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青年的希望與恐懼守望台1987年 | 6月15日
-
-
今日青年的希望與恐懼
「我們若能預先知道前頭有什麼事發生就好了,」法國一位18歲的女孩維拉莉嘆息說。青年人不論是否與維拉莉有同感,都會想到自己的將來。他們許多時試圖想像未來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是怎樣子的,所住的世界又是哪一種世界。以往的人也時常對將來發生幻想。
例如,你會喜歡和尼莫船長一起乘他的潛艇鸚鵡螺號航行嗎?乘火箭繞著月球飛行又如何?這類令人興奮的前景在上世紀末已在人的幻想中呈現。其實,你只需讓自己的幻想隨意奔馳,就可置身於著名科幻小說的英雄們當中。你若是那時代的人,也許會納罕:『這些事情會有一天成為可能嗎?我會活著看見這些事發生嗎?』
十九世紀法國作家所想像的兩個夢想已經實現了。潛艇如今在世上各強國的武器中佔一席重要地位。我們這一代已看見人在月球上步行。可是,即使那些奇想已經成為事實,人類有很多預測仍然未曾實現。
未曾實現的期望
世人預期在1960年代,癌症就有辦法可以治療。在1950年代,美國一間大汽車廠的總裁預言,到了1975年,汽車將會裝置長程導向系統。同時有人預言到,沙漠會藉著繁殖微型藻類而改觀,能夠「迅速生產……特別富於蛋白質(75%)的食物,足以維持日益增加的人口。」
諸如此類的落空期望不勝枚舉,以致今日的人已不再盲目相信科學家的預言了。巴黎《世界日報》的編輯方丹(André Fontaine)在不久之前指出:「世人對藉著科學而進步的信心在1960年代末期已發生動搖,而且繼續衰退下去。」
國與國和人與人之間改善關係的應許也屢屢落空而令人大感失望。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人們稱之為「終止一切戰爭的戰爭」,他們認為世人從此不會再彼此屠殺了。可是,戰後的太平日子只過了短短幾年。一切幻想變成粉碎,新的衝突紛紛發生;當然,其中包括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內。
將來又如何?
今日的希望有較大的實現機會嗎?世上一般青年對前途的看法如何?公元2000年會是一片光明還是黯淡淒慘?
守望台社環球各地的多個分社曾經訪問許多青年。當你考慮他們的評論時,看看你自己是否與他們懷有相同的希望和恐懼。
幸福的家庭與稱心的職業
德國青年湯瑪斯希望「得享健康和長壽。」日本的少女美紀子說,「我希望結婚和享有快樂的家庭生活。」有些青年對生活的希望和父母的不相上下。其他的則希望改變幾件事。巴西少女瑪莉斯特拉說她會以『和父母不同的方式去表現愛,』因為她認為婚姻「其實與教會和社會所主張的並不同。」
職業前景在青年的心目中也佔很重要的地位。一位名叫健二的13歲日本少年喜歡「從事與汽車有關的職業——不論是在汽車公司受職抑或賽車。」17歲的德國青年赫爾穆特夢想有一天會成為職業足球員,但拉哥斯的青年學生庫利的「目標則是要成為電腦技術員。」
法國北部的三位青年,蒂爾利、布魯諾和明姆,卻擔心失業問題,他們希望接受多點教育去謀取安定的職業。法國《費加羅報》引述1985年四月所收集的意見顯示,對失業的恐懼幾乎是世界性的。該報報導說:「除了日本和失業率較低的美國之外,在所有大國中,失業問題比其他[短期性的]問題受到遠較大的關注。」
科技——是禍是福?
青年人也試圖想像一個藉科技而改觀的世界。尼日利亞的一位青年說:「我認為那時的世界會有較好的居住環境,甚至像我們的第三世界國家裡,大部分事物都會電腦化;藉著電腦和其他電子機器,世界將會成為一個較好的地方。」
在法國《新觀察家》週刊任職的一位記者對不遠的將來也懷有類似的憧憬:「機器都是自動的。磁卡代替了鈔票。顧客可以從電視幕的貨品陳列作出選擇之後以電話購物。人們不必上班,只在家中對著與數據庫連接的終端機工作就行了。」
可是,其他青年卻未敢肯定受科技支配的世界會是這麼美妙。13歲的德國女孩嘉貝害怕到公元2000年,各處會「只見房屋,不見花草樹木。」來自同一國家的蘇珊妮想像人們會住在玻璃圓頂的房屋裡以逃避污染。
還有些人,例如土耳其裔的德國青年塞爾克,認為「一個完全電子化的世界」會造成更大的失業率。他說:「現時已沒有很多職業可做了,到公元2000年,……恐怕在櫃台後面的不是人而是機械人了。」來自巴西的16歲的塞瑪甚至說得更聳人聽聞:「電腦將會代替上帝。」
較大的恐懼
尼日利亞青年伊曼紐爾對治安日壞深感恐懼,他解釋說:「以往的盜匪若想爆竊房屋,會等到屋主外出時才下手。現在,即使屋主全家都在屋內也不成問題。匪徒會拍門吩咐你交出財物。這樣的事在現今既已開始發生,將來會怎樣呢?」伊曼紐爾的恐懼不是獨一無二的。一位加拿大青年說:「我認為世界將會有……更多犯罪和搗亂,更多人會精神崩潰,孩童會更不受管束。」
然而,最令今日青年關注的事情之一是對戰爭的恐懼。尼日利亞少女福拉莎第所說的話便反映出這種恐懼:「任何事都可能在任何時候發生——到公元2000年,甚至可能有一場全球大戰。」在美國也有類似的情形,《國際先驅論壇報》的一個標題說:「專上學院有不少人預期核戰發生。」加拿大文學批評家維林繆爾報導說,許多年輕人「肯定自己會在核子大毀滅中喪生。」
日本的許多青年,例如15歲的大助,表示類似的感覺,說:「到我30歲時,第三次世界核子大戰已把這顆行星毀滅了。我的一生既沒有目標,也沒有憂慮!」
法國青年大衛直言不諱地說:「鑒於目前的戰亂情況,我認為公元2000年根本不值得去談論。」法國有許多人對此表示有同感,因為近期的民意測驗顯示,有百分之74的法國青年認為,從現在至公元2000年,人類的最大威脅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未來有任何希望嗎?
前景既如此黯淡,青年人對未來表示不安是可以了解的。可是,將來其實是有一個穩確希望的。你喜歡知道這個希望嗎?這正是下一篇文章所討論的題目。
[第4,5頁的圖片]
人的預測只有很少得以實現,其中包括維恩(Jules Verne)所預測的幾件事。圖中所繪是他所想像的登月太空船
[鳴謝]
NASA photo
-
-
現今世代的穩確希望守望台1987年 | 6月15日
-
-
現今世代的穩確希望
「你若有能力改變世界,你會做些什麼呢?」有些青年的回答像德國少年斯溫的一樣,認為「憧憬擁有完全的能力去改變事物只是烏托邦式的夢想而已。」
其他的青年人則暢言他們若有能力使世界好轉就會做些什麼事。對於解決人類若干難題的方法,他們所提出的與聖經所載的十分相近。
青年人想做的事上帝所應許的事
人人都有充滿趣味的工作可做
法國北部17歲的青年杰基希望限制「科技,減少機器人,使人人有工作可做。」西德漢堡的少女蘇珊妮喜歡看到一個人人都從事手藝職業——皮匠、建築工人、磨坊工人、木匠等——的世界。
人人均有滿意的工作可做,並可享受工作的成果。「他們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他們建造的,別人不得住;他們栽種的,別人不得吃;……我選民親手勞碌得來的,必長久享用;他們必不徒然勞碌,所生產的,也不遭災害。」——以賽亞書65:21-23。
地上和平
像許多青年一樣,來自西德的14歲少女卡拉希望「廢除炸彈和戰爭。」來自日本的男孩淳則希望「為所有人帶來和平。」法國的德爾芬也希望使「全世界停止戰爭。」
「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為,看他使地怎樣荒涼[「看他在地上所做的奇事」,《現譯》]。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極。」——詩篇46:8,9。
世界統一
加拿大的青年約翰希望「使普世成為一個單一的社會。」日本少女美紀子解釋她對達成統一的願望:「我希望撥出一處地方只給好人居住。」來自巴西的米爾頓進一步解釋:「我喜歡看到一個統一的世界,只有一個政府和一個宗教。」
「[耶穌]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但以理書7:14;彌迦書4:2。
正如以上的比較顯示,上帝所應許的未來正是許多青年人的衷心願望。這種願望在將來必定會實現,因為詩篇的執筆者在論及耶和華時提出保證說:「你張手,使有生氣的都隨願飽足。」(詩篇145:16)但這些應許要到何時才會實現呢?我們且看看有些青年怎樣回答這個問題。
改變的時候近了!
法國的卡露爾懷有「奇妙的希望」,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奇妙的事——與我們所住的世界絕不相同。」來自同一國家的15歲青年撒母耳也相信會有徹底的改變發生:「到公元2000年,我想像到世界會變成一個美麗的樂園!但我認為現在的世界和世上的統治者們都不會見到那一天,……因為我們正生活在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16歲的德國少女路得也表示對將臨的改變懷具信心,說:「我知道自己不夠精明能幹去改變世界。這件事只有我們的創造主耶和華才做得到,而且他快要採取行動了。」
可是,為什麼以上接受訪問的青年男女如此確信將來的改變會對人有益呢?原因是他們從上帝的道聖經獲知上帝的應許。作為耶和華見證人,他們相信一個較好的世界將會來臨——按照上帝的應許,將臨的世界會充滿和平與公義,甚至疾病和死亡也不會再有。——彼得後書3:13;啟示錄21:3,4。
這些青年見證人對聖經預言所作的詳細查考表明我們正生活在歷史上的一段特別時期中,因為上帝干預人類的事務,將不義從世上徹底鏟除的時候已到了。聖經把上帝行將干預世事之前的這段短暫時期稱為「末世」,而且表明這段時期的長度不會超過一個「世代」。這段時期會由許多特徵,諸如戰爭、地震、疫病、恐懼和極度不安全等,將其標明出來——從1914年以來,這一切事均已在普世出現。既然屬於1914年的「世代」的人現今已年紀老邁,上帝的應許對今日的青年來說的確是一項最新的消息。——但以理書12:4;馬太福音24:3,7-14,34。
為將來作準備
那麼,我們對將來應該懷有什麼態度呢?有一項選擇正向每個人提出。法國一位記者這樣說:「有兩種方式可以表示你對將來感覺興趣:一種方式是試圖想像將來,像火車中人觀看飛馳而去的景色一般;另一種是為將來作準備。」你喜歡哪一樣?
與其認為前途黯淡而生活在恐懼之中,不如研究一下這些青年見證人的信仰,看看他們的希望是否有穩確的基礎。何不開始與耶和華見證人一起研究聖經呢?與其消極地等候將來,不如學習怎樣為將來作準備。這樣,你便可能享有將來的奇妙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