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意外事件——命中注定抑或環境使然?
    守望台1991年 | 11月15日
    • 意外事件——命中注定抑或環境使然?

      年輕、漂亮的模特兒克里斯蒂娜正橫過巴西聖保羅繁忙的新朱爾霍街,她沒有看見一輛公共汽車疾馳而至。司機本想把車剎住,可惜太遲了。公共汽車輾過克里斯蒂娜,後者終於不治。

      巴西的《聖保羅州報》(1990年7月29日刊)在首頁對這宗可悲的意外作了頭條報導。但這不過是每年發生在巴西的五萬宗交通意外死亡事件之一而已。這類交通意外也使成千上萬的人成為殘廢,但其他劫後餘生的人卻安然無恙。那末,何以這個青年女子未能逃過災劫呢?她是否在當日大數已盡?

      無數的人會說的確是這樣。他們相信命運,認為許多事情——例如人的死期——都是命運使然。這樣的觀念產生了諸如「天命不可違」、「生死有命」、「命中注定」一類的主張。這些流行的說法有任何真確憑據嗎?我們真的僅是命運之神「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奴僕走卒嗎?

      宿命論(認為萬事均由天命預先決定的觀念)在古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當中十分流行。甚至在今日,許多宗教仍然堅守這個觀念。例如,伊斯蘭教的信徒便堅信以下可蘭經所載的話:「不得真主的許可,任何人都不會死亡;真主已注定了各人的壽限。」在基督教國裡,相信命運也相當常見,許多人均深受加爾文的預定得救論所影響。因此,教士通常告訴死者哀傷的親屬說,意外事件乃是「上帝的旨意」。

      然而,人若相信意外事件是由命運所促成的,這種觀點其實與人的常識、經驗和邏輯背道而馳。原因之一是,交通意外經過徹底調查後往往顯示出某個合乎邏輯的成因,由此證明不可能是上帝插手促成的。除此之外,統計數字也清楚表明,人若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例如繫上座位安全帶——就會大大減低在交通意外中嚴重傷亡的可能性。人所採取的任何安全措施真的能夠左右上帝預定的旨意嗎?

      無論如何,篤信命運只會對人產生不良的影響。這豈不鼓勵人行事愚莽——例如漠視車速限制和交通訊號,或在酒精、藥物影響下駕駛——嗎?更嚴重的是,宿命論使有些人在有意外發生時歸咎於上帝。由於感覺憤懣無助,並且誤認為上帝漠不關心,他們甚至因此失去信心。詩人愛默生說得好:「人生最痛苦、可悲之事莫過於篤信一位殘暴不仁的命運之神。」

      但聖經怎樣論及不幸和意外事件呢?它真的主張這些事件是命運作弄人之故嗎?此外,聖經怎樣論及我們的得救希望?我們在這件事上有任何選擇嗎?

      [第4頁的精選語句]

      「人生最痛苦、可悲之事莫過於篤信一位殘暴不仁的命運之神。」——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 你的未來是命中注定的嗎?
    守望台1991年 | 11月15日
    • 你的未來是命中注定的嗎?

      你若避過了橫禍,你會認為自己受到命運之神所眷顧嗎?抑或你慶幸自己僅是在適當的時候處身於適當的地方而已?

      睿智的所羅門說:「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傳道書9:11)出人意表的事多麼常見!被人看好的運動選手不幸受傷,處於下風的人則反敗為勝。不測的意外使忠實的商人在經濟上大受打擊,以致不忠實的對手反而一夜暴發。所羅門認為這些反常的情況是命中注定的嗎?絕不然。這一切只是「當時的機會」所造成的後果而已。

      耶穌基督曾作過類似的評論。他就一件當時看來廣為人知的事問道:「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路加福音13:4)耶穌並沒有把這些死亡事件歸咎於玄祕的命數或上帝的旨意,也不相信這些死者比其他的人更罪有應得。這宗慘劇僅是「當時的機會」的另一個例證而已。

      聖經從不主張上帝早已預先命定我們的死期。誠然,傳道書3:1,2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但是所羅門在這裡所論及的乃是持續不斷地折磨著不完美的人類的生死循環。我們呱呱墜地,但終有一日,我們達到人的平均壽數——通常是70或80歲左右——於是我們便會死去。即使如此,人死的一刻並不是上帝所預先注定的,猶之乎他也沒有預定農夫在何時「栽種」或「拔出所栽種的」。

      事實上,所羅門在較後指出人可能會遭遇橫死,他說:「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傳道書7:17)倘若人的死期是預先注定而無可更改的,這項勸告就根本說不通了。因此聖經否定宿命論的說法。叛道的以色列人曾採納這個異教觀念,但卻受到上帝嚴厲的譴責。以賽亞書65:11說:『你們這些人離棄耶和華,忘記我的聖山,給時運擺筵席,給天命盛滿調和酒。』

      是故,把意外和不幸歸咎於命運,或更糟的是,歸咎於上帝,是多麼愚不可及!聖經說:「上帝就是愛。」人若指控上帝是一切苦難的始作俑者,就跟這項基本真理大相逕庭了。——約翰一書4:8。

      上帝為未來所定的旨意

      那末,我們得救的希望又如何?既然沒有命中注定這回事,這意味到我們就要漫無目的地虛度一生嗎?絕不然,因為上帝已決定了一般人類的未來。聖經談及上帝要創建一個『有義居在其中的新地』。——彼得後書3:13。

      為了成就這項旨意,上帝會直接干預人類的事務。每當你背誦主禱文時,你其實便為這件事而祈求:「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10)這個王國乃是在天上建立的一個實際政府。你祈求這個王國的來臨其實便是求它取代目前世上的一切政府而全權接管地上的事務。—但以理書2:44。

      掌握你的未來

      至於這些戲劇性的事件會怎樣影響到你的未來,事情既不在乎命運,也不在乎「當時的機會」,而是有賴於你所揀選的途徑。請想想西羅亞樓倒塌的慘劇。耶穌曾利用這宗慘劇向我們提出一個深刻的教訓。在這宗事件中,喪生的人無法逃避臨到他們身上的事。但耶穌的聽眾卻能夠避免由於招致上帝不悅而遭毀滅。耶穌警告他們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加福音13:4,5)顯然,他們可以揀選自己的未來。

      今日,同樣的機會也向我們打開—做成自己得救的工夫。(腓立比書2:12)上帝定意要「各式各樣的人……對真理獲得確切的認識」。(提摩太前書2:4,《新世》)雖然我們人人都或多或少受遺傳和自己的背景所影響,但上帝卻賦予我們自由的意志,能夠自行決定如何運用自己的一生。(馬太福音7:13,14)我們可以循規蹈矩,也可以行差踏錯。我們能夠在耶和華上帝面前獲致蒙嘉許的地位而贏得永生,也可以選擇背叛他而死亡。

      許多人寧願脫離上帝而獨立。他們一生致力於追求物質、享樂或名望。但耶穌警告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既然如此,我們的生命有賴於什麼呢?聖經在約翰一書2:15-17(《現譯》)解釋說:「不要愛世界,或任何屬世的東西。……一切屬世的事物,好比肉體的慾望、眼目的慾望,和人的一切虛榮,都不是從天父來的,而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一切屬世的慾望都正在消逝;但是,實行上帝旨意的人要永遠生存。」

      揀選生命

      你怎樣才能夠肯定自己的確正在遵行上帝的旨意呢?耶穌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3)對聖經獲得確切的認識乃是信心的基礎。「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你需要獲得的這種知識絕不難尋。耶和華見證人已幫助了普世千百萬人藉著經常的聖經研究而獲得這種知識。a

      為了取悅上帝,你必須作出若干改變。你也許有些不良的習慣必須戒掉,甚或一些不道德的行為需要糾正。但千萬不要灰心放棄,彷彿你永遠無法改變一般。認為事情永遠無法改變,只是宿命論這種謬誤主張的遺毒而已。憑著耶和華的幫助,你是能夠「心意更新而變化」,從而披上「新品格」的。(羅馬書12:2;以弗所書4:22-24,《新世》)上帝絕不會漠視你為了取悅他而作的種種努力。相反,他樂意祝福一切遵行他旨意的人。

      誠然,認識聖經的真理並不會解決你的一切難題。上帝手下真正的僕人像其他人一樣也會遭遇意外和逆境。可是,上帝卻能夠賜給我們智慧去應付不利的情況。(雅各書1:5)此外,我們也因為知道自己與上帝享有良好關係而滿心喜樂。箴言16:20說:「倚靠耶和華的,便為有福。」

      在上帝王國治下復興的樂園裡,我們不會再感覺深受「當時的機會」所威脅。不錯,上帝會把目前一切破壞人類幸福的事鏟除。聖經應許說:「上帝要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4)無數在意外中死去的人都會復活過來。——約翰福音5:28,29。

      你會享有這個光明的未來嗎?當以色列人行將進入應許之地之際,摩西告訴他們說:「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且愛耶和華——你的上帝,聽從他的話,專靠他;因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長久也在乎他。」——申命記30:19,20。

      不,我們絕不是在冷酷無情的命運之神支配下無能為力的奴僕走卒。不錯,你未來的幸福——你永遠的幸福——正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我們竭誠促請你揀選生命。

      [腳注]

      a 可致信本刊的出版者,請他們為你安排一個這樣的研究。

      [第5頁的精選語句]

      叛道的以色列人採納宿命論的異教觀念,結果受上帝嚴厲譴責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