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遇還是命運?警醒!1999年 | 8月8日
-
-
機遇還是命運?
國際先驅論壇報》報導說:「生死有命」。去年,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大使館受到恐怖分子襲擊,造成差不多兩百人死亡,受傷的也數以百計。不過,「大部分高層外交官員都福大命大」。
發生爆炸時,他們正在大廈內一個遠離災場的地方舉行會議,得以死裡逃生。可是,一個通常也會出席的高層官員卻缺席是次會議,爆炸時剛好在肇事地點附近,結果給炸死了。
報導又說:「阿琳·柯克的命運同樣不濟」。阿琳度完假,打算坐飛機回肯尼亞的時候,發現飛機超額預訂,於是主動讓出座位。不過,由於其他乘客比她更早放棄登機,阿琳可以如期回到肯尼亞去。結果,她回到大使館的工作崗位去的第一天,就遇上爆炸事件,白白枉送了性命。
對人類來說,天災人禍並不罕見,但它們的成因卻往往難以猜透。一般來說,在每天發生的意外和災難中,總會有些人遭殃,有些人幸存的。遭遇不幸的人也許想道:「為什麼偏偏發生在我身上呢?」在好的方面,一些人看來也比別人幸運;他們總是順順當當,無往不利,而其他人卻命途坎坷,挫折連連。這一切是冥冥中注定的嗎?你可能也會問:「人的一生是受命運所支配的嗎?」
找尋真相
約三千年前,一個睿智的君王也曾留意到,人總會經歷意料之外的事,他這樣說:「因為時機和際遇左右眾人。」(傳道書9:11,《新譯》)不錯,人生變幻無常,世事難以預料。教人歡天喜地的事也好,悲痛欲絕的事也好,往往都是機遇的問題。
不過,有些人的看法並不一樣。他們認為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你可能也不例外。宿命論是人類最源遠流長、無遠弗屆的信仰之一。巴黎大學神話研究中心的主任弗朗索瓦·茹昂教授說:「在人類歷史的洪流裡,不管在什麼年代、哪一種文化,都總有些人相信有某個主宰命運的神,……好讓種種令人費解的事情有個圓滿的解釋。」因此,我們不時聽到人說:「他氣數未盡,命不該絕」或者「這是天意」。不過,命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命運的定義
在英語裡,「命運」這個詞源自拉丁語(fatum),意思是「預言、神諭、天意」。一些人相信有股不受控制的力量預定人的未來,是人逃避不了、無法解釋的。不過,人們大都認為命運其實操縱在神的手裡。
宗教歷史家黑爾默·林格倫說:「信奉宗教的人泰半都相信,人生種種際遇不是沒來由或偶發的,反之是由某種具有特定意旨的力量所主導。」雖然一般人都認為人不是不可以稍稍扭轉情勢,但他們都覺得,人像象棋中的小卒一樣能力有限,是敵不過天意的,要是「劫數難逃」,就只好「認命」了。
一直以來,神學家和哲學家都爭著要解釋命運的含義。《宗教百科全書》說:「命運的觀念,不管在哪一種言語或以哪一種形式出現,都總帶點神祕的色彩。」雖然說法紛紜,莫衷一是,但它們都有個共通點,就是有股高強的力量掌管著人類的事務。人們認為,這股力量預定人際遇的好壞、國家的興衰,令未來像過去一樣改變不來。
影響深遠
你相信命運與否有什麼關係嗎?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寫道:「人的境遇會大大影響他的人生觀。倒過來說,人對人生的看法也能大大影響他的境遇。」
不錯,不論命運是否真有其事,相信命運是會影響人的決定和行動的。許多人相信一切都是天意的安排,即使遭遇欺壓或不平,往往逆來順受,彷彿是命該如此的。因此,人要是相信命運,個人的責任感在不知不覺間就給削弱了。
另一方面,宿命的主張也推使一些人走向另一個極端。舉個例,歷史家把資本主義的興起和工業革命的產生歸納為幾個因素,而因素之一是人相信命中注定。有些基督新教教會主張,上帝早就預定哪些人會得救。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說:「信徒早晚都會問:『我是注定會得救的嗎?』」於是,他們渴望找著門徑,以看出自己是否受上帝眷顧而注定得救的人。韋伯說,這些人以「世俗的活動」來衡量這件事。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常常被視為蒙上帝喜悅的憑證。
此外,相信宿命也令一些人採取激進的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神風敢死隊的成員都相信「神風」,也就是生死自有上天安排,他們只管豁出去就是了,結果他們就都犧牲了。在過去十年,中東有些人發動自殺式炸彈爆炸,也常常成了報章的頭條新聞。一本百科全書說,這類「由信仰誘發的自殺式攻擊事件」中,相信宿命論是一個主要原因。
可是,宿命論為什麼這樣普遍呢?查看一下它的起源,你就會明白箇中的原因了。
-
-
命運——推本溯源警醒!1999年 | 8月8日
-
-
命運——推本溯源
命運的觀念為什麼這樣普遍呢?不論古今中外,人們都不斷嘗試解開人生的種種奧祕,或找出某些事情的寓意。歷史家黑爾默·林格倫說:「視乎人把事情看成是由某種力量促成,順理成章地發生,還是純粹出於偶然,然後人就把『神』、『命運』或『機遇』加諸其上。」在人類的歷史上,跟命運有關的信仰、傳說和神話常常俯拾即是。
亞述學家讓·博泰羅說:「現代文化的各方面,都深受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化所影響。」他也說,在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或巴比倫,人們可找著「人類最早期對超自然事物的反應和看法,以及可辨別的最古老的宗教架構」。命運的觀念也同樣源於這個地方。
推本溯源
在今天的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的遺跡中,考古學家發現迄今已知一些最古老的寫作。成千上萬塊刻上楔形文字的泥板構成了一幅鮮明的圖畫,使古代著名城市巴比倫的蘇美爾人和阿卡得人的生活文化得以活現眼前。據考古學家塞繆爾·克拉默說,蘇美爾人「由於人間疾苦,尤其是一些成因令人費解的事情,而深感苦惱」。他們渴望找著圓滿的解釋,於是命運的觀念就應運而生了。
考古學家瓊·奧茨在著作《巴比倫》中說:「在巴比倫,人人都有自己的神或女神。」巴比倫人相信,「個別的人也好,群體也好,命運通通都操縱在諸神的手裡」。克拉默說,蘇美爾人相信「掌管宇宙的神把邪惡、欺騙和暴力注定為生活的主要部分」。宿命的觀念給廣傳開去,而且深深受人尊重。
巴比倫人相信,占卜是「跟神溝通的一種方法」,通過占卜人就能知道神的旨意。占卜包括:藉著觀察事情來預告未來、解釋深奧事情的因由和說明事情隱含的意思。夢境、動物的行為和內臟是用來占卜的典型事物。(請參閱以西結書21:21;但以理書2:1-4。)一些給說成是預告未來出乎意料或不尋常的事情,一律記錄在泥板上。
研究古代文化的法國學者愛德華·多爾姆說:「占卜者和占卜的觀念可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化。」求神問卜是他們生活上一個顯著的特色。事實上,博泰羅教授也說:「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來占卜。……經過仔細研究後,整個物質宇宙都可以被視為能夠或多或少預示人的未來。」美索不達米亞人渴望預知自己的將來,因此對占星術十分熱中。——參閱以賽亞書47:13。
此外,巴比倫人也用骰子或籤來占卜。德博拉·貝內特在著作《機遇》中說,這樣就可以「剔除人為因素,使諸神能更明確地啟露旨意」。不過,他們卻不認為神的旨意是無可變更的;只要向神懇求開恩,人就可以逃過厄運。
古埃及人對命運的看法
公元前15世紀,埃及人和巴比倫人往來密切。他們在文化方面互相影響,結果跟命運有關的信仰就傳到埃及去了。為什麼埃及人會接納這種觀念呢?牛津大學埃及學教授約翰·貝恩斯說:「在[埃及人]的宗教信仰裡,大部分都跟探知和回應不能預測或不幸的事情有關。」
伊希斯是埃及芸芸神祇之一。這個神被描述為「生命的女神,命運的主宰」。埃及人同樣熱中於占卜和占星術。(請參閱以賽亞書19:3。)一個歷史學家說:「埃及人求神問卜的方法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然而,受巴比倫篤信命運之風影響的國家還不只埃及一個。
希臘與羅馬
讓·博泰羅說,在宗教理念方面,「巴比倫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古代的希臘也抗拒不了」。論到宿命論在希臘人當中十分流行,彼得·格林教授有以下一番解釋:「世事變幻莫測,人也越來越害怕為所作的決定負責。事實上,希臘人覺得自己好像傀儡一樣,給注定的命運牽制著,未來根本早就預定好了。人是無法掙脫命運的枷鎖的;它是神的決定,人是沒法理解的。不過,人要是具備特殊技能或知識,就可以預知自己的命運。儘管預告的不一定順耳,但不少人覺得,預先知道多少總可以做點防範工夫。」
命運之說令人對未來稍稍安心之餘,也間接成為某些人利用的污穢手段。歷史家桑德貝克說:「世界是由一個神統治的說法,相當受統治階層歡迎。」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相信命運的百姓都會臣服君主,不易起謀反之意。
格林教授進一步解釋說:「相信命運使人尊重社會和政治的固有秩序,使人在道德、宗教和說話方面可以自我審查。希臘統治階層鼓吹宿命論,手段既高明又詭詐。百姓安於天命,他們的領導地位就穩如泰山,長存不變。相信命運的人會覺得,任何事情都是注定要發生的;上蒼為人著想,所以發生在人身上的事都是出於上蒼一番好意。」事實上,這不過「證明統治者們的私心」罷了。
宿命論在希臘的普遍程度,從希臘的文學作品可見一斑。在古代的寫作風格中,命運常常是史詩、傳說和悲劇的主要元素。希臘也流傳著一個神話,說人的命運操縱在命運三女神的手裡:克洛索紡織生命之紗,拉凱西斯決定人壽命的長度,當指定時間一到,阿塔羅波斯就大剪一揮,了結人的生命。羅馬人也崇拜類似的三合一命運之神。
羅馬人跟希臘人一樣,對自己的命運求索心切,因此都從巴比倫引入了占卜和占星術,還進一步加以發展。羅馬人把用來預測未來的事情稱為兆頭(portena),而兆頭預告的信息就稱為奧敏那(omina)。到了公元前3世紀,占星術成了希臘人當中流行的玩意兒。公元前62年,迄今已知最早期的希臘天宮圖也問世了。吉爾伯特·默里教授說,占星術「對古希臘人所生的影響,就像一種新疫症在某個荒蕪小島上擴散起來」,可見希臘人對占星術是多麼地沉迷。
希臘人和羅馬人也認為諸神通過靈媒跟人溝通,因此在窺探未來時,他們也不時向靈媒求助。(請參閱使徒行傳16:16-19。)這些見解導致什麼結果呢?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恐懼取代了希望。人們窮一生的精力要掙脫厄運,而不再為美好的將來奮鬥。」後來,跟命運有關的信仰也成了一般基督教會爭議的課題。
在「基督徒」當中引起爭辯
在古希臘和羅馬,人們相信命運已蔚然成風,早期的基督徒就生活在深受這種文化影響的環境裡。舉個例,所謂的教父十分倚重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等的著作。他們想弄清楚一個問題:既然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可以「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他當然早就知道人會墮落犯罪,以及隨之而來的種種悲慘後果,這樣,他又怎算是個滿有愛心的上帝呢?(以賽亞書46:10;約翰一書4:8)
多產的早期基督教作家奧利金辯稱,人應該記住一個重要因素: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奧利金寫道:「事實上,聖經裡有多不勝數的經文,毫不含糊地確立人有自由意志這麼一回事。」
奧利金說,人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把事情怪在某種外在力量上是「不正確、不恰當的。這樣說的人旨在摒除人有自由意志的觀念罷了」。奧利金也說,上帝能預知事態發展,跟上帝注定事情發生或覺得要操縱事情,不該給混為一談。可惜的是,並不是人人都認同這個見解。
深具影響力的教父奧古斯丁(公元354年至430年)認為,在決定事情方面,自由意志其實無足輕重。他這番話使爭論變得更加複雜。宿命論得以在一般基督教會裡奠基,全是拜奧古斯丁所賜。他的著作(主要是《自由意志》)成了中世紀人們討論的中心課題。在宗教改革運動期間,一般基督教會就命運所作的爭辯更趨白熱化,令各教會因為意見不一而產生嚴重分歧。a
散布廣遠
命運的觀念還不僅限於西方社會。每逢災禍發生,伊斯蘭教徒都會說「梅克蒂」,意思是「這是天意」,反映出他們同樣篤信命運。誠然,不少東方宗教都主張人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但教義多少都帶有宿命論的成分。
例如,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相信業,也就是人今生的功過會決定他來生的命運,是逃避也逃避不來的。中國最早期的文字是刻在龜甲上的,而龜甲是可以用來占卜的。另外,宿命論也是美洲原住民信仰的一部分。舉個例,阿茲特克人就制訂出占卜曆書,好讓人查看自己的命運。即使遠至非洲,宿命論也十分普遍。
其實,這麼多人接受命運的觀念,不過表明人有個基本需要,就是得信靠一股高強的力量。約翰·諾斯在《人類的宗教》裡寫道:「宗教都有個共同點,就是說人不是也不能獨自生存。人跟大自然和他外在的社會息息相關,甚至得依賴它們才可以繼續活下去。人或多或少都意識到,人是無法遺世獨立、不假外求的。」
除了渴望相信上帝,人還有另一個基本需要,就是想了解身邊發生的事。不過,知道全能的創造主存在,跟相信他為人注定無可更改的命運可不是同一回事。那麼,人能支配自己的命運嗎?在這方面,上帝又擔任什麼角色呢?
-
-
你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警醒!1999年 | 8月8日
-
-
你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
考古學家瓊·奧茨說,占卜被視為「古代文明一項重要的成就,但希伯來先知對此卻不屑一顧」。為什麼呢?
在古代,以色列四鄰的人都篤信命運,然而以色列人卻沒有隨波逐流,以為生活是由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支配的。上帝向以色列人提出訓示時說:「你們……不可占卜,觀兆,行法術,……求問鬼神。」——申命記18:10,11,《現譯》。
雖然以色列人既不相信命運,也不求神問卜,他們對未來仍然充滿信心。法國天主教百科全書《神》解釋,這是因為以色列人相信,「人和世界並不受制於某種無法控制的力量。相反,上帝為人類定下了明確的旨意」。上帝的旨意是什麼呢?
命運與自由意志
上帝向以色列人應許,只要他們遵守他的律法,他們就得享平安、繁榮。(利未記26:3-6)此外,以色列人也仰望彌賽亞來臨,使地球恢復公義的情況。(以賽亞書第11章)不過,上帝作了這些應許,並不是說人就可以坐著不動,靜候事情一一實現。相反,上帝吩咐人說:「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傳道書9:10。
關鍵之點在於人擁有自由的意志。以色列人可以選擇是否事奉上帝,從而決定自己的未來。上帝應許說:「你們若留意聽從我今日所吩咐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上帝,盡心盡性事奉他,[我]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使你們可以收藏五穀、新酒,和油。」(申命記11:13,14)只要以色列人服從上帝,上帝就祝福他們。
以色列人快要進入應許之地時,上帝讓以色列人有機會作出選擇。他說:「看哪,我今日將生與福,死與禍,陳明在你面前。」(申命記30:15)人的前途全視乎自己的抉擇和行動。事奉上帝的人會得享生命、祝福,拒絕這樣做的人則遭遇艱辛。今天又怎樣呢?
因果定律
人受制於若干自然律則,但它們都是為了人的好處而設立的。因果定律就屬於這一類。聖經說:「人撒播的是什麼,收割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7)這個道理使人可以預料一些可能發生的事。
且舉例說明。魯莽地高速駕駛的人,往往比小心駕駛的人更容易遇上交通意外。吸煙者患上癌症的機會一定比不吸煙的人為大。當然,像這系列第一篇文章提到的恐怖分子襲擊事件,發生的機會看來極微,推測它們發生的可能性是沒意思的。不過,事事都訴諸命運對人根本沒半點好處。對於人目前或未來的生活,篤信命運起不了什麼啟發作用。相信這種謬誤主張,或認為每件事都是上帝預定的,也不會使人對未來更樂觀、更有信心。
你的前途會怎樣?
人的未來不是命中注定,而是由人目前所過的生活來決定的。誠然,上帝是生命的賜予者,但聖經清楚指出,對於個人現今和未來的生活,人還是有選擇餘地的。人有權選擇取悅上帝或叫他憂傷,可見上帝讓人有能力主宰自己的生活。——創世記6:6;詩篇78:40;箴言27:11。
此外,聖經也屢次強調,人有沒有保持忍耐、選擇過怎樣的生活,跟他的前途大有關係。上帝要是早已預定一切,這類經文就沒多大意義了。(馬太福音24:13;路加福音10:25-28)那麼,如果我們決定服從和忠於上帝,我們又可以期待怎樣的前途呢?
聖經透露人類的前景十分光明。地球不久就會變成一個和平安謐的樂園。(詩篇37:9-11;46:8,9)這個前景是無庸置疑的,因為全能的造物主絕不會言而無信。(以賽亞書55:11)不過,人到底能否在樂園裡生活可不是命運的安排。如果人順服上帝,遵行他的旨意,這樣的前途就指日可待。(帖撒羅尼迦後書1:6-8;啟示錄7:14,15)上帝賦予人自由意志之餘,也促請人善加運用。他說:「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得存活。」(申命記30:19)你會選擇什麼呢?你的未來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操縱在你自己的手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