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必需的特質和技巧,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守望台2007年 | 11月15日
-
-
培養必需的特質和技巧,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你們要去,使所有國族的人做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19
1.在古代,上帝的一些僕人需要有什麼技能和態度?
耶和華的僕人有時必須掌握某些技能,培養正確的態度,才能徹底遵行上帝的旨意。舉例說,亞伯拉罕和撒拉服從上帝的吩咐,離開富庶的吾珥城之後,還需要培養一些特質,掌握一些技能,才能適應住帳幕的生活,繼續僑居異地。(希伯來書11:8,9,15)約書亞要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就必須勇敢堅強,信賴上帝,並熟習上帝的律法。(約書亞記1:7-9)比撒列和奧何利亞伯即使身懷技能,仍需要上帝聖靈的幫助,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能,好好完成建造聖幕的工程,並督導一切跟聖幕有關的工作。(出埃及記31:1-11)
2.關於執行使人成為基督門徒的任務,我們會討論什麼問題?
2 一千多年後,耶穌基督給門徒一個任務:「你們要去,使所有國族的人做我的門徒,……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這是一項光榮的任務,規模之大,前所未有。要好好執行使人成為基督門徒的任務,我們必須具備什麼特質?怎樣才能養成這些特質?
要對上帝有深摯的愛
3.我們服從誡命,努力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就有機會表明什麼?
3 要主動跟別人談論聖經,勸導人歸附真神,就必須對耶和華有深摯的愛才行。以色列人全心服從上帝的誡命,獻上蒙耶和華悅納的祭物,並唱詩頌揚他,就表明自己真的愛上帝。(申命記10:12,13;30:19,20;詩篇21:13;96:1,2;138:5)同樣,我們努力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就是謹守上帝的誡命;我們努力向人傳講上帝和他的旨意,就表明自己愛耶和華。我們要懷著信念,用適當的措辭說話,把上帝賜給我們的希望由衷地表達出來。(帖撒羅尼迦前書1:5;彼得前書3:15)
4.為什麼耶穌喜歡教導人認識耶和華?
4 耶穌深愛耶和華,每當向人談論上帝的旨意和王國,以及正確的崇拜,都感到滿心喜悅。(路加福音8:1;約翰福音4:23,24,31)事實上,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那位差我來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約翰福音4:34)詩篇一位執筆者的話在耶穌身上應驗了,他說:「我的上帝啊,我樂於遵行你的旨意,你的律法在我內心深處。我在大群會眾中講論正義的好消息。請看!我沒有閉嘴不言。耶和華啊,這是你清楚知道的。」(詩篇40:8,9;希伯來書10:7-10)
5,6.要有效地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哪種特質是關鍵因素?
5 由於愛上帝,有些剛學習聖經真理的人也樂於向人談及耶和華和他的王國。他們說話充滿信念,也能有效地勸導別人考查聖經。(約翰福音1:41)我們甘心樂意地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關鍵因素就是我們對上帝的愛。因此,我們應該經常閱讀聖經,深思上帝的話語,好使自己對上帝的愛長存不息。(提摩太前書4:6,15;啟示錄2:4)
6 耶穌基督之所以熱心教導人認識真理,在宣揚上帝的王國方面成效卓著,毫無疑問深愛耶和華是主因,但這卻不是惟一的原因。還有一種特質使耶穌善於教導人成為門徒。什麼特質呢?
要對別人顯出愛心和關心
7,8.耶穌怎樣看待他所教的人?
7 耶穌關心別人,很留意別人的需要。他在降世之前是上帝身邊的「好工匠」,那時他就喜愛世人,關心人間的事。(箴言8:30,31)耶穌來到地上過凡人的生活,對民眾充滿憐恤之情,令前來找他的人都得享安舒。(馬太福音11:28-30)耶穌待人的態度,充分反映耶和華對人所懷的厚愛和憐恤之情,結果吸引許多人前來,崇拜獨一的真神。由於耶穌對別人顯出愛心和關心,同情他們的疾苦,不同年紀和階層的人都願意聽他講話。(路加福音7:36-50;18:15-17;19:1-10)
8 有一個人來問耶穌,他要做什麼才可以領受永生,「耶穌看著他,就愛他」。(馬可福音10:17-21)耶穌曾在伯大尼教導人,聖經提到他對這些人的感情,說:「耶穌愛馬大和她的妹妹,也愛拉撒路。」(約翰福音11:1,5)耶穌非常關心民眾,即使很累也願意犧牲休息的時間來教導他們。(馬可福音6:30-34)由於耶穌這麼深愛和關心人類,他吸引了許多人崇拜真神,在這方面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9.保羅懷著怎樣的態度去幫助別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9 使徒保羅也很關心那些聽他講道的人。帖撒羅尼迦人曾接受保羅的教導,有一次保羅告訴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我們既然對你們深懷溫情,就不但樂意把上帝的好消息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樂意給你們,因為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正因為保羅懷著愛心諄諄教導人認識上帝,結果幫助了一些帖撒羅尼迦人離棄偶像,歸向「又活又真的上帝,竭力為他效勞」。(帖撒羅尼迦前書1:9;2:8)如果我們效法耶穌和保羅,像他們那樣真誠地關心別人,可能也有機會看見「秉性適宜得永生的人」被好消息打動,因而感到喜樂。(使徒行傳13:48)
要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10,11.為什麼我們必須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10 許多傳道員在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方面卓有成效,他們都有自我犧牲的精神,絕不會把賺錢致富視為最重要的事。事實上,耶穌曾告訴門徒:「有錢人要進上帝的王國,是多麼困難啊!」門徒聽見這句話都很驚奇,但耶穌接著說:「孩子們,人要進上帝的王國,是多麼困難啊!駱駝穿過針眼,比富有的人進上帝的王國還容易呢!」(馬可福音10:23-25)耶穌勸門徒過簡樸的生活,好專心一意地幫助人成為他的門徒。(馬太福音6:22-24,33)為什麼我們需要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11 要教導別人遵守耶穌的一切吩咐,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一般來說,我們找到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就會教導他認識聖經,盡可能每週跟他討論一次,好幫助他成為基督的門徒。為了有更多機會尋找誠心學習聖經的人,有些傳道員放棄了全職工作,轉做非全職工作。為了向地區裡某些族群傳道,許多基督徒學會說另一種語言。有些基督徒甘願離開家鄉,搬到另一個地區或國家去,幫忙收割屬靈的莊稼。(馬太福音9:37,38)要達到以上目標,就必須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行。但我們還需要培養其他特質,才能有效地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要有耐心但不要浪費時間
12,13.要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為什麼有耐心那麼重要?
12 要幫助別人成為基督的門徒,還需要培養另一種特質,就是耐心。我們誠然要急切地傳講聖經的信息,但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是急不來的,通常要花一段時間,所以耐心很重要。(哥林多前書7:29)耶穌對同母異父弟弟雅各就很有耐心。雅各看來很熟悉耶穌的傳道活動,但有一段時間卻退縮不前,不願做基督的門徒。(約翰福音7:5)雅各顯然在公元33年的一段短時間內(從基督死亡到五旬節)成為基督的門徒,因為聖經提到他跟母親、兄弟和使徒們聚集在一起禱告。(使徒行傳1:13,14)雅各在靈性上繼續進步,後來還在基督徒會眾裡肩負重任。(使徒行傳15:13;哥林多前書15:7)
13 農夫栽種農作物是需要時間的。基督徒要幫助人清楚理解上帝的話語,培養對上帝的愛,有基督那樣的精神,同樣也需要時間,必須有耐性才能見到成效。雅各說:「弟兄們,你們要有耐心,直到主臨在的時候。農夫不斷耐心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也要有耐心。要心志堅定,因為主臨在的時候近了。」(雅各書5:7,8)雅各勸基督徒「要有耐心」,直到「主臨在的時候」。每當門徒不明白耶穌的話,耶穌就耐心講解,還用比喻加以說明。(馬太福音13:10-23;路加福音19:11;21:7;使徒行傳1:6-8)如今主已經臨在了。我們想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也同樣要有耐心。今天,我們要耐心施教,才能幫助聖經學生成為耶穌的門徒。(約翰福音14:9)
14.雖然我們要有耐心才能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但可以怎樣明智地運用時間?
14 即使我們耐心地教導學生,真理的種子也不一定會結出果實來,大多數人都沒有成為基督的門徒。(馬太福音13:18-23)要是我們已經盡力幫助學生,他們還是沒有進步,就應該停止跟他們討論,把時間用來尋找那些會重視聖經真理的人,這樣做是明智的。(傳道書3:1,6)當然,就算學生重視真理,也可能需要一段長時間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學會分清生活上各事的主次。儘管門徒遲遲未能改正錯誤的態度,耶穌還是不厭其煩地教導他們。因此,我們對學生要有耐心,這樣做就是效法耶穌。(馬可福音9:33-37;10:35-45)
培養教導的藝術
15,16.要有效地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為什麼說話淺顯、預先準備好十分重要?
15 要成功地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我們對上帝的愛、對別人的關心、自我犧牲的精神和耐心都是重要的因素。此外,我們還需要培養教導的技巧。掌握了這些技巧,我們就能以淺顯易明的方式解釋真理。舉例說,偉大導師耶穌基督的話之所以特別能打動聽眾,就是因為他說話淺顯易明。也許你還記得以下耶穌說過的話:「要為自己在天上積存財寶」;「不要把聖物給狗」;「有智慧的行為自然顯出正義」;「凱撒之物要還給凱撒,上帝之物要還給上帝」。(馬太福音6:20;7:6;11:19;22:21)當然,耶穌不只是說話簡短,道理也講得十分明白,必要時還會仔細地解釋一番。你可以怎樣效法耶穌的教導方式呢?
16 要做到淺顯易明,祕訣就是要預先準備好。沒做準備的傳道員通常會講得太多。他可能會滔滔不絕,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講出來,使課文的要點變得模糊不清。做好準備的傳道員卻不同,他會考慮學生的情況,沉思將要討論的課文,只把學生需要知道的講解清楚。(箴言15:28;哥林多前書2:1,2)他會想想:學生對課題已經知道多少,討論時應該強調哪些要點。傳道員可能知道許多跟課題有關的有趣細節,但為了讓學生清楚明白課文的要點,就得刪除枝節,以免喧賓奪主。
17.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人根據聖經而推理?
17 耶穌也跟人推理,而不是直接說出答案。有一次,他問西門:「你認為怎樣?地上的王向誰徵收物品稅或人頭稅呢?是向兒子呢?還是向外人呢?」(馬太福音17:25)我們主持聖經研究,有時很可能會因為喜歡向學生解釋聖經真理而解釋得太多。要是這樣,我們就必須加以克制,要讓學生自己表達意見或解釋跟課題有關的問題。當然,我們不該問學生一大堆問題,倒要針對學生的情況提出問題,用適切的比喻,婉轉得體地幫助學生明白課本所提出的聖經論點。
18.我們怎樣做,就能培養教導的藝術?
18 聖經談及「教導的藝術」。(提摩太後書4:2;提多書1:9)要培養教導的藝術,單單幫助學生熟記一些事實並不足夠。我們應該設法幫助學生辨明真理與謬論、善良與邪惡、智慧與愚昧的分別。我們運用這些教導技巧的同時,也努力打動學生的心,幫助他們培養對耶和華的愛;這樣,他們就可能會明白為什麼服從耶和華是應該的。
熱心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19.在幫助人成為基督門徒的工作上,所有基督徒可以怎樣出一分力?
19 基督徒會眾是由一群人組成的,大家同心協力地幫助人成為耶穌的門徒。當一個人成為基督徒時,不光是那個找到他、教導他學習聖經的耶和華見證人感到開心,整群會眾都感到高興。這就好比一群人組成搜索隊去搜尋一個失蹤的孩子,雖然實際找到孩子的可能只是一個人,但見到孩子跟父母團聚,不是每個參與搜索工作的人都感到高興嗎?(路加福音15:6,7)同樣,一個人能夠成為基督徒是整群會眾合力取得的成果。所有基督徒都會去尋找那些想跟隨耶穌的人。一個聖經學生開始參加王國聚會所的聚會時,每個在場的基督徒都可以出一分力,使這個學生看出這就是正確的宗教。(哥林多前書14:24,25)因此,看到每年有數以十萬計的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所有 基督徒都感到十分高興。
20.如果你想教導人認識聖經的真理,就應當怎樣做?
20 許多基督徒都很想教導別人認識耶和華,幫助人歸信正確的宗教。他們可能已盡力而為,但始終未能如願。假如你也是這樣,要繼續強化你對耶和華的愛,要多關心別人,要甘願作出犧牲,要有耐心,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導技巧。最重要的是,要在禱告裡告訴耶和華,你很希望能教導人認識真理。(傳道書11:1)要知道,你為耶和華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助於使人成為基督的門徒,為上帝增光。記住這一點會令你深感安慰。
-
-
效法偉大的導師,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守望台2007年 | 11月15日
-
-
效法偉大的導師,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你們要留心怎樣聽。——路加福音8:18
1,2.為什麼你應當留意耶穌怎樣傳道教人?
耶穌基督這位偉大的導師,最善於教導人成為基督徒。有一次他教導群眾時,對門徒說:「你們要留心怎樣聽。」(路加福音8:16-18)耶穌的話對基督徒的傳道工作也適用。如果你留心聽屬靈的指示,就會照著做,在宣揚王國的工作上取得成效。當然,你今天不會實際聽到耶穌的聲音,但只要讀讀聖經的記載,就知道耶穌說過什麼,做過什麼。關於耶穌怎樣傳道教人,聖經透露了什麼呢?
2 在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方面,耶穌的技巧非常出色;在幫助人認識真理方面,他的教導能力也卓越不凡。(路加福音8:1;約翰福音8:28)想幫助人成為基督徒,既要傳道也要施教。有些基督徒在傳道方面做得不錯,值得稱讚,但在教導方面卻感到力不從心,成效不大。要知道,傳道只是將聖經的信息宣揚開去,但教導人認識耶和華和他的旨意,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往往就需要跟聖經學生建立友誼才行。(馬太福音28:19,20)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效法偉大的導師耶穌基督,因為他最善於幫助人成為門徒。(約翰福音13:13)
3.你努力像耶穌那樣教導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會有什麼成果?
3 如果你效法耶穌的教導方式,就是聽從使徒保羅的勸勉:「你們跟教外的人來往,總要用智慧行事,買盡時機。你們的話要時刻帶著恩慈,用鹽調味,使你們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5,6)效法耶穌的方式教導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是要付出努力的。這樣,你就可以學會怎樣按照別人的需要「回答各人」,你的教導也會顯出成效。
耶穌鼓勵別人表達意見
4.為什麼我們可以說,耶穌是個良好的聽者?
4 耶穌從小就習慣聽別人說話,也經常發問,聽別人的意見。舉個例,耶穌12歲那年,父母發現他留在聖殿裡,坐在老師中間,「邊聽邊問」。(路加福音2:46)耶穌留在聖殿裡,不是要炫耀自己的知識,讓老師們尷尬,而是要聽他們講話,雖然他有時也會提出問題。耶穌不但樂於聽別人說話,而且也留心聽,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他深得上帝和人的喜愛。(路加福音2:52)
5,6.我們怎麼知道,耶穌留心聽他所教的人說話?
5 耶穌受了浸,被聖靈膏立為彌賽亞之後,仍舊樂於聽別人說話。他不會只顧著說自己要說的話,而忽視那些來聽他講話的人。他講話時,往往會停下來,問問聽眾有什麼想法,聽聽他們的意見。(馬太福音16:13-15)舉個例,馬大的弟弟拉撒路死了,耶穌對馬大說:「凡活著信從我的,必永遠不死。」然後問她:「你相信這件事嗎?」想必耶穌會留心聽馬大的回答:「主啊,我相信。我相信你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約翰福音11:26,27)馬大這麼有信心,耶穌一定深感欣慰!
6 當許多門徒都不再跟隨耶穌時,耶穌很想知道使徒們的看法,就問:「『難道你們也想走嗎?』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我們還歸附誰呢?你有永生的話語啊。我們已經相信,也知道你是上帝的聖者。』」(約翰福音6:66-69)聽到彼得這麼說,耶穌一定很高興!如果你的聖經學生也顯出同樣的信心,你一定也會十分高興。
耶穌尊重地聽別人說話
7.為什麼很多撒馬利亞人都信從了耶穌?
7 耶穌能這麼成功地幫助人成為門徒,另一個原因是:他關心別人,尊重地聽他們說話。有一次,耶穌在敘加城的雅各泉旁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作見證。他並沒有說個不停,反而留心聽婦人說話。耶穌聽出婦人對真神的崇拜很感興趣,於是告訴她,上帝正尋找那些用心靈按真理崇拜他的人。耶穌不但尊重這個婦人,而且關心她。婦人隨即進城向人談及耶穌。結果,「從那座城出來的撒馬利亞人,有很多都因為那個婦人的話信從了耶穌」。(約翰福音4:5-29,39-42)
8.我們知道人們通常愛表達意見,就可以怎樣跟住戶攀談?
8 人們通常愛表達自己的意見。比如說,古代雅典的居民就很喜歡說說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喜歡聽聽新奇的事。使徒保羅針對這種情況,在城裡的亞略巴古發表了一個有力的演講。(使徒行傳17:18-34)今天,你傳道時也不妨這樣跟住戶攀談:「我來拜訪你,是想聽聽你對[某個話題]的看法。」要留心聽住戶的意見,並說一兩句話作為回應,或提出一個與話題有關的問題。然後,請住戶看看聖經怎麼說。
耶穌知道該說什麼話
9.在革流巴和同伴「豁然明白聖經」之前,耶穌怎樣做?
9 耶穌從不會不知道該說什麼。他除了留心聽別人說話,還很清楚他們在想什麼,所以知道自己該怎樣回答。(馬太福音9:4;12:22-30;路加福音9:46,47)請看以下例子。耶穌復活後不久,門徒中有兩個人從耶路撒冷走路前往以馬烏斯。據路加福音記載,他們正談論商議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可是他們的眼睛矇矓,認不出他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兩人邊走邊談什麼呢?』他們就站住,滿面愁容。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說:『難道你獨自一人僑居在耶路撒冷,不知道這段日子城裡發生的事嗎?』耶穌說:『什麼事呢?』」偉大的導師留心聽他們敘述拿撒勒人耶穌的事。他們說,耶穌曾教導群眾,施行奇跡,後來被處死了,但有些人說他已經復活了。耶穌先讓革流巴和同伴說想要說的話,然後才清楚地解釋他們需要知道的事,使他們「豁然明白聖經」。(路加福音24:13-27,32)
10.你傳道時怎樣做,就可以知道住戶對宗教的看法?
10 可是你可能不知道住戶對宗教有什麼看法。怎樣才能知道呢?你可以說,你很想聽聽人們對祈禱的看法,然後問:「你覺得求神幫助有用嗎?」從住戶的回答,你就可以知道對方的看法和信仰。如果住戶有自己的宗教,你想進一步聽聽他的意見,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你認為神會聽所有的 祈禱嗎?有沒有一些祈禱是他不會聽的呢?」通過這些問題,你就能自然而然地和住戶交談起來。如果你認為讓住戶看看聖經怎麼說是恰當的,就要婉轉得體地表達聖經的觀點,不要讓住戶覺得你在批評他的信仰。如果住戶喜歡聽你講聖經,就會歡迎你再來探訪。要是你不知道該怎樣回答住戶的問題,那又怎麼辦呢?你可以做些研究的工夫,準備好了再回去向住戶解釋你「心裡的希望有什麼根據」,但要態度溫和,深深尊重對方。(彼得前書3:15)
耶穌教導配得的人
11.你怎樣做,就能找出那些配受教導的人?
11 完美的耶穌能洞悉人心,一眼就看出哪些人配受教導。但我們要找出那些「秉性適宜得永生的人」,卻一點也不容易。(使徒行傳13:48)當日,使徒們要照耶穌的吩咐去做也不容易。耶穌吩咐說:「你們不管進哪一座城、哪一個村,都要找出誰是配得的人」。(馬太福音10:11)像耶穌的使徒一樣,你必須找出那些願意聽上帝的話語,願意學習聖經真理的人。你認真地聽一個又一個住戶說話,並留意各人的反應,就能找出那些配受教導的人。
12.你怎樣做,就能繼續幫助對聖經感興趣的人?
12 你找到一個對王國好消息感興趣的人之後,就應該繼續想想對方在屬靈方面有什麼需要。你記下初次交談的內容和所得的印象,對日後在屬靈方面幫助他很有用。你想多了解一下住戶的信仰、看法和生活情況,回去探訪時就要留心聽對方說話。
13.你怎樣做,就可以知道一個人對聖經的看法?
13 你可以怎樣鼓勵人說說自己對聖經的看法?在某些地方,這樣問很有效:「你覺得聖經很難了解嗎?」從對方的回答,你通常會聽出他對屬靈的事有什麼看法。另一個方法是讀出一節經文,然後問對方:「這裡說的你同意嗎?」你像耶穌那樣運用適當的問題,就可以在傳道工作上多結果實。不過,還有一點要小心留意。
耶穌善用問題
14.怎樣才能做到既關心別人的看法,而又不會令對方覺得你在審問他?
14 怎樣才能做到既關心別人的看法,而又不會令對方感到不自在呢?你可以學學耶穌的方法。耶穌不會不停地問別人,令別人覺得尷尬,倒會提出一些啟發思考的問題。耶穌待人和藹,樂於聽別人說話,讓誠懇的人感到自在,得享安舒。(馬太福音11:28)不同年紀、不同階層的人都主動親近耶穌,放心找他解決難題。(馬可福音1:40;5:35,36;10:13,17,46,47)同樣,你要讓別人感到輕鬆自在,他們才會說出自己對聖經和聖經道理的看法。要做到這一點,就千萬不要讓別人覺得你在審問他們。
15,16.你怎樣做,就可以使住戶願意跟你談論宗教?
15 你希望住戶繼續跟你交談,除了善用問題之外,還可以說一些令人感興趣的話,然後留心聽對方的回應。舉個例,耶穌對尼哥德慕說:「誰不重生,就不能看見上帝的王國。」(約翰福音3:3)這句話引起了尼哥德慕的好奇心,他忍不住向耶穌發問,要聽聽耶穌的解釋。(約翰福音3:4-20)你照耶穌的方法去做,也許能夠使住戶繼續跟你交談。
16 今天,在非洲、東歐、拉丁美洲等地方,新宗教的湧現成了大眾談論的熱門話題。在這些地區傳道,你通常可以這樣開始跟住戶交談:「世上有這麼多宗教,實在令人無所適從。不過,我希望不久所有國族的人都團結一致地崇拜真神。你覺得這是不是很好呢?」你可以說說自己對未來有什麼希望,引起別人的好奇心。這樣,他們就可能會願意說說自己的看法。為了讓別人容易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最好是有兩個答案可供選擇。(馬太福音17:25)住戶回答了問題以後,你可以用一兩節經文去回應對方的話。(以賽亞書11:9;西番雅書3:9)你用心聽對方說話,記下他的反應,就會知道下次探訪時應該說些什麼了。
耶穌樂意聽小孩說話
17.什麼表明耶穌很關心小孩?
17 耶穌不只關心大人,也關心小孩。他知道小孩愛玩什麼遊戲,愛說什麼話題。有時候他還叫小孩子到他面前來。(路加福音7:31,32;18:15-17)聽耶穌講話的人當中,有不少是小孩。有一次,一些男孩在聖殿裡大聲讚美彌賽亞,耶穌不但留意到,還指出聖經早已預告這件事。(馬太福音14:21;15:38;21:15,16)今天,許多小孩都想成為基督的門徒。那麼,你可以怎樣幫助他們呢?
18,19.你可以怎樣幫助孩子成為基督的門徒?
18 想幫助你的孩子成為基督的門徒,就必須留心聽孩子說話。你需要知道孩子的想法,看出他哪些思想跟耶和華的思想不一致。不管孩子說了什麼,最好先說些積極的話,然後翻開幾節合適的經文,幫助孩子明白耶和華對事情的看法。
19 問孩子問題也要適可而止。孩子跟成年人一樣,都不喜歡被人審問。與其問孩子許多難答的問題,讓他們感到壓力,何不簡單地說說自己的經歷呢?看你跟孩子談什麼,你可以告訴孩子,你以前對這件事有什麼感覺,並說明原因,然後問他:「你也有這樣的感覺嗎?」孩子的回答可能讓你有機會好好的跟他談論聖經。
繼續效法偉大的導師,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20,21.你希望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為什麼要留心聽別人說話?
20 無論你跟孩子還是別人討論,都必須留心聽他們說話。事實上,這是愛心的表現。你用心聽別人說話,表明你謙卑自抑,尊重說話的人,關心體貼對方。當然,你聽別人說話時,必須留意對方的言詞和表情。
21 你每次傳道,都要認真地聽一個又一個住戶所說的話。如果你留心聽他們的話,就可能會知道聖經中哪些真理特別能吸引他們,然後按照耶穌的教導方式,用不同的技巧去幫助他們。你這樣做,就是效法最善於幫助人成為門徒的偉大導師,你一定會體驗到箇中的喜樂和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