是我所揀選、使人刻苦己心的日子嗎?豈是叫人垂頭像葦子,用麻布和爐灰鋪在他以下嗎?你這可稱為禁食、為耶和華所悅納的日子嗎?」(以賽亞書58:5)耶和華向悖逆頑梗的以色列人發出呼籲,與其作虛有其表的禁食,不如顯出跟悔改相稱的行為。

      猶太人所制定的某些禁食從起頭就不蒙上帝嘉許。例如有一個時期,猶太人每年四度禁食,記念公元前七世紀耶路撒冷遭兵圍困淪為荒涼的災難。(列王紀下25:1-4,8,9,22-26;撒迦利亞書8:19)猶太人從巴比倫獲得釋放以後,耶和華通過預言者撒迦利亞說:「你們這七十年……禁食……豈是絲毫向我禁食嗎?」上帝並不嘉許這些禁食,因為猶太人其實是為了耶和華向他們執行的判決禁食哀慟。他們為了臨到自己身上的災難哀傷禁食,卻不是為了自己犯過招致災難而禁食。猶太人返回故土之後,就不該為過去哀傷,反應該歡喜快樂才對。——撒迦利亞書7:5。

      基督徒應該禁食嗎?

      耶穌基督從沒有吩咐門徒禁食。不過,當時耶穌和門徒都在摩西律法下,所以他們都要在贖罪日禁食。另外,既然耶穌並沒有吩咐門徒不可禁食,耶穌的門徒也在別的場合自願禁食。(使徒行傳13:2,3;14:23)但門徒禁食的時候,不可「把臉弄得難看,讓人看出他們禁食」。(馬太福音6:16)這種外表的虔誠也許贏得別人欽佩,叫別人點頭讚許。可是,上帝卻絕不喜歡這種裝模作樣的虔誠。——馬太福音6:17,18。

      耶穌曾經談到他死去的時候門徒會禁食。耶穌並不是要設立禁食的儀式。他只是說明門徒經歷深切哀痛會有什麼反應罷了。耶穌一旦復活,就會再度跟門徒在一起,到時門徒就不必禁食了。——路加福音5:34,35。

      「基督……只一次給獻上了,就擔當了許多人的罪」,於是摩西律法就終止了。(希伯來書9:24-28)律法終止後,在贖罪日禁食的規定也隨著終止。這樣,聖經所提到的惟一禁食規定也撤去了。

      大齋節又怎麼樣?

      那麼,基督教國在大齋節禁食的習俗有什麼根據呢?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各教會都守大齋節,只是大家所守的方式各異。有些教會在復活節前的40天期間每天只進食一次。另一些教會只在聖灰星期三和受難節完全禁食。還有些教會在大齋節禁戒肉類、魚類、蛋類、奶類等食物。

      據稱大齋節是以耶穌受浸後禁食40天為根據的。當時耶穌是不是設立了一項儀式讓人每年謹守呢?絕不是。聖經並沒有記載早期的基督徒這樣做。大齋節在基督之後第四世紀才有人遵守。大齋節像基督教國許多別的主張一樣,是從異教採納過來的。

      如果大齋節真的是仿照耶穌受浸後在曠野禁食的方式設立的,為什麼要在所謂的復活節之前各週守呢?耶穌被人處死之前並沒有禁食。福音的記載透露,在耶穌被人處死之前幾天,他和門徒在伯大尼探訪不同的人家,與他們一起進餐。耶穌死前的晚上還吃了逾越節的餐宴。——馬太福音26:6,7;路加福音22:15;約翰福音12:2。

      我們可以從耶穌受浸後禁食學得教訓。當時耶穌正要展開一項重要的服事職務。事情關乎昭雪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也牽涉到全人類的未來希望。當時正是耶穌需要深入沉思、向耶和華禱告尋求幫助和指引的時候。在這段時期,耶穌禁食是很恰當的。這點顯示,人如果懷著正當的動機,在適當的情況下禁食是有好處的。——參閱歌羅西書2:20-23。

      禁食可以有好處

      我們不妨考慮一下今天崇拜上帝的人可能在什麼場合禁食。犯了罪的人可能有一段時期吃不下飯。這樣的禁食不是要贏得別人同情,也不是因為受到管教而惱怒。其實,禁食本身並不能解決人跟上帝之間的問題。可是,真正悔改的人對於自己令耶和華傷心,也很可能連帶令朋友和家人傷心,感到痛心疾首。由於深感哀傷和熱切祈求上帝寬恕,可能令當事人無法下咽。

      以色列的大衛王就有過類似的經歷。大衛知道自己可能要失去跟拔示巴所生的孩子,於是全神貫注求耶和華開恩讓孩子活下去。既然他的心意和精神完全集中在禱告之上,他於是禁食。同樣,今天人在某些帶來沉重壓力的環境下,也許覺得不適宜進食。——撒母耳記下12:15-17。

      有時,一個敬神的人可能聚精會神思考深奧的屬靈事物。他可能要鑽研聖經和基督教出版物,也需要一段時間沉思。在這段埋首鑽研期間,人可能寧願暫時不進食,以免分心。——參閱耶利米書36:8-10。

      聖經有一些例子,表明上帝的僕人作重大決定的時候禁食。在尼希米的日子,猶太人向耶和華起誓,他們要是違背誓言,就會受到咒詛。他們答應跟外族妻子分手,並與四周的國族保持分離。他們在起誓之前,以及公開宣認自己的罪過期間,全會眾都一起禁食。(尼希米記9:1,38;10:29,30)基督徒要作重大決定的時候,也可能暫時不進食。

      早期基督徒會眾的長老團作決定的時候,有時也禁食。今天,會眾的長老有時需要作艱難的決定,也許跟司法事件有關,在全神處理難題的時刻,他們可能決定暫時不進食。

      在某種情況下選擇禁食是純粹個人決定的事。我們不該批評別人。我們不應該渴望『在人看來,外表正義』,也不該容許進食妨礙我們履行自己的重要義務。(馬太福音23:28;路加福音12:22,23)聖經表明,上帝既沒有要求我們禁食,也沒有禁止我們禁食。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