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基甸
    洞悉聖經(上冊)
    • 戰勝米甸人 後來,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的人聚集起來,在耶斯列平原安營,再次進攻以色列。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基甸就召集亞比以謝人來跟隨他,並差使者走遍瑪拿西,又差使者到亞設、西布倫、拿弗他利,召人來跟他會合。基甸想有更多憑據證明耶和華與他同在,就請上帝施行一個奇跡。基甸晚上把一團羊毛放在脫穀場上,預期第二天早晨羊毛被露水所濕,但脫穀場卻是乾的。耶和華果然接受他的請求,施行了這個奇跡。基甸為人十分謹慎,求耶和華再給他一個憑據,就是顯出相反的現象來。耶和華允其所請,於是又施行了基甸所求的奇跡。(士6:33-40)

      3萬2000個戰士響應基甸的呼召,聚集到他那裡。他們在哈律井旁紮營,米甸營就在他們的北面,在平原上的摩利山岡那邊。以色列人只有3萬2000個戰士,入侵的米甸聯軍卻有大約13萬5000人,相當於以色列軍隊人數的四倍多。(士8:10)但耶和華表示,跟隨基甸的人太多了;意思是,如果上帝把米甸人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以色列人就可能以為他們是憑自己的手得救的。基甸照上帝的吩咐告訴手下,誰懼怕顫抖就回家去好了。結果有2萬2000人回去,但耶和華認為人還是太多,就吩咐基甸將剩下的1萬人帶到水邊,試驗一下他們。結果,只有300個戰士用手捧水到嘴邊來舔,基甸就叫他們站在一旁。其餘的人因為屈膝跪下喝水,都不被錄用。那300個戰士喝水的方式表明他們為人機警,一心要奉耶和華的名行事,為維護正確的崇拜而戰。耶和華應許要用這區區300個戰士去拯救以色列人。(士7:1-7)

      那天晚上,基甸帶著侍役普拉窺探敵軍的營地,聽見一個敵兵向同伴談及自己所做的夢。同伴解釋夢的含意,表示上帝已經將米甸人和全軍交在基甸手裡了。基甸聽了這番話,勇氣大增,就回到以色列營裡,將300個戰士分為三隊,從三面包圍米甸營。他給每個戰士一枝號角,一個大瓶子,瓶裡放著一枝火把。(士7:9-16)

      半夜以前,剛換了更,哨兵也換了班,基甸就領著跟隨他的100個戰士來到敵軍營地的邊緣。基甸的手下照他的吩咐,一起吹響300枝號角,打碎300個大瓶子,300個戰士齊聲高呼作戰口號,種種聲音打破了黑夜的寂靜。與此同時,300枝火把則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全營的敵軍都驚慌失措,四散亂跑,叫喊奔逃。「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劍互相廝殺。他們逃到伯示他,又往西利拉,直到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的外圍。」(士7:17-22)

      這時,以色列人從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全境奉召前來,追趕米甸人。基甸差使者到以法蓮人那裡,請他們攔截奔逃的米甸人。以法蓮人就遵囑而行,佔據水道,直到伯巴拉和約旦河。他們又捉住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俄立和西伊伯,把他們殺了。可是以法蓮人跟基甸會合時,卻「極力挑啟爭端」,指責基甸沒有從起頭就請他們助一臂之力。基甸謙卑自抑,指出以法蓮人捉住了俄立和西伊伯,立下汗馬功勞,基甸根本沒法跟他們相比。這才平息了以法蓮人的怒氣,化解了一次衝突。(士7:23-8:3)

      基甸來到約旦河,就過河去。他和跟隨他的300人雖然疲倦,卻仍繼續追趕米甸人的兩個王薩巴和撒慕拿,以及他們的手下。途中基甸請疏割人給他的軍隊一些食物,但疏割的首領不肯予以援手,說:「我們要拿餅給你的軍隊,難道是因為薩巴和撒慕拿已經在你手上嗎?」同樣,比努伊勒人也一口拒絕基甸的要求。(士8:4-9)

      基甸和手下追到加各,當時敵軍只剩下大約1萬5000人,在那地紮營。基甸乘敵軍沒有戒備,就上前突襲。薩巴和撒慕拿急忙逃跑,基甸追趕他們,捉住了這兩個王,「使敵人全軍顫慄」。(士8:10-12)

      基甸從戰場回來,路上拿住一個疏割青年,從他那裡取得疏割的首領和長老的名字。先前該城的長老不接受基甸的請求給他食物,基甸聲言要懲罰他們,現在他就用荊棘和刺藤把疏割的長老們教訓了一頓。同樣,比努伊勒人不肯提供食物給基甸的軍隊,基甸也曾預先警告過他們,現在他就拆毀了比努伊勒的塔樓,殺了城裡的人。(士8:13-17)

      之後,基甸吩咐長子益帖將薩巴和撒慕拿殺死,因為這兩個米甸王殺了基甸的兄弟,即他母親的兒子。但益帖年紀還輕,不敢拔劍。薩巴和撒慕拿挑動基甸,要他親自下手,他就把兩人處決了。(士8:18-21)

  • 基甸
    洞悉聖經(上冊)
    • 正如詩篇83篇表明,基甸擊敗米甸人,預示未來耶和華會將所有跟他作對的人滅盡,藉此彰顯他的聖名,維護他的至高統治權。(另見賽9:4;10:26)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