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福音1章1節「太初有道」聖經經文選析
-
-
「話語是個神」這句話表明耶穌在來到地上前具有跟上帝相似的特性。這樣描述耶穌很恰當,因為他是上帝的發言人,也是上帝的頭生子,而且上帝通過這位兒子去創造其餘的萬物。
-
-
約翰福音1章1節「太初有道」聖經經文選析
-
-
有些人對約翰福音1:1的理解
有些人認為:約翰福音1:1的最後一句話應該被翻譯成「道就是上帝」。
事實:雖然很多聖經譯者這樣翻譯,但也有些譯者持不同意見。在約翰福音1:1的希臘語原文出現了兩次「提奧斯」(可譯作「上帝」或「神」)。根據原文的語法,這兩個「提奧斯」是有區別的。第一個「提奧斯」前面有希臘語定冠詞,可是第二個卻沒有。很多學者認為,第二個「提奧斯」前面沒有定冠詞具有重大意義。例如,《譯者新約》(英語)說,沒有定冠詞的「提奧斯」起了描述或形容的作用——意思是,「道」或「話語」是神聖的或具有神性。a其他學者b和聖經譯本也同意前後兩個「提奧斯」的意義有區別。為了表達這種區別,有中文譯本把約翰福音1:1最後一句話翻譯為「道有神性」,也有譯本把前後兩個「提奧斯」分別翻譯為「上帝」和「神」。(見「約翰福音1:1在其他聖經譯本裡的譯法」)
-
-
約翰福音1章1節「太初有道」聖經經文選析
-
-
有些人認為:如果把經文翻譯成「道是個神」,就等於教人崇拜多個神。
事實:希臘語當中的「提奧斯」意思是「神」或「上帝」,通常對應《舊約》中的希伯來語詞「埃」或「埃洛希姆」。這兩個希伯來語詞,基本的意思可能是「大能者;強有力者」,可以指全能的上帝、其他神,甚至人類。(詩篇82:6;約翰福音10:34)因為上帝通過「道」或「話語」創造了其餘的萬物,所以「道」可以稱為「大能者」。(約翰福音1:3)「道是個神」的說法,與以賽亞書9:6的預言一致。經文預告上帝任命的彌賽亞或基督,會稱為「大能的神」(希伯來語音譯「埃·吉博」),但經文並沒有將彌賽亞稱為「全能的上帝」。(希伯來語音譯「埃·沙代」,參看創世記17:1;35:11;出埃及記6:3;以西結書10:5)
聖經並沒有教人崇拜多個神。耶穌說:「要崇拜耶和華你的上帝,只可以敬奉他。」(馬太福音4:10)聖經也說:「雖然天上地上都有所謂的『神』,就像那許多的『神』、許多的『主』,我們卻只有一位真神,就是天父。萬物都源於他,我們也為了他而存在。另外只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通過他而有的,我們也是通過他而有的。」(哥林多前書8:5,6)
約翰福音1:1在其他聖經譯本裡的譯法
「太初有道,道和上帝同在,道有神性。」——《四福音書共同譯本》,台灣聖經公會,2015年。
「又道是與上帝同在,又道是神。」——《詳譯約翰嘉音》,許乾泰譯,1966年。
「道與上帝同在;道即是神。」——《新譯新約全集》,蕭鐵笛譯,1964年。
「道和上帝同在,道就是神。」——《新約新譯修稿》,呂振中譯,1952年。
-
-
約翰福音1章1節「太初有道」聖經經文選析
-
-
b 學者賈森·貝東說,沒有定冠詞的「提奧斯」和有定冠詞的「提奧斯」意思大不相同,「就如在英語裡的『一個神』和『上帝』大有區別」。他又說:「在約翰福音1:1,話語不是獨一的上帝,而是一個神或具有神性者。」——《聖經譯本面面觀——透視《新約》各英譯本的準確性和偏見》(英語),115,122-123頁。
-