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作得人的漁夫
    守望台1992年 | 6月15日
    • 作得人的漁夫

      「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路加福音5:10。

      1,2.(甲)捕魚在人類歷史上擔任什麼角色?(乙)差不多2000年前,有人引進了什麼新的捕魚活動?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地球的海洋、湖泊、江河裡捕魚為食。在古代埃及,尼羅河裡的魚是人民的主要食物。在摩西的日子,尼羅河的水變成了血以後,埃及人大吃苦頭,不但因為食水短缺,同時也因為魚都死去了,以致影響到食物的供應。後來耶和華在西奈山向以色列人頒布律法,吩咐他們某些魚類可以吃,其他的則因為不潔而不可以吃。這表示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以後會有魚吃,因此有些以色列人會是漁夫。——出埃及記7:20,21;利未記11:9-12。

      2 可是,差不多2000年前,有人在人類當中引進了另一種捕魚活動。這是一種屬靈的捕魚活動,不但能使漁夫得益,同時也使魚類得益!這種捕魚活動在今天仍然有人從事,為普世千千萬萬的人帶來莫大的益處。

      「得人」

      3,4.哪兩個漁夫對耶穌基督深感興趣?

      3 在公元29年,引進這種新的捕魚活動的人——耶穌——在約旦河裡由施浸者約翰為他施浸。幾個星期之後,約翰把耶穌指給他的兩個門徒看,並且說:「看哪,這是上帝的羔羊!」門徒之一名叫安得烈,他很快就告訴他的兄弟西門·彼得,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有趣的是,安得烈和西門兩人都以捕魚為業。——約翰福音1:35,36,40,41;馬太福音4:18。

      4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耶穌在加利利海旁向群眾傳道,那地方離彼得和安得烈所住的地方不遠。他吩咐人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13,17)我們可以想像,彼得和安得烈很渴望聽到耶穌的信息。不過他們可能不知道,耶穌打算對他們說的話會將他們的生活永遠改變了。不但如此,當日耶穌在他們面前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對我們今天所有人都具有重大意義。

      5.以捕魚為業的彼得怎樣幫了耶穌一個忙?

      5 我們讀到:「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上帝的道。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路加福音5:1,2)當日,專業的漁夫時常在晚間工作;那些人勞碌工作了一夜之後,正在清潔魚網。為了以更有效的方式向群眾傳道,耶穌決定使用他們的一艘船。「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路加福音5:3。

      6,7.耶穌施行了什麼與捕魚有關的奇跡?這引出什麼與捕魚有關的宣告?

      6 請留意耶穌除了教導群眾之外還有其他用意:「[耶穌]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請記住,這些漁夫已經勞碌了一晚。難怪彼得回答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網之後,有什麼事發生呢?「他們……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另外]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路加福音5:4-7。

      7 耶穌行了一個奇跡。本來附近的水域整夜都沒有魚,但現在卻滿了魚。這個奇跡對彼得產生了很大影響。「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使彼得鎮靜下來,他接著所說的話把彼得的一生都改變了:「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路加福音5:8-10。

      得人的漁夫

      8.四個專業的漁夫接獲『要得人如得魚』的邀請時有什麼反應?

      8 這樣,耶穌把人比作魚,並且邀請這個卑微的漁夫放棄世俗的行業,轉而從事一種偉大得多的捕魚活動——活活得人。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得烈都接受了這項邀請。「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馬太福音4:18-20)耶穌接著呼喚雅各和約翰,當時他們正在船上修補魚網。耶穌邀請他們也成為得人的漁夫。他們的反應如何?「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馬太福音4:21,22)耶穌在得人如得魚方面十分熟練。這一次他活活得了四個人。

      9,10.彼得和他的同伴表現什麼信心?他們怎樣受到訓練從事屬靈的捕魚工作?

      9 專業的漁夫售賣漁獲為生,但屬靈的漁夫卻不能這樣行。因此,這些門徒撇下一切去跟從耶穌,他們的確表現很大的信心。可是,他們深知自己的屬靈捕魚活動必定會成功;他們對此深信不疑。耶穌能夠使本來沒有生產力的水域充滿實際的魚。照樣,門徒在以色列族的水域裡撒下屬靈的魚網時,他們能夠肯定,憑著耶和華的幫助,他們必然會活活得人。始於當日的屬靈捕魚工作至今仍在進行,而且耶和華仍然賜予豐盛的收穫。

      10 有兩年多的時間,耶穌訓練門徒從事得人如得魚的工作。有時他給他們詳細的訓示,然後派他們在他前頭率先到各地傳道。(馬太福音10:1-7;路加福音10:1-11)後來耶穌被人出賣和殺害,令門徒大為震驚。耶穌的死亡意味到得人如得魚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嗎?不久之後發生的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在人海裡捕魚

      11,12.耶穌復活以後施行了什麼與捕魚有關的奇跡?

      11 後來耶穌在耶路撒冷城外死亡;他復活之後不久,門徒便回到加利利去。有一次,七個門徒聚集在加利利海附近。彼得說他要去打魚,其他門徒都跟他一起去。一如以往,他們在夜間捕魚。事實上,他們整夜在海裡撒網,卻打不到魚。到天亮的時候,他們看見有一個人站在岸邊,向他們呼叫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門徒回答說:「沒有。」站在岸上的人於是吩咐他們:「『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約翰福音21:5,6。

      12 這是個多麼令人驚訝的經驗!門徒很可能記起耶穌以前行過的捕魚奇跡,他們當中至少有一個人看出站在岸上的人是誰。「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約翰福音21:7,8。

      13.耶穌升天之後,什麼國際捕魚計劃隨即展開?

      13 這個奇跡顯示什麼呢?這顯示『得人如得魚』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後來耶穌三次吩咐彼得——並且透過彼得吩咐所有門徒——要餵養他的羊,藉此強調這件工作尚待完成。(約翰福音21:15-17)不錯,前頭還有一項屬靈的餵養計劃要他們執行。耶穌在去世之前預言說:「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終結便會來到。」(馬太福音24:14,《新世》)這個預言在第一世紀獲得應驗的時候行將開始了。耶穌的門徒即將在人海裡撒下魚網,網拉上來的時候絕不會是空的。——馬太福音28:19,20。

      14.在耶路撒冷遭受毀滅之前的數十年間,耶穌的跟從者的捕魚活動怎樣大受祝福?

      14 耶穌升到天上他父親的寶座去之前,對跟從者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8)聖靈在公元33年五旬節傾澆在門徒身上時,偉大的國際屬靈捕魚工作就展開了。單在五旬節那天就活活得了三千人。此後不久,「男丁數目約到五千。」(使徒行傳2:41;4:4)信徒的數目繼續增加。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使徒行傳5:14)過了不多時候,撒馬利亞人對好消息作出響應。不久之後,連未受割禮的外邦人也信了。(使徒行傳8:4-8;10:24,44-48)五旬節之後大約27年,使徒保羅寫信給歌羅西的基督徒,說好消息已經「傳與普天下萬人聽」了。(歌羅西書1:23)顯然耶穌的門徒已將捕魚的工作擴展到離加利利水域很遠的地方。他們在散居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人當中捕魚,也在看來收穫不會很大的非猶太民族的水域裡捕魚。他們的網拉上來都是滿的。為了滿足第一世紀基督徒的需要,耶穌在馬太福音24:14所說的預言在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遭受毀滅之前已獲得應驗。

      在「主日」得人如魚

      15.啟示錄一書預言到什麼進一步的捕魚工作?這件工作要在什麼時候執行?

      15 可是,前頭還有更多事發生。在第一世紀末葉,耶和華賜給當時惟一在生的使徒——約翰——一項啟示,預告將來在「主日」會有什麼事發生。(啟示錄1:1,10)屆時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好消息要傳遍天下。我們讀到:「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啟示錄14:6)在天使指揮之下,上帝的僕人要把好消息實際傳遍整個有人居住的大地,不僅是傳遍羅馬帝國全境。有一項全球性的得人如魚的工作要執行。在我們的日子,這個異象的確已經實現。

      16,17.後來的屬靈捕魚工作從什麼時候開始?耶和華怎樣祝福這件工作?

      16 在這20世紀,捕魚工作進行得怎樣呢?起初漁夫的數目很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上只有大約四千個活躍的好消息宣揚者,這些熱心的男女大部分是受膏的基督徒。耶和華在哪裡開路,他們就在那裡撒下魚網,結果活活得了許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耶和華開闢了新的捕魚水域。在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接受訓練的海外傳道員在許多地區帶頭工作。諸如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雖然起初看來不會有很大收穫,最終卻有許多人歸信。最近我們也獲悉東歐的捕魚活動極為成功。

      17 今天,在許多國家裡,魚網差不多要爆裂了。由於得人甚多,收穫極大,社方必須建立新的會眾和新的環。為了容納這些人,新的王國聚會所和大會堂正不斷興建起來。為了照料這項增長,我們需要有更多長老和服事僕人。當年那群忠心的傳道員在1919年展開了一項偉大的工作,以賽亞書60:22的預言已在實際的意義上應驗了。既然起初的四千個漁夫現在已變成四百多萬,『至小的族確已加增千倍,』可是工作還未完結。

      18.我們可以怎樣效法第一世紀的屬靈漁夫所立的好榜樣?

      18 對我們個人來說,這一切意味到什麼呢?經文說當耶穌邀請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成為得人的漁夫時,「他們……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路加福音5:11)他們在信心和獻身的精神方面立下多麼優良的榜樣!我們能夠培養同一的自我犧牲精神,同樣甘心樂意、不計代價地事奉耶和華嗎?有幾百萬人已回答他們能夠。在第一世紀,門徒在耶和華容許的所有地區從事得人如得魚的工作。無論在猶太人當中抑或在外邦人當中,他們都毫無保留地從事捕魚活動。我們也應當毫無拘束、毫無偏見地向所有人傳道。

      19.我們的捕魚水域若看來生產力不佳,我們就應當怎樣行?

      19 倘若你的地區現在看來生產力不大又如何?不要灰心。要記住,耶穌的門徒整夜捕魚,毫無所得之後,耶穌使他們的網滿了魚。在屬靈的意義上,同樣的事也可以發生。例如,在愛爾蘭,忠心的見證人辛勞了許多年,所得的成果十分有限。可是最近情形已改變了。據《1991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報導,在1990服務年度的末了,愛爾蘭已連續創下了29個高峰!也許將來你的地區也會產生同樣的成果。只要耶和華一天容許工作進行,就要不斷捕魚!

      20.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從事得人如得魚的工作?

      20 在以色列,漁夫夜間出海捕魚,當時其他的人都在暖和舒適的床上睡覺。漁夫不是在方便自己的時候出海,而是在可以捕得最多魚的時候出海。我們也應當審察地區,確保自己「捕魚」的時候正是大多數人在家和願意聆聽的時候。這可能是晚上、週末或其他時候。無論是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盡力設法找著誠心正意的人。

      21.我們的地區若探訪得頗頻密,我們就應當記住什麼事?

      21 我們的地區如果探訪得很頻密又如何?世俗的專業漁夫往往抱怨說,他們的魚場被人過分捕撈。我們的屬靈魚場可能出現過分捕撈的情形嗎?很少可能!有很多地區甚至在探訪很頻密的情況下仍繼續有生產。有些地區正因為探訪頻密而收穫更大。無論如何,在探訪頻密的情形下,要加倍留意接觸所有不在家的人。要學會種種不同的話題。要記住,不久就會再有人去探訪,因此不要逗留太久以致令人生厭,或不自覺地激怒住戶。此外,要培養從事街頭傳道和作非正式見證的技巧。應當隨時隨地、盡量多方撒下自己的屬靈魚網。

      22.現在我們享有什麼偉大的特權?

      22 請記住,在這件捕魚工作上,漁夫和魚都同樣得益。我們所得的人若堅忍不拔,就能夠活到永遠。保羅勉勵提摩太說:「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摩太前書4:16)耶穌最先訓練門徒從事屬靈的捕魚工作,今日這件工作仍然在他指揮之下進行。(可參閱啟示錄14:14-16。)我們能有分在耶穌指揮之下執行這件工作是多麼寶貴的特權!只要耶和華一天容許,就讓我們繼續撒下魚網。有什麼工作能夠比活活得人更偉大呢?

  • 魚網和魚對你有什麼意義?
    守望台1992年 | 6月15日
    • 魚網和魚對你有什麼意義?

      「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馬太福音13:11。

      1,2.為什麼我們對耶穌的比喻深感興趣?

      你喜歡知道祕密或解謎嗎?如果這樣行能夠同時幫助你更清楚看出自己在上帝的旨意中所擔任的角色,那又如何?值得高興的是,你能夠藉著耶穌所說的一個比喻洞悉這件事。聽見這個比喻的人,有許多都大惑不解。自那時以來,有無數的人對這個比喻感到迷惘。但是你卻能夠明白這個比喻的意思。

      2 請留意耶穌在馬太福音第13章怎樣論及他常說比喻這件事。門徒問他說:「[你]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馬太福音13:10)不錯,為什麼耶穌要運用大多數人都不明白的比喻呢?他在第11至13節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

      3.明白耶穌的比喻可以怎樣為我們帶來裨益?

      3 耶穌接著應用以賽亞書6:9,10經文描述有一群人在靈性上又聾又瞎。可是,我們卻不必像他們一樣。相反,我們若明白耶穌的比喻,並且行事與之一致,就能夠十分快樂——不是僅現在快樂,而是永遠快樂。耶穌向我們提出親切的保證:「你們的眼睛是[快樂]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快樂]的,因為聽見了。」(馬太福音13:16)這項保證對耶穌說過的所有比喻都適用,但是現在讓我們將注意集中在關於魚網的比喻上。這個比喻載於馬太福音13:47-50。

      含有深意的比喻

      4.據馬太福音13:47-50所載,耶穌用比喻說明什麼事?

      4 「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裡,聚攏各樣水族,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裡,將[不合適]的丟棄了。[事物制度的末期]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公義的當中把邪惡的]分別出來,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5.關於魚網的比喻的含意,有些什麼問題發生?

      5 你很可能見過人用網捕魚,起碼在電影或電視上看過,所以耶穌在比喻裡所說的情形並不難想像。但是,比喻的細節和含意又如何?例如,耶穌說這個比喻是關乎「天國」的。然而,耶穌的意思當然不是說,「各樣」的人,不論是好的、不合適的、甚至邪惡的人,都會在王國裡。此外,捕魚的人是誰?這項捕魚和分別的工作在耶穌的日子發生嗎?還是限於在我們這時代,在『事物制度的末期』發生?你在這個比喻裡看見你自己嗎?你怎樣才不致跟哀哭切齒的人遭遇同一的結局?

      6.(甲)為什麼我們應當渴望明白關於魚網的比喻?(乙)明白這比喻的一個重要關鍵是什麼?

      6 從以上的問題你可以看出,這個比喻其實一點不簡單。可是不要忘記:「你們的眼睛是[快樂]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快樂]的,因為聽見了。」我們且來探索一下比喻的意思,揭開箇中的祕密,免得我們的耳朵發沉,眼睛閉著,不明白比喻的深意。其實,我們已經掌握了明白比喻的一個重要關鍵。上一篇文章提及耶穌邀請加利利的幾個漁夫放棄漁業,開始從事「得人如得魚」的屬靈工作。(馬可福音1:17)耶穌告訴他們說:「從今以後,你[們]要得人了。」——路加福音5:10。

      7.耶穌談及魚的時候,他所指的是什麼?

      7 耶穌的話顯示,比喻裡的魚指的是人。因此,第49節談及把公義的跟邪惡的分別出來,意思不是說分別公義和邪惡的海洋生物,而是分別義人和惡人。照樣,第50節的意思也不是說海中的生物會哀哭切齒。絕不然。比喻所指的是把人召集起來,然後加以分別。正如結果顯示,這是一件關係重大的事。

      8.(甲)關於不合適的魚所遭遇的結果,我們獲知什麼?(乙)鑑於耶穌論及不合適的魚的話,關於上帝的王國,我們可以作出什麼結論?

      8 請留意不合適的魚,意即惡人,會被丟進火爐裡,在那裡哀哭切齒。耶穌在其他地方把哀哭切齒跟被摒於王國之外相提並論。(馬太福音8:12;13:41,42)耶穌甚至在馬太福音5:22和18:9提及「磯漢拿的火」(《新世》),意指永遠的毀滅。這豈不表示,領會這個比喻的意思,並且採取與之一致的行動,的確非常重要嗎?我們大家都知道,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上帝的王國裡都不會有惡人。因此耶穌說「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裡」的時候,他的意思必然是,在與上帝王國有關的事上,有一個特色跟下網捕撈各樣的魚相似。

      9.魚網的比喻怎樣牽涉到天使?

      9 網撒下了,魚收集好之後,就會有一項分別的工作進行。耶穌說這件工作牽涉到誰呢?馬太福音13:49表明,擔任漁夫兼分別者角色的乃是天使。因此耶穌告訴我們,天使要監察地上用來分別人類的一項工具——有些人歸入好的一類,適合進屬天的王國,其他人則表明自己不適合獲得屬天的呼召。

      捕魚工作——在何時進行?

      10.基於什麼理由,我們能夠認為捕魚工作必然延續一段相當長的時期?

      10 比喻的上下文可以幫助我們看出事情在什麼時候發生。在此之前,耶穌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人把好種子撒在田裡,然後有人把稗子也撒在田裡。田地代表世界。耶穌在馬太福音13:38解釋,好種子代表「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這兩樣一起萌芽生長,共存了許多世紀,直到這個事物制度末期進行收割的時候。後來稗子被分別出來,加以焚燒。我們若把這個比喻跟撒網的比喻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聚攏各種水族入網這件事延續了很長的時間。——馬太福音13:36-43。

      11.一項國際捕魚活動怎樣在第一世紀展開?

      11 據耶穌的比喻說,魚是不分種類地撈起來的,好的魚和不合適的魚都同樣收進網裡。使徒在生的時候,指引著捕魚活動的天使運用上帝的基督徒組織去捕「魚」,這些魚都成為受膏的基督徒。你可以說,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之前,耶穌得人如得魚的工作引領了大約120個門徒入網。(使徒行傳1:15)但是,受膏的基督徒會眾一旦成立,運用魚網工具的捕魚活動就開始了,結果捕獲的好魚數以千計。從公元36年起,捕魚活動伸展到國際水域;當時有許多外邦人受基督教所吸引而成為基督的受膏會眾的成員。——使徒行傳10:1,2,23-48。

      12.使徒們去世之後有什麼事態發展?

      12 在使徒去世之後的多個世紀裡,繼續有些基督徒努力尋求及持守上帝的真理。在這些人當中,至少有一部分獲得上帝的嘉許而受聖靈所膏。即使如此,使徒的去世解除了一項抑制作用,以致叛道的勢力大大擴張。(帖撒羅尼迦後書2:7,8)有一個組織興起,妄自以上帝的會眾自居。這個組織偽稱自己就是上帝的靈所膏的聖潔國家,是要與耶穌一同作王統治的。

      13.我們為什麼可以說基督教國曾在撒魚網的活動上擔任一個角色?

      13 你認為這些以基督徒自居的不忠之輩在撒網的比喻裡有擔任什麼角色嗎?我們有理由回答說,有。象徵性的魚網把基督教國也包括在內。誠然,天主教會曾經試圖長期不讓平民百姓接觸到聖經。不過,在過去許多世紀,基督教國的成員在翻譯、複製和分發上帝的話語方面做了不少工夫。各教會成立並資助許多聖經社,這些聖經社把聖經翻譯成許多偏遠地區的文字。各教會也派出醫療傳教士和教師到各地工作,致力於招募吃教的基督徒。這些活動召集了數目龐大的『不合適的魚』,他們並不受上帝所認可。但這種活動起碼讓千百萬非基督徒有機會接觸到聖經及某種形式的基督教,雖然這種基督教是受了腐化的。

      14.基督教國各教會所做的某些工作怎樣有助於召集好魚?

      14 在這期間,散居各地的忠心基督徒繼續緊守上帝的話語,盡力為上帝服務。不論在哪個時代,他們都構成了上帝在地上的真正受膏會眾。我們可以肯定他們也有得人如得魚,其中有不少被上帝視為好魚,從而以他的靈膏立他們。(羅馬書8:14-17)這些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好人能夠把聖經的真理帶給許多成為名義上的基督徒的人,以及那些讀到基督教國各聖經社翻譯成當地文字的聖經而獲得若干聖經知識的人。的確,雖然基督教國所召集的魚類從上帝的觀點看來大部分都不合適,但是召集好魚的工作確有進行。

      15.簡而言之,比喻裡的魚網代表什麼?

      15 因此,魚網象徵一個自稱為上帝的會眾而把魚召集起來的屬地工具。這個工具把基督教國和受膏基督徒的會眾都包括在內。正如馬太福音13:49所說,真正的基督徒會眾一直在天使的隱形指揮之下不斷收集好魚。

      我們的日子是個特別時期

      16,17.對耶穌的魚網比喻的應驗來說,為什麼我們生活在十分重要的時代?

      16 現在請考慮一下時間問題。多個世紀以來,魚網工具不但召集了好魚,同時也召集了許多不合適或邪惡的魚。後來天使們展開了一項重要的分別工作。在什麼時候?第49節清楚指出,這個時候就是『事物制度的末期』。這一點與耶穌在綿羊山羊的比喻裡所說的話一致:「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馬太福音25:31,32。

      17 因此,正如馬太福音13:47-50所說一般,自『事物制度的末期』在1914年開始以來,一項關係重大的分別工作一直在天使引導之下進行。這件事在1919年之後變得尤其顯著;當時受膏者的餘民從暫時的屬靈奴役和捆綁中獲得釋放,成為執行捕魚工作一項更有效的工具。

      18.好魚怎樣被收進器具裡?

      18 好魚分別出來之後會怎樣呢?第48節說,身兼漁夫和分別者的天使「揀好的[魚]收在器具裡,將[不合適]的丟棄了」。器具是具有保護作用的容器,是用來裝好魚的。這件事在我們的時代是否已發生呢?的確已經發生。象徵性的好魚被活活捕獲之後,便被召進真正基督徒的各群會眾裡。你豈不同意,這些像器具一般的會眾有助於保護基督徒,將他們保留起來為上帝服務嗎?即使如此,有些人可能想道:『這固然很好,但跟我現在的生活和未來有什麼關係呢?』

      19,20.(甲)今日我們明白這個比喻的含意為什麼是很重要的事?(乙)自1919年以來,什麼重要的捕魚工作一直在進行?

      19 這個比喻應驗的時間並不限於使徒時代和1914年之間的各世紀。在這段時期中,魚網工具把真假基督徒都召集起來。不錯,把好魚和不合適的魚都聚集起來。再者,由天使執行的分別工作並沒有在1919年左右結束,絕對沒有。在若干方面,魚網的比喻直到我們的日子還適用。事情與我們有關,也與我們不久的未來有關。「你們的眼睛是[快樂]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快樂]的,因為聽見了。」如果我們想這番話對我們適用,就必須明白事情為何及如何與我們有關。——馬太福音13:16。

      20 你很可能知道,在1919年之後,受膏的餘民與天使們一同努力執行傳道工作;後者繼續運用象徵性的魚網把魚拉上海灘,將好魚和不合適的魚分別開來。從那時以來的統計數字顯示,適合受上帝的靈所膏的好魚繼續被收集起來,直到14萬4000的餘數都被象徵性的魚網召集起來為止。(啟示錄7:1-4)但是,到了1930年代中期,將好魚召集起來受聖靈所膏的工作大致已完成了。受膏餘民的會眾是否就此丟棄了魚網,無所事事,一心等候屬天的獎賞呢?絕不是!

      捕魚工作牽涉到你

      21.在我們的日子還有其他什麼捕魚活動在進行?(路加福音23:43)

      21 耶穌所說的魚網比喻將注意集中在好魚身上,這些人會在屬天的王國裡獲得一席地位作為獎賞。然而,正如上一篇文章表明,除了這個比喻所提及的捕魚活動之外,還有其他象徵性的捕魚工作以巨大的規模進行。後一種捕魚活動不是要召集耶穌在比喻裡所說的受膏的好魚,而是要召集許多活活得來、將來有希望在地上樂園裡享永生的象徵性魚類。——啟示錄7:9,10;可參閱馬太福音25:31-46。

      22.我們可以經歷什麼快樂的結果?不然就會怎樣?

      22 你若懷有這個希望,你可以深感慶幸,耶和華容許這種救生的捕魚工作一直進行到現在。由於有這件工作進行,你才能夠贏得一個奇妙的前途。前途?不錯,前途這個字詞用得恰當,因為只要我們對那指揮捕魚工作進行的上帝保持忠心,我們就必然獲得與我們的忠信行為一致的結果。(西番雅書2:3)你還記得,在比喻裡,魚網拉起來的魚不是全部都經歷有利的結果。耶穌說,那些不合適或邪惡的,要從公義的當中分別出來。結果怎樣呢?耶穌在馬太福音13:50描述後果多麼嚴重:不合適或邪惡的魚要丟進火爐裡,意思就是遭受永遠的毀滅。——啟示錄21:8。

      23.什麼使今天的捕魚工作關係如此重大?

      23 至於受膏的好魚,以及可以在地上享永生的象徵性魚類,前途都是光輝燦爛的。因此,天使有充分理由要留意使一項成功的捕魚活動在環球各地繼續進行。請看看漁獲多麼豐富!你大可以說,這場漁獲簡直像奇跡一樣,與使徒們聽從耶穌的吩咐撒下實際魚網時所得的結果同樣神奇。

      24.對於屬靈的捕魚工作,我們應當渴望怎樣行?

      24 你正盡力參與這項具有救生作用的屬靈捕魚工作嗎?到目前為止,不論我們個人參與的程度有多大,人人都可以看看偉大的救生捕魚工作現今在環球各地所達成的結果而得益不淺。這樣行應當激勵我們在前頭的日子更加熱心地撒下魚網!——可參閱馬太福音13:23;帖撒羅尼迦前書4:1。

  • 在普世的水域中得人如得魚
    守望台1992年 | 6月15日
    • 在普世的水域中得人如得魚

      「我傳福音原是沒有可誇的,因我不能不傳。如果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哥林多前書9:16,《新譯》。

      1,2.(甲)誰真正接受哥林多前書9:16所暗示的挑戰?你為什麼這樣回答?(乙)耶和華見證人毅然接受什麼責任?

      保羅在以上所說的話提出了一項挑戰。在這20世紀,誰真正接受了這項挑戰呢?什麼團體派出了數百萬工作人員在世界各地找尋「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的男女呢?(馬太福音5:3,《新世》)誰為了執行基督在馬太福音24:14所下的命令,不惜冒監禁和死亡的危險,在許多國家裡忍受這樣的艱辛呢?

      2 記錄回答說:耶和華見證人。僅是去年便有超過四百萬見證人在普世211個國家地區裡以200多種語言文字逐戶向人『宣揚好消息』。這些人並不是一群挑選出來、受過特別訓練的傳教士。相反,所有耶和華見證人都自覺有責任要逐戶及在每個適當場合向人傳道和教導人。為什麼他們覺得需要將自己的信仰與別人分享呢?因為他們意識到,知識會帶來責任。——以西結書33:8,9;羅馬書10:14,15;哥林多前書9:16,17。

      得人如得魚一項全球性的挑戰

      3.捕魚工作必須有多廣泛?

      3 這項偉大的捕魚工作並非僅限於在某些河流、湖泊裡進行,甚至不是限於在一個海洋裡進行。不然,像耶穌所吩咐的一樣,這件工作必須在「萬民」中進行。(馬可福音13:10)耶穌在升返天父那裡之前吩咐門徒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9,20。

      4.(甲)什麼事必然令耶穌早期的猶太門徒感到意外?(乙)耶和華見證人對他們的傳道工作的廣泛程度懷有什麼看法?

      4 耶穌的這項命令必然令他的猶太門徒大吃一驚。他告訴他的猶太門徒,現在他們必須到萬國那些「不潔」的外邦人那裡去,執行一件教導的工作。他們需要作出相當大的調整才能領會這項委派的含意和加以執行。(使徒行傳10:9-35)但這是他們無法推辭的;耶穌在一個比喻裡告訴他們,「田地就是世界。」因此,今天耶和華見證人把全世界視為他們有權在其中捕魚的水域。沒有任何「12哩的領海」能夠限制他們執行這項來自上帝的任務。在沒有宗教自由的地方,有時他們需要謹慎小心。可是,他們懷著緊急之感去從事捕魚的工作。為什麼呢?因為世事和聖經預言的應驗表示,普世的捕魚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馬太福音13:38;路加福音21:28-33。

      普世捕魚工作的進展

      5.怎樣的人正對普世的捕魚活動作出響應?

      5 在1935年之前,大部分受膏的王國繼承者已經從列國召集起來,因此大致上他們的全數已經滿了。所以,特別自1935年以來,耶和華見證人一直努力尋找那些將要「承受地土」的「謙卑人」。(詩篇37:11,29)這些乃是『因世上所行可憎之事嘆息哀哭的人』。他們現在便毅然採取立場擁護上帝的王國統治,因為不久「大災難」就要打擊撒但那墮落、腐敗的事物制度,把他的崇拜者丟進代表永遠毀滅的「火爐」裡了。——以西結書9:4;馬太福音13:47-50;24:21。

      6,7.(甲)關於傳道工作,社方在1943年採取了什麼步驟?(乙)結果如何?

      6 普世的捕魚工作成功嗎?我們讓事實去回答。早在1943年,當第二次世界大戰仍在激烈進行之際,美國紐約布洛克林耶和華見證人世界總部的忠信受膏弟兄已預見有一項規模龐大的普世捕魚工作必須執行。既然如此,他們採取了什麼步驟呢?a——啟示錄12:16,17。

      7 1943年,守望台社設立了一個稱為基列(希伯來文的意思是「見證堆」;創世記31:47,48)的海外傳道學校,開始每六個月訓練一百個海外傳道員,派他們到世界各地作屬靈的漁夫。當時全世界只有12萬6329個見證人在54個國家地區裡積極從事得人如得魚的工作。十年之內,見證人的數字躍升到51萬9982個,他們在143個國家地區裡工作!基列學校的確產生了許多大無畏的男女漁夫,甘願前往文化迥異的海外地區,適應新的捕魚水域。結果有盈千累萬心地忠實的人作出響應。這些海外傳道員和許多與他們並肩合作的本地見證人為現正發生的驚人增長奠下了基礎。

      8,9.(甲)關於傑出的海外傳道工作,我們可以舉出一些什麼例子?(乙)海外傳道員怎樣在他們的工作地區裡見到傑出的增長?(請也參看《1992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8 許多從基列學校的早期畢業出來的忠心老前輩現在已七十多、八十歲了,但他們仍然在海外的地區服務。他們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是82歲的艾力克·布里頓和他的妻子克麗思丁娜;他們在1950年從基列的第15屆畢業,現今仍然在巴西服務。他們初次奉派到巴西服務的時候,該國的見證人數目尚不及3000。現在該國已擁有超過30萬見證人!的確,因為捕魚工作在巴西生產十分豐富,『微弱的國已成為強盛。』——以賽亞書60:22。

      9 非洲的海外傳道員又如何?他們當中的大部分已適應了一種非常不同的文化而對非洲人養成了深摯的愛。一個典型例子是約翰和艾力克·庫克兩兄弟和他們的妻子,凱撒蓮與彌桃爾。目前他們都在南非服務。約翰和艾力克在1947年從基列學校的第八屆畢業。他們兩人曾分別在安哥拉、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南非服務。有些海外傳道員在非洲因病死去,另一些則由於戰爭和逼迫而喪生;例如亞倫·巴蒂和阿瑟·勞森便在最近利比里亞的內戰中喪生。可是,非洲的水域卻非常富於生產力。現在有超過40萬見證人散布在這個大洲的各處。

      人人都有分

      10.先驅們為何及如何做著一項值得稱讚的工作?

      10 可是我們必須承認,雖然外籍的海外傳道員有數千之眾,本地的傳道員和先驅b卻達數百萬之巨。全球大部分的傳道工作均由後者所擔任。在1991年,全球平均有超過55萬個先驅和周遊傳道員。鑑於所有這些忠心的見證人都作出特別努力去參與偉大的捕魚工作,平均每個月用60至140小時向人傳道,這的確是個龐大的數目。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必須作出很大的個人犧牲和花費才能這樣行。但是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行呢?因為他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他們的上帝耶和華,並且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7-39。

      11.有什麼肯確的證據表明耶和華的靈正在他的子民當中發揮作用?

      11 目前有超過三百五十萬見證人並非從事全時的傳道工作,但卻按照自己的環境全力為耶和華服務,這些人又如何?他們當中有些是妻子,有些甚至有年幼的兒女要照顧,可是她們卻獻出寶貴的時間從事普世的捕魚工作。也有許多是從事全時世俗工作的丈夫或父親;然而,他們在週末和晚上撥出時間教導陌生人認識真理。此外還有大群獨身男女和年輕人也參加傳道工作,並且以良好的品行向別人推薦真理。除了見證人之外,有什麼宗教團體擁有四百多萬不受薪的志願工作人員,每個月義務向人傳講上帝王國的統治呢?這無疑是耶和華的靈發揮作用的明證!——詩篇68:11;使徒行傳2:16-18;可參閱撒迦利亞書4:6。

      促成增長的因素

      12.為什麼人們正對真理作出響應?有多少人這樣行?

      12 巨量的傳道工作每年帶來了出眾的成果。1991年,有超過30萬新見證人接受完全沒入水中的浸禮。這個數目相當於3000多群會眾,每群100個見證人!這一切是怎樣成就的呢?我們要記住耶穌所說的話:「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先知書上寫著說:『他們都要蒙上帝的教訓。』凡聽見父之教訓又學習的,就到我這裡來。」所以,人對普世的捕魚工作有響應並非僅是憑著人所作的努力。耶和華看見人的內心,於是將配得的人吸引到他那裡。——約翰福音6:44,45;馬太福音10:11-13;使徒行傳13:48。

      13,14.許多見證人表現什麼優良的態度?

      13 可是,耶和華運用屬人的漁夫作為代理去吸引人歸附他。所以,漁夫對他們從事捕魚工作的地區和其中的人的所懷的態度至為重要。令人十分鼓舞的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均將保羅對加拉太人所說的話謹記在心:「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6:9。

      14 許多忠心的見證人傳道已達數十年之久;他們同時密切留意世事的發展。他們見到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和其他極權制度的興起和沒落。有些人曾目擊1914年以來在世上發生的許多戰爭。他們見到世界領袖們寄望於國際聯盟,然後又寄望於聯合國。他們看見耶和華的工作在許多國家受到禁制,後來卻獲得法律認可。雖然世事經歷這麼多的變遷,耶和華見證人卻從沒有停止行善;他們繼續致力於得人如得魚的工作。他們在緊守忠誠方面立下多麼傑出的記錄!——馬太福音24:13。

      15.(甲)我們獲得什麼幫助去適應我們的普世地區的需要?(乙)在執行傳道任務方面,刊物對你有什麼幫助?

      15 還有其他因素也有助於促成這項普世的增長。因素之一是得人的漁夫對地區的需要懷有靈活的態度。由於有許多分屬不同文化、宗教、語言的人移居各地,耶和華見證人擴大了他們對這些不同觀點的了解。他們的普世組織在這方面提出極大的幫助,以超過200種文字印製聖經和聖經書刊。現在《聖經新世界譯本》已經全部或部分譯成13種文字,包括捷克文和斯洛伐克文在內。題名為《永遠在地上享受生命!》的冊子現在已用198種文字發行,從阿爾巴尼亞文至祖魯文不等,總共印了7200萬本。《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一書已譯成69種文字。《人類尋求真神》一書則譯成29種文字;這本書幫助人洞察世上各大宗教的起源和信仰,在普世的捕魚工作上的確是一項良助。

      16.有些人對其他國家的需要作出什麼響應?

      16 還有什麼因素也促進環球的捕魚工作呢?有數以千計的人甘願響應『馬其頓的呼召』。正如保羅樂於響應上帝的呼召,從小亞細亞遷到歐洲的馬其頓去,許多見證人也遷到一些對王國傳道員以及對長老和服事僕人需要更殷的國家和地區去。實際的漁夫若發現本地水域的捕魚活動已相當頻密,就會遷到較少漁船和漁產較豐富的水域去;許多見證人也採取類似的行動。——使徒行傳16:9-12;路加福音5:4-10。

      17.關於響應『馬其頓的呼召』的人,我們有些什麼例子?

      17 基列海外傳道學校的最近幾屆包括若干來自不同歐洲國家的學生;這些人學會英語,然後自告奮勇到其他國家和文化不同的地區服務。類似地,透過服事職務訓練班,許多單身弟兄接受為期兩個月的嚴格訓練,然後被派到其他國家去鞏固當地的會眾和環。其他的獨特捕魚水域包括東歐和前蘇聯各共和國這些現已向我們開放的廣大地區。——可參閱羅馬書15:20,21。

      18.(甲)為什麼先驅通常在傳道工作上有良好的效能?(乙)他們能夠怎樣幫助會眾裡其他的人?

      18 在普世的捕魚工作上,另一項良助是正規先驅所出席的先驅服務訓練班。他們以兩週的時間對專為先驅撰寫的《在世上好像明光照耀》一書作深入的研討,使他們從事服事職務的能力大有改善。他們所研討的課題包括「繼續行走愛之道」、「跟從耶穌而以之為模範」、「培養教導的藝術」等。這些具備資格從事逐戶探訪的漁夫能夠訓練許多人參與今日偉大的捕魚工作,所有的會眾無疑都對此深懷感激!——馬太福音5:14-16;腓立比書2:15;提摩太後書2:1,2。

      我們能夠改善嗎?

      19.像使徒保羅一樣,我們可以怎樣改善自己的服事職務?

      19 像保羅一樣,我們要懷有積極、進取的態度。(腓立比書3:13,14)各種各式的人和環境,他都能夠適應。他知道怎樣與人建立共通之點,怎樣根據當地的態度和文化跟別人推理。藉著留意住戶對王國信息的反應,然後調整自己的介紹詞去適應對方的需要,我們能夠與別人開始聖經研究。我們既然有許多不同的聖經輔助讀物,我們可以向對方介紹一本特別適合他需要的刊物。若要在捕魚工作上富於生產力,靈活和機警也是重要的因素。——使徒行傳17:1-4,22-28,34;哥林多前書9:19-23。

      20.(甲)為什麼我們的捕魚工作在現今如此重要?(乙)現在我們負有什麼個別的責任?

      20 為什麼這件獨特的環球捕魚工作在現今如此重要呢?因為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世事均應驗了聖經的預言,表明撒但的事物制度正走向災難性的高潮。既然如此,我們耶和華見證人應當怎樣行呢?本期雜誌的三篇研讀文章強調我們有責任要在普世的水域中,在我們自己的地區裡,勤懇熱心地從事捕魚活動。我們有來自聖經的肯確保證,耶和華必定不會忘記我們辛勤的捕魚活動。保羅說:「上帝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他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我們願你們各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使你們有滿足的指望,一直到底。」——希伯來書6:10-12。

      [腳注]

      a 可參看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所出版的《啟示錄的偉大高潮近了!》185、186頁。

      b 「先驅傳道員……耶和華見證人的全時工作人員。」——《韋氏第三新國際辭典》。

  • 在普世的水域中得人如得魚
    守望台1992年 | 6月15日
    • [第24頁的附欄]

      國際捕魚活動的成果

      年份 國家地區 見證人數目

      1939 61 71,509

      1943 54 126,329

      1953 143 519,982

      1973 208 1758,429

      1983 205 2652,323

      1991 211 4278,82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